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新軍初成
一轉眼七十多天了,從未間斷,也真的很累。這兩天稍微休息一下,每天一更。就兩天,請朋友們多多諒解。
…………………………分隔線……………………
天啟二年四月十八日凌晨,徐鴻儒率軍攻打鄆城,鄆城知縣余子翼聞風喪膽,倉皇逃遁。
徐鴻儒佔領鄆城後兵向鄒縣,當地農民“多攜持婦子、牽牛架車、裹糧橐飯,爭趨赴之,競以為上西天雲。”
四月二十,聞香教骨乾周念庵﹑孟先漢於鄒縣發動,署印通判鄭一傑攜家而逃。
接著,徐鴻儒揮師滕縣,知縣姚之胤望風而遁,造反隊伍眾至十數萬,聲威大振。
之後,徐鴻儒以鄒縣為中心,一邊用力圖固守這座城池,一邊派遣部隊進攻兗州、曲阜,西攻巨野,還遠征沛縣、日照和郯城,
從徐鴻儒的布置來看,就知道他並不懂什麽軍事。蠱惑裹挾了十數萬老百姓,就覺得很了不起了,還四下出擊。
四月二十五,新任山東總兵官楊肇基與河南增援部隊徐定國所部會合,大敗徐鴻儒所派的遠征沛縣的農民軍;
四月二十七,遊擊將軍張榜率領的三千登鎮官兵擊敗周念庵﹑孟先漢所率的農民軍,從北面壓向鄆城;
四月三十,山東都司楊國盛、廖棟所率的部隊解巨野之危,向鄒縣逼近。
徐鴻儒連遭失敗,急忙退守鄒縣、滕縣、兗州一帶。
明朝官兵乘勝追擊,兵分兩路,一路由山東巡撫趙彥、都司楊國棟、副將廖棟、遊擊張榜領兵佯攻鄒縣;
另一路由山東總兵官楊肇基帶領兒子禦蔭、禦蕃以及副將周世錫、都司何成龍等,一舉攻克二轄店、紀王城。
五月十一日,歷經十余戰後,官兵節節勝利,徐鴻儒則僅剩鄒縣這座孤城,還想負隅頑抗。並向官軍揚言:若攻城,則屠戮城中百姓。
五月十七日,在楊肇基的政治攻勢下,又眼見大勢已去,偽都督侯王、總兵魏七等把徐鴻儒捆綁起來,打開城門向明軍投降。
至此,徐鴻儒的樹旗造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被平定下來。
提前緝捕,提前布置,還是被這家夥折騰了一個多月。
朱由校拿到最後的急報時,無驚無喜,只是隨手放到了一邊,接著觀看校場內新軍的演練。
自從知道徐鴻儒困守鄒縣,朱由校便知道勝局已定,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打一群沒有訓練的老百姓,也沒啥光采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自知之明,不懂得機動靈活作戰,在大軍四面壓來時還逐城必守的蠢材。
竟然也能煽惑起十數萬的老百姓造反,也真得佩服他自己都被宗教狂熱衝昏了頭腦。
校場上槍聲陣陣,白煙升騰,以三百人、五百人為單位的陣式輪流上場,遼鎮、東江、津鎮、登鎮演練完畢,最後是勇士營和四衛營。
因為人多勢眾,勇士營和四衛營先擺小方陣,最後是大方陣,多達三千人。長槍豎起如林,火槍轟鳴如雷,威勢著實驚人。
雖然還有改進和更加熟練的空間,但兩個多月的時間,朱由校還是甚感滿意。
“練得不錯。”朱由校微微側頭,對躬立在身旁的曹公公讚了一句。
曹化淳暗自松了口氣,但臉上的神情更加恭謹,“皇爺吩咐,奴婢不敢懈怠。”
朱由校笑了笑,抓過望遠鏡,愈發仔細地觀看著戰陣演練。
“就是人多,沒咱們練得好。”孔有德歪了歪頭,低聲對張盤說道。
張盤看得認真仔細,聽到孔有德的評價,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只要士兵有膽,在野外也能與建奴一戰。”另一邊的遼鎮中,何可綱摸著下巴,作著自己的判斷。
曹文詔嘿然一笑,說道:“要說有膽,咱們遼鎮與建奴交鋒最多,當數第一。”
祖大壽微微頜首,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
登鎮、津鎮的將領們,以及各軍鎮調來武學的軍官們,也在竊竊私語,品評著、分析著,判斷著。
朱由校心中欣慰,新軍訓練時日尚短,能達到現在的程度,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在這段訓練時間裡,不少將領都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訓練中的心得體會,提出了很多的問題,以及改進的建議。
比如火繩槍更適合防禦作戰,野戰的話,就要考慮到天氣的影響,比如刮風下雨。
如果是倚城防守的話,倒是可以采取搭棚遮雨等措施。如果是在野外,就只能套上刺刀,與敵人進行肉搏了。
再比如長矛火槍方陣機動性差,若與建奴交鋒,勝了也難以追擊擴大戰果;可要是敗了,肯定會在建奴騎兵的追擊下傷亡慘重。
也就是說,什麽這個西班牙方陣、那個古斯塔夫方陣,依舊擺不了步兵對陣騎兵的尷尬。
歸結為一點,就是作戰的主動權。
你擺好戰陣,人家就會傻傻地撞上來嗎?或許第一次、第二次會這麽乾,吃了虧誰還不學乖呢?
建奴是騎兵啊,圍著你的方陣打轉,就是不跟你打怎辦?你的方陣追又追不上,更不能翻山越嶺地開到沈陽城下,直搗建奴老巢。
對此,朱由校有著清醒的認識,可不認為剿滅建奴會那麽容易。
而在開始訓練新軍時,他還考慮到了甄選考察將領,並故意給他們比較粗疏的操典,就是想看看這些將領哪些是動腦筋打仗的,哪些隻適合作一個衝殺在前的猛將。
當看到有人提出壕溝胸牆的設想,即便只是個雛形,離朱由校的標準相差很遠,也讓他感到激動和欣慰。
這才是防守的正確姿勢嘛,守城而不戰於城。城下壕溝鹿砦阻擋,火槍兵依托胸牆工事射殺敵人,城上則大炮轟擊,那場面多壯觀!
所以,這麽長時間來既是練兵,也是練將。
而《軍官操典》也完善了起來,並重新定名為《步兵操典》,開始刊印作為武學的正式教材。
而負責供應新軍武器裝備的兵器火藥局,也不斷傳來好消息。
集中了上萬能工巧匠,實行了新的規章制度,管理上日漸科學,效益也越來越是明顯。錢嘛,也真是沒少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