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真是大昏君》第522章 湄公省新政
  第522章 湄公省新政

  翻身農奴把歌唱啊,把歌唱!

  皇帝想得很好,也很美,盡管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簡單而容易。

  在明朝的官吏口中,少數民族還被稱為雜色人種,有著根深蒂固的歧視。而且,要有足夠的土地分配,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或去搶,或去……搶。

  土地的數量早已不夠,明朝中後期的工商業得到大發展,與失去土地的閑散勞動力增加有很大的關系。

  徐弘玉等人率部回到了營寨,準確地說,是水寨。

  根據水西的地形地勢,明軍采取以河流為屏障封鎖圍困的策略。

  大渡口設水寨,設烽火台、炮台;小渡口或建水寨,或用木石堵塞,把叛賊牢牢封死在崇山峻林之中。

  在糧乏鹽少的情況下,叛軍的分崩離析越來越明顯,不斷有人逃出叛賊的控制,向明軍投誠歸附。

  徐弘玉等人在營寨中就看到幾十個逃出來的平民,都是面黃肌瘦、疲憊不堪,也不知鑽了多少深山老林,才逃出生天。

  而明軍對這些人的處置也形成了規范,押至後方稍事休息後,便沿途押解,走廣西的水路陸路,在欽州港登船,直駛湄公省。

  兩廣分劃,廣西擁有了廉州、欽州兩大出海港口。在朝廷的支持,新任廣西巡撫鄧士亮的督促下,由貴州、廣西向湄公省移民的工作越來越有序地進行。

  海商總會以利誘之,朝廷也同樣出台了政策,專門針對雲、貴、川、桂四省的土司。

  能招徠千人赴湄公省墾荒定居,則給安撫司頭銜,權力與內地無異;兩千人,則是招討司。以此類推,直至宣撫司。

  對於雲貴川桂的土司來說,朝廷的這項政策極具誘惑力。

  據明史載:“其土官銜號曰宣慰司,曰宣撫司,曰招討司,曰安撫司,曰長官司······”

  雖然銜號眾多,但朝廷控制極嚴,特別是在襲位傳承時,往往設置障礙,恨不得土司就此終結,土司之地收歸直屬。

  而且,土司銜號只有一個,在家族內部也爭鬥頻繁,刀光劍影、陰謀暗算層出不窮,都為了繼承權而不擇手段。

  現在,朝廷在湄公省放開土司銜號,等於給了內地土司開枝散葉的大好機會。

  誰沒有子侄,誰不為了能世代傳承而煞費苦心?派出子侄輩帶領部分族人在湄公省扎下根基,既拓展基業,又少了內部的血腥爭鬥。

  當然,土司們也會想到遷民於外,實力將受到損失。但權衡輕重之後,依然覺得利大於弊。

  在內地的地盤已經固定,基本上不可能再擴張。用武力去搶,朝廷可不允許。搞平衡,不使一家獨大,甚至是拉小打大,向來是朝廷的原則。

  比如播州楊氏,號稱“地方二千裡,民悍而財富”,但在發動叛亂後,僅僅維持了兩年。

  原因很簡單,楊應龍起兵後,周邊土司沒有和他一起參與叛亂,反而響應明朝征調,派出土兵一起參戰,孤立無援的楊應龍無法抵擋。

  其實,也不是其他土司更忠於朝廷,而是攻打播州楊應龍,有利可圖。從這裡也能看出明廷對土司的策略,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比如麓川思氏土司,勢力龐大,反叛的時候,明廷便征調了不少西南地區的土司兵參與作戰。

  在明軍和土司聯軍的討伐下,思氏被擊敗,麓川的土地被瓜分,出兵的木邦、孟密等土司都得到不少好處。

  無利不起早,你不給好處,誰會賣力乾活兒呢?

  可討伐播州楊氏後,明廷並沒有給出兵的土司分潤,反倒直接把播州拆解,並入自己直接控制的省份。

  可以說,播州平叛是成功了,但卻寒了出兵助戰的土司們的心。

  等到奢安之亂時,大大小小的土司或加入叛軍,或暗中相助,極大地增加了朝廷平叛的困難。

  這倒也不能說是明廷的失誤,和土司的關系本來就既合作,又防范猜忌。對帝國來說,只要有機會、有力量,自然想把土地納入直接統治。

  對於土司來說,既要在表面上聽朝廷的號令,又要警惕著朝廷進行的瓦解和吞並,極力保持住自己的獨立王國。

  雙方都覺得挺難的,湄公省重設土司,似乎給雙方的猜忌提供了緩和的機會,好象有了新的解決緊張關系的辦法。

  交卸完任務,徐弘玉和徐如彬,以及他們所率的部隊又有了五天的休息時間。

  輪戰輪休,明軍倚仗人力優勢,以戰代練,不斷地襲擊騷擾,使叛軍陷入疲弊,連耕種生活都不能正常進行。

  叛軍數次反攻,意圖打破封鎖圍困,都在明軍越來越強大的火力面前遭到挫敗,平白損失了大量土兵,並使其產生了畏懼心理。

  帶領人馬出了前線營寨,來到十幾裡外的軍營簡單收拾,徐弘玉等將領便相約去鎮上喝酒放松。

  在現在的大明,凡是有軍隊的地方,就促進了當地的工商業發展。朝廷不欠餉,大兵有錢,吃穿住行,都是商機。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便是軍隊的紀律得到了不斷的加強。

  不管是遼東,還是西南,連各地方的衛所駐軍,大多都換成了武學畢業的軍官,稟承著軍製改革的計劃,對部隊的軍紀進行嚴厲的整頓。

  而隨之配套進行的,便是憲兵部隊的建立。隸屬於軍法部門,即便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也無權干涉。還有糧餉的發放,也是脫離最高指揮官的工作。

  軍營離鎮子不遠,幾裡地說到就到。又是將近月余沒來,鎮子又有了變化,更顯得熱鬧繁華。

  “新開的酒樓?”徐如彬勒住馬頭,瞪大眼睛打量著不遠處的建築。

  徐弘玉揚鞭一指,笑道:“兄弟們,某作東,去嘗個新鮮如何?”

  “好,好啊!”幾個軍官齊聲應喏,說笑著縱馬而去。

  士兵有錢,軍官的餉銀更高,又沒帶家眷。男人嘛,在外面打仗出生入死,閑時喝酒暢飲乃是常事。

  明軍的軍營在附近,吸引了不少商人前來賺錢,也帶動了整個鎮子的經濟發展。

  “嘿,竟然是金陵菜。”徐弘玉甚是驚奇,離家數年,還真想吃了。

  看到幾個軍官在門前,夥計殷勤地上前招呼,一口南京口音更讓徐弘玉備感親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