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借鑒控制宗藩之策
皇帝沒有全說,他還要準備抓個典型,或者叫殺雞儆猴,讓宗藩不敢作亂。
至於勳貴,看朱純臣的下場,應該是足夠震懾了。
其實,就算是造反,宗藩勳貴也掀不起什麽風浪。對此,皇帝知道得很清楚。一群廢物,有什麽可怕?
要解決宗藩問題,其他皇帝也能做到。為何沒下死手,主要還是顧念到親情和名聲。
都姓朱,都是太祖子孫,處置起來不要太過份好不好。弄得親戚家破人亡,饑寒交迫,豈不是要背上無情冷酷的名聲?
朱由校卻沒這個心理負擔,因為他根本就是另外的人,跟老朱家沒啥關系。
孫承宗當然不知道皇帝的心思,他還要為皇帝著想,為國家著想。盡管對於養廢的宗藩勳貴沒什麽好感,可還是希望能有兩全其美的選擇。
可惜,哪有讓雙方都滿意的辦法。要麽皇帝捏著鼻子忍,直到那些家夥把財政吃垮;要麽宗藩勳貴突然覺悟,自食其力。
顯然,皇帝不是要忍,那不是他的性格。
而指望宗藩勳貴覺悟,也是緣木求魚,絕不可能。誰能白得錢糧,還要去吃苦受累?
兩下已經是不可調和,皇帝胳膊粗、拳頭大,宗藩勳貴要甘拜下風。
皇帝還給了他們緩衝的時間,爵位越高,能挺的時間越長。比如親王,降襲到奉國中尉,要在七八代之後。
至於最低的奉國中尉,恐怕危機就在眼前,一降就到了平民。
“萬歲,緩衝時間是否延長,以使宗藩有準備和學習的時間。”孫承宗說道:“特別是低等爵位,人數眾多,影響最大。”
皇帝有些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留給他們的時間還不夠長嘛,嘉靖時便開了宗學,要他們掌握自食其力之能,可又有多少肯放棄白得的俸祿。”
停頓了一下,皇帝接著說道:“朕又擴大宗學,準許家庭困難的宗藩棄爵從他業,並給予優惠政策。可到如今,又有幾個宗藩肯放棄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
寄生蟲,坐食終老,不勞而獲,哪怕把國家吃垮也無所謂。就象小孩子,你不狠下心任他哭鬧,怎麽能給他斷奶?
孫承宗也是沒辦法,太不爭氣了。當豬養還真養成豬了,全都成了廢物。
“萬歲的意思,微臣已明白。”孫承宗躬身道:“待微臣回去細思詳慮,力爭想到最合適的辦法。或者待袁大人回京,再征求他的意見,看如何施行,何時施行。”
袁可立的才乾確實比孫承宗要強,皇帝點了點頭,說道:“那便如卿所奏,暫緩施行。”
皇帝也知道心急不得,讓孫承宗先知道,也是想聽聽意見。畢竟孫承宗是那個時代的人,考慮得更加周詳。
盡管在長遠規劃上,皇帝無人能及。但對於古代人的思維和行為,他還是不能夠完全理解和揣摩。
當然,他是皇帝,在某些事情上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可嚴懲貪瀆,清屯充餉,那都是有法可依。
而砸掉宗藩權貴的鐵飯碗,既不遵祖法,又抓不到宗藩權貴的罪名,強而施行,難免招惹非議。
皇帝不在乎,可孫承宗作為被信任的忠心臣子,卻不想君父背負的罵名太多。
之前為了平遼平叛,皇帝已經有了貪財和狠酷的名聲。可針對的到底是臣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現在對自家姓朱的也無情無義啦?
其實,皇帝拿出來給孫承宗看的,只是第一方案。如果孫承宗、袁可立等人覺得太過嚴苛,也不妨退而求其次。
爵位降襲制度肯定是要實施的,但降襲還有一個底限,就是親王降到輔國中尉,郡王降到奉國中尉後,不再降襲。
不管是降襲,還是世襲罔替,能繼承爵位的只有一人,其他的子弟倒也可以考取爵位,自然是最低等的奉國中尉。
在歷史上的清朝,這個考試獲爵的方式,被稱為“考封”。
考試獲爵可以看成是一種對宗藩的照顧,但想要通過考試,肯定不會那麽容易,這也是皇帝控制宗藩泛濫的手段。
通過率很低,意味著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這個努力的程度比自食其力還要難,選擇放棄應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你要為這個低等爵位奮鬥終生,那也由得你,就看你的積蓄能不能支撐一輩子“考封”了。
孫承宗告退,皇帝又沉思片刻,才拿出起草的文稿,命宮人給《大明論壇報》送去。
還是輿論先行,讓大家明白宗藩之弊不除,國家財政會變成如何窘迫的模樣。
嘉靖三十一年為例,全國的稅糧總收入為2285萬石,而各王府的歲祿開支就達853萬石,佔全國稅糧總收入的37%,成為國家經費中的最大開支。
而明朝洪武年間,明宗室人口才58人。到明永樂年間,30年左右增加1倍,達到127人。明嘉靖八年,玉牒所載宗室人口達8203人,100年間增加6倍。
至嘉靖三十二年又增加約1.5倍,達17661人;到明萬歷二十三年,見載於玉牒的宗室人口,已達157000余人。
按照這個速度計算,再過十幾年,宗室人口至少會超過20萬人。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發展最快的宗族,不愧是姓朱(豬)。
二十萬人口,就是按最低級別奉國中尉的歲祿200石計算,也將達到四千萬石,已經是嘉靖朝時全國稅糧收入的兩倍。
也就是說,如果不改革,朝廷財政不用乾別的了,光養“朱”也養不起了。
不用聳人聽聞的標題,就用扎扎實實的數字,讓大明的文臣武將、宗藩勳貴,乃至平頭百姓,都知道這觸目驚心的事實。
大明子民上億,宗藩只有二十萬,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們了。
而且,文武官員不僅不敢私自結交宗藩,對這些廢物、蛀蟲的印象也惡劣。有聖旨,有皇帝撐腰,政策執行起來,也不會手軟。
皇帝摸著下巴,露出了冷笑。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披上大氅,走出了大殿。
再有三天就過年了,皇宮裡張燈結彩,已經布置完畢,充滿了喜慶氣氛。
今年不同往年,平遼大勝不僅振奮民心士氣,更搬掉了壓在君臣心上的沉重。皇帝也一改從簡,從內帑中拿出兩萬銀子,裝飾布置,要與民同慶。
佳節將近,宮人也可以穿上豔麗些的衣服,看上去就令人賞心悅目。
“萬歲,萬歲!”清脆的叫聲讓皇帝停下腳步,笑著轉過身。
不是旁人,正是乖巧又伶俐的五月。她也換上了新衣服,象只花蝴蝶似地飛了過來。
趙大寶帶著一臉憨相跟在後面,作為皇帝木匠手藝的唯一傳人,卻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參觀科學院可有收獲?沒給他們出難題吧?”皇帝笑著擺了擺手,免了兩個孩子的跪拜。
五月的臉蛋兒被冷風吹得通紅,嘻笑著說道:“正趕上他們試驗蒸汽機,收獲可大了,老師、教授可喜歡我們了。”
蒸汽機的圖紙朱由校看過,試驗成功也只能做最簡單的往複運動,還不穩定,不能在實際上應用。
盡量離推動火車、輪船還有著非常大的距離,但這個蒸汽機可是世界第一,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你們呢,對科學院可感興趣?”
朱由校倒是有意把孩子們往科學領域引導,可這還要看孩子們的興趣。不喜歡的話,也不勉強。
五月用力點著小腦袋,兩根羊角辮也隨著上下晃動,說道:“我和大寶商量過了,開學就去科學院。”
皇帝愣了一下,在他的設想中,應該再讀完初中的。
“初中的課程我們可以在科學院自學。”五月看出了皇帝的驚愣,趕忙開口解釋道:“我覺得用不了三年,一兩年就差不多能參加考試。”
對於五月的聰慧,朱由校是不懷疑的。如果能夠測定智商,朱由校覺得五月比他都高。
“大寶,你呢?”皇帝看向趙大寶,並不掩飾他的擔心。
趙大寶吭哧著,他小學還沒畢業呢,對初中哪有信心?
“我幫他,肯定沒問題。”五月瞪了趙大寶一眼,個矮又側對皇帝,她也不擔心被皇帝看見。
趙大寶咧嘴笑了笑,有些勉強地點了點頭,說道:“萬歲放心,我努力學就是。”
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樣也好。從少英院再挑選幾個孩子,跟你們一起去。”
少英院的小學畢業,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三四年級。讀書看報是勉強夠格,數學計算也是簡單的。
這個水平就去學物理化學,稍微有些勉強,可也不能說絕對不行。
皇帝想看看,就算是實驗,也不會耽誤孩子們多少時間。在同齡人中,他們的綜合能力,實在是要強於私塾的孩子。
隻學識字寫字,數學計算,不去背什麽之乎者也、四書五經,速度當然快了。
皇帝又隨便詢問了一下,基本上確定了,便賞了五月和趙大寶。
“謝萬歲恩典。”五月把銀幣捧在手裡,跪倒叩頭。
趙大寶雖然年歲大,可在五月面前,卻象個小弟,跟著學。
皇帝心情愉快,笑著摸了摸五月的小辮子,轉身前往坤寧宮。邊走,邊心中感慨:那些坐食歲祿的宗藩,實在是連兩個小孩子都不如。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