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照著做,你就能掌控情緒》第28章 改掉憂慮與抱怨的習慣(2)
  第28章 改掉憂慮與抱怨的習慣(2)
  如果我們查查概率,就常常會因我們所發現的事實而驚訝。比如,如果我知道在5年以內,我就得打一場蓋茨堡戰役那樣激烈的仗,我一定會被嚇壞了。我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增加我的人壽保險費用;我會寫下遺囑,把我所有的財產變賣一空。我會說:“我可能無法活著熬過這場戰爭。所以我最好痛痛快快地活著。”但事實上,50~55歲,每1 000個人中死去的人數和蓋茨堡戰役參戰的16 3000千名士兵每1 000人中陣亡的人數相等。

  一年夏天,我在加拿大落基山區弓湖的岸邊遇到了何伯特·沙林吉夫婦。沙林吉夫人是一個很平靜、很沉著的婦女,給我的印象是她從來沒有憂慮過。一天晚上,我問她是不是曾因憂慮而煩惱過。“煩惱?”她說,“我的生活都差點被憂慮毀掉。在我學會征服憂慮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海中,生活了整整11年。那時我脾氣不好,很急躁,生活在非常緊張的情緒之下。買東西時我都會發愁——也許房子燒了,也許傭人跑了,也許孩子們被汽車撞死了……我常因發愁弄得冷汗直冒,衝出商店,跑回家去,看看一切是否都好,難怪我的第一次婚姻沒有好結果。

  “我第二個丈夫是一個律師,很文靜,有分析能力,從不為任何事情憂慮。每當我緊張或焦慮的時候,他就對我說:‘不要慌,讓我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擔心的到底是什麽呢?我們分析一下概率,看這種事情是不是有發生的可能。’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新墨西哥州的一條公路遇到了一場暴風雨。

  “道路很滑。車子很難控制。我想我們準會滑到路邊的溝裡去,可我丈夫一直對我說:‘我現在開得很慢,不會出事的。即使車子滑到溝裡,我們也不會受傷。’他的耐心和鎮定的態度使我慢慢平靜下來。

  “還有一年夏天,我們到落基山區露營。一天晚上,我們把帳篷扎在海拔7 000英尺的地帶,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帳篷在大風中抖著、搖晃著,發出尖厲的叫聲。我每分鍾都想:帳篷要被吹垮了,要飛到天上去了。當時我真被嚇壞了,可我丈夫不停地說:‘親愛的,我們有幾個印第安向導,他們對這兒了如指掌,他們說在山裡扎營已有六七十年了,從沒發生過帳篷被吹跑的事。根據概率,今晚也不會吹跑帳篷。即使真吹跑了,我們也可以躲到別的帳篷裡去,所以你不用緊張。’我放松了精神,結果那一夜睡得很安穩,而且什麽事也沒發生。

  “‘根據概率,這種事情不會發生’,這句話消除了我90%的憂慮,使我過去這20多年的生活過得十分美好而又平靜。”

  喬治·庫克將軍曾說過,“幾乎所有的憂慮和哀傷,都是來自人們的想象而並非來自現實。”

  詹姆·格蘭特回顧自己過去的幾十年時,發現自己的大部分憂慮就是這樣產生的。每次當他從佛羅裡達購買水果(如橘子)時,腦子裡常有些怪念頭,像:“萬一火車失事怎麽辦?”“萬一水果滾得滿地都是怎麽辦?”“萬一我的車過橋時那橋忽然塌了怎麽辦?”雖然這些水果都上過保險,但他仍然擔心火車萬一晚點,他的水果賣不出去怎麽辦,他甚至懷疑自己因為憂慮過度得了胃潰瘍,因此去找醫生檢查。大夫告訴他,他沒有別的毛病,就是過於緊張了。“這時我才明白了真相。”他說,“我開始捫心自問:‘詹姆,這麽多年來你處理過多少車水果?’答案是:‘大概25 000部車吧。’我又問:‘這麽多年裡有多少次出過車禍?’答案是:‘嗷——大概有5次。’我接著問:‘你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嗎?概率是5‰!那你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然後我對自己說:‘橋說不定會塌的。’又問自己:‘過去你究竟有多少次是因橋塌而損失的?’答案是:‘一次也沒有。’我對自己說:‘你為了一座從來也沒有塌過的橋,為了5‰的火車失事概率,居然會愁得患上胃潰瘍,不是太傻了嗎?’

  “我發覺自己過去很傻,於是我再也沒有為‘胃潰瘍’煩惱過了。”

  埃爾·史密斯在當紐約州州長時,常對政客說:“讓我們看看紀錄。”我們也可以學他的樣子,查一查以前的紀錄,看看我們這樣憂慮到底有沒有道理。這也正是當年弗萊德雷·馬克斯塔特害怕他自己躺在墳墓裡時所做的事情。

  “1944年6月初,我躺在奧瑪哈海灘附近的一個散兵坑裡。我看著這個長方形的坑,對自己說:‘這看起來就像一座墳墓。也許這就是我的墳墓呢。’晚上11點,德軍的轟炸機開始活動,炸彈紛紛落下,我嚇得人都僵住了。前3天晚上我根本沒合眼,到第四天還是第五天夜裡,我幾乎精神崩潰。我知道要是我不趕緊想辦法的話,我就會發瘋。於是我提醒自己,已經過了5個晚上了,而我還活得好好的,而且這一組人都活得好好的,只有兩個受了輕傷。而他們之所以受傷,並不是被德軍的炸彈炸到,而是被我們自己的高射炮碎片擊中。於是我在我的散兵坑上造了一個厚厚的木頭屋頂,使我不至於被碎彈片擊中。我告誡自己:‘除非炸彈直接命中,否則我死在這個又深又窄的坑裡幾乎是不可能的。’接著我算出直接命中率不到1。這樣想了兩三夜之後,我平靜下來。後來就連敵機襲擊的時候,我也能睡得很安穩。”

  美國海軍也常用概率所統計的數字來鼓勵士氣。曾當過海軍的克萊德·馬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當他和他船上的夥伴被派到一艘油船上的時候,他們都嚇壞了。這艘油輪運的都是高單位汽油.他們認為,如果油輪被魚雷擊中,他們必死無疑。可是,海軍單位立即發出了一些很正確的統計數字,指出被魚雷擊中的100艘油輪裡,有60艘油輪沒有沉到海中。而沉下海的40艘裡,也只有5艘是在不到5分鍾的時間沉沒的。“知道了這些數字之後,船上的人都感覺好多了,我們知道我們有的是機會跳下船。根據概率看,我們不會死在這裡。”

  適應無法避免的事實

  要在憂慮毀了你之前,先適應不可避免的情況。

  ——《人性的優點》

  對必然的事輕快地接受,就像楊柳面對風雨、水適應一切容器那樣,我們也要承受一切事實。

  我小時候,有一天和幾個朋友在一間荒廢的老木屋的閣樓上玩。在從閣樓往下跳的時候,我左手食指上的戒指鉤住了一顆釘子,把我整根手指拉掉了。當時我疼死了,也嚇壞了。等手好了以後,我沒有煩惱,接受了這個本可避免的事實。

  現在,我幾乎根本就不會去想,我的左手只有4個手指頭。

  我常常想起刻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間15世紀教堂廢墟上的一行字:“事情是這樣,就不會是別的樣子。”

  在漫長的歲月中,你我一定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況,它們既是這樣,就不可能是別樣,我們也可以有所選擇。要麽,我們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去接受並適應它;要麽,我們讓憂慮毀掉我們的生活。

  下面是我喜歡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所給的忠告:“要樂於承認事情就是如此,能夠接受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俄勒岡州的伊麗莎白·康黎經過許多困難,終於學到了這一點。

  “在慶祝美軍在北非獲勝的那天,我被告知我的侄子在戰場上失蹤了。後來,我又被告知,他已經死了,我悲傷得無以複加。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生活很美好。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又費勁帶大了這個侄子。在我看來,他代表了年輕人美好的一切。我覺得我以前的努力,正在豐收……現在,我整個世界都粉碎了,覺得再也沒有什麽值得我活下去了。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悲傷過度,決定放棄工作,離開家鄉,把我自己藏在眼淚和悔恨之中。

  “就在我清理桌子,準備辭職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封我已經忘了的信——幾年前我母親去世後這個侄子寄來的信。那信上說:‘當然,我們都會懷念她,尤其是你。不過我知道你會支撐下去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你教我的美麗的真理,永遠都會記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個男子漢,承受一切發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覺得他似乎就在我身邊,仿佛對我說:‘你為什麽不照你教給我的辦法去做呢?支撐下去,不論發生什麽事情,把你個人的悲傷藏在微笑下,繼續過下去。’

  “於是,我一再對自己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不過我能夠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繼續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於工作,我寫信給前方的士兵——給別人的兒子們;晚上,我參加了成人教育班——找出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我不再為已經永遠過去的那些事悲傷。現在的生活比過去更充實、更完整。”

  已故的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的房子裡掛著下面幾句話:“教我不要為月亮哭泣,也不要因事後悔。”叔本華也說:“能夠順從,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顯然,環境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而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感覺。

  必要時,我們都能忍受災難和悲劇,甚至戰勝它們。我們內在的力量堅強得驚人,只要我們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幫助我們克服一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