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銀河稱霸指南》第78章 軍援大禮包
  第78章 軍援大禮包

  白仲祺看著已經震驚到無以複加的C軍軍官們,心情也是有些暗爽。殲-20evo是現階段銥星為C國提供的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了,同時也是唯一有太空作戰能力的武器。當然因為其航程所限,所以更多是在大氣層以外並不太遠的地方進行作戰,實際還是地表防禦的作戰任務。故而殲-20evo也算在大氣層內防衛武器之中。

  稱為防衛武器自然不準確,在場所有的C國軍人都能夠想見,這是一種多麽可怕的攻擊性武器。極高的速度、電磁和光學雙重隱身、無敵的航程,再加上能夠裝一堆精致級導彈和發射威力堪比榴彈炮的電磁炮炮彈。

  唐新華作為空軍人士,激動得已經有些手舞足蹈了:“這款戰機,隻用一架就能夠單挑了地球上一個中等強國的所有空軍力量啊!”

  蘇國凱也是欣喜不已:“只要我們能夠裝備一到兩個團的殲-20evo,空軍就能夠實現完全的全球空域製霸了。”

  王芃也是感歎:“有了這種戰鬥機,航空母艦的意義都不大了啊。隻管在天上飛就好,哪怕繞地球好幾圈之後再降落都不成問題,這種兵力火力投放能力,太嚇人了。”

  負責引導的銥星中校這時候說道:“如果入聯最終成功,那麽這款戰機的一應技術資料和生產都可以完整轉移給貴方。跟所有我們這次提供給未來星聯成員國的大氣層內防衛武器一樣,它也是由神經元生產線生產,預設好工藝程序,從材料製作到加工再到最後組裝,都是一次完成的。備料充足的情況下,神經元生產線可以實現90分鍾生產一架殲-20evo的水平。”

  唐新華差點把眼珠子給瞪掉了,他難以相信自己聽到的話:“90個分鍾生產這樣一架戰機?那豈不是一天就能生產16架,一個月不停工地製造就能生產480架了?”

  銥星中校點頭道:“理論上如此,不過如果設備運行不夠順暢,或者有中途其他調整,可能會比這個數字略少一點,460架以上的月產量還是很容易實現的。”

  他的每一句話都像是充滿誘惑力的魔咒一般,“由於采用神經元生產線,所以對原料和加工的要求都大副下降了,經過我們的計算,按照地球現在的原材料市場價,排除你們的人力成本和電費、維持費這樣的雜項,僅原材料和加工這部分,生產一架殲-20evo的價格大約僅為80萬RMB。”

  唐新華已經凌亂到無法自拔,他現在已經徹底沒脾氣了,銥星人的科技水平不是現在C國可以正常了理解的了。

  “一輛豪華轎車的價格,就生產這麽一架空天戰機,哪怕我們造個一千架,豈不是也就只有幾億RMB而已?”

  銥星中校道:“是這樣子的。”

  眾人沉浸在震驚之中,不過也有考慮得很深的人想到了其中的問題。神經元生產線是他們之前就大致聽說過的東西,已經不是一般黑科技級別的製造技術了。大幅度提高生產速度、降低成本,實現更可怕的大規模高精密製造。但問題也跟著來了,一家軍工企業只需要開著一條神經元生產線,配備上一個送料團隊、一個維護團隊和一個監督團隊就完了,神經元生產線是真正的從進料到出產品一體化的生產,中間根本沒有工人插手的余地。更可怕的是它完全免掉了各種中間環節,生產戰鬥機不需要生產雷達的電子廠商了,不需要生產發動機的航發廠商了,一切的配套商都不需要了。原本高度複雜精密的航空工業,生產一架戰鬥機可能需要數萬人的努力,現在一共就需要幾十個人就搞定了。

  那剩下的那些人去做什麽呢?這是一個細思恐極的事情。國家花了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建造的工業體系,全部都變成沒用的了。而C國還拒絕不得,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未來生產力,沒有理由為了照顧舊的落後了的,而拋棄得到新技術的機會。

  這其實也是白仲祺在他設計的這個巨大星聯架構中,隱秘而又明白的一個陷阱。C國要掌握新的科技,就不得不淘汰舊生產模式,造成大量跟不上新時代的勞動力人口。而為了解決這部分剩余勞動力,只能跟隨銥星開展宇宙開發,並且對C國人進行技能和知識上的再培訓。大量的人口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流動性,從而成為白仲祺壯大自己銥星文明的種子,被播撒到其他的星球去。

  現在的C國人只是隱隱的察覺到了一絲蛛絲馬跡,到未來真正一場生產力的革命來臨時,只會比他們現在想到的更加劇烈和激蕩!
  C國軍方人士們現在則更多為即將成為自己國家的武器而驚歎和暗喜。殲-20evo是他們今天唯一看到的實物,其他的軍援武器都是以資料和影像的形式向他們展示的。出於白仲祺的個人愛好,許多都來源於C軍正在研發的武器,在此基礎上加入了一些黑科技。

  轟-10,超大型亞音速隱身轟炸機,采用飛翼結構,機體采用大量複合材料,巡航速度0.87馬赫,最大速度0.96馬赫,載彈量95噸,最大起飛重量277噸,續航時間1周。

  轟-20,重型超音速隱身轟炸機,翼身融合超臨界後掠翼,續航時間1周,最高航速4馬赫,載彈量36噸。

  運-20STOVL型,直接拿來了已經在C國空軍服役的“胖妞”大運,外形變化不大,但是同樣采用了電推引擎,實現了垂直起降的能力,載重66噸,航速960公裡每小時,續航時間72小時。

  運-22TOVL型,采用同運-20SVTOL一般的可變傾轉翼電推等離子渦扇動力,從而實現比一般直升機更快的速度,最大航速740公裡每小時。載重31噸,可運送50名乘客,續航時間72小時,具有水面停降能力。

  運-25STOVL,一脈相承的動力和垂直起降技術的超大型運輸機,極限載重可達242噸,巡航速度880公裡每小時,續航時間72小時。

  直-20MAG型,這款飛行器倒是跟原本的直升機完全不同了。最大起飛重量10噸,采用可折疊雙涵道式旋翼,全電推動。涵道旋翼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向上折疊,飛行時打開位於機身上部兩側。機動性極為靈活,可以利用地面效應長時間保持距離地面幾米甚至幾十厘米的飛行高度,最大升限可達萬米。巡航航速500公裡每小時,航程2000公裡。任務載人12步兵+2機組。任務類型通勤、反潛、特種作戰、電子作戰、吊運物資。由於具備極強的裝甲,還能靈活地搭載不同的武器,實際上等於替代了陸軍的步兵車。

  強-9黑豹武裝機,采用電推等離子渦扇引擎,既不能算是武裝直升機也不能算是傳統強擊機。它沒有機翼,像是給一個隱身設計的直升機機身加了兩台上中部安裝的渦扇發動機。因為體積小、氣動好,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馬赫。該機最大起飛重量22噸,作戰半徑3000公裡。可見光隱身、電磁隱身,戰場電磁壓製作戰,主要武器精致級製導火箭彈、23mm高斯速射機炮。實際上基本就可以取代存在了一百年的陸戰之王坦克了。

  實際在技術提高到這個層次之後,飛行成本和性能大大提高,已經嚴重削弱了陸軍和海軍的存在意義。絕大多數的陸戰和海戰武器,都可以由以上的飛行器替換。轟炸機可以長時間巡航並執行打擊任務,運輸機也同樣可以快速進行兵力投放,根本不需要有什麽前沿基地。海洋上發生什麽情況,飛行器可以比艦船更快速地抵達現場。再加上起降性能提升,使得飛行器在運用上幾乎不再存在障礙。

  看完了這些東西,王芃有些接受不能,提出道:“所以我們未來就要用這些大小的飛機,取代所有的陸軍和海軍嗎?”

  銥星中校回應道:“步兵這種單位是永遠取代不了的,銥星會為C國士兵提供單兵動力裝甲的技術。不過對於炮兵、裝甲兵和海軍的一些兵種,存在意義就不大了。”

  在場有不少陸軍海軍的人,聽了這話很想反駁,可是事實就擺在他們的眼前,利用這些飛行器,軍方可以投放更多的火力和兵力,不再受任何限制。

  “我們也在軍援列表裡加入了一些陸軍的兵器,包括三棲戰車、陸基電磁炮等,銥星也參考設計了一些海軍戰艦,包括巨型航母、神盾驅逐艦、攻擊核潛艇這類,我們是都可以提供的。不過我還是希望提醒各位,即便一艘上萬噸的神盾驅逐艦能夠發射幾千枚精致導彈、搭載了很有威力的電磁炮,可是這麽大一個靶子,派上幾架飛機隨便射幾炮,哪怕沒有擊沉,擊傷了就是純損失,維修什麽的也很麻煩。地面上的坦克、裝甲車也是一樣的道理,跑得再快也很容易被飛行器發現並攻擊。所以銥星的建議是,C軍同行應該逐漸地調整陸軍和海軍的兵種以及規模,並將軍種逐漸統一成地表防衛軍,實現陸海空一體。另外投注更多的精力在星聯宇宙軍的建成上,也是十分務實的舉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