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小糧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孔明下山
  劉備不見魯肅的原因很簡單,他不能見。

  就像周瑜分析的那樣,劉備繼承了劉表的地位,也繼承了劉表的因果,而劉表和孫氏仇恨極深,劉備當然要躲著魯肅,不是借口在訓練軍隊,就是假意出城訪友。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魯肅有些心生退意。

  但咱們且不說魯肅,就先說說劉備。

  其實劉備見魯肅態度堅決已是有些心動。尤其他現在剛剛執掌荊州,正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來好好發展一波,至少也要先拿下荊南幾郡才能考慮天下的問題。

  龐統就一直勸劉備見一見魯肅,就算不能達成什麽正式約定,混個臉熟也是好的。

  但軍師賈詡強烈反對交好孫氏,在他的謀劃中,劉備崛起的第一步是佔據荊州,下一步就是吞並江東,這樣一來整條大江都在手中足以和北方隔江而治,劉備也就能趁機建立國家,運氣差一些也能守個幾十年,若是運氣好了,享一二百年的國祚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來賈氏便能長久的依附新的國度存在下去。

  賈詡和龐統之間終於因為這件事爆發了激烈的爭執,劉備不知該聽從誰的意見,只能就這樣先拖著。

  這一日,龐統偷偷找到劉備。

  劉備又以為他要勸說自己去見魯肅,無奈道:“士元,文和的話也有道理,我軍北方是強大的曹操和袁紹,西面又是同為漢室的劉璋,我若想振興漢室,唯有向東攻伐揚州。此時確實不是和孫權結盟的好機會。”

  龐統搖頭道:“不是此事,我打算邀請主公出城遊玩一番。”

  “遊玩?”劉備有點懵逼,“這個時間去遊玩是不是不太合適?”

  龐統撚須笑道:“今日天氣炎熱,正是登山納涼的好機會。主公且隨我前往鹿門山轉上一天,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鹿門山…”

  劉備當然知道鹿門山是龐德公和司馬徽授課之所,又見龐統說的神秘,還以為是兩位大賢想要見自己,這便同意出城。

  他帶趙雲、陳到和十幾名護衛跟著龐統登上鹿門山,一路來到暴雨池邊,這就要前往龐德公家叫門。

  龐統連忙叫停劉備:“主公,我從父近日和水鏡先生渡汧水訪友,並不在家中。”

  劉備大驚:“啊?”

  龐統一指遠處授課草廬:“主公這邊請,不是只有我從父和水鏡先生才是大才的。”

  劉備若信若疑,前往授課草廬,推門進入,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俊美青年正在煮水。

  青年見到劉備主動開口:“這位先生可是要來飲水?”

  劉備微微一怔:“你好像是蒯祺的…”

  “蒯祺是我的姐夫。”

  “哦。”

  劉備意識到龐統打算向自己推薦這位和蒯氏牽連頗深的青年,雖心底有一點點不滿,但還是很正式的向青年行禮。

  “如此,便嘮叨了。”

  劉備心道一定要好好考教一下青年的學識,若只是誇誇其談之輩就算有龐統的面子也是斷然不能留在身邊。

  龐統也笑嘻嘻的坐下來,還衝青年擠了擠眼。

  大家肯定想到了,俊美青年正是諸葛亮。

  不過諸葛亮並不知道劉備會來,今日是龐統邀請他草廬一敘。同樣,他在見到劉備後也知道好友的想法,因而當龐統衝著他擠眉弄眼的時候隻覺得心底生氣。

  水很快煮開了。

  諸葛亮用一個木杓從鍋中舀了三碗水,依次遞給劉備、龐統,最後一碗留給自己。

  劉備接過碗道謝一聲,輕輕吹了吹還滾燙的泉水,真正的抿了一口,果然被燙了一下,卻還是言不由衷的讚歎:“真是好水。”

  諸葛亮用關愛智/障的眼神望向劉備:“水,不是這麽喝的。”

  只見他打開左側身邊地板上的暗格,用木杓取出幾塊冰出來,一塊冰放在自己碗中,又遞給劉備、龐統一人各一塊冰。

  劉備拿著冰感覺自己腦子有些不夠用:“夏日間何來的冰塊?難道是從冬日間留到現在的?”

  龐統也覺得奇怪,諸葛亮向來生活簡樸,怎麽會這麽奢侈的從冬季儲存冰塊?
  諸葛亮趁著冰塊還未完全融化捧著碗暢飲了一大口泉水,歎了一聲:“真好喝,就算是喝上一生可能也不會厭煩吧。”

  劉備和龐統壓下心中問題,同樣捧著碗飲水,口腔中冷熱交替的感覺讓兩人真的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龐統喝了很多年暴雨池的泉水,卻是第一次感覺到這水如此的好喝。

  一碗水飲過,諸葛亮主動說道:“兩位可能會認為這冰是從冬日留下來的。”

  劉備和龐統緩緩點頭。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又打開右側身邊暗格,取出了一本書。

  一本線裝紙質書。

  “這是我托人從雒陽街邊蟻店中買來的《新學啟蒙》,這上面記載了幾個有趣的實驗,其中之一就是芒硝(硝石)製冰。”

  龐統從好友手中接過《新學啟蒙》,書皮上除了書名還赫然寫著作者王垕的字樣。他隨手翻閱,很快就找到了芒硝製冰法。

  一目十行的看完,龐統將信將疑的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道:“我近日已做了數次同樣的實驗,結果都一樣。”

  劉備讚歎道:“世人都說王厚土無所不能,誠不欺人啊。”

  諸葛亮搖頭道:“左將軍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劉備微微皺眉:“先生何出此言?”

  諸葛亮正色道:“學識就是力量,王垕非無所不能,實是其學識過於驚人,世人看不到他的底線而已。”

  劉備認可諸葛亮的說法,試探的問道:“那不知先生的學識是深是淺?”

  諸葛亮傲氣回復:“我有管樂之才,枯坐草廬便可知天下大事。”

  劉備微微有些不滿,隻道諸葛亮是孤名釣譽之徒,冷道:“既如此,先生可知我該如何才能讓荊州人歸心?”

  “此事易也。”

  諸葛亮看著劉備的眼睛道:“左將軍膝下無兒,相當於您的事業就沒有繼承人,一旦左將軍出現意外,何人能代替您的位置?”

  劉備有些明悟:“你是說…”

  “請左將軍收取一名荊州出身的年輕人為義子,以其為繼承人,荊州上下自會認可左將軍的統治。到那時,無論是荊南四郡,亦或是江夏,左將軍均能予奪予取,再不會有人反對您了。”

  劉備頓覺恍然大悟,再不敢小看諸葛亮,站起身彈冠振衣,鄭重的向諸葛亮行禮:“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雖機緣巧合得荊州一隅之地,依然覺得自身的能力不足以重振漢室。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同樣起身彈冠振衣,還禮後道:“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虎踞司隸、雍涼。袁紹立偽帝自稱王,兵甲百萬。此誠不可與二人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將軍佔據此地,豈非天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聽聞如醍醐灌頂,驚呼道:“先生一語,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益州劉璋為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諸葛亮笑道:“劉璋非立業之主,他日有難必求助於將軍。將軍屆時便知。”

  劉備更是大為高興,連忙再次向諸葛亮行禮:“備誠恐,請先生出山,不知先生大名。”

  “諸葛孔明。”

  劉備更是驚呼:“莫不是傳說中的臥龍先生?怎如此年輕。”

  諸葛亮笑道:“有志不在年高,王厚土與我同歲,已是霸府長史領輔國將軍。士元也才長我兩歲,不也出仕於將軍。”

  劉備自知語失,連忙向諸葛亮行禮道歉:“還請臥龍先生勿要怪罪。我願請臥龍先生輔佐我,我們一起再造大漢。”

  諸葛亮鄭重的向劉備行禮:“固所願矣。”

  劉備又向龐統行禮致謝:“非士元,我如何能得到臥龍先生之助。”

  龐統撚須笑道:“非是我的功勞,我早就勸他下山相助主公,但他一直不從。實是主公能打動這個呆子啊。”

  三人一齊大笑起來。

  ————

  三國小知識:
  1、文中劉備和諸葛亮的對話是我按照《三國志》記載的隆中對抄咳咳,改的。

  2、硝石製冰的方法最早可追溯與唐朝,但古代硝石開采不易,所以直到明清時期,大門大戶還是會挖掘地窖於冬季保存冰塊,待炎炎夏日再拿出來享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