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390章 推演
  第390章 推演
  趙曦確實有意摒棄文臣主導戰事的陳例,可他也清楚,還不到時候。

  這時候如果他真的堅持這點,肯定會造成君臣不和……

  誰說文武不同途?趙曦要做的,應該是用特定的制度,將文武恰當的勾連起來,逐漸使朝堂忽略文武的區別。

  至於這一次,估計還是得遵陳例。

  當然,趙曦也不會任由政事堂隨意定主帥,最終毀了他絞盡腦汁的謀劃。

  在現階段,是可以由文臣參與戰略,而武將負責戰術的。或許這樣的分工,在現階段是最合適的。

  趙曦原本對自家先人的有些做法很不恥,可現在他似乎也有哪方面的傾向……就是在朝堂把作戰計劃制定了。

  趙曦明白,戰略和戰術,他必須把這兩點清晰了,並且將這種觀點推而廣之,才能在戰事上讓文武分工明確。

  “能不能多推薦幾人?朝廷可以根據這次戰略目標,設定一定的題目,擇其優者而用。”

  果然,在確定了出兵之後,政事堂首先就確定了主帥。

  這是告訴自己他們的態度嗎?隨便吧,這時候還沒有改變文武差別的想法。

  當然,也不可能就這麽隨便認同了。

  “擇優?”

  “對,朝廷確定戰略目標,包括準備派遣那些兵將,讓有意主導這次征戰的臣工,在沙盤上對戰事進行推演。”

  “政事堂根據沙盤推演,從戰損、殲敵等各方面來評估何人做主帥更適合。”

  盡管政事堂幾位對趙曦所說的有些疑慮,可不得不承認這方法很好。就跟科考一般,只不過這種考核更有針對性。

  軌道線路的暢通,提供了相當便捷的出行,也讓朝臣回朝述職、地方就任節省了時間。

  這一次,關於選拔南征主帥,也因為軌道便捷的原因,使一些邊臣能參與進來。

  “放開心思,拋開腦子就亂七八糟的忌諱。真正把自己當成高氏去推演,也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盡可能的去判斷高氏的所有戰術。”

  原來護衛營的四個指揮使,趙曦這次有意讓他們都參與這次戰事,也算是這些年耳濡目染的一次檢閱。

  所以,他將這次考核主帥戰事推演的敵方,讓護衛營的四個指揮使擔任了。

  不管是高氏,還是安南,可沒有文臣做主帥的慣例。所以,用武將考核,也得到了政事堂的認同。

  朝堂的觀點,武夫就武夫,玩不了調兵遣將。

  不算是有意要去打臉,利用這個機會,讓朝臣有個改變的苗頭也好。

  這些,趙曦都不能給曹霖幾人講明白,但可以提醒他們放開手腳。

  這次推演對抗,原來護衛營的教導,呂公著也參加了,也是作為主帥備選臣工的。

  “包圍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與礦城守衛兵裡應外合,夾擊圍困礦城之隊伍……”

  從這個開篇,就能明白,根本不在意軍卒的傷亡,也沒有充分考慮東川境內的地形,只是武斷的下命令。

  至於完不成,或者打不贏,那是武將的錯……這就是文臣做主帥的基本思維。

  有人頷首,也就是說文臣是讚同這種做法的。

  曹霖等幾人,沒多話……這場合也不適合用嘴來戰鬥。

  他們拿著象征隊伍的旗幟,直接插在了東川同樣成都府路的通道上。然後才開始從鄯善府調兵,並形成一個很大的包圍圈。

  這包圍圈是根據地形,在重要位置布置重兵……

  很顯然,倘若真的要裡外夾擊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很可能造成南征隊伍又一次陷入泥潭的境況。

  後勤運輸渠道被截斷,而集中在礦城周圍的國朝隊伍增加,導致礦城給養負擔增加……那怕是將圍困礦城的高氏隊伍全殲了,也無法改變再一次被圍困的局面。

  戰鬥還在推演,可趙曦已經看到了結果。政事堂相公們的臉色也越來越不好看了。

  誰都看明白了,這就是添油戰術,與前朝陷入南詔之地有驚人的相似……對於是不是該出兵都有了疑慮。

  無須評判,第一個指揮作戰的文臣敗下陣了,他自己都感到了恐懼。

  特殊的地形,善於山地作戰的大理軍卒,車輪炮和戰車被限制發揮……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讓國朝陷入困局,別說是拿下大理了,恐怕國朝為解救圍困的隊伍,不得不舍棄礦城,甚至讓出更大的利益。

  “礦城能支撐如此之久,也就是說還能繼續支撐。拋開礦城,大軍直插咩城……”

  而曹霖等人仍然沒多嘴,再一次把旗幟插在後勤通道上,然後直接從鄯善府調集兵力向咩城進軍……

  相對於高氏,國朝南征的兵力是有限的,這種包圍和反包圍的作戰方式,在大理那種山高林密的地形下,根本無法展開國朝習慣的攻守戰。

  思維的固化,讓他們不能從戰略層面去考量這一次戰事。

  ……接連三四位,幾次嘗試,由於脫不開固化的思維,以及對新軍備的不熟悉,都讓曹霖幾人打的潰不成軍。

  “此戰廣南為先,大理置後。遣兵廣南西路,不理會太平寨,從特磨道進入安南,拿下高邦,震懾朗頌之安南軍。”

  “此時,國朝軍伍在太平寨發兵,配合高邦之軍伍,一致向南……打退安南擾邊之軍。”

  打安南,高氏不會動。不是他不想動,是顧不得。

  戰略目標是大理,打退安南……

  “擊潰安南,首先可避免國朝進入大理後,安南趁機作亂。同時,擊潰安南之隊伍,可以自廣南進入大理境,造成高氏首尾不相顧的大勢。”

  “成都府路進入大理之隊伍,置礦城不顧,做攻打鄯善的假象,廣南入境隊伍,極速行軍,在鄯善與咩城之間設伏……”

  “同時,礦城突圍,想鄯善府進發,而進攻鄯善的隊伍,半路折返,繞路回到東川,尾隨追擊礦城突圍之高氏軍。”

  “此時,可形成對圍困礦城這部分高氏軍的包圍。這種包圍不是高氏設定的位置,雙方在後勤給養上都不會太順暢,而我方軍糧的優勢可發揮出來。”

  “此役可將東川至鄯善一帶連成一片,國朝南征軍控制的一片。以此為據,從北、東、南三面成三路大軍向咩城進發……”

  呂公著一邊解說,一邊在沙盤上插著旗幟……

  曹霖等人這時候是真的疲於應付。那怕是有足夠的軍卒,在軍備的優勢下,也再難維持了。

  呂公著對於新軍備的了解和熟悉,真不是其他文臣可比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