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的人生重置了》第656章 股權置換
  第656章 股權置換
  第656章股權置換

  胡楊不認為魔都國資會無條件的退出微電子設備,因此,他沒有就方屈平的這番話發表意見,而是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胡總,我考慮,可以用我們在微電子設備的股權,置換博隆光學的股權。這一樣一來,博隆光學或者說你們匯嘉系加強了對於微電子設備的控制,而市裡也保證了國資的保值增值。”

  方屈平倒是不客氣,直接想要博隆光學的股份。

  胡楊很訝異的看了一眼方屈平,這位極具個人魅力的領導,眼光真的不錯。

  毫無疑問,作為微電子設備的控股公司,博隆光學的發展會優先得到保證。再加上博隆光學的技術實力雄厚,又有國家給於的巨額補貼,未來十年的發展資金都不用愁。

  那麽,方屈平是上門來佔便宜的嗎?
  話也不能這樣說。

  一方面,股權置換的比例還需要深入的談判,折價是必須的。另一方面,魔都國資退出微電子設備,匯嘉系“一股獨大”,將來可以更加容易規劃。

  其實,胡楊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將來,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肯定要做產業細分。

  在消化吸收了微電子設備在高端光刻機領域的所有技術之後,人員和技術力量的整合勢在必然。

  “你的這個提議,我會認真考慮的。另外,這麽大的事情,公司內部也需要開會商議。這樣吧,無論此事成與不成,我一周內給你答覆。”

  胡楊在心裡基本上認可了方屈平提出來的方案,但他卻沒有當場表態,因為事關博隆光學,他還需要和其他的股東們商量一下。

  “好!我就知道胡總是個痛快人。那我就不多打擾了,告辭。”

  方屈平也沒有說什麽感謝的話,這種時候說什麽都不合適,但他有種預感,胡楊最終會答應他的方案。

  下午,胡楊打電話讓張瀟、戴向軍、李琦等人到公司來。他和幾人說了今天方屈平的想法,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胡總,我覺得是個好事。如果真能成功,博隆光學一家持有的股份,就超過了50%。再加上匯嘉國際投資的股份,咱們在微電子設備的持股比例,將會超過三分二。”

  超過三分之二是什麽概念?也就是說,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匯嘉系在微電子設備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張瀟的意見是答應方屈平。

  “胡總,我也覺得可以答應。不過,股權置換的條件不妨設置的嚴苛一些,咱總不能讓別人白白的佔便宜吧?”

  戴向軍被胡楊說了幾次,現在考慮問題也不像以前那麽狹隘。他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談判條件自然應該設立的高一些。

  李琦沒有說別的,表示認同張瀟的意見。

  “嗯,那接下來,張總就通知許總,讓他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

  博隆光學的內部,幾大光機所都不參與公司的具體事務,他們本來也是以技術入股的,也就是沒有投票權。

  京城國資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戴向軍代表的創業團隊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

  戴向軍現在徹底倒向了胡楊這一方,他的這個席位基本上也算是匯嘉系的。

  因此,在董事會會議上通過此事不難,但該走的程序要走。同時,這麽做也是不想讓京城國資方面有什麽誤會。

  兩天后,博隆光學的董事會會議在公司總部召開。這一次,胡揚沒有出席會議,有許有年坐鎮,壓根不會有什麽變故。

  果然,在董事會會議上,很順利的通過了股權置換的議案。京城國資方面沒有什麽意見,還是那句話,不能便宜了魔都國資。

  會議結束之後,許有年沒有立即返回京城,而是負責和魔都國資的談判。

  經過不到一周的艱苦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

  “胡總,你是不知道,魔都方面的談判代表真不簡單。他們這些天,最少提出來過十種以上的核算方案,每一種都要求在博隆光學的股份要佔到10%以上。”

  許有年和魔都方面簽完協議之後,來到了胡楊的辦公室。

  魔都方面有一個談判小組,方屈平也經常親自上陣,雙方的談判,從一開始火藥味就很濃。

  但是,形勢比人強。要是當初尤主任積極支持胡楊提出來的合並重組方案,他們在博隆光學獲得收益肯定比現在大得多。

  現在,匯嘉系已經完成了針對微電子設備的絕對控股,魔都方面已經沒有太多的籌碼了。

  最後,魔都方面答應,以博隆光學8%的股權,置換自己手裡微電子設備的全部股權。

  協議簽訂之後,博隆光學持有微電子設備的股份增加到了3.9億股,股份佔比為63.11%。如果再上匯嘉國際投資的持有的8000萬股,匯嘉系整體持有的股份為4.7億股,股份佔比為76.05%。

  至此,匯嘉系將微電子設備完完全全的掌握在了手心裡。

  “許總,我考慮,未來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還是要做一下分工。博隆光學側重高端光學器件的生產。

  而微電子設備,側重中低端光刻設備的生產。以後,可以把博隆光學的中低端光刻設備(資產和人員)都轉移給他們。

  至於高端光刻機,現在兩家公司都有生產能力,暫時先這樣吧。”

  胡楊打算先整合兩家公司的基本業務,未來,博隆光學不再生產中低端光刻設備,而是全部轉移到微電子設備去,從而形成規模優勢。

  高端光刻機,目前的產能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都在等著設備供貨,所以必須要兩家公司一起滿負荷生產。

  不過今後,高端光刻機的產能會慢慢向博隆光學遷移,這是胡楊決定的一種趨勢,誰都沒辦法阻擋。

  “想想真不容易,當時胡總你說想要收購微電子設備的時候,我們都不太看好。不是實力的問題,是鑒於對方獨特的股權結構。

  沒想到隻用了不到半年,微電子設備就已經被我們收入囊中。現在這邊的事情已經完成了,我打算明天就回京城。”

  京城以後是博隆光學的重要生產研發基地,和微電子設備一起組建的聯合實驗室,也會放在那邊。

  許有年比較熟悉京城的情況,所以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呆在那裡。

  戴向軍是公司的副總裁兼技術總監,他以後大部分的時間也會呆在京城。

  魔都這邊有執行總裁張瀟坐鎮,微電子設備有李琦,這樣的人員配置可謂是兵強馬壯。

  許有年離開魔都之後,胡楊也準備返回深海。

  這一次在魔都呆了這麽久,雖然不影響公司的運作,他自己也想挪挪窩了。

  目前,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大局已定。國產高端光刻機暫時還停留在45nm製程,再想進一步,的確是需要更長的時間。

  至於EUV(極紫光光刻機),博隆光學還處於預研階段。未來有無數個技術難關等著他們去跨越,想短期內追上阿斯麥,基本上沒有可能。

  但胡楊這段時間的付出是有巨大的回報的。

  首先一點,就是解決了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的光刻機供應問題。最起碼在主流製程(也是當下最先進的製程)上,匯嘉系不至於被人卡脖子。

  很多人瞧不起國產設備,他們的理由很多,比如技術落後,技術更新緩慢等等。

  在胡楊看來,這些人往往都不是生產領域的人。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正因為有了微電子設備,有了博隆光學,現在阿斯麥的45nm製程光刻機,可以隨便訂購,交貨時間還很快。

  這就是有了競爭的壓力,要不然,國內企業想買先進的光刻設備是很艱難的。

  還有就是,胡楊在魔都呆了這麽久,終於將微電子設備和博隆光學的優勢整合到了一起。

  這樣一來,國產高端光刻設備的發展就會大大提速,免得國內半導體產業老是在這一塊被人拿捏。

  北美針對微電子設備的打壓,現在不說是已經徹底失敗,最起碼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獲得了尼康物鏡方面的技術,研製出自己的物鏡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過程會很快,因為博隆光學囊括了國內幾大頂尖的光機所,原本就有技術儲備。現在只不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升級改造,最多不超過三個月,就會出成果。

  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有幾項受製於北美的技術,也開始進入研發階段。有些牽扯到高端機械方面的零部件,可以從德國進口,對方本來也沒有進行任何限制。

  再加上尼康的供貨,可以說,微電子設備和博隆光學已經完成了供應鏈的重構。

  “吳助理,申請航線吧,咱們準備返回深海。”

  胡楊坐在辦公室仔細梳理了一遍有關光刻設備的問題,發覺只要能正常的發展下去,國產高端光刻設備就不會有問題。

  北美的打壓又怎麽樣?他們覺得是點了匯嘉系的死穴,其實還沒有針對魅力半導體的打壓,讓胡楊來的難受。

  還是那句話,高端光刻設備的市場很狹窄,往往投入巨資進去卻不能得到相應的收益。

  有些東西不是造不出來,如果像匯嘉系這樣不計成本,不怕困難,總還是有辦法可想的。

  匯嘉系為什麽敢於真這麽做?就是因為匯嘉系的半導體產業鏈,幾乎形成了閉環。

  博隆光學和微電子設備生產出來的高端光刻機,可以賣給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

  如今的情況是,盡管兩家企業開足馬力生產,一年之內的產能依然無法滿足芯通國際和魅力半導體的需求。

  孟如松已經打過招呼了,今年他還得從阿斯麥進口部分高端光刻機,要不然就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

  魅力半導體也同樣,新建的工廠陸續都到了設備安裝調試的節點,他們一樣在等米下鍋。

  三天后,胡楊和田思純、小逸飛,還有部分隨行人員,乘坐公務機返回了深海。

  這一次人員比較多,還有部分人是乘坐民航返回的。

  從機場出來,胡楊和田思純帶著兒子直接回到了家中。一進門,小家夥顯得異常興奮,可能他還是喜歡這個地方。

  “今天還去公司嗎?要不休息一天?”

  這段時間,胡楊的確是瘦了一些。收購微電子設備這件事,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但內在的凶險很少有人能看到。

  如果失去了微電子設備,對於匯嘉系來說,絕對是個不可估量的損失。損失的絕不僅僅是半年左右的時間,還有很多細小技術構成的基石。沒有這些基石,博隆光學也能在半年後實現高端光刻機的量產。但由於基礎不夠扎實,這對於今後的發展會很不利。

  胡楊追求的是高端光刻設備的國產化,並不僅僅滿足於能用,他心裡的想法一直都是要好用,要達到國際一流的水準。

  聽到田思純的問話,胡楊笑笑:“馬上就吃午飯了,吃過飯我想休息一會兒。下午去公司轉轉吧,畢竟離開了太長時間。”

  “你呀,總是閑不住。好了,去洗手吃飯,我懶得管你。”

  田思純無奈的笑了笑,知道自己的男人就是閑不住的性格。不過想想也能理解,匯嘉系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了龐然大物。作為匯嘉系的掌舵人,胡楊要是很清閑才不對勁呢。

  事實上,胡楊已經盡可能的給手下放權,像許有年、夏冰、慕少青、閆漢章等人,完全都能獨擋一面。

  要不然,他比現在還要忙得的多。

  “胡總,頑石科技的陳總來了。”

  坐在桌上吃飯,吃了還沒有一半,胡楊就看見了跟在吳馨慧身後走進來的陳嘉霖。

  陳嘉霖是個特殊的存在,他不僅去胡楊辦公室不需要提前打電話,甚至到胡楊家裡,也是說來就來。

  “陳少,吃了沒有?沒吃的話就在這兒隨便吃點。”

  胡楊隨意的招招手,示意陳嘉霖坐下。他們之間更大程度上是好朋友,其次才是合作夥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