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副本入侵者》第269章 汝南
  第269章 汝南
  汝南豫州刺史府中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

  “報……”

  “屯騎營派遣使者前來催糧”

  一名士兵扯著嗓子大聲說著。

  房間之內頓時嘩然,隨後便是那潮水一般的聲音。

  “催、催催……”

  “他鮑鴻自從來我豫州可成做過一件好事?”

  “成天就知道催糧,短短一天之內居然催了三次”

  “屯騎營要糧食,難道我豫州數百萬人口就不要糧食嗎?”

  眾人義憤填膺的大聲說著,聲音籠罩在房屋內的各個角落。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滿臉威嚴的環視眾人,聲音霎時間為之一靜。

  “諸位、這糧食給還是不給?”

  “豫州百廢待興,糧食就連安撫流民都不夠,又哪裡有余力源源不斷供應他屯騎營”

  一人挺直了身子大聲說著。

  身為豫州刺史府官吏,對於屯騎營這種蛀蟲自然是深通惡絕。

  起初葛坡黃巾肆掠,聽聞朝廷下令西園下軍屯騎校尉鮑鴻領兵一萬直撲葛坡,心中很是鼓舞。

  可卻不想大軍前來糧食卻需地方供給,又加之自從鮑鴻前來之後,便駐扎在汝南城外四十裡的下坡停滯不前。只是一味的討要糧食,自然惹怒了豫州上下官吏。

  豫州、本是富庶之地,但經過黃巾之亂後民生凋敝百姓十室九空。

  經過刺史府統計,全州人口幾乎少了一半。

  這還不算那些已經荒蕪的良田以及各地的財政損失。

  面對如今的爛攤子忙的早已焦頭爛額的各級官員,自然將怒火轉移到了屯騎營這個本就不應該承擔的巨大負擔上。

  上萬大軍每天需要吃多少糧食,消耗多少財帛?。

  這讓本來就已經崩潰的豫州府庫,直接荒蕪。

  “朝廷讓屯騎營前來剿滅葛坡,他們到好居然按兵不動。坐視四處攻略的葛坡黃巾回援不說,居然還伸手找我們不停的討要糧食。哪怕就是國庫,又經得起他鮑鴻討要幾次?”

  “依下官愚見,鮑鴻名為討賊實則養賊”

  “此輩狼子野心,我等請刺史將詳情告知朝廷,請朝廷聖裁”

  一名名官員同時站了出來,對著坐在主位上的老者大聲說著。

  聽著這些話,繞是黃琬身居高位早已養成了較深的城府和涵養,可想到鮑鴻在汝南的所作所為還是露出憤怒的神色。

  狠狠一咬牙:“好、既然諸位都有此意,那我等便聯名上奏,請陛下聖裁”

  “請陛下聖裁”眾官員齊聲大吼。

  ……

  踏踏踏

  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一名鐵甲騎兵催馬急馳。

  頭頂上的血條,顯示著4階字樣。

  “散開、散開,緊急軍情”

  “奉屯騎校尉之令,前來催促糧草”

  戰馬嘶鳴,幾乎在眨眼間便以消失了蹤跡。

  穿過泥濘的道路,揚起滿天灰塵,越過城門進入汝南城中。

  城門不遠處的一顆大樹下,劉曄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是第幾次了”劉曄詢問。

  站在一旁的劉畢思索了下,恭恭敬敬的回復著:“如果屬下沒有記錯,這應該是第十次”

  “十次?”劉曄嘴角泛起一絲輕笑。

  嘲諷的韻味彌漫開來。略微苦澀的說著:“本以為大廈將傾,因為百官可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故此才出現如今的中興之勢”

  “然而事實最一再告訴我,終究還是太年輕”劉曄放聲大笑,雙目中浮現出淚痕。

  有時候太聰明,看的太遠,對他來說不僅不是幸福反而是悲傷。

  明知災禍就要發生,自己卻毫無改變的實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一步步走向毀滅。

  那種痛苦非言語所能盡訴。

  “公子”劉畢喊了一聲,但隨後卻是默然。

  在汝南的這段時日,他們以為大漢即將再次中興的希望被徹底泯滅。

  以公子的智慧,他以看到了大漢這個龐然大物四分五裂陷入戰亂的那一天。

  特別是前不久傳來的消息,更讓人膽戰心驚。

  朝廷改刺史為州牧,將太常任命為益州牧,結果太常到任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遣漢中太守張魯截斷了入蜀的通道。在益州公然割據,不在尊奉朝廷之令。

  此舉將漢室宗親推到了風浪口。

  這所謂的中興,也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笑話。

  “沒救了”劉曄吐出了這句話,整個人如喪考妣。

  劉畢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想到剛剛往刺史府方向狂奔的騎兵,於是岔開話題:“如今屯騎校尉鮑鴻不停的討要糧食,公子認為刺史會給嗎?”

  “給”劉曄吐出了這一個字。

  劉畢思索:“可是豫州殘破,百姓食不果腹。雖然汝南繁華,但以這一城之力又如何同時供應全州百姓以及這上萬大軍?”

  “而且西園兵馬待遇優厚,如果足額供給,只怕養不起”劉畢補充了一句。

  劉曄稍微思索:“養不起又如何?這豫州終究是朝廷的豫州”

  “哪怕傾盡汝南城,刺史終究還是頂不住壓力的”劉曄回復,目光中帶著許些複雜的神色。

  中興之勢已經攔腰截斷,朝廷從此進入多事之秋,只是不知自己又將何去何從。

  目光眺望著前方,不停的思索著。

  也正是在豫州刺史府中的這段時間,開闊了不少的眼見,憑借著明銳的洞察改變了一些想法。

  也許魯子敬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既然良才已成朽木,那何不推到重來。

  大漢的根已經爛了,在這樣下去是禍非福。

  如何盡快的結束接下來的動亂,讓百姓休養生息才是正道。

  “雖然頂不住壓力,但是卻可以上書朝廷”劉畢說著。

  劉曄看了過來,露出一絲冷笑:“朝廷?朝廷難道還不夠亂嗎?”

  “公子慎言”劉畢連忙說著,目光環視四周,見四周無人這才大舒一口氣。

  劉曄毫不理會,目光繼續眺望前方,直接岔開話題:“他們應該快來了吧”

  “算算時間,此時應該到了”劉畢回復。

  隨後好像想到了什麽:“聽說昌河鎮吞巢湖滅陳策,坐擁皖縣已成了氣候”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後或許會有一番大作為”劉畢感慨。

  劉曄難得的笑了起來:“看不出你的眼光也逐漸獨到了起來”

  “這都是公子教導有方”劉畢謙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