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堅城寧遠(深切哀悼)
寧遠。
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城池的改建已經全部完成。二十多門紅夷大炮也布放完畢,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城外。
但這還沒完,城外的戰壕胸牆工事也接近完工,全部搭建了遮雨的設施,外圍則是壕溝、尖樁、鹿砦密布。
熊廷弼舉著禦賜的望遠鏡,在城樓上四處瞭望。好半晌才放下望遠鏡,口中發出感歎,“若廣寧城有如此布置,東虜怕是要血流成河。”
天氣已熱,何可綱卻盔甲整齊,全無懈怠之態。
聽到經略大人感慨,躬身答道:“大人所言極是。若東虜再來攻,定叫他傷亡慘重,铩羽而歸。”
祖大壽抹了把額頭上的汗,說道:“東虜於廣寧已嘗敗績,怕是不敢再來攻打堅城了。”
熊廷弼輕輕搖頭,說道:“依本官所料,最遲冬天,東虜定然再來進犯。”
停頓了一下,熊廷弼的目光掃過身旁幾位將領幕僚,沉聲說道:“廣寧一戰,東虜所得甚少,怕是難以支撐。他們不來進攻搶掠,等著挨餓嗎?”
歷史上廣寧失陷後,後金消停了好幾年。
這其中,有明廷更換遼東督師、加強軍備的原因,也有在廣寧一戰中搶得足夠多,暫時不缺吃穿,以及需要整頓內部的關系。
但現在,在廣寧遭到挫敗的後金,按照朱由校的話,再不搶上一把,就要陷入經濟危機了。
就象北方的遊牧民族,遇到天災,通常會南下搶掠以渡過難關是一個道理。
“大人。”何可綱拱手問道:“若是搶掠,東虜的目標或許應是覺華島吧?”
祖大壽眨巴下眼睛,搖頭道:“東虜沒有船隻,豈能攻打海島?”
熊廷弼也有這樣的想法,但覺華島的防禦設施修得很是完備堅固,皇帝也在密信中提醒他海水結冰的可能,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本官要再調兩千火銃兵加強覺華島守衛。”熊廷弼瞅了何可綱一眼,說道:“何將軍可願守備覺華?”
“末將願往。”何可綱毫不猶豫地躬身領命。
熊廷弼點了點頭,捋著頜下胡須微笑道:“何將軍在覺華島也要繼續訓練軍隊,還有祖將軍也是一樣。四個月之後,再練出六千火槍兵應該是沒有問題吧?”
何可綱和祖大壽對視一眼,躬身領命。
二人帶著五百新軍回到寧遠,截止到現在,已經以新軍為骨乾,擴充至兩千人。而隨著朝廷在火槍供應數量的逐漸增加,訓練倒不算什麽大問題。
熊廷弼甚是滿意,五千火槍兵守寧遠,三千守覺華,再輔以各種火炮,應該是萬無一失了。
看過寧遠的城防布置,看過武學的《步兵操典》,也看過新軍的演練,熊廷弼甚是震驚。
這些日子以來,他也與眾將研究分析,制定最適合的戰術打法。
而原來的一些戰略設想,在熊廷弼腦中也有了不小的改變。
比如只派少量人馬駐守的錦州,本來只是個警戒報警的作用。他現在卻想派出三五千的部隊,吸引東虜來攻打。
按照熊廷弼的設想,戰壕胸牆加上尖樁壕溝,以火槍兵進行陣地防禦,再輔以城頭的火炮,東虜不付出一兩倍以上的代價,絕對攻打不下。
沒錯,熊廷弼不準備增援,就是要守軍死守守死,利用城池和工事消耗東虜的有生力量。
換句話說,駐防錦州的這三五千軍隊,就是棄子死子。孤守死守,還是要血戰到底的敢死隊,任務就是拚掉至少是相等的東虜人馬。
憑東虜的人口數量,打上這樣的兩三仗,死上萬把人,也差不多就喪失了機動兵力。
大凌河、錦州,再加上寧遠,有這三次攻城戰的消耗,再加上遼東、遼南的三方布置,東虜就只能龜縮,失去主動出擊作戰的力量。
當然,這個設想比較理想化,也很殘忍。
任由友軍被包圍攻打,明知道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是全軍覆沒,卻只希望拚人兌子,以命換命,達到消耗敵人的目的,這實在有些說不出口。
不過,熊廷弼已經將自己的設想密奏給了皇帝。只要皇帝同意,這個罵名老熊倒是願意承擔。
而且,這種打法也需要東虜配合。如果東虜采取長期圍困,就要考驗城池內糧草物資的屯積,以及守軍的堅強意志。
但熊廷弼依然認為東虜圍困孤城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高於守軍,物資消耗以及運輸的負擔更大,並不能長期施行。
所以,熊廷弼很堅持自己的設想,並認為這是削弱東虜的最好辦法。
現在,還沒人知道熊廷弼的想法。而寧遠的堅固城防,則給了眾人充足的信心,就等著東虜來碰得頭破血流。
在眾人的陪同下,熊廷弼下了城牆,又去城外巡視防禦工事。
在胸牆戰壕的後面,有很多木頭架子,仔細觀察分辨卻能看出這是比較簡單且小型化的配重式投石機。
別看小,操作的人員需要的也少,能將十斤左右的石塊扔出一百五六十米呢!
當然,現在這種投石機有個厲害的名字,叫擲彈車。下面有木頭輪子,能推著移動。使用的時候,則用尖樁釘在地上加以固定。
既然叫擲彈車,扔的就肯定不是石頭,而是裝填了新式顆粒火藥的地雷,或叫“轟天雷”。
明朝的轟天雷多用粗製砂陶作載體,跟足球差不多大。但它的表面不是圓的,而是有很多尖狀突起,象個放大的蒺藜。
而轟天雷換上顆粒式火藥後,威力大增。不僅能在守城時大發神威,還能用擲彈車拋出,當作開花彈來轟炸敵人。
要知道,當時的長身管火炮都不能發射開花彈。
準確地說,不是不能,而是在沒有可靠信管的情況下,發射帶引線的炮彈太過危險。
短身管的臼炮倒是可以發射開花彈,但基於當時的製造水平,鑄造空心炮彈殼體並不容易,成本也太高。
所以,朱由校在聽取了徐光啟、孫元化等專家的介紹後,才決定在軍中推廣使用這種看起來很原始的武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