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從壽春撤離
日出日落。
時間如水的,很快便到了漢軍與魏軍交接糧草的時間。、
正如劉琦所想的。
曹操並沒有拒絕著劉琦的‘好意’,其實他本身不想要著劉琦的糧草支援,可也知道著自己本身的情況。
國庫之中的確難以抽出大軍征戰所用的糧草。
而沒有著糧草,就算他有著再多的兵馬,戰鬥力再強,都沒有著任何的用處,將士連吃都吃不飽,又怎麽會有著力氣去進行著拚殺。
沒有著體力,再多的將士,都是任人宰割的而已。
更何況,劉琦還考慮到他的情緒,讓他用著少數的錢財,來換取著糧草。
那就有著很大的區別。
忍一忍,為了大軍,便能夠接受下來,畢竟將匈奴和烏丸的大軍驅趕出去,或者殲滅,已經刻不容緩了。
加上他麾下的文武官員,都一致同意著這一次的交易。
而兩方的交易。
同樣進行著非常的愉快,在並州與冀州的邊界上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糧的,但兩方都沒有停留多久。
在交易完後。
魏軍便押運著糧草離開。
而漢軍同樣撤回到冀州邊界的大營駐扎,沒有越過邊界一步,以免引起著什麽的誤會,他們暗中的謀劃,也不允許出現著什麽的差錯。
但廖化和文聘兩人都記得劉琦的命令,坐鎮在冀州邊界,只要魏軍出現著抵擋不住,或者要敗退的情況,就不要管著什麽的要求,直接支援過去,至於其中的細節,就要他們自己去把握了。
所以。
暗中還是派遣著諸多的密探,監視著並州和幽州兩地的戰況。
漢軍與魏軍在冀州與並州的交界,交易著糧草的消息。
在第二天。
同樣由各處的探報,傳報到各處。
壽春城之中。
陳到、馬岱、諸葛亮、法正、陳登五人,同樣收到了這一份情報,而且還要提前一點,因為他們的行動是最為關鍵的。
冀州邊界上的廖化和文聘在確認交易前,就已經寫下書信,派人送出,送到壽春,還有成都兩地。
而壽春最為接近冀州,也是第一個收到書信的。
確認到已經交易了糧草。
陳到等五人也是聚在了一起,商議著行動的關鍵。
陳到和馬岱兩人,在諸葛亮、法正、陳登三人到來的時候,也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但在聽到解釋之後,他們都明白了過來。
內心中顯得非常的激動。
同樣期待著時間的盡快到來,這樣的一個大計劃,要是能夠成功,那麽中原之地,再無人能夠抵擋著他們漢國的步伐。
一統中原,也就指日可待。
如今計劃就要開始。
不單單是陳到和馬岱兩人,就連諸葛亮、法正、陳登三人,臉上都掛著激動之色,如今能夠讓他們如此激動的事情,並不多,但這一件事,恰好能夠讓他們激動起來。
都清楚著,此事能不能成,對於能不能盡快一統中原,可是有著很大的意義。
“我等應該如何行動?”陳到有些興奮的問道。
而馬岱也將目光看向諸葛亮、法正、陳登三人。
畢竟他們都清楚著自己的斤兩,要是比武力,也就陳登能夠跟他們打上一下,但要是說到計謀,他們卻不如三人。
這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這就是劉琦將諸葛亮等三人派遣過來的意義所在。
聞言。
諸葛亮三人相互看了一眼。
“我覺得可以將城中的糧草調集起來,供大軍所用,一起運走,當然,留下足夠壽春城運轉的糧草,而且這樣更顯得真實,容易讓吳國相信!”法正開口說道。
聽完法正的建議。
陳登點了點頭,認同的說道:“法大人所言甚是,而且可以直接率領著大軍離去,再打上支援的旗號,迅速的向著冀州而去!”
法正和陳登都給出了建議。
眾人也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等待著諸葛亮的答覆。
畢竟按照官職來說,這裡也就諸葛亮的官職最高,雖說文臣不管武官,但劉琦的命令,可以以諸葛亮為主,他們為輔。
所以。
諸葛亮的決定才是最為重要的。
“法大人和陳大人的建議,並沒有什麽的不妥,只是還有所欠缺!”
諸葛亮搖了一下羽扇,沒有回避著眾人的目光,繼續道:“雖說如此可以引起吳國來取壽春的想法,但也會引起著懷疑,我覺得可以留下一萬將士駐守在城中,這樣便更為的妥當了!”
聽完諸葛亮的分析。
陳登和法正眼中一亮,同樣想到了其中的關鍵。
要是將大軍全部撤走,不留下一兵一卒的,擺明的其中就是有著什麽的陰謀,肯定會引起著吳國的懷疑。
然而。
留下著一萬將士駐守在城中,那麽能夠懷疑的地方,便會大大的減少。
而且,有著一萬將士駐守,那也只會讓吳國認為他們不擔憂會發起著攻擊而已,並不會想著他們正是想要吳國發起著戰爭,從而出兵。
這樣也能說明他們去‘支援’著魏國,但還是沒有放棄著壽春之地,只是暫時無兵可調,空虛下來而已。
也就能夠更加的容易讓人相信。
“此計甚妙!”陳登撫掌說道。
法正同樣連連點頭認同著。
陳登和法正兩人都認可,而陳到和馬岱兩人就更加的沒有意見了,便都支持著諸葛亮最終得出的建議。
最後,集諸葛亮、法正、陳登三人的建議,得出了最終的計劃。
一致通過。
五人便沒有猶豫,立刻安排了起來,隻留下著一萬的將士駐守在壽春城中,在傍晚時分,便打著‘支援’的旗號,率領著大軍從壽春城離開,向著冀州方向而去。
連同大軍所用的糧草。
不急不慢的行軍,沒有隱藏著蹤跡。
表面上看起來,是真正的前去‘支援’,而沒有著別的目的。
對於原駐守在壽春城的大軍離開。
壽春城的百姓,並沒有著什麽的影響,還是一如既往的,畢竟在漢軍接管著壽春之後,他們並沒有著什麽的改變。
準確的來說,漢國的制度,更偏向於他們這些平民百姓。
所以,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著漢軍的統治,如今就算吳國回來,他們都要考慮要幫那一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