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林浩的電影時代》第589章 評獎這回事
  第589章 評獎這回事

  心中想的自己一種關注單元《阿裡郎》的事情,不過這邊主競賽《樹先生》的提問也很多。在座的觀眾們都有很多疑惑——單單是關於王寶強所飾演的樹的精神狀態的事情,就有好多不明白的。

  而整個故事背景,象征,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方向.
  也有不少可以探討。

  因而這一大波問題襲來,讓整個采訪的時間變得異常的長——好在《樹先生》在SALLE DU SOIXANTIèME放映時間是上午11點15分,放映完是差不多12點45分,距離下一場需要放映的主競賽單元14點還有一個多小時呢。

  所以也完全沒有時間上的擔憂。

  加上新導演,新演員需要關注:
  其實無論是已經在國內頗有名氣的王寶強,還是小有名氣的譚卓,亦或是沒有名氣的韓傑、趙麗影和雷佳音,在這些外國媒體面前都是nobody。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都是很好的刷臉機會,算是國際舞台首秀。

  但這首秀似乎太過成功
  以至於還有人當場發出邀請。

  人群中有一個北歐導演的口碑還滿靠譜的,他手裡也有一個導演扶持計劃,並且在之前也是有一種關注單元的入圍經驗。聽起來很是不錯,散場後他們留了下來聊了聊.
  好的,逃不出北歐的大尺度定律。

  王寶強也就只能表示嗯嗯,會考慮,國內演員對於這種題材還是比較蛋疼的。

  而林浩在散場後,也得到了該有的信息:有好有壞吧,主辦方收集到的《阿裡郎》評價很清晰。有不少人覺得如果把這部紀錄片壓縮到一個小時,可能節奏會好點,畢竟還有個不錯的結尾。

  而多數人也表示,挺同情他的。

  很快,戛納電影節繼續往前推進。

  作為世界知名的三大電影節之首,第64屆戛納電影節除了吸引了大批明星光臨之外,也更是招來大批大師級導演的最新作品參賽,被認定是最近幾年戛納佳片最多的一年。

  一種關注單元因為獎項較少,大家意見也比較統一,就除了《阿裡郎》和《停站間》的爭議之外沒啥了。

  本身關注度也比較低。

  關注度更高的主競賽單元。

  眾多世界級的大師導演都奉獻了自己的最新作品:泰倫斯·馬力克的、佩德羅·阿莫多瓦、拉斯·馮·提爾、達內兄弟以及三池崇史、南尼·莫萊蒂等都帶來了新作。

  其中,拉斯·馮·提爾因為大肆宣揚自己同情**、希特勒,直接被戛納驅離。

  但仍不影響這些人要不就是大師級別導演,要不就是戛納大獎的座上賓——最受關注的達內兄弟都兩次獲得過金棕櫚獎,因此眾人對於他們頗有期待。

  也讓今年的大獎更有懸念。

  不過,另一方面來講,新人作品也不是沒戲了:澳洲女性作家朱麗亞·李處女作《睡美人》很受期待(然後評分悲催);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的前女友指導的《青少年警隊》倒也可圈可點
  而這些裡面最有戲的,當然是賽中異軍突起的《樹先生》。

  這點從場刊的評分裡就能一窺端倪:
  來自土耳其/波黑的《小亞細亞往事》以3.3分場刊評分位列第一,阿基·考裡斯馬基的《勒阿弗爾》以3.2分位列第二,同樣3.2分的《Hello!樹先生》是最近上榜的並列第二名.
  雖然這不能決定什麽吧,但確實也是算媒體口碑不錯——盡管這部讓不少人覺得很不錯的電影,其實受到了一些偏見影響。

  比如“這不就是那種中式電影麽”.
  也確實歷史遺留問題。

  但這裡面王寶強的表演以毫無意外的優勢,和《藝術家》的讓·杜·雅爾丹都成為了本屆的奪獎熱門。

  這其實很不容易。

  因為說實話《藝術家》的喬治這個角色不好拿捏,還是法國黑白浪漫愛情默片,這種高難度的電影一開始就自帶價分項,何況人家本身大部分完成的都很不錯。

  當然了,王寶強的表演也是很讓人驚訝的。

  導演紛紛打聽這個演員是誰
  又在聽說這位演員不怎麽會英語之後,紛紛敗退。

  “這事人家本來也不是定下你了,而是給你個機會。”

  20日,林浩在酒店笑著安慰了一下王寶強。前幾天《樹先生》之後有好幾個導演也找過他,結果到現在都吹了,王寶強於是一整天都表現得“丟了幾個億”一樣。

  林浩於是勸解:

  人家現在也就是最多給你個試鏡機會,也不是定了你,否則怎麽會一聽到你不會英語就撤退了?起碼會爭取調整一下的。

  如此說罷,他也就出門。

  兩天后也就是22日,是戛納電影節的閉幕式也是主競賽頒獎禮,不過一種關注單元會提前一天也就是21號揭曉。

  最佳影片的決定刻不容緩。

  林浩已經做好了看著眾人爭吵一下午BP給誰的決心,畢竟今年的評獎其實滿被動的:最佳導演獎大家在看的時候就一致決定給與穆哈默德·拉素羅夫的《再見伊朗》,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反正這個獎.
  跟《一次別離》一樣,基本上是預定要給他們一個獎的。

  沒錯,看見穆哈莫德你就可能猜到了,這是一位伊朗導演。《再見伊朗》是他的的第五部長片,還是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早期,半秘密的狀態下拍攝完成的,入圍後又因為被伊朗政府限制自由而未能前來出席。

  聽聽,光是這個就已經足以拿獎了。

  何況這部電影就是專門給戛納電影節拍的,還是從女性視角揭露伊朗政治氛圍的一部電影,講了一個被吊銷執照的懷孕律師想方設法要離開自己的祖國伊朗的故事。

  還用說?
  最佳導演獎就是明著表明戛納的政治立場、表達藝術界對伊朗導演的聲援和對伊朗當局的譴責之外,還是對導演本人的支持。

  而另一部著名電影人安德烈·薩今塞夫的《伊蓮娜》也會拿評審團獎,理由也不用多說
  戛納嫡系。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兩個獎的外界因素影響太多,也的確讓今年的最佳影片難以決出——畢竟夾雜在關系人情、政治立場中間的唯一大獎,誰也不想和稀泥就過去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