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宋柱國》第九十四章 寇準貶官
  這一天,趙光義精神稍好,便掙扎著起來上朝。對趙光義來說,上朝才是良藥,只有坐在朝堂上,他才能精神抖擻,睥睨四方。

  “眾位愛卿,近日可有什麽事?”趙光義問道。

  呂端和寇準各自匯報了幾樁政事,也都不是什麽大事,便匆匆結束了。這時,一向膽小謹慎的虞部員外郎馮拯站了出來,手捧奏折說道:“皇上,微臣有本要奏。副宰相寇大人囂張跋扈,公報私仇,做事不顧朝廷律法,全憑個人一己喜好。自他入主中書省以來,至少有二十多人受到他無端打壓,或貶官或降職,請吾皇做主。”

  眾人都大吃一驚,馮拯與寇準的恩怨他們都知道,但卻料不到馮拯敢對寇準發難。

  大宋自開國以來,每年都舉行春祭,祭祀完畢後,所有大臣都要官升一級,具體職位分配都是由中書省在操作。近幾年來都是寇準一手把持的,因為呂端早就老糊塗了。

  寇準的性格剛直暴戾,強勢無比,再加上位高權重,做事情難免鋒芒畢露,在給群臣分配蛋糕時,得罪了不少人。

  那一年,他特別不喜歡馮拯,春祭時便將他的職位排在後面,於是一批原本比他職位低的人現在都高過了他。第二天在給皇上送奏折時,工作人員沒有注意這一變化,按照慣例將馮拯的奏折仍然放在前面遞上去。寇準知道後大怒,說馮拯不守規矩,還當著文武百官向皇上作了匯報。趙光義當然嚴厲地批評了馮拯。

  馮拯委屈、冤枉、惱火,但不敢反抗,因為他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所以這些年都忍了。

  然而一夜之間,這個原本忍氣吞聲的馮拯突然膽大起來,這又是為什麽?
  趙光義皺皺眉頭沒有說話,王繼恩下去將馮拯手裡的奏折拿回來呈給皇上。趙光義翻開一看,裡面羅列了二十多名被寇準無故降罪的事實。

  這事對趙光義來說真不是事,那些小嘍囉升升降降都無關痛癢,況且寇準作為副宰相,連這麽點權力都沒有,人家乾副宰相有何意義。所以他打算象征性訓斥寇準幾句,安撫一下馮拯就算了。

  然而這時,恰巧回京述職的嶺南轉運使康戩站了出來奏道:“皇上,既然說到這事,微臣也有話說。寇準現在已經權傾朝野,無人能管了,朝堂上他敢對陛下無禮,朝堂下結黨營私,打壓異己。目前,無論文武官員,重要職位上全是他提攜上來的門生故舊。若皇上再不遏製,他若起了不臣之心,便誰也收拾不了了。”

  “康戩你簡直就是放屁。”寇準已經忍了很久,此時再也忍不住了,大罵道:“我寇準對皇上忠心耿耿,何來不臣之心?”

  趙光義臉色瞬間變得青白,眼中殺氣畢現。揮手道:“退朝吧,朕累了。”

  王繼恩趕忙攙著趙光義回到寢宮。

  躺在床上,趙光義問王繼恩:“老王,你對這事怎麽看?”

  王繼恩笑笑說:“皇上您就安心養病吧,有皇上在,寇準翻不起大浪。”

  這話說得太藝術了,雖然是含含糊糊的半句話,但趙光義已經聽得非常清楚了。你活著,寇準絕對翻不起大浪,可是你就快要死了,到那時便沒人能管得了他了。

  沒人能管,結果會怎樣?趙光義腦子裡瞬間出現了他們當年把黃袍披在哥哥身上的情景,渾身上下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寇準揪著康戩和馮拯辯論,但馮拯等人一概不理,甩脫袖子就走。寇準越想越氣,便進入內殿找皇上申冤。

  趙光義此刻頭暈眼花,看見寇準的衣服仿佛就是黃色的,上面有龍頭在飛舞,他重重躺在枕頭上揮手道:“你先下去吧,朕頭暈得厲害。”

  然而寇準剛直慣了,才不管你頭暈不頭暈,跪在地上說:“臣對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鑒,請皇上為臣力證清白,否則臣沒法在中書省辦差。”

  “你叫朕怎麽證明,不得差人去調查嗎?”趙光義無奈道。

  “皇上,不用調查,臣這裡有帳簿,那些官員升降都有記錄,皇上一看就明白。”

  王繼恩尖聲說道:“寇大人,你太過分了,皇上都說了頭暈,你還要他看帳簿,你,你,你居心何在?”

  “這是朝廷大事,輪不到你一個內臣說話。”寇準喝道。

  趙光義被吵得一陣一陣眩暈,歎道:“麻雀和耗子尚且有些人味兒,何況你還是個人。”揮手道:“帶出去,朕不想看見他了。”

  大內侍衛立即過來,將寇準帶出萬歲殿。

  不多時,王繼恩便出來宣旨,免寇準參知政事,改任鄧州知州,即刻離京赴任。

  就這樣,權傾朝野的寇準灰溜溜離開了京城。

  凌坤念及恩師之情,加之平時寇準對他多有照顧,便主動到了寇府,親自幫他收拾東西,還送了一千兩銀子作為盤纏家用。

  寇準當然不缺銀子,但他很看重凌坤在他患難之中表現出來的這份情誼,遂與凌坤淚灑而別。

  凌坤作為寇準的門生,其實也是這次被群起攻之的對象,很多人議論紛紛,說凌坤乳臭未乾卻能位高權重,完全是出自寇準的破格提拔。

  按說這個時候應當和寇準保持距離才是,不過凌坤是無知者無畏,他對這些官場上的事並不是很關心,而且還有趙明月在後面撐著,也沒什麽好擔心的。

  誰想說讓誰說去吧。

  直至晚上,凌坤方才回到府中,將今天的事說給趙明月。

  趙明月歎道:“寇大人其實沒有私心,就是為人太過鋼直了,不過這樣也好,磨一磨他的棱角,將來三哥繼位還能召回來再用。”

  她萬萬想不到,寇準被貶,是掉進了別人精心設計的圈套中。一場陰謀已經在她母親的帶領下悄悄地展開了。

  第二天,皇上沒有上朝,不過王繼恩卻宣讀了一道聖旨,封李昌齡為參知政事,全權取代寇準,胡旦為知製誥,負責中書省文書命令的起草。

  這樣一來,只要呂端能繼續糊塗一點,中書省所有命令從決策道發布,都掌握在李皇后和王繼恩手中了。好在呂端一向都很糊塗,現在更是老糊塗。

  那麽就可以再換句話說,整個朝廷從內宮到外臣,從文臣到武將,都已經掌握在他們手中了。

  萬事俱備,只等趙光義合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