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棄妻不二嫁:侯門嫡女》第319章
  第319章

  她身上披著的柔粉色綠萼梅刺繡壓邊杭綢披風被輕風卷的一揚,越發顯得那身姿妖嬈動人,盈盈一握的柳腰楚楚曼妙。女子這通身的紅色,倒如那綠葉間雪藏的紅花,叫這清晨的小巷一下子生動了起來。

  這姑娘瞧著不過十五六,生的極為美豔。一張芙蓉面,鼻骨略高,眼窩似較之尋常人要深上一些,一雙明眸瞳孔顏色略顯淺淡,眼波流轉間卻是自帶一番嫵媚風情。襯著她那明媚的五官,粉嫩如透明般的肌膚,當真是人若朝霞,絢麗驚鴻。

  這姑娘下了馬車,也瞧向巷深處的小門,見那門板開著一條小縫,不由點了點頭,笑著道:“這俗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老伯這也算是藝高不怕藏的深了。”

  她這一笑,明媚如同天際灑下的陽光,雖是不帶一絲誘惑的本意,但卻是瞧著迷人心魂,水樣的清澈雙眸宛如璀璨的明珠,叫人瞧的直移不開眼。

  這女子卻正是宏德九年隨太后移駕東都的鳳陽侯府女主子沈慧安,那年她處理完侯府瑣事,眼見著就已經到了太后出京的日子。

  恰京城又因杜美珂逃獄之事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鳳陽侯府早先便因沈峰一家的重新歸宗、杜美珂母女鬧出的種種醜聞、慧安和關府的定親,沈清冤案的掀出而成了京城眾人的議論焦點,後又因孫熙祥和杜美珂的服罪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慧安在杜美珂逃獄一事攪起軒然大波時恰好跟隨著太后離開京城,這卻是正好避開了各種探究和算計的目光,叫自己輕輕松松就置身事外了。

  在慧安看來,那杜尚書府的管家孫一順不過是個下人,便是再體面那也隻局限在尚書府中,可他竟有能耐將杜美珂從死牢中偷換出來,這分明一早便是被人設計好的。

  而後來這事恰好又被鳳陽侯府得知,這只怕也是有心人早先就安排的,欲將鳳陽侯府扯進朝堂的渾水中!當時慧安若非剛巧隨著太后離開了京城,誰能預料這暗中盯著鳳陽侯府的人一計不成,還有多少算計在後面等著她!
  孫熙祥剛剛被流放,算計便緊跟著而來,彼時慧安才知道在沈清過世後的數年中,孫熙祥雖是霸著侯府當家人的位置,但對她卻也並非全無好處。

  起碼有孫熙祥站在前頭,那些別有居心的人就不會將年幼的她算計在心。孫熙祥雖沒有慈父之心,但到底他的存在對她來說就是一種保障,若不然,她可能根本活不到成年。

  想著這些,慧安對孫熙祥的恨倒是稍減了一些,只是這恨意的消散也可能是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孫熙祥的離世而消散的。

  是的,孫熙祥死了!死在了前往嶺南的路上,死於一場尋常的風寒上,也死於慧安所贈的那一包銀子。

  慧安當年臨到孫熙祥出行卻叫方嬤嬤送了那一包銀子過去,她倒不是完全起的壞心。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慧安心中雖恨雖厭,但也存了一絲隱約的悲憫。

  她叫方嬤嬤送那包銀子,全賴孫熙祥能不能想的開,會不會使用了。那銀子若然孫熙祥懂得如何使用,想的通透,他便該在一早就主動拿出來賄賂了押送的官差,這樣起碼能叫他在流放途中過的好受一些,到了嶺南那些官差也會瞧在他識時務的份上替他多少安排一二。

  可若他想不開,還是誤在一個貪念上,那這一包銀子便是燙手的禍根!

  事實證明,孫熙祥到死都沒有悔悟。慧安得到的回報,許是孫熙祥知道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有那麽多白花花的銀子,故而流放的一路上他將那一包銀子守得死死的,連晚上睡覺都不敢閉眼。

  可那隨從一道流放嶺南的都是犯了重罪的亡命徒,而那些押送的官差更個個不是吃素的,這袋銀子孫熙祥怎麽可能守得住?
  官差隻按耐著性子,過了兩日見孫熙祥隻拿出兩錠來打發他們,這便起了厭惡和憤恨之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包銀子本就該是他們的,孫熙祥這樣死死護著如同搶了他們的銀子般,這一路他們豈能不恨紅了眼,往死裡整他?

  孫熙祥就這樣,沒走到肅州便已被折磨的皮包骨頭,一場春雨便染了風寒,那些官差休說是給他瞧病吃藥了,便是一口熱水也不給他喝,還刻意鞭打,彼時他再拿出銀子卻是不能了。帶著病趕了兩日的路,當夜他便一病不起,燒的丟了命。

  當時慧安聽到這個信兒時,心中真是五味雜陳。孫熙祥雖不是死在她手,但卻禍起她送的那袋銀子,他的死慧安雖是覺得可悲,但卻不曾後悔半分。

  這一切都是孫熙祥咎由自取,更何況當年母親沈清被孫熙祥毒害,而且他還確實起了毀她清白,謀害她這個女兒性命的歹心,慧安對仇人歷來沒有多少悲憫之心。

  只是沒了孫熙祥,慧安一個孤女守著偌大的鳳陽侯府,這便如錦衣夜行,便若孩提手抱金元寶立於鬧市,任誰瞧見都會動那哄搶算計之心。

  雖有沈峰一家在,但到底他們不在京城,而她雖已和關元鶴定親,但未曾成婚之前關府和鳳陽侯府卻仍舊是隨時都能斷了牽扯的兩家人。

  所以說當年也全賴太后為慧安提供了一個堅固的港灣,這才叫她得以守住了侯府,也得以越過越好。

  太后只怕也是因這些原因這才推拒了文景玉這樣的嫡親血脈,卻獨獨恩賜慧安隨行東都的。

  而這兩年來,慧安按著當年的思謀尋到了擅治馬病的劉老伯,每每離開東都到柳城來跟著劉老伯學習醫馬技藝,太后也從未多做過問,對她甚為包容。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