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有鳳來儀》第231章 凌厲  375章 厚此薄彼(粉紅220票
  第231章 凌厲375章 厚此薄彼(粉紅220票)
  太后看到良嬪笑道:“你也是來陪哀家誦經的不成?今天這是怎麽了,往常可是只有皇貴妃一人,難得你們有孝心。”她卻不知道今天晚上的熱鬧剛剛要開始而已,不過卻知道太子妃和良嬪只怕不是來陪她誦經的,應該是另外有事兒才對。

  不過太后晚上不喜歡議事,多年養成的習慣就是晚上誦經,原本太子妃在這裡閑坐不走她心中已經有些不快,再看到良嬪就更加不高興了;只是沒有掛到臉上罷了。

  良嬪卻是知道太后不快,馬上行禮笑道:“妾倒是想陪太后誦經的,只是知道太后您喜靜,有皇貴妃在已經足夠,才不敢過來打擾太后;只是今天有件事情不得不在這個時候打擾太后,”她看一眼太子妃:“妾是來請罪的。”

  說完向太子妃使眼色,示意她跪下不要再胡鬧;此時只要她們認錯那麽事情便不會鬧大的,不然到時候會如何收場誰也料不到了;很有可能會連累到她們的家族,這是她匆匆前來太后這裡的原因。

  對於太子妃的任性良嬪是頭痛至極,在聽到紅鸞打發的人所說的事情時她原沒有上心,後來在用晚膳時忽然就想明白過來,知道紅鸞真正想對她說的是什麽;她連晚膳也沒有再吃,細細的看了紙上所抄的人名,她的心幾乎是立時就落到了井底。

  趕到慈安宮時,看到沒有其它人她當然是松了大大的一口氣,知道一切還來得及;可是讓她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太子妃根本不理會她的暗示,自顧自的向太后開口了!

  太子妃聽到良嬪的話,就知道她是真得來壞自己的大事兒,當即連忙搶先道:“太后,兒臣正好有事兒要回您;就是關於您宮中的恭侍紅鸞,年歲正是尋親事的時候,又得太后的疼愛,兒臣想給她定門親事。”

  她笑得如同是一朵花:“正是兒臣的一個親戚,人還是不錯,也算是給紅鸞恭侍的恩賞吧;她倒底年歲不大,能伺候得太后高興是她的功勞,兒臣想給她訂門親事,到太后允她出宮時完婚,同時也算是兒臣對太后的孝心,使得宮人們知道太后的慈悲。”

  這話說得極為得體,如果不看那些人名,沒有外朝的那些暗潮湧動,給紅鸞訂門親事的確是對她的極好恩賞,這等於是宮中貴人給了她平安的後半生日子。

  太后的眼睛眯了眯:“哦,是你們家裡的哪一個後生?我倒是不曾聽你母親提起,還有年歲相當未成親的人呢。”她是久經風雨的人,哪裡會在意太子妃話中的奉承討好之意,開口就問到了要害處。

  太子妃沒有想到太后會如此認真,剛要開口就被良嬪打斷:“太后明鏨,我們家的人哪裡配得上太后調理出來的人?怎麽能委屈太后身邊的人為妾,妾不知道是哪個調唆太子妃——太子妃剛入宮不懂得事情太多,太后您就饒她這一次。”說完她狠狠的盯了太子妃一眼,讓太子妃最好把嘴巴閉上。

  太后微笑:“親事是喜事嘛,現在皇帝……,議議喜事正好、正好啊;”她看向太子妃:“沒有什麽的,說起來我們和你們家是兒女親家,於民間來說就是一家人,紅鸞宮人的親事有什麽不能說的?哀家想太子妃所選的人定當不錯。”

  太子妃聞言高興起來,看也不看良嬪更把良嬪的目光拋到了腦後,把她表妹夫魏公子的家世說了說:“雖然不是多麽高的門第,好在人是極知道上進的,將來也定能為國出力、為君分憂的。”

  太后緩緩點頭:“倒是個不錯的孩子。”隻這一句話,並沒有說同意還是不同意。

  良嬪額頭上的汗水都要淌下來了,以她對太后的了解此時太子妃還沒有正位中宮,就敢打太后身邊人的主意——尤其還是太后安排到太子身邊的宮人,太后是絕不會高興的;而太后的手腕,她可是早就知道。
  “太后,不要聽太子妃小孩子的話,她原本還是個孩子懂什麽?至於我的兄長萬沒有這個意思,此事也是太子妃一人的意思,定是她不知聽了誰的挑唆才會說出如此不知深淺的話。”她還在想救太子妃。

  太子妃皺起眉頭看看良嬪,卻沒有開口說話;因為她自己也知道這不是她父親的意思,只是她想借此機會把紅鸞弄出宮去罷了。

  太后對良嬪笑了笑:“起來說話,不過是說說家常罷了,你這是做什麽。”看向太子妃她淡淡的問道:“這是你自己的意思?”原本良嬪不說她還不好直接問出來,不過良嬪提起了便不妨問個清楚明白了。

  太子妃雖然很不入她的眼,但是有一點她還是很滿意的:太子妃的一言一行都能讓她看得極為明白,那心事根本不用她費丁點心思去猜;所以她才會直接問太子妃。

  太子妃知道此事不能說謊,因為良嬪就在她的眼前:“是的。父親只是想讓我向太后請旨,看看能不能賞幾個宮人給我們家——明後兩天為父皇祈福,要放出不少的宮人呢。”

  太后微微點頭:“你的意思,還是有人給你出的主意?”

  太子妃想了想才道:“兒臣只是想對太后盡點孝心罷了,不過主意還是經尚勤局的楊典工提醒,兒臣才想到的;紅鸞是太后眼下很疼愛的宮人,給她門親事更能讓她盡心盡力伺候太后。”

  她口口聲聲的說紅鸞伺候太后如何如何,聽得良嬪幾乎要過去堵上她的嘴巴:太子妃的心思在座哪個猜不到,就連不言不語的皇貴妃那唇邊的笑意代表著什麽?太后會不知道她的小心思嘛,越是如此用心機越讓太后惱怒。

  良嬪剛想開口,就看到皇貴妃看過來的目光,那裡面居然含著一絲凌厲!皇貴妃是溫柔的,不同於柔妃她是真正溫柔謙和的女子,在宮中不爭不搶安安靜靜的隻想過她自己的生活;在她的印像中皇貴妃要麽是沉靜的,沉靜的讓人感覺不到她的存在,要麽就是帶著微笑的注視,願意幫助每一個人。

  375章 厚此薄彼
  但是有著凌厲目光的皇貴妃卻是良嬪從來沒有見過的,嚇了一跳的同時再看向皇貴妃,只見她溫柔的笑了笑,然後輕輕的搖頭示意良嬪不要開口說話的好。

  良嬪再細看皇貴妃沒有發現什麽不同,再回頭看看太子妃輕輕歎息不再說話了;她懂皇貴妃的意思,此時她說得越多只會更多連累她的家族,甚至會連累到她自己:太子妃的身份不同,太后就算是再生氣也不好太過重責於太子妃,而要倒霉的人只有她良嬪罷了。

  想到家裡的老老少少,想到她年邁的母親,良嬪閉上了嘴巴:先保住她的家族吧,至少能讓她的母親安享最後幾年的平安富足生活;眼下太子妃闖的禍,唉,依著太子妃的性子,她不能把自己搭進去,只要有她在她的家族至少能保個平安。

  指望太子妃能讓家族更上一層樓是不可能了,只要她不闖禍累及家人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良嬪垂下了眼簾,同時頭也微微的低下,只要此事不會把她的家族牽扯進去,那她就不會再開口。

  反正太子妃的身份擺在這裡,太后總不能因為宮人的親事把太子妃怎麽樣;而太后對太子妃的印像,良嬪已經不敢再有任何的妄想。

  皇貴妃把茶盞放下,示意宮人換新茶上來;她沒有要開口的意思,不離開只是為了還要陪太后誦經,對於眼前發生的事情,她完全沒有興趣的樣子。

  太后聽到楊典工沒有任何反應,也只是點點頭而已;她一直沒有對紅鸞的親事說出是與否來,這本身就已經是答案了。

  皇貴妃懂、良嬪懂,只有太子妃不懂。

  太子妃以為太后說話很和氣,而且還帶著笑容,就表示她的話並沒有讓太后生氣,她看著太后陪著笑臉道:“太后,你認為此這門親事如何?”雖然說因為皇帝病重,太子和她才會匆匆完婚,可是並不表示誰都可以在此時為皇帝的病“衝喜”的。

  尤其是作為兒媳的太子妃,不去擔心皇帝的病、不去皇帝跟前盡她的孝心,而把心思用在太后給太子的一個宮人身上,其實就已經很不對了;不要說是在皇家,就算是在一般的人家,這也是極為不妥的行為。

  太后沒有想到太子妃如此不知進退,她現在每天誦經的時辰都有所加長:她就算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可她依然是母親;就和全天下的母親們是一樣,她所盼的就是兒女的平安康健。

  她的心中閃過了怒火,容忍已經達到了極限;就在此時殿外太監的公鴨嗓子救了太子妃:“柔貴妃娘娘到——!”

  柔妃進來行禮,看向皇貴妃時她笑得很甜:“姐姐也在?”

  皇貴妃微笑:“太后要誦經的時辰快到了。”她這句話一舉兩得,既解釋她和太子妃提及的親事無關,也提醒殿中的諸人適可而止,不要太過打擾太后。

  太后聞言回頭看看皇貴妃,伸手輕輕的拍她的手:“還是你最知道哀家的心。”

  皇貴妃輕輕搖頭:“妾可不只是為太后,妾也是有私心的;誦經的時候總會讓人心裡特別的平靜,卻是妾自己誦經時做不到的,全賴太后的佛心所賜;妾不敢當太后的誇讚。”

  太后笑起來:“你倒是個實心的,雖然苦了半輩子,不過老天倒底是有眼的。”此話也值得人深思。

  柔妃奉承了兩句左右看看:“咦,紅鸞恭侍不在這裡嗎?”

  太后看向柔妃的時候,太監的公鴨嗓子又響了起來:“麗貴妃娘娘到!”這讓太后輕輕歎氣:“看來,今天晚上要麽哀家帶著滿宮的妃嬪一起誦經,要麽就不用誦經了。”

  麗妃剛剛向太后行禮還沒有站起來,就聽到太監的公鴨嗓子不停的響起,不多時殿上已經坐滿了妃嬪。

  太子妃直到此時才知道她做了那麽蠢的事情,原本可以悄悄做的事情,現在弄得宮中人盡皆知;她在想以她的名義賞賜宮人下去,那是千難萬難的:她能想到這一點,就還沒有蠢到家。

  她看向良嬪求救,希望良嬪現在還有法子;可是她看到的是良嬪無奈的目光,以及緩緩搖動的頭:太子妃現在才知道她做了蠢事,卻已經太晚了;如果在眾妃嬪趕來之前,她能不提及紅鸞的親事並作罷此事,那麽眾妃嬪只能去想旁的法子無法正大光明的開口。

  而且此時再想對太后隱瞞她們家族的野心,也是不可能的了;而太后的家族,正是天朝除了皇家之外的大家族之一,太后又怎麽肯眼睜睜看著太子妃的家族成長起來,威脅到她的家族呢?
  回天無力。良嬪只有這四個字對太子妃說。

  不過眾妃嬪並沒有誰先開口提及紅鸞的親事,所說無非都是些閑話罷了;正在此時,禦醫院送來奏章,說是皇帝病情已經好轉,大約靜養一到兩個月就可以完全康復了。

  這是極大的喜事,讓太后高興的眼眶都紅了起來,連說:“賞,重重的給哀家賞。”天下間沒有什麽比她兒子的性命還寶貴。

  眾妃嬪也都是極為高興,只有太子妃的眼中閃過了一絲什麽,同殿上歡快的氣氛很不和;皇貴妃看到後微微皺起眉頭,因為她的神色變化太子妃臉上、眼中的那絲不各殿上氣氛的神色,也落到了太后的眼中。

  這當然讓太后極為不快,不過因為皇帝終於有了真正能好轉的消息,她也就沒有和太子妃計較。

  良嬪卻恨得真想一掌打在太子妃的臉上,看能不能讓她清醒些:就算你在急著做皇后,也不能在太后面前露出失望來——皇帝也是太子妃的父親!孝道啊孝道,如果太后真要深究,現在就能廢了她的太子妃之位。

  太后看著太子妃笑語:“沒有想到你提一提喜事,卻能給哀家帶來如此大的喜訊,應該重重有賞才是。”

  皇貴妃在一旁湊趣兒道:“太后可不能太過偏心,太子妃有功那被議親的紅鸞恭侍豈不是更有功?您可要好好的封賞紅鸞恭侍一番,不然就連妾也斷定太后您是厚此而薄了彼。”

  *****
  現在粉紅票是238張,再有2票就能加更一章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