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有鳳來儀》第467章 拱手相讓  841章 何錯之有
  第467章 拱手相讓 841章 何錯之有
  皇帝抬頭看向太皇太后把茶盞緩緩的放下:“給太皇太后準備去禮佛的事情,那是孫兒的孝心,太皇太后早就決定的事情,也不是一次說過宮事煩擾,想去禮佛圖個清靜。現如今要安排春耕了,再過段日子就當真是春暖花開,孫兒早早準備就是怕太皇太后到時會心急,事有匆忙再有疏漏。”他說完頓了頓:“難不成太皇太后對朕的安排不滿?”

  太皇太后的臉陰晴不定:“那哀家真得要謝謝皇帝。”她沒有自嫻貴妃那裡得到半點暗示,心下有種不妙的感覺。

  皇帝收起了所有的笑意來:“孫兒的孝心太皇太后知道就行,孫兒是一心盼著太皇太后能清清靜靜的長命百歲。至於朕的意思,朕想太皇太后很清楚,九個禦女朕要召誰來侍寢太皇太后會很高興?如果朕今晚召黃禦女的話,太皇太后會不會有點失望,如果明天朕封了黃禦女為昭容的話,太皇太后是不是會有點著急呢?”

  太皇太后的臉拉長了:“皇帝這話說得是不是有點過了,哀家是為了我天家的江山能後繼有人,才會提醒皇帝不要忘了新入宮的幾位禦女,這也成了哀家的錯。”

  “如太皇太后所說當然不是錯,那是皇祖母對孫兒的關心,只是這份關心如果存了私心,就讓朕無法不多想深想了。”皇帝不急不燥的慢慢回道:“丁禦女的姑祖母是上官家旁支的妻室,吳秀女的姐姐和上官家旁支的女兒是妯娌,楊秀女嘛,她們祖上原本就是上官家的家仆,只是後來上官家還了他們的身契還助他們買了個小官吏。”

  “太皇太后,這三位禦女,不知道您有什麽可對孫兒解釋的?”他看著太皇太后目光炯炯:“原本孫兒應該問太皇太后看哪個禦女不錯,再把她們的身世說出來,不過出色的禦女裡除了一個黃禦女外,其它都和上官一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問了太皇太后說出其中兩人的名字就會有一個是上官一族的人。”

  皇帝取了茶喝:“朕相信朕的皇祖母不會不承認這些事情的,因為您可是天家最尊貴的人。”

  太皇太后聞言猛得看向嫻貴妃,此時才發現自她進來後就一直立在皇帝身後,並沒有像原來一樣過來殷勤的伺候她,眼睛猛得收縮起來:“嫻貴妃,你好本事。”她此時再明白不過來就當真白在宮裡這麽多年。

  嫻貴妃行禮:“太皇太后誇獎了,妾也是太皇太后調教出來的,不敢當此盛讚,如果妾有點末功也是太皇太后之勞,豈敢自得。”

  “你以為純貴妃會放過你?”太皇太后氣得牙根都疼了起來:“不管是因為什麽目的,她向來很護短的,那兩個丫頭死在你手上,達到她的目的後她絕不會容下你!你居然助她在皇帝面前胡言亂語,不止是有罪且糊塗至極。”

  嫻貴妃起身平靜的道:“太晚了,太皇太后,現在您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扭轉乾坤。何況讓妾如此做得人不是純貴妃,妾和純貴妃是好姐妹但是她吩咐讓妾做這樣的事情,份量是不足的。”

  太皇太后倒底是經過大風浪的,她此時反倒平靜下來看向皇帝:“不會只有這麽一點布置吧?隻憑幾個秀女的底細皇帝又能做些什麽。”她說得輕松心中已經極為擔心上官一族會大禍臨頭了。

  “孫兒今天來正是有幾件事要對太皇太后說。”皇帝的臉上沒有什麽特別的變化:“今年春耕所備之物由上官家打理,可是種子摻了腐糧,牛馬居然以老弱為主。當然,上官家勞苦功高,有幾個不屑子孫也是正常的,此事也算不得大罪。”

  太皇太后的臉色已經變得極為難堪,這還不算是大罪那就表示皇帝定要把上官一族趕盡殺絕了,只是:“糧食向來是由趙家打理……”

  “趙氏一族為了表示誠意讓出了三成的生意,其中就包括了今年的春耕之種。”嫻貴妃答了太皇太后的話。

  皇帝接著說下去:“上官家打理官家鐵匠營已經幾代人,鐵礦與精鐵也一直是由上官家把持,太皇太后知道的吧?”這樣的東西居然被上官家的人牢牢抓在手裡,也難怪先帝對上官家那麽忌憚了:“現在上官一族卻把精鐵賣於外族,且還賣了不少的兵器給外族——太皇太后,邊關的將軍以血肉之軀保家衛國,可是他們當中有多少是冤死在上官家之手?”

  “他們有多少人是死在了我們自己造出來的刀槍之下,他們有多少人是死在了我們的精鐵打造出來的兵器之下?!幾萬裡的邊疆,多少條將士的性命,你讓朕如何面對那些地下有知的英魂。”他說到這裡已經低低的咆哮起來。

  太皇太后手腳冰涼:“不,不可能,他們只是為天家、為朝廷代為守護鐵礦,打造兵器,為我天朝盡忠盡心盡力;怎麽可能做出禍國殃民的事情來?”

  “禍國的事情皇上已經說了,明證就擺在眼前,而殃民的事情他們做得就少了嗎?不說眼前,八九年前那場大水太皇太后可還記得?”紅鸞帶著柳兒、二丫步入大殿,一雙眼睛裡滿是怒火:“上官家為一己之私淹死了多少百姓,這算不算殃民?為了建莊園把整村的村民在夜半燒死在村子裡屍骨無存,這算不算殃民?看中人家妻妾把人家滿門殺掉奪了妻女而去,又算不算殃民?”

  太皇太后再也聽不下去,她拍案而起:“你給哀家閉嘴,不要以為往上官家潑髒水就可以,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可以為我上官一族為證!”

  皇帝輕輕擺手:“這就是京城周圍狀告上官家的狀紙,其中被毀了多少還不知道;上官一族禍國殃民,居然還想要染指朕的后宮,揚言說什麽後位非上官姓莫屬!上官家現在要皇后之位,不惜各種手段,他日如果想要朕的皇位,朕是不是也要尊太皇太后之命,拱手相讓才是正理?!”

  841章 何錯之有
  太皇太后拿起那些東西看了兩眼,然後放下看向皇帝:“何必說這些呢,就算是上官家沒有這些過錯,皇帝就能放過上官一族嗎?”她倒是明白得很:“不過就是皇帝嫌上官家掣肘太多,太礙眼太礙事罷了。可是皇帝不要忘了,沒有上官家你怎麽可能登得上皇位!”

  皇帝看著太皇太后:“如果上官家當真沒有這些過錯,朕絕對不會動上官一族;之所以容不下上官家,就是因為上官家越來越飛揚跋扈,長此以往下去就是不忍言之事,到時太皇太后如何自處,又如何面對先帝和列祖列宗?”

  太皇太后瞪起了眼睛來:“忘恩負義便忘恩負義吧,皇帝你的翅膀長硬了哀家也沒有什麽法子保得族人平安,又何必把天大的罪名栽到上官有一族頭上?真當哀家被你們騙過一次,就以為哀家現在還看不明白。”

  “先是嫻貴妃和純貴妃反目成仇,不惜用兩個丫頭做苦肉計來騙過哀家相信嫻貴妃,而讓她住進慈寧宮裡朝夕為伴——有什麽還能瞞得過她?然後皇帝和純貴妃再來步步緊逼,宮裡純貴妃是越來越不把哀家放在眼中,哀家就會急急的選秀女,自然不會讓上官家多有準備,而且本宮除了嫻嬪外再無可相信之人,當然會把上官家準備的秀女告訴她。”

  “純貴妃有喜之後還故意大打出手,引來哀家的懷疑才引得高僧入宮,接著讓哀家知曉原來皇帝早有準備,和外族已經通過了消息,逼得胡氏一族對上官家避而遠之,使得哀家和上官一族不能不對嫻嬪及趙氏一族信任有加,接下來的春耕一事當然是順理成章的陷害。至於那些精鐵兵器,如果不是皇帝和純貴妃的步步緊逼,上官一族又豈會匆忙間之間賣出?”

  “不是匆忙之間的事情當然不會被人捉到把柄,此時皇帝也就不必在哀家面前假仁假儀。不過是你們這次棋高一著罷了,上官一族倒底如何哀家心中有數,皇帝你就是再誣蔑之後世也會給個公平之言。”

  太皇太后想到胡氏一族的退出後,上官家主急忙進宮來商議對策:上官家造出的兵器與精鐵在帳面沒有的積存了不少,無非就想賣個好價錢弄幾個錢用。此事當然被太皇太后罵了個狗血淋頭,此等殺頭的事情也敢想?那些鐵礦等東西握在上官家手中,是護身符也是催命符,要嚴以律己才能常保富貴。

  她的意思讓上官家的人把多出來的東西深埋,以後也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卻沒有想到上官家主糊塗到如此地步,現在被皇帝捉到如此大的把柄,她還有什麽話好說?皇帝和純貴妃早就打算好要對付上官一族了,可惜的是上官一族還自大的以為皇帝現在萬萬不敢動他們。

  皇帝聽完也不怒:“太皇太后所言不假,的確是我等設計,可是上官家如果不是自腐而百蟲生,區區小計能奈何上官一族嗎?只怕太皇太后還以為上官家賣兵器是被朕所逼?他們所為已經不是第一次,上官夫人的父族所有的兵器都出自了我天朝,可是上官家交上來的帳目上,卻並沒有半點記載。”

  “還有,上官夫人的父親死了,上官夫人的長兄也死了,現在她父族做主的是她庶出的弟弟。他能登上那個位子號領全族之人,是得了朕得相助。”皇帝看著太皇太后:“不過朕相信太皇太后對上官一族所為是全不知情的。”

  太皇太后身子一軟坐倒在椅子,再無依仗的她雙眼無神的看向皇帝:“上官一族現在?”

  “應該已經捉拿到大理寺了。”皇帝不諱言:“上官一族大罪在身,而太皇太后助其在宮中安插妃嬪,這也是大罪。”他看著太皇太后:“如果太皇太后肯說出當年朕的母后是如何死的,又是死於何人之手,朕可當太皇太后什麽也沒有做過。”

  現在上官一族已經獲罪,而太皇太后也有錯在身:上官家倒了,這一點太皇太后也很清楚。

  太皇太后聞言看向純貴妃:“你居然早就把此事對皇帝說了?”然後喃喃的道:“也難怪皇帝處處與上官一族、與哀家為敵,卻將你視作心頭寶。”她長長一歎:“哀家在宮中多年,扶助你的父皇登基可謂是用盡心思,不想最終卻輸在小小的宮奴手中。”

  “你母后的死不是哀家所為,但是哀家有縱容之過,皇帝真想知道的話,就放過上官一族的老老小小,讓他們歸隱山林能平安度日,那哀家就對皇帝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且她也不能讓上官家滅門,讓上官一族在天下世家中除名。

  紅鸞輕輕一歎:“太皇太后您為什麽想不清楚,先帝是你嫡親的兒子,當今的天子是您您嫡親的孫子,上官一族再親近能近過兒子和孫子去嗎?”她輕輕擺手:“請楊禦女、丁禦女還有吳禦女進來給太皇太后叩頭。”

  既然太皇太后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那她就要讓太皇太的清醒些才對:“楊禦女什麽都對本宮、對皇帝說了,還且她手中還有上官家給她父親的親筆書信,還有上官家允他楊家的好處。信中上官家主說得極為清楚,所有一切都是太皇太后的主意。”

  太皇太后看著進來的三位禦女,終於長長一歎:“哀家累了,皇帝想要如何處置哀家都成,現在哀家就要去面壁思過。”她是絕不肯說出先皇后的死,除非皇帝能饒過她的兄弟子侄的性命。

  她是天朝的太皇太后就算是犯了大錯又能如何?皇帝不能一根白綾賜她死得,她根本不為自己而擔心,所擔心的只有上官家。

  “楊禦女,其它兩個倒也罷了,你們承我上官家大恩居然做出背主之事,世人定會唾棄於你楊家。”太皇太后惱恨的看了一眼楊禦女才扶著尚儀離開。

  楊禦女此時忽然開口:“我先祖以兩個兄弟一個兒子加一條胳膊救了上官家主的性命,才得恩賜還以自由之身;可是這些年來,上官家卻屢屢使喚我楊家,視我們為其仆也就罷了,居然讓我楊家做這等事情,用我楊家女兒的身軀做台階,供你上官家女兒邁向皇后之位,實在是讓人忍無可忍。我楊家,不想再作上官家的狗,何錯之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