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真是大昏君》第400章 軍事重心轉移
  第400章 軍事重心轉移
  事實上,包括佟養性在內,甚至是努爾哈赤等人,都存著硬挺待變的心思。

  如果說是被動,倒也不全對。因為以往發生的事情有不少明證,才讓他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比如熊廷弼的沉浮,比如遼東明軍的糧餉短缺,比如將帥不和造成的漏洞和破綻。

  如果沒有這些變化,後金也不會取得那麽大的戰果,在遼東爭戰中佔據優勢。

  象薩爾滸之戰,象遼沈之戰,還有廣寧之戰的前半部分,都是明朝在用人和後勤上出現了失誤,才被後金抓住機會。

  而熊廷弼的第一次起複,調兵遣將、嚴加防守,讓後金無機可乘,也只能龜縮不前。

  從廣寧之戰的挫敗到現在,明朝方面的布置相當高明,可也過去了兩年多,時間不短了,也該有些變化了。

  哪怕只是明朝的皇帝生出了急躁心理,想著盡快結束戰爭,也必然會在明軍的行動上有所體現。

  明軍急攻進取,正是建奴比較希望出現的結果。步步為營,穩固推進,卻是建奴所頭痛,並認為是最難對付的。

  退而求其次的話,就是在海州或其他要地,利用堅固城防,采取防守反擊,擊敗明軍。或許,一場勝利能促使明朝皇帝產生誤判,或是明廷朝堂上生變。

  總之,後金方面不得不采取有些被動的打法,這也是各種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包括兵力、糧草物資,以及統治區的不穩等等。

  但建奴顯然並不知道明朝皇帝有多麽穩,更不知道支撐待變和坐以待斃相差不大。

  努爾哈赤和佟養性以為在海州的布置已經是最強了,不說固若金湯,至少能抵擋明軍半個月以上。

  等到明軍久屯堅城之下,人因馬乏,再出動騎兵快速反擊,勝利可期。

  算盤打得挺好,判斷也算準確,明軍確實在準備進擊海州,將遼南四衛全部掌握在手中,為大反攻佔據更有利的戰略態勢。

  此時,蓋州衛城已是戒備森嚴,將領士兵都盔甲鮮明,即便是臉上流汗,也不敢懈怠。

  最近半個來月,從遼西已經陸續調來了祖大壽、朱梅的兩個混成協,分駐於娘娘宮、梁房口關、平山。

  再加上張盤的混成協、新組建的磐石混成協,以及先期移駐遼南的遼鎮金國鳳、黃龍所部,在海州南面的明軍已經達到了六個混成協的兵力。

  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調動,任誰都知道一場大戰就在眼前。目標都不用想,便是遼陽的第一道外圍屏障——海州。

  但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確切的行動計劃,只能自己猜測。到了今天,才是正式揭曉的時候了。

  熊廷弼走下跳板,雖然沒頂盔貫甲,但高大的身材,滿臉的胡子,穿著禦賜飛魚服,目光四顧,不怒自威。

  “末將參見熊大人。”

  張可大、張盤、黃龍、祖大壽等人單膝跪拜,齊聲參見。

  熊廷弼點了點頭,沉聲道:“有禮,諸位將軍請起。”

  待眾人起身後,熊廷弼掃視一圈,微微露出些笑意,說道:“勞諸位遠迎,某感激不盡。這便入城議事,莫要在這太陽底下挨曬了。”

  “末將遵命。”眾人躬身再禮

  熊廷弼翻身上馬,在眾將的簇擁下直接進城,來到一處大宅院,便是總指揮部所在。

  遼西以廣寧地區為屏障,為防線,利用堡寨和廣寧城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基本上不怕建奴來攻打。

  所以,熊廷弼經過請示後,以何可綱等將領為指揮官坐鎮,以兩協人馬擔任廣寧地區的防禦。而把四個混成協的軍隊調至遼南,軍事重心也隨之而變。

  當然,軍事重心的改變也是秘密進行的。這與明軍在遼東的布置有很大關系,使建奴很難獲悉。

  在與建奴有可能交戰的前線地區,比如廣寧、蓋州和遼東的鳳城、岫岩等地,不安置百姓。

  從後金統治區逃亡來的遼民,全部往後安置。前線地區是隻進不出,軍隊把守著各處大路小道,有後金奸細混進來,也出不去通風報信。

  而軍隊的封鎖只是一方面,遼民被安置在後方,村鎮還有預備兵員,也就是民兵監視防范。

  所以,明軍的調動布署,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泄密情況的發生。這樣的嚴密布置在兩年前收縮至寧遠和覺華後,便開始實施了。

  盡遷遼民盡管花費巨大,但效果顯而易見,使後金的諜報工作陷入了困境,成了瞎子聾子,並使假報紙假新聞發揮了不少作用。

  來到指揮部,熊廷弼也不歇息,立即召開了軍事會議,對軍事行動進行布署。

  “海州城,舊為土城,洪武九年靖海侯(吳禎)督同本衛指揮劉成等創築,包砌以磚。周圍六裡五十三步三尺,高三丈四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三丈五尺,周圍六裡八十三步。城門四,東曰鎮武,南曰廣威,西曰臨清,北曰來遠。”

  參議邢慎言如數家珍,把海州城的歷史情況作了介紹,又接著說道:“現海州城主將為佟養性,城池又加修繕,護城河疏浚。城頭架設火炮,五千漢兵裝備鳥銃,火力不可小視。還有真夷兩千督戰,攻城不能輕松。”

  “海州地區還有建虜的兩紅旗作為外圍策應,人馬約為一萬四五千。”熊廷弼捋著胡須,補充道:“我軍總兵力為四萬六千,倍數於敵。”

  混成協的編制確定後,人數也固定下來。每協總兵力為八千,基本上是步兵六千,炮輜兵員一千,龍騎兵一千至兩千不等。

  除了龍騎兵的數量略有不同外,各協的炮輜兵員也不一樣。但火炮的數量最少也有六十門,大明重迫和野戰火炮差不多是一比一的數量。

  熊廷弼站起身,走到大沙盤前,拿起教鞭,指向海州城,開始交代作戰計劃。

  攻打海州的明軍分為兩路,一路由南向北,以蓋州為基地,經營口、耀州驛、塔山鋪抵達海城河,渡過河直抵海州城;

  另一路則與水師配合,渡過三岔河,攻取牛莊驛和東昌堡,在海州城西北扎下牢固據點,再向東推進,會攻海州城。

  明軍水師強大,不加利用就太可惜了。水師不僅能運兵,還能運載紅夷大炮,為攻城提供助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