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宮廷營養師》第148章
  第148章

  何大妮隨楊玨回到外祖家,受到大家的熱情接待,他們也都聽說了街上傳聞,正想找人打聽詳情就見兒子帶回了何大妮。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大家坐下聽何大妮講述詳細經過,聽到她挨了繼母兩頓打,大家又是生氣又是心疼。

  “這個何梁氏做事真沒腦子,在人家地盤這麽一鬧,她娘家再別想跟向家分行做生意,我看這時候梁家搞不好關起門來大罵出氣呢。”老夫人一語中的。

  “哎~~,多余的話就不要說了,那是他們家的事,這幾日妮兒就好好在家裡住下,歇一歇,養養傷,等你爹爹那邊把家事弄妥當了再回去。”老爺子做下安排。

  舅母立刻與婆婆商量安排何大妮住哪裡,老夫人想了想,讓何大妮去與楊箏同住,姐妹倆也熱鬧些。於是楊方氏隨即就親自帶了甥女去女兒那裡,楊箏看到大姐姐很高興,指揮著丫頭趕緊收拾床鋪。

  晚飯後,何大妮正陪外祖母等女眷們吃茶聊天,舅母手下的管家娘子送來幾匹料子,說是照太太吩咐找來給何大妮裁新衣裳用。雖說甥女已經在布鋪定製了新衣裳,但恐怕是沒法按時去拿了,還不如家裡另請裁縫給她趕製,反正就她一人的衣裳不需要多少時間。

  老夫人直誇兒媳婦細心,叫何大妮趕緊隨舅母下去選料子,明天一早好請裁縫上門做事。

  選好料子,何大妮回到楊箏房中,姐妹倆親親熱熱地洗漱完畢,鑽了一個被窩,小丫頭片子對京城無限向往,大姐姐在家中暫住她高興都來不及,抓緊機會求何大妮再多講講京城的熱鬧事。

  這邊何大妮享受著親情友愛,那邊何家也好不容易平靜了下來,看在大兒子回家的份上,何大偉暫時不提休妻的事,一家人草草燒過晚飯吃了,圍坐東屋炕上,聽何小強講述這些日子在外面的經歷,聽到大兒子在外面吃盡苦頭做父母的心裡都不好受。

  又感安慰的是何小強終於醒悟過來,悔過自新洗心革面浪子回頭,帶著在外面辛苦賺來的錢回來與家人一道過年,並保證年後就去找份事做挑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何梁氏哇哇大哭起來,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拉著大兒子的手,誇大兒子懂事,不枉做娘的從小疼愛,雖然走過彎路,但既如今已經重新做人,就依然是何家的好兒子,將來養老送終就全靠這個長子了。

  何小強溫言安慰母親,叫爹娘放心,他不再是以前那個打父罵母的不孝子,他會重新做個值得托付和依靠的好兒子的。

  何大偉與何梁氏見大兒子真的改好了,感動得老淚縱橫,他們相信這個在外面吃盡苦頭的長子是真的變了,重新變回以前那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思想行為皆都大人般成熟,不複以前那惡劣模樣了。

  何小傑見著久別重逢的大哥非常興奮,纏著何小強給他講外面見過的趣聞,還不停地說大姐姐也會講京城的故事,他要比較比較哪個講的更好。

  何小強輕撫弟弟發頂,許下承諾,將來有機會他一定會帶全家去京城看看,把何小傑高興地在炕上跳來跳去,也叫何大偉與妻子倍感欣慰,大兒子終於長大不再要家裡操心了。

  何小強滿臉笑意地哄住弟弟,給他脫了衣服蓋上被子讓他睡覺,一派兄友弟恭的溫馨場面,看得何大偉兩口子眼熱不已,怕再在大兒子面前失態,這兩人也趕緊洗洗涮涮準備睡下。何小強之前睡的那屋一直沒收拾,好在這東屋炕大,四人也擠得下,不久之後這一家子吹熄燈火陸續安靜地睡去。

  何家人沉入夢鄉的時候,在楊家的何大妮也差不多睡著了,一晚上平平靜靜過去,早上起來,吃過早飯,下人正好將裁縫請來,給何大妮量好身材尺寸,拿了昨晚上挑好的料子,約定兩天后就將全套衣裳送來。

  送走了裁縫,何大妮閑來無事,央著表弟從書房裡借了幾本閑書坐在屋中閱讀,還沒看幾頁,下人來請,說是有人家使了下人拿著名帖上門來請她去府上開食方。

  何大妮未料到自己這麽快就有生意上門,趕緊收拾了一番隨下人去見客人。

  在前面正堂,表弟已經把對方身份都詢問清楚了,是城中有名有姓的大戶人家,也已經吩咐家人備車,並不搭乘對方駕來的馬車,隻說了是為了安全著想。

  表弟楊策這樣說雖有些不給面子,好在對方懂事,並不在意這些小事,只要接到人去家裡就行。

  何大妮出來見了人,坐上楊家派出的馬車,隨那下人來到顧客府上,直送二門內,給老夫人太太夫人姑娘等家中一眾女眷逐一切脈開方,仔細地跟她們交待飲食上的注意事項,她的細心周到讓她的顧客們很滿意。

  這一忙就忙到了中午,人家盛情挽留何大妮一同吃飯,席上依舊是談些養生話題,一眾人吃吃喝喝非常熱鬧。飯畢,主人家送上診費,用紅紙包著的三隻五兩重的銀錁子。

  這戶人家的當家太太說是特意跟向家分行打聽來的京城行價,並不是參照本城食醫的行價,她們覺得食醫是四醫之首,診費本身就比一般疾醫要貴上一些,而何大妮又是宮中出來的優等食醫,代表著宮廷水準,以京城行價來付費才符合她的身份和水平。幸好請得起食醫的人家也不是一般人家,也不在乎這相對昂貴的診費,她們自己也會覺得說既然一家子都開了方子,十幾兩的診費不算貴。

  何大妮以前服侍的都是權貴人物,人家打賞多少都隨當時心情,有多有少,雖對京城食醫的診費要價有所耳聞,但她其實一直尚未確定自己的市場行價,這第一次正式出診就得到十五兩銀子的診費,何大妮當然也很高興。

  回到外祖家何大妮給外祖父母他們一說,親戚們也都為她高興,他們本就不擔心外孫女的賺錢能力,現在看到她出一次診賺到的錢在這城中足夠瀟灑地過好幾個月更加放心,知道她未來的日子一定會過得很好。

  “別說是在這城裡了,就是在京城也夠了,一家老小想要手頭松松地過舒服日子,怎麽也得月入五兩銀子。將來咱們妮兒還是回京城的好,她的人脈關系都在京城,這是她最大的優勢。京城權貴多,有錢人多,需要食醫的人多,不像咱們城裡,有錢人家都數得出來,一家請一回輪一遍下來,下次再請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還是京城好些。”老夫人看著外孫女笑得欣慰。

  “就不知道京城媒婆什麽時候再來,咱們妮兒年歲也大了,再拖下去就麻煩了。”舅母也是笑盈盈地。

  “哎~,這眼看著就要過年了,不急不急,等開了春,京城裡的媒婆們就該來了。”老夫人一點都不擔心自己外孫女的歸宿問題,她還巴不得把外孫女在身邊多留些日子呢。

  “說的也是,妮兒在京城有名氣,看上她的人家那麽多,知道她今年出宮,等過完了年那些媒婆們就該忙起來了。”舅母掩嘴望著何大妮吃吃地笑。

  何大妮坐在外祖母身邊,低著頭一副含羞帶怯的模樣,安靜地聽著長輩們拿自己打趣。

  陪著長輩坐了一會子,外祖母就見何大妮有些倦怠的樣子,以為她是上午累著了,於是讓她回屋休息。何大妮回到與表妹同住的屋子,看到表嫂也在這屋裡教表妹學習針線,何大妮湊過去看著,也不怎麽說話,只是偶爾指點一下表妹繡錯的地方。

  表嫂本身精於女紅,所以才能做楊箏的女紅老師,見何大妮的指點頗有水平,一時技癢提出要向何大妮討教討教,何大妮不吭聲,隻笑笑,把自己的隨身手帕給表嫂看。表嫂一見頓時心喜,央著何大妮趁這幾天工夫再繡個手帕送她,何大妮爽快答應。

  表嫂立刻吩咐貼身丫頭取來一方新帕子,何大妮與表嫂商量好圖樣挑好絲線,帕子一拿來,她馬上穿針引線開始動工,根本不打圖樣。

  表嫂雖然精於女紅,卻只是在她所處的社會階層的女眷裡面相比較而已,完全不能與何大妮的水準相提並論,何大妮當年在容姑姑的嚴苛調教下,那一手刺繡水平去繡坊做名繡娘都是夠格的。

  表嫂和楊箏看到何大妮飛針走線隻覺一陣眼花繚亂,到晚飯時,手帕上的水仙花已經完成一半,等吃完飯稍事歇歇,何大妮就把剩下的一半給繡完了,眾女眷們傳閱欣賞一番,都誇讚何大妮手藝好,拿著這方帕子教育楊箏要好好學習。

  楊箏自是央著何大妮也給她繡一方,她要留著當臨摹的范本,何大妮當然不會拒絕小表妹的要求,欣然答允。

  次日楊箏準備好一切東西,滿心期待地等著何大妮給自己繡個漂亮的手帕,結果家裡又有客人上門,請何大妮出診。依舊是午飯後後才回來,與昨天一樣賺得荷包滿滿。

  通過這兩天出診,何大妮已經從顧客們的嘴裡得知了一些她們的普遍想法,這些大戶人家的女眷們根本不理會男人們生意場上的事,她們只知道何大妮是宮廷回來的優等醫婆,又與向禦醫師出同門,城裡難得有這樣一位代表宮廷水準的醫婆,價錢再貴也要請到家裡切切脈開幾個方子調理調理,而且越是排前頭請的在各自的交際圈子裡越有面子。

  因此何大妮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裡將會有豐厚的收入進帳,將來開藥膳館的本錢又能多一些。

  第三日何大妮繼續上午被另一家請去出診,午飯後回來,還沒歇到半個時辰,楊家來了位特殊的客人,是城中百壽堂派來的,希望能聘請何大妮成為他們醫館的大夫。

  這百壽堂就是擠垮何家醫館的那間醫館,來做說客的管事帶了薄禮,禮數周到,希望何大妮不要介意那些往事。何大妮不介意往事,但她也不肯去百壽堂坐診,她正策劃著找機會回京城去呢,不希望有任何計劃外的事務絆住手腳。

  當然,何大妮拒絕對方時並沒有說實話,她所用的理由是縣城就這麽大,有錢人就那麽幾家,她去醫館坐診只能熱鬧一時,何況醫館本身已有幾位食醫,根本不差自己,何必浪費雙方時間。

  何大妮的拒絕說得很直白,但又給了幾分面子,那位管事回去一學,百壽堂也就隻好作罷,再不提此事。他們會找上門去當然也是有他們自己的打算,自己醫館的大夫出診,診費自然是醫館與大夫對分,何大妮出診一次就賺進十幾兩銀子,誰看了不眼紅?

  而何大妮拒了自己這家最大的醫館,想必別家醫館再上門去請也是一樣的結果,既然她不會成為自己醫館的競爭對手,百壽堂當然也就用不著死磨硬泡的非要請到人不可,不然傳揚出去也影響百壽堂的名聲。

  外祖父母他們得知何大妮拒絕了百壽堂的邀請,倒沒說什麽,隻說由何大妮她自己一人作主,單乾也挺好,不受人製約,況且姑娘家總有各種要操心的事,不像爺們那樣可以一心一意隻管賺錢,因為瑣碎事都由他們的女人幫著做了。

  何大妮在楊家一連住了五六日,何家那邊一直沒有來接的動靜,楊家覺得奇怪,跟何大妮商量之後曾派家人化裝去何家那邊看看情況。

  楊家下人通過街坊鄰居的口,得知何梁氏似是為了躲避街坊議論天天閉門不出,采買柴米油鹽這種事都交由大兒子何小強出面,就看他天天往街上跑,購置各種過年用品回家,把家裡布置一新,在街上看到街坊鄰居都會有禮貌的叫人問好,弄得街坊們都感覺好像這個何小強好像真的變成了個孝順父母友愛弱弟的好孩子。

  楊家下人把打聽到的消息帶回家,外祖母她們轉告給何大妮,何大妮一時也不能確定這個大弟弟是不是真的學好,自己不在家,無法用自己的眼睛親自觀察。

  轉念又想到過幾天要回老家祭祖和給生母上墳,何家一定會來接自己回家,到時候再好好觀察也不遲,反正她的時間表上計劃的是年後開春回京城,還有時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