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帝王》第614章 堅壁清野
  第614章 堅壁清野
  張獻忠這次要在西充鳳凰山跟朱由崧決一死戰。

  具體的拒戰方略上,左丞相嚴錫命又給張獻忠獻策,說是大西盡是沃野良田,京師有天府之國之稱,而此時的大明災荒不斷,加上連年征戰,國庫早已經入不敷出,朱由崧親征大西戰線又拉得這麽長,其糧草給養的供給必然是一個問題。因此根本不用殺不用戰,只須堅壁清野,朱由崧支撐不了多久必然不戰自退,到那時,三路人馬一齊出擊,讓李定國部掐斷朱由崧的歸路,鳳凰山和京師的人馬隨後追殺,明軍必敗,朱由崧一戰可擒。

  張獻忠大喜,立即準奏。接下來附近的州城縣鎮村全部行動起來,地方官配合大西軍將老百姓全部趕到城裡,包括糧草雞鴨牲畜等等實施“三光政策”全部運走,然後放火將村莊田園全部火焚,令明軍無法就地取材,想籌集糧草根本不可能。

  短短的幾日之後,鳳凰山一帶方圓幾百裡一片廢墟,空無人煙,千裡無雞鳴。

  正這時朱由崧的大軍開到了……

  這些天朱由崧當然沒閑著,夔州一戰明軍大獲全勝,拿下夔州城之後,朱由崧在夔州城小住了十幾天,除了安撫百姓,打掃戰場,搶救傷員,收編俘虜,處理戰後事宜,然後所得的戰利品堆積如山,糧草,馬匹,甲仗,金銀等無算,這些統一上帳之後,運送到糧草庫,充作軍需糧餉。

  對這幾萬大西軍的俘虜仍然按照自願的原則進行分流,不願意當兵的登記造冊遣散返鄉,願意當兵的進行改編,這一下又增加了三萬多軍隊。

  增加的三萬多軍隊,對明軍的戰爭減員是一個重要補充,因為朱由崧從草甸湖大站到夔州大戰,雖然都是完勝,但有道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兩場大戰役下來明軍也傷亡了好幾萬人馬,這三萬多人馬補充進去,使得朱由崧仍能戰鬥的人馬然保持著13萬人馬的規模,對外仍然號稱15萬,如果加上5萬水師,仍然號稱20萬大軍。

  經過十多天的休整和處理善後事宜,朱由崧留下一萬人馬鎮守夔州,留下一名信得過的總兵官,加封其為夔州總兵駐守城池。每佔一地當然得留下兵馬守城,這也是他們的歸路。

  然後朱由崧帶著17萬人馬,對外還是號稱20萬,水陸並進殺往成都方向。

  凡事要抓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大西的張獻忠現在無疑就是主要矛盾,至於躲在山中苟延殘喘的李自成,那幾千人朱由崧可以暫時不管他,因為他的大順已經名存實亡了,想東山再起卷土重來,需要時間,把張獻忠的大西解決掉了回頭再收拾他李自成不晚。

  草甸湖和夔州之敗,是張獻忠禦駕親征的兩次大敗,大西軍一蹶不振,從夔州到成都一千余裡,朱有松這一路上勢如破竹,大西軍大都不戰而逃,或者不戰而降。

  明軍一路上搶關奪寨,有的一日能取下三座城池,甚至四座關城。因此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朱由崧的人馬便開到了鳳凰山下。

  這裡離大西的都城成都只有400多裡地了,但是朱由崧一看這鳳凰山,有種草木皆兵的感覺。

  離山還有20余裡,朱由崧傳旨讓隊伍停下,派人前去打探。很快朱由崧得報,鳳凰身上果然屯有大西軍的重兵,而且這次張獻忠又是禦駕親征,將禦營安插在山上。

  朱由崧曲指一算,現在離張獻忠夔州之敗剛好三月,這麽短的時間張獻忠又卷土重來,而且還是親自領兵帶隊來了,這張獻忠不愧是悍匪,如果一般的帝王經過這幾場慘敗早就被嚇破膽了,躲進京師絕對不會再輕易親征,自己那一刀那一箭沒要他的命,也會成為驚弓之鳥的,可是他還敢來,真不愧是八大王啊!

  由此看來大西實力也真夠雄厚的,比當初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有過而無不及。

  朱由崧想到這裡,對張獻忠倒生出幾分敬意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如此頑強的鬥士,在這亂世比起那些闖來降闖、滿來降滿、大明來了又降大明的隨風倒以及那些怨天尤人空談誤國之輩來說,夠個梟雄了。

  鳳凰山這一戰相當關鍵,如果再把張獻忠打跑了,估計下一戰就到了他的京師成都了,到那時大西政權也就差不多了。

  朱由崧正盤算這事,又有人來報,說是李定國已經從九江撤兵,近十萬大軍已經到了湖北的猇亭,很明顯,李定國是奉張獻忠之命回師勤王的。

  朱由崧知道棘手的問題來了,張獻忠倒沒什麽,他的四個乾兒子個個都不好惹,草甸湖戰場上除一個定北王艾能奇,現在剩下三個了,這三個在明末個個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特別是這個李國定,朱由崧的耳朵裡早就灌滿了,在穿越之前他對這個名字就充滿了敬仰,特別是張獻忠死後,李定國聯明抗清十幾年,轟轟烈烈,其文治武功為後世津津樂道,乃是地地道道的民族英雄。

  朱由崧早有收降此人之意,但是想讓他臣服無疑難度很大,可以斷定,不久的將來,鳳凰山下必有一場血戰。

  但是朱由崧後來仔細品味鳳凰山這三個字,朱由崧笑了。

  鳳凰山,位於西充縣境內的多扶鎮,海拔414米,蜿蜒數十裡,形若鳳凰,故名。山上東、南、西三面築有石寨門,周圍懸崖峭壁,易守難攻。山頂為平地,按照原來的歷史發展,這裡曾是張獻忠所營處。頂峰名“插旗山”,是大西軍掛軍旗處。東面山嶺,被人們稱為“帶箭嶺”,據說張獻忠當年大戰清軍在太陽溪中箭後,由將士攙扶回指揮營地途中犧牲於此。

  這些事情在穿越前影視小說裡,朱由崧知道個大概,因此朱由崧想到這裡高興了,張獻忠在這裡扎營看來是他的大忌。

  朱由崧遂傳旨離鳳凰山二十裡,找合適的地點安營下寨,連同水師營在內十幾萬人馬的大營規模也不錯小了,明軍的大營綿延數十裡,軍營帳篷一座挨著一座,一眼望不到邊。

  扎下營寨之後,朱由崧請來宋獻策商議破敵之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