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唐之始和被漏掉的舞馬(完結篇二十九)
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脫離歷史軌道的死亡徹底改變了隋末南方,甚至整個大隋滅亡前後應有的軌跡,宇文化及的稱帝之夢化為了泡影,緊隨其後的司馬德戡對宇文化及的反戈一擊就更無發生的可能了。
離宮那場驚天動地雷暴過後的第三天,被楊廣派去討伐江都臨近盜匪的天寶大將軍、手握“天下第一橫勇無敵”金牌的宇文成都匆匆趕回,跪在漆黑如碳的廢墟之上,抱著楊廣被一劈為二的屍體,感念聖君的知遇之恩,嚎啕大哭起來。
麾下謀士趁機勸他擁立楊堅之孫、秦孝王楊俊長子楊浩為帝,自己可做攝政王,適時再廢去楊浩稱帝。
宇文成都道:“我豈能與那畜生同類,做那忘恩負義之事?”宇文成都未曾指名道姓,但誰都曉得他指的便是自己的親弟弟宇文化及。他將謀士仗責百棍,之後再無人提及此事。
擦幹了哀痛楊廣的眼淚,宇文成都立誓為他保住大隋江山。放眼楊廣的後世子侄,能入得了宇文成都眼內、擔得起興隋大業的只有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此時已被李淵在大興城擁立為隋恭帝,自幼聰明、氣度非凡的楊侑一個人。
李淵老賊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楊侑遲早要被廢掉的。
宇文成都整夜未眠,在自家帳篷裡聽了一整夜綿長又哀傷的細雨落聲,毅然決定北上討伐,救下楊侑,擁立為帝。
這是一條極其漫長又必然艱難無比的道路,打從一開始,誰都不曉得宇文成都最終會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但他的堅定的意志和忠誠感染了江都數萬將士,而北上關中也與他們回歸故裡與家人團聚的夢想高度一致。於是,大軍浩浩蕩蕩開拔。
從江都到大興遙遙千裡之遠,途徑東都洛陽。
在東都滾燙的土地上,魏公李密和江都通守、楊廣親命的援洛大軍總指揮王世充已經對戰了上百個回合。
雙方的將士們早就殺紅了眼,寶貴的覺醒徒也在鬥法之間死去了五六個,每一寸土地上都掩埋著累累屍骨,濃密的屍氣與渾濁的空氣攪合起來臭味洶天。倘使舞馬來到這片熱土一定會覺得異常熟悉,因為它仿若若末世時代他的故裡。
宇文成都踏足之後,這片熱土更加熱鬧了。
而在宇文成都來到東都之前,李世民、李建成、李智雲兄弟三人已經結伴拜訪過這片熱土。
那時的李淵已經宣布廢掉昏暴的楊廣,宣布擁立留守大興的代王楊侑為帝,並喊出了“尊隋”的口號。李淵想自己留給世人的映像此時此刻應當是極其正面的,東都洛陽也應向自己敞開熱情的懷抱。
李世民兄弟三個來到東都城下,用最虔誠的態度和語氣,向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次子,當時鎮守東都的楊侗表示了願意全力增援東都,幫助楊侗和王世充消滅反賊李密的堅定態度。
儀表俊美、秉性寬厚的楊桐走到城牆高頭,透過城牆邊的凹字看到了李世民頭頂上盤踞不散的紫色雲氣,雖然年幼,但楊桐並不是一隻天真無邪的羔羊。隻經這匆匆一眼,便認定了李淵和他的三個兒子才是真正的天字號最大反賊,急忙讓守城的將領將城門反覆加固。
吃了閉門羹的李家三兄弟連夜研究了東都一帶的沙盤,在暫時摒棄前嫌、經過充分商議過後,一致認為此時並不具備奪取東都這個燙手山芋的成熟條件——
已經在東都砸下血本、殺紅了眼睛的、據說早就達到三階覺醒徒的李密視這片熱土為禁臠。
王世充雖然被李密打得遍體鱗傷但百折不撓依舊頑強,似乎還有些越戰越勇的勢頭。
號稱天下武道第二的宇文成都正在馬不停蹄趕來的路上。
盤臥西北的薛舉、薛仁貴父子始終對李淵鎮守的關中和大興城虎視眈眈,三兄弟大軍後院失火的風險始終存在。
在徹夜長談之後,李家三兄弟達成了一致的默契,認為與其火中取栗謀算東都,倒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坐觀虎鬥坐享其成。
他們向楊桐鄭重許下了如有需要、兩肋插刀、隨時支援的仗義承諾之後,率大軍往大興城返去。
楊桐麾下左驍衛大將軍、覺醒徒段達意圖趁著三兄弟大軍班師回朝的匆忙,率領萬余軍隊尾隨痛擊,卻未曾想到李世民早已在三王陵的崇山峻嶺中布下了三道埋伏,李智雲的靈鷹將段達的行蹤窺探一覽無余,萬余人的部隊一口氣被打掉九千人。
如果不是段達在最後時刻冒著識海本源受損的危險三次強行催動本命妖怪火烈鳥的二階覺術【烈焰橫衝】,那麽沒有人能活著回到東都。
三兄弟反身追擊,一直追到了東都城下,李世民義憤填膺,痛陳楊侗忘恩負義之舉,言語之間盡是責備之意,末了卻又語重心長表示願意既往不咎,在東都危難之際依然願意慷慨伸出援手。楊侗呸之。
李世民臨走之前在東都鄰近設置了新安、宜陽二郡,委派得力乾將鎮守。
一南一北兩郡相互照應,像李智雲頭頂上那越來越陰冷的靈鷹的兩隻銳利的眼睛,冷漠地窺伺著東都,一旦時機成熟,獵鷹隨時啟動。
……
楊廣慘死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但除了離宮廢墟上幸存的三個人,幾乎再沒有旁人知曉殺死楊廣的凶徒究竟是誰。
直到舞馬徹底離開奇幻大隋(或許已可以改稱奇幻大唐了)的那一天,這個秘密仍然為世上絕大多數人所不知曉。
蕭皇后的隱瞞或許是為了報恩。
劉文靜或許可以從舞馬南下的目的中推測出鳳毛麟角的信息,但他始終難以想象僅靠舞馬和自己那不大成器的徒弟兩個人就能將楊廣一分為二,順便還將整個離宮炸成了粉碎。
劉文靜生前多次試圖從舞馬口中撬出此間的秘密來,但對方始終緘口不言。
不久之後,劉文靜離開人世。舞馬將劉文靜余生都想知道的秘密寫成簡短的紙條,作為寄往黃泉的傳書,燒給了對方,以感謝他在大唐塔最歡愉的時期對自己的照顧。
看著傳書余火的灰燼,彼時的舞馬忽然覺得倘使自己臨死之前都沒有看到宇文劍雪寫給自己的那封很長很長的信,那麽請求宇文劍雪在自己的墳前將那封很長很長信的燒掉,寄給九泉之下的自己觀覽,似乎也不失為一種萬不得已的辦法。
於是,在給劉文靜燒紙的當天晚上,在到處漏風的小屋裡,舞馬寫好了滿是未了願望的遺書,並特意叮囑看到遺書的人一定要將遺書交給那個名叫宇文劍雪的冷酷又殘忍的女人,否則頭頂懸刃的詛咒將時刻伴隨著他,直到將他一切為二。或者,他完成了舞馬交給他的使命。
冥冥中,舞馬堅信宇文劍雪一定會看到這封遺書,然後滿眼含淚、痛哭流涕地將那封信燒給自己。但不幸的是率先看到這封遺書的是那時跨越千山萬水、跨越千重界面再次找到他的劉燕芝。
那個時候,舞馬沒有如他預想中的那樣墮入地府黃泉,不僅活著,而且很滋潤。
劉燕芝咒罵著,將遺書撕成了碎片。
……
楊廣死後,各地軍閥紛紛借機擴大勢力,原本一直堅守各郡的隋朝的那些忠心耿耿的舊臣們也漸漸放下了武器,證明樹倒猢猻散乃是顛撲不破、屢試不爽的公理。
大興城內,皇宮寶殿,在隋恭帝楊侑和文武百官肅穆的注視之中,李淵傷心欲絕,痛哭流涕:
“太上皇啊!驚聞噩耗,誠如刀割!我在北方侍奉新帝,相隔萬裡,關山千重,雖赤誠不改、忠心可鑒,恨不得插翅於江都、空降抵離宮,但遠水難滅近火,實非淵力所能及也!”
大業十四年五月十四,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
二十日,李淵稱帝祭天大赦,年號武德。
二十一日,李智雲的大唐塔縮回隕石碎片裡,著手遷向大興——哦,已經改名為長安了。
唐家父子和一眾開國元勳開始為構建大唐王朝的框架繁忙起來,他們將大隋的郡縣製改為大唐的州縣製,將太守改為刺史,營造了撲面而來的改天換地的濃厚氛圍。
他們請來了天底下最知名的巫女,在鬼神都聽不懂的巫語之中,明確了上天對大唐王朝將要興於土德的暗示,豎起了黃色的旗幟。
他們修律法,興學院……向著盛世大唐穩扎穩打前行而去。
六月初一,李世民成為尚書令,李智雲成為大唐塔府大將軍,裴寂成了右仆射、知政事。
劉文靜成了納言,依舊跟在裴寂的屁股後面吸尾氣。
曾經抵死不降,在李淵大軍開進大興之前,成為他在關中門口最難纏的一道鐵閘,那時仍被視為大隋軍營最後榮耀的屈突通成了嶄新王朝的兵部尚書。
李紅玉極為罕見地以女子的身份成為了左翊衛大將軍——據說這是她與李淵反覆力爭的結果。只有舞馬才曉得,李紅玉搶掉了原本歷史軌跡中她那尚未成功和離的夫君、此時已被舞馬割下腦袋、剝掉豺皮、曝屍荒野的柴紹本應得到的受封。
可見歷史就算出軌,也多半不會太過離譜。總要在原先軌跡的附近交叉碾壓,讓命運以某種方式彼此關聯,不至於全然無跡可察。
六月初七,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成為秦王,李元吉成為齊王,李智雲成為燕王,李紅玉成為平陽公主,其他宗室諸人李孝基、李道玄、李神通等全部封王。
每一個曾經為大唐王朝開啟貢獻力量的晉陽元謀功臣,包括比舞馬還要更晚進入大唐塔的戴勝,都站在金色的大殿前,接受了李淵隆重的任命,卻獨獨漏掉了舞馬一個人。
——————
追更的道友給喜歡的角色點個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