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興利除弊即可振作國勢
既然放棄了遙控指揮,朱由校得到消息時,還為這突然的反攻感到驚訝。
年前搞一波,然後過個消停年?這幫家夥不是打著這樣的主意吧?
朱由校輕撫著額頭,你們就不能讓朕過個消停年?
不是說好的等建奴過來嘛?這兵馬一動,糧草物資的消耗,又是一筆計劃外開支啊!
“李卿,戶部已籌措出對各軍鎮的年節犒賞,這很好啊!”朱由校希翼地看著戶部尚書李起元,和顏說道:“這個,反攻東虜的花費——”
李起元垂首躬身,奏道:“回萬歲,現戶部只有崇文、滸墅、九江、北新、淮安、楊州各鈔關解京之銀共十五萬兩。”
朱由校聽出意思了,不說這十五萬夠不夠,老李是不想給,戶部可就那點銀兩壓底兒了。
李起元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諫議道:“啟奏萬歲,微臣以為改革已初見成效,但還有些窘迫。宮殿營造,似可延後進行。”
營造?朕沒幹什麽呀?
除了數月前以工代賑,讓湧入京師的遼民把三大殿的廢墟清理乾淨,鋪了鋪青磚,種了些花花草草嘛?
眨巴眨巴眼睛,朱由校明白了,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李卿誤會了。那不是營造,是為了皇宮防火所用。還有冬季取暖,朕不用炭火,能省些銀子。”
宮殿都是木製,還修得挺高,可連個避雷針都沒有,怪不得老挨雷劈,老著火呢!三大殿就是這麽的燒的吧?
這個問題也是朱由校剛發現的。防火防盜防雷劈,這事兒不能拖,冬天好象也打雷吧?
至於冬季取暖,朱由校也讓人把各宮改成火炕火牆,直接燒煤爐,不用什麽火盆柴炭。
在皇宮中,冬季的炭火供應都是有數的,什麽皇太后、皇后、皇貴妃等等依次遞減。可即便這樣,炭火的用量也相當驚人。
不僅耗費大,用火盆取暖還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呢!
而李起元進宮看到的,便是工部派來的匠人按照皇帝畫的圖紙,在挖坑埋鐵板、安裝避雷針呢!
李起元不明所以,覺得要防火你得買大缸、堆沙子呀,弄粗粗的鐵絲能怎麽防火?
朱由校卻不想解釋,說道:“朕看過鈔關的收入報告,雖有增加,可幅度不大。只有商稅,才最有潛力。”
說著,他拿出一份文件,由宮人轉給李起元,繼續開口說道:“商稅明年要改革,這是朕的一些想法,李卿拿回去召人研究一下。”
“是,微臣遵旨。”李起元躬身接過文件,問道:“萬歲,明年要蠲免蘇松二府的部分稅糧,是不是緩行?或是暫不宣布,到秋收後看情況再定?”
朱由校沉吟著,沒有馬上決定。
蘇松的稅糧在全國首屈一指,有“蘇松稅賦半天下”之稱。
這誇張的形容,可不是讚譽,蘇松老百姓更不想炫耀。因為稅賦的沉重壓力,幾乎全部壓在他們的身上。
史載:農夫終歲勤動,還租之後,不彀二三月飯米。即望來歲麥熟,以為種田資本。至夏中隻吃粗麥粥。日夜車水,足底皆穿。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蘇松百姓主要通過“棉布折銀”來繳稅。即所謂:“所繇共百萬之賦,三百年而尚存視息者,全賴此一機一杼而已。”
朱由校要對江南士紳和生員進行打擊,就想著先給老百姓好處。按照今年的蠲免政策,免除賦稅五兩以下的百姓之家。
李起元覺得年初就宣布,有些不妥。萬一發生大范圍災害呢,你還出爾反爾,蠲免政策不作數?
朱由校知道李起元的謹慎,也知道他是為自己的名聲考慮。
思慮良久,朱由校微微頜首,“李卿乃老成謀國之言,此事便暫不對外宣布吧!”
見皇上從諫如流,李起元甚是欣慰,又向朱由校匯報了南京留都的財政情況。
南糧歲額八十二萬七千有奇,可累年積逋已至數百萬。鄭三俊調任南京戶部尚書後,力祛宿弊,一一厘剔,核虛冒領,國庫複又充實。
蕪湖、淮安、杭州三座鈔關的司官李友蘭、霍化鵬、任俶皆貪,鄭三俊彈劾,都察院查實皆抄家治罪。
盡管鄭三俊乾得不錯,但朱由校卻不準備讓他長期管理南京戶部。
不是鄭三俊同情東林的原因,而是鄭三俊乃傳統官員,與楊漣、左光鬥、方震孺等人一樣,剛正不阿是優點,缺乏變通和靈活也是固有的缺點。
厘剔、核虛、嚴禁侵佔、彈劾貪瀆,這些都不是什麽有創意的手段。就象清屯充餉一樣,只要鐵面無私嚴格依法執行就能乾出成績。
而這樣的傳統官員,因為缺乏創見,並不是朱由校要長期使用,並寄予厚望的能員。
其實,經過大半年的觀察和適應,朱由校也逐漸看透了很多。所以,他才有意放緩了改革的步伐。
所謂興利除弊,並不是要推倒重來,甚至不用太過顛覆的新政策。
只要官員們放棄黨爭攻訐,實心任事,不貪腐不瀆職,大明的國事不說煥然一新,大有起色卻肯定是顯而易見的。
說白了,只要吏治清明,朱由校覺得大明就能續命,至少能再撐個十幾二十年。
事實已經證明了朱由校的判斷,這大半年的時間,除了軍製上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新政好象真沒有什麽。
不過是加強了對官員的監督,把國家已經制定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而已。
但大明的國勢卻能為之一振,積逋繳清,財政好轉,百姓紓困,外戰捷報頻傳。
歸根究底,政策上的失誤還不是大明衰敗的主要原因。官吏的腐化,商紳的貪婪,生員的墮落,才是重要的因素。
而官吏、商紳、生員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構成了大明的上層建築,直接影響到了大明的興衰。
有了這樣的感悟,朱由校自是不急於推出有違祖製的新政,以免遭到非議和攻訐,引起思想輿論的混亂。
只要揀起太祖的嚴懲肅貪,對違法亂紀的貪官汙吏、劣紳地主、墮落生員進行打擊整治,大明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就會有起色和好轉。
簡單嘛,朱由校雖不是十分確定,可也有了七八分把握。
都說崇禎是窮死的,大明是財政崩潰導致的滅亡。
但大明真的缺錢嗎,恐怕缺的是朝廷,國庫能跑耗子;有錢的是官商士紳,個個富得流油。
“留都的府庫複盈,朕甚是欣慰。”朱由校聽到匯報,還是很高興的,至少西南平叛又有了資金支持。
李起元頜首微笑,說道:“微臣以為當嘉獎鄭三俊。”
“自當如此。”朱由校笑了起來,說道:“忠心任事的臣子,朕是不會虧待的。李卿也是一樣,恩旨很快就到。”
“微臣謝萬歲隆恩。”李起元也不客氣,施禮謝恩後告退而去。
朱由校想了一會兒,鄭三俊要再用一段時間,然後還是要派到地方去任職。
因為鄭三俊也是從地方乾起的官員,很有些實乾和為民著想的精神。
他在任直隸真定府真定知縣時,從南方招工匠打造水車做取水之用,民閑開墾增擴不可數計,大得水田之利,民間號為“鄭公車”。
以中憲大夫知歸德(今商丘市)府時,適逢河口決堤,受水患而致歲饑。鄭三俊撫育災民,修水利、複田、保民生。對宗藩侵佔百姓田舍,亦嚴厲禁止。
對能實心任事、為民造福的官員,朱由校還是比較寬松的。但對高談闊論、肆意攻訐的狗屁清流言官,不管何黨何派,他卻沒什麽客氣。
雖然戶部拿不出銀子,但這難不住朱由校,甚至不用動老本。
不管是文官,還是內官,貪腐者皆是皇帝打擊嚴懲的目標。
王國忠接掌蘇杭織造後,卸任回京的太監李實便被老魏拿下。貪贓的二十余萬兩銀子進了內庫,著實讓朱由校龍顏大悅。
好吧,朕左手進右手出,犒賞將士們不吝嗇。
朱由校盤算了一下,應該是足夠了,還能剩下點。
心情又好了起來,朱由校也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太財迷。
可沒辦法呀,自己不緊著劃拉,不算計得精細些,龍椅都坐不穩了。俺可是立志再活五百年的男人,得想得長遠些,不能胡造亂花不是。
殿門口有人影閃過,朱由校眼光一掃,發現是李成成,抱著小白逡巡著走進來,低眉順眼地在殿角的小桌旁坐下。
倉鼠李成成變成貓奴,聽起來就很喜感。
朱由校抿嘴笑了起來,開口叫道:“過來,陪朕玩兒猜正反面的遊戲。”
李成成的臉立刻泛起暈紅,慢騰騰地從抽屜裡拿出銀元,羞怯地蹭了過去。
小樣兒,好象朕欺負你似的。
輸了我親你,贏了你親我,多公平?
朱由校很大度地一擺手,不知羞地說道:“不佔你便宜,你先拋,朕來猜。公平吧?”
李成成垂下頭,羞赧地輕咬了下嘴唇,心道:這還不佔便宜,還公平呢,皇爺您可真,真那個。
……………………
感謝的時光~vs,第一近衛坦克旅,第11號狙擊手等書友的打賞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