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好萊塢傳奇導演》第732章 海外利益鏈(求訂閱,票票)
  第732章 海外利益鏈(求訂閱,票票)

  發行,發行。

  只要能觸及國內發行的,都不會對海外發行陌生。

  歸根結底,這都是一個分蛋糕的過程,我拿出來一個項目,唉,很不錯,票房賣座觀眾喜歡,然後托人聯系院線,你拿一點,我分一點,他吃一些,一個完整的流程下來,各項該分的利益分乾淨,然後再等下一個蛋糕的出現。

  但,為什麽還是這麽多製片廠不去開拓海外市場?
  一是資金問題,不是所有人都有金主持續輸血的,踏錯一步,直接倒閉的例子不少,大家不想冒風險;
  二是片源問題,如果你一年隻拍個兩三部電影,那搞什麽海外發行啊,明擺著浪費也用不上,直接委托給五大,被抽一道就被抽唄。

  更別提,許多二三線製片廠其實都是與五大有業務往來,合作得久了,或者持股拉攏,所出產的項目就會流入五大手中,又多出許多選擇。

  畢竟一般人真爭不過既成的利益格局,那不就認命了。

  當然,開拓海外市場也是有付出的。

  你一個人想單乾,那不就意味著原先該繳納的“發行”費不再交了,利益損失方肯定會有一些動作,再者,雖然不用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養出發行團隊,但各地都需要一個發行點,也要人員駐守,負責與當地發行方和院線進行溝通。

  所謂的同步上映,一般都是這麽來的,且必須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聯系,確定時間、安排。

  這麽一來,該花的時間依舊要花,該扔出去鋪渠道的錢也不會少。

  萊曼讓帕爾曼接手負責,就是因為利亞姆的身份敏感一些,老是出國會被抓到馬腳,畢竟,現在的螢火蟲可不想被五大全體針對。

  他都想好了,先學習獅門的隱忍,苟住,等獅門跳出來拉仇恨之後,再慢慢暴露意圖。

  反正,這事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別看好像聯系好本地發行、能與院線溝通好就能完成,但人家憑什麽跟你合作呢?

  沒多少利益的麻煩事,通常沒人肯乾的。

  螢火蟲鋪設海外發行網的事很快就“悄無聲息”的開始了。

  當然,瞞得了外部人士,瞞不了自己人。

  不過,能從一些調動上發現有問題的一般都是聰明人,而聰明人一向不是大嘴巴。

  比如約瑟夫.
  他就發現帕爾曼莫名其妙沒個由頭加薪了,版權事務也開始遠程調控了,讓團隊副手去跑,要知道,以前這種辛苦活,各處出差,帕爾曼可是樂此不疲。

  種種不尋常的事堆積在一起,多少能發現點信號。

  更別說,萊曼一點都沒找他商量——事實上,萊曼只是嫌麻煩,再者約瑟夫對發行一事其實不太擅長,他更厲害的還是制定公司規矩,日常管理,或者一般的人事調動。

  不過,萊曼可以什麽都不說,但約瑟夫不可能什麽都不想。

  光是帕爾曼私密的經費預算支出,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是大動作。

  而且,人又往外面跑.
  約瑟夫心裡一緊,面上卻絲毫沒有異樣,也不打算因為這事去找萊曼聊聊,他只是很快處理完手頭上的事,然後就出了公司去了藍蝶影業。

  當然,他此行的目的是要跟利亞姆確定《朱諾》的放映安排,比如選個檔期啥的。

  約瑟夫到了之後,利亞姆正召開一個內部會議,聊的是《300》的下畫。

  兩個多月下來,連日收獲10萬都維持不了了,也該開始結算。

  此時,影片的海外放映還有一定市場,但隻論北美的話。

  票房累計有2.1070億美金,去掉宣發、製作以及中途的拷貝損耗之類的,還有院線分成,不計算海外,都能盈利4160萬美金。

  製作方純利潤出來之後再去掉扎導工作室的分成以及抽出一部分盈利獎勵幕後拍攝人員,最後還能剩下3100萬美金——隻計算票房,扎導和他的工作室就能在這個項目上入帳2050萬。

  福克斯至少4500萬。

  至於線下,扎導能分的只有少部分電視買斷費和點播費,這方面是螢火蟲盈利的大頭,也不存在讓出去的可能。

  畢竟,大部分導演都是靠基礎薪酬和票房分成獲利的。這是業內普遍的規矩。

  綜合一下的話,螢火蟲在《300》項目上為期兩年的日子應該能拿到不少於2.45億美金。

  更有一點,提升了公司在其他各方的優先級,以及廠牌形象。

  萊曼很希望,將來只要少量的宣傳費,稍微打點廣告,但觀眾一看是螢火蟲出品,大概率去影院支持的那一天。

  所謂的廠牌作用,就是如此,就好比某個導演的名頭一亮出來,鐵杆粉絲嗷嗷的買票,生怕晚了一步.
  會議結束後,利亞姆在辦公室接見了約瑟夫。

  兩人也不囉嗦,約瑟夫就直接道:“《朱諾》後期完成了,你知道嗎?”

  哦,原來只是這事。

  影片排期,利亞姆當然是了解的,甚至做過太多次,心裡都沒什麽激動的想法。

  相比《博物館》還在院線市場撈票房,北美一地都攢了1.3億,《朱諾》這種製作支出才是1100萬美金的小成本作品,根本不算什麽。

  當然,該做的事依舊要做,甚至要做好。

  因為成本低,主創陣容沒炒作的話題市場,才更加需要好的合理的檔期安排,以及找準宣傳切入點。

  利亞姆定下神來,略微思考一會,從抽屜裡拿出了近期的院線排班。

  大部分製片廠都需要提前至少半個月安排放映,院線那邊也要留出時間騰出銀幕,所以兩三個月之內的安排,各大製片廠心裡都有數,甚至明白自己將要面對什麽樣的對手,然後就是計算利弊。

  有些是炮灰,自生自滅即可,賺了開心,虧了也沒那麽難過;有些是重點對待,一定要跟別家的好項目錯開高峰期,或者說不虛,市場不重合,對上了就對上了。

  票房是個好東西,大家都想追求更高、更多。

  拿出排班研究了一下——其實也沒多少研究的空間。

  電影不到公映成績出爐的那一刻,之前什麽樣的預測都是需要觀眾完成的。

  而《朱諾》對院線資源沒那麽需求,受眾范圍也不廣闊,再加上是講述青春期男女帶點幽默、治愈元素的劇情作品,安排在3月就很不錯。

  一來今年的2月肯定是奧斯卡的天下,有關的媒體熱度都會被吸引;
  二來奧斯卡之後會刺激院線市場,一般而言整個春天,3月檔期的大盤總體而言還算不錯,比4月份高上許多;

  三來《博物館》差不多也是三月進入疲軟期,正好用《朱諾》接上市場,外加3月有個復活節,學生們放假,正好吸引青少年入場
  總的來說,無論從哪方面來看,3月檔期都是一個好選擇。

  雖然其他製片廠也都有項目,需要競爭,但再冷淡的檔期都會有人爭奪的,無非是有無高競爭力的大片。

  兩人討論一陣,約瑟夫又道:“那你打算安排多少銀幕?”

  “2200塊,這些如果提前跟院線商們溝通還是能調出來的,最近我們的電影給他們帶來了大量利潤,他們會有計較的。”

  “嗯,有關增映的事也商量好,我看老板對這部片抱有不小的信心。”約瑟夫提醒了一句。

  但直到最後都沒有說公司可能鋪設海外渠道的事情。

  人啊,就是因為聰明才會自尋煩惱。

  如果太老實,誰會在乎這樣的彎彎曲折。

  利亞姆微微一愣,可能是老板也看好這句話,讓他又改變了主意,“其實,努努力,2400塊銀幕也是能談下來的,畢竟是三月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