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奉書插旗,顏思齊的決定
而華商手中的商貨是哪裡來的呢,不用細說,多數都是通過走私這個渠道搞來的。
即便如此,德川幕府還是給了華商以很大的照顧和優惠。
德川秀忠剛剛繼任幕府將軍之後,便起草發布了一份文件,嚴禁西夷商船在其他大名的領地內靠岸,從事商賈活動,一律轉泊長崎或平戶。
關於唐船,也就是中國商船,則不論其在哪裡著岸,可遂船主之意從事商賈。
而在長崎和平戶,一些中國海商也得到了照顧,幕府發給了他們準許居留行商的朱印狀。
現在,一張大餡餅砸在德川家的腦袋上,讓德川秀忠等人充滿了暈眩和驚喜。
直接與大明貿易,不要朝貢,不要中間商賺差價;互派長駐使節,更好地溝通聯系,共同對付西夷……
耶,俺們倭國能和大明平等相處啦!
這說明什麽,說明德川幕府牛掰唄,你們那些大名啥的,都給我老老實實的哈!
共同對付西夷,這正是德川幕府要乾的,大明怎和俺們又想到一塊去了。
至於其它的條件,完全不是問題啊!
對在日的華商實行“奉書插旗”制度,沒有得到明廷所發的證書和黃旗,不準其在倭國貿易;
同樣,明國也承認倭國的朱令狀,不準無證的倭國商船靠岸貿易。
怎又和俺們幕府想到一塊去了,俺們正準備發布鎖國令呢!
隻給最忠於幕府的倭國商人發朱印狀,由幕府壟斷海外貿易。其他大名,喝西北風去。
至於在日華商,關幕府屁事。那是你們皇帝下的命令,別怨俺們哈。
雖然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十分重視對明貿易,屢次為修複明倭關系,恢復勘合貿易作努力。
但明國的冷漠依舊,使得幕府只能對華商采取鼓勵政策,使得到日本從事走私貿易的華船越來越多,明國也被列為江戶幕府的“通商之國”。
也就是說,在倭國的走私華商這麽多,跟幕府的政策有很大關系。
只要幕府答應朝廷的條件,那些走私海商就會被掐住脖子。朝廷給他們留了一條路,不走就去死吧!
已有官階在身的林華忠心中暢快,摟過身旁的倭女,哈哈笑著喝掉另一個倭女捧來的酒。
而對面,德川秀忠和董其昌已經勾肩搭背,醉眼迷朦,好得跟哥倆兒似的。
………………
平戶,華人社區。
顏思齊的宅院很大,來往的人也很多。因為他既是一群海商,或者是海盜們的老大,還是倭國當地政府專門負責貿易的“甲螺”。
只不過,今天的宅院裡卻透出一股不同以往的氣氛。顯得很是戒備,也有那麽點緊張。
而在一所看守相對嚴密的房間內,平常沒有幾個人會被在乎的顏老大卻是正襟危坐,臉上還帶著恭謹之態。
在他對面,坐著兩個人。一個面色和熙的年輕人正侃侃而談,一個臉色嚴肅的家夥卻硬板板地坐在那裡。
楊天生則陪著顏思齊坐在下首,倒是沒顏老大那般鄭重謹慎,有時笑著插句話,調解一下室內的氣氛。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這是陛下親口對下官說的。”吳錚向著某個方向拱了拱手,說道:“錢賺得再多,有家難回,最後做個異鄉鬼,亦不是顏兄所願吧?”
顏思齊動容了,這句話直擊他堅強外表下的內心隱痛,甚至可以說是大多數客居倭國的中國海商的痛。
中國人的鄉土意識非常強,俗話說:“落葉歸根”,就是生動的寫照。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都有一種傳統的意識,那就是出生的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在這樣的意識下,即使在外生活得時間很久,也會覺得沒有歸屬感。
特別是在死後,很多在外漂泊的華人,都想著能埋骨家鄉,甚至是能在宗祠有個牌位。
所以,別看客居平戶長崎的華商很有錢,生活得也很好。但想著能洗白回家,能在鄉親父老面前顯出榮耀的人,不在少數。
楊天生深知顏思齊的心理,見他意動,趕忙趁熱打鐵,說道:“朝廷頒發特赦令,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顏思齊猶豫遲疑,他當然希望能回到家鄉海澄。那裡有宗族,有親戚朋友,更有他無數次夢想的衣錦還鄉。
但海商兼海盜汪直的下場,卻不得不讓顏思齊有後顧之憂。
“有話不敢說?”冷臉漢子突然開口,面帶鄙夷,說道:“汪直是誰殺的,又是什麽時候的老事兒?現今何時,聖天子在位,未嘗濫殺一人。”
說著,冷臉漢子從懷中掏出赦書,鋪於桌案讓顏思齊觀看,“此乃萬歲親筆所寫赦詔,還會出爾反爾不成?”
“草民不敢。”即便是搏命海上、刀頭舔血的顏老大,面對皇帝的親筆赦書,也跪伏於地。
楊天生伸手將顏思齊扶起,誠摯地勸說道:“象兄弟這樣的粗鄙商賈,亦能得萬歲召見,卻只是為誆顏大哥回去受戮?”
顏思齊自嘲地笑了笑,說道:“某一螻蟻,豈敢狂妄,且更信楊兄弟之言。再者,某爛命一條,哪能勞動萬歲出手?”
停頓了一下,顏思齊臉上現出毅然之色,說道:“皇上仁慈恩宥,赦草民之罪,草民願效犬馬微勞馳驅。”
顏思齊也不全是感動,疑慮也未全消,但事有一線,他也願去搏一下。
況且,明國開放海禁,又與倭國達成通商協議,居留倭國的華商差不多就等於洗掉了“海賊”的罪名。
兩國都使用“奉書”、“朱狀”之類的限制辦法,就等於掐住了留倭海商的脖子。
不從朝廷那裡領到“奉書插旗”,倭國就不準你前來貿易;反之,明國也以倭國的“朱狀”為標志。
看似有漏洞可鑽,但還有一條規定。那就是有“朱狀”的只能是倭國商船,“奉書插旗”的則全是華商。
這就很嚴密了,想繼續跑倭國作生意的海商,只能回國領“奉書插旗”。而以前有罪的可一筆勾銷,只要捐資建港,再自己修蓋商鋪。
走私呢,還是能乾,但倭國這邊就甭想來了。
販東洋,下西洋。現在的海上貿易就這兩條財富航線,朝廷可以說是已經拿下一條。
顏老大可不傻,表面上是感動,叩謝皇恩,可心裡頭已經想得清楚,利弊權衡得準確無誤。
而且,第一個響應朝廷號召看似危險。但“千金買馬骨”,朝廷既能做出開海禁這樣的大動作,又怎麽會為殺一個海商而大費周折,並嚇跑其他人呢!
顏思齊自認還沒那麽重要,甚至連被朝廷看中都很懵逼,非常不解。
不用說在日本,便是在這平戶,與擁有朱印狀最多的非日本籍大海商李旦比,他的實力也遠遠不如。
所以,當吳錚提出要擇日去見李旦時。顏思齊知道,眼下這個機會可是好兄弟楊天生給爭取的,他得抓緊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