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李應正式佔領了關中大地,可是李應得到的卻並不是一個富饒的關中,如今的關中地帶,流民遍地,匪患嚴重,到處都是餓死的百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的流油的豪紳鄉士,以及長滿了野草的關中大地,這個曾經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如今卻在上演著易子而食的悲劇,李應看著滿目瘡痍的大好河山,心裡很不是滋味。
回到長安,李應立即召見了賈詡、石寬等人,看到眾人到齊,李應說道:“自今日起,某有三件大事宣布。第一件,自今日起一個月內,丈量關中一帶所有的耕地面積,匯總成冊,此事交給高順去辦;第二件,一個月內整理出關中一帶所有百姓的戶籍,此事由文和負責;第三件,將郿塢存糧撥出20萬石救急災民,這件事交給令明負責,記住務必要夠災民吃一個月的,怎麽辦自己想。”
眾人紛紛應諾,隨後退下了,李應留住賈詡,來到內屋說道:“文和啊,我等如今各部兵馬混雜,恐難有戰力,如今之際如何?”
賈詡聞言說道:“主公是擔心李傕、郭汜等人會生二心吧?”
李應說道:“正是,不僅如此,梁興等人如何安置,也是難題。”
賈詡說道:“某有一計,可解主公之憂。”
李應聞言大喜,趕忙說道:“文和快講。”
賈詡想了想說道:“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都是西涼猛將,殺之可惜,用之生疑,主公可將其四人招之長安城中,請天子許他們高官厚祿,於長安城中賜他們府邸,在多送些金銀珠寶,美姬侍從,讓其沉浸在溫柔鄉裡不能自拔,屆時四人生死榮辱都在主公手裡,至於其麾下所部,主公可令派親信之人掌管。”
李應聞言說道:“此計可行,然則梁興等人如何?”
賈詡接著說道:“梁興、侯選、程銀三人兵少將寡,不足為慮,主公可將其三部整合,另派大將統領。”
李應聞言不由得問道:“何人可堪此任?”
賈詡拱手說道:“某保舉一人定能勝任。”
“是誰?”
賈詡說道:“正是主公愛將石寬。”
李應聞言趕忙擺手說道:“不行,不行,石寬衝鋒陷陣還可,統兵恐非其長處。”
賈詡卻是說道:“主公不知,梁興等人長期與羌人、匈奴作戰,受其影響頗深,極為敬佩英雄猛士,石寬與三人結識雖是不久,但是三人對石寬卻頗為敬重,因此,石寬為主將,容易被三人接受。”
李應聞言點了點頭,隨後說道:“好,就依文和之言,令石寬統領梁興、侯選、程銀三部。”
李應說完看了看賈詡,隨後說道:“文和之才,今日可見一斑,三言兩句間,便掃平某心中多日來的煩悶,某得文和,勝過十萬大軍。”
賈詡趕忙擺手說道:“主公謬讚了,某有一事不明,主公讓我等丈量耕地,清點人口,所謀為何?”
李應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賈詡見此,也不再多問了。
三日後,李應以天子的名義召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進京。李應請奏天子敕封李傕為平東將軍,郭汜為平南將軍,樊稠為平西將軍,張濟為平北將軍,四人俱皆位居三品,又每人賞賜美女10名,金銀珠寶一箱,在長安賜府邸一座,晚間又舉行了慶典,百官相賀,好不風光,四人俱皆志得意滿,正如賈詡所料,四人自此沉浸在溫柔鄉裡,每日狂歡痛飲,日日歌女做伴,快活似神仙般愜意。
李應見四人早已樂不思蜀,於是暗自招攬四人麾下部將,又命心腹公孫賈接受各部,一時之間,紛紛響應,公孫賈順利控制了四部兵馬,又將兵馬精挑出一萬人馬整編成新軍,其余人等都成為輔兵。待到李傕、郭汜等人反應過來之時,已經被李應困在了長安城中,失去了部隊的他們,只能安心的做他們的三品大將軍了。
再說李應命石寬整合梁興等人,進展更是順利,基本上沒有受到多大阻礙。
一個月後,高順、賈詡、龐德三人複命。
高順說道:“主公,關中所有耕地丈量完畢,俱皆成冊。只是丈量期間受到了各個豪族士紳的阻撓,期間抓了些鬧事者。”
李應聞言說道:“乾的不錯,鬧事者按大漢律法執行。”
“是。”
賈詡向前說道:“主公,戶籍重新注冊完成,關中一帶原有戶籍十萬戶,五十三萬人口;現重新統計,共有三十萬戶,約一百五十余萬人口,人口激漲三倍。僅長安一帶,人口就達到十萬戶,約五十余萬人口。”
李應說道:“如此看來,事情要比我們想象的更見嚴峻。”
賈詡點了點頭。這時候龐德向前說道:“主公,二十萬石糧食遠不夠數十萬難民吃的,所以某並沒有按人頭分,而是將流民分成三波,且有士兵嚴格把守,每日放粥一次,每次只能一波人領取,可是一個月來,仍有不少百姓餓死。某沒有完成主公的命令,某認罰。”
李應卻是扶起龐德說道:“某當然知道二十萬石糧草,杯水車薪,你做的不錯,雖然辦法很笨,但是至少給了流民一線生機,餓兩天就會有一頓飯吃,能做到這一步,你已經完成了某給你的軍令。”
李應看著眾人說道:“你們都看到了吧,就算是百姓餓死在眼前,豪族鄉紳們也不會可憐他們,拿出自己的存糧救急百姓,關中土地肥沃,為何年年都有餓死的百姓,就是因為他們,此事不能再拖了,傳某軍令:第一,沒收所有豪族鄉紳的耕地,收歸國有,將所有耕地按照人頭分配給百姓耕種。第二,開阡陌,命令老弱殘軍開墾荒地。第三,著國庫出資購買農具、耕牛配送到各縣,由百姓到縣令處租借使用。第四,在保證軍隊口糧的基礎上,將郿塢存糧取出作為種子下發給百姓,乘著春種之時下播。第五,傳令各郡縣,官府獎勵耕戰,糧食產量高,長勢好者,農戶可封爵,縣官記入功績,優先官職任命。總之,今年秋收之時,我要百姓不再餓肚子,糧倉滿溢。”
眾人紛紛領命執行去了。李應的一番雷霆手段,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各地鄉紳紛紛表示不滿,更有甚者暗自謀劃造反,都被李應派軍剿滅了。倒是受到了百姓們的一致支持,豪紳大戶雖是不滿卻無可奈何,隻好隱忍不發,暗自等待機會。
再說,這一日,李應收到了李言的來信,信中要他立即趕往隴西大山,有要事商議,李應於是令賈詡鎮守長安,公孫賈引大軍駐守潼關,自己帶李衷、胡車兒快馬加鞭返回隴西大山去了。
十日後,李應三人回到隴西大山,李應趕忙來見李言,薑氏看到李應回來了,趕忙出來迎接,好一陣噓寒問暖。待到來到裡屋,李應看著李言問道:“父親急喚孩兒回來,所為何事?”
李言揮手讓眾人退下了,只有他二人,隨後說道:“兩件事,其一,西涼太守馬騰,派其子馬岱前來說親,欲要將愛女馬雲祿嫁與你。”
李應聞言差點沒驚掉下巴,他是怎麽也沒想到,馬騰居然會和自己講和,而且還要將女兒嫁給自己,緩了好一會,李應才問道:“那第二件事呢?”
李言搖了搖頭說道:“某昔日好友李翕,也想將愛女李曉彤嫁給你為妻,幾次三番寫信來說此事了。”
李應聞言頓時一個頭兩個大了。正當李應焦頭亂額之際,李言接著說道:“事實上,還有一件更棘手的事沒說,墨家派弟子前來告知,墨家有意為你和張霞姑娘說親。”
李應聞言不由得問道:“父親以為如何是好?”
李言卻是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說道:“你惹的桃花債,自然由你自己去解決。”
李言看著一臉懵逼看著自己的李應說道:“子瑜,這三件事,看似是兒女之事,可並非如此簡單。馬騰之女,你若娶,則表示你同意和馬騰講和,西涼之地一時之間可無憂。張霞姑娘,你若娶之,則墨家必定全力助你,此後你出兵中原必可如虎添翼。李翕之女你娶與不娶看似無關緊要,可是李翕在武都郡聲望甚高,某聽說關中之地已經讓你焦頭爛額,若是武都再度生亂,此番你可不會輕而易舉的攻下了。”
李應看著李言說道:“是此等道理,可是如今之際,某若都娶,那何人為妻,何人為妾,得罪哪一頭都不好。真想不到,某有一天會為了女人太多而犯愁。”說完不由得苦笑了幾聲。
李言看著李應問道:“你當如何?”
李應想了想說道:“從來都是福禍相依,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來了做事,孩兒親自去各處跑跑,事情總有解決之法。”
李言說道:“看來只能如此了。”
李應走出李言房間,立即招到薑氏的召喚,於是來到薑氏院中,薑氏見李應來了,隨後對李應說道:“子瑜,娘有東西送給你。”說完將面前的木盒打開,取出一支鳳釵,隨後說道:“此鳳釵價值連城,以純金鑄成,又以瑪瑙點綴,最是受世家小姐喜歡。”
薑氏說完,又看向李應說道:“將你的玉佩拿來。”
李應乖乖接下玉佩交給薑氏,薑氏將玉佩放入木盒之中,隨後說道:“江湖兒女,不喜金銀首飾,唯重情,此玉你自小佩戴,送江湖兒女最為合適。”
薑氏說完從身後的桃樹上折下一支,然後也放在木盒之中,說道:“巾幗女將,天性率真,直言直語,最重義氣,桃花一支雖是普通,卻會動心。”
李應呆呆的看著薑氏,好久才說道:“孩兒記下了。多謝娘的提點。”薑氏隨後將木盒交給李應,之後在丫鬟的攙扶下,回房間去了,李應隻好請命退下了。
李應回到自己房間,不由得回想起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幕幕情景,想著想著竟然趴在桌案前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