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93章 卷四 龍騰四海
  第193章 卷四 龍騰四海
  “噢!崔卿家來了,快到火籠邊暖暖,來呀!把灶上煨著的冰蓮紅棗羹給崔大人進一盅上來!”,棲鳳閣內,不待滿臉青紫的崔破行覲見禮畢,李適早一個起身,離禦坐將之虛扶,口中更是迭聲吩咐道。

  惡狠狠的瞅了一眼滿臉嚴肅的霍仙鳴,崔破也不多做遜讓,邊直奔身側的火籠兒而去,炭火熊熊、再加之那一盞滑膩溫補的冰蓮紅棗羹下肚,不過片刻功夫,崔侍郎已是面轉紅潤,寒意盡消。

  “哈哈,今日寒意逼人,崔卿家不在府中準備明日入值禮部之事,卻來宮中作甚!此番禮部糜爛,朕寄厚望於卿家呀!崔卿也自當戮力職事,勿負朕望才好!至於其他事宜嘛!卿家就暫時放手些兒個,也免得分了心神。”,李適眼見崔破羹湯進用完畢,不待其開言,已是哈哈一笑,率先開言道。

  崔破聞聽天子話語,竟是先已將勸諫發兵山南之事堵死,他也只能心底暗歎一聲,沉吟良久後,方作出十分苦色道:“臣自當謹遵陛下旨意。只是言及禮部職差,小臣卻是有一事相求,俯請陛下能夠允準,否則任職禮部侍郎之事,臣萬死不敢奉詔。”

  李適心中本已準備好崔破會力諫山南之事,然則此事真要解釋起來,其間的理由還實在是難以言說。及至此時見他竟是絕口不提此事,天子陛下也不免自心中小舒了一口氣,踱步至崔侍郎上首座定後,面帶微笑道:“噢!卿家所言何事,盡管開口無妨。”

  “自我朝科舉定製以來,便是科試、舉薦並行。科試判卷不掩名,再有權貴舉薦,又如何示天下朝廷取才以公?有此兩等章程在,任小臣如何戮力,恐也難止今歲士子叩闕之事更複發生。”微微欠身側坐後,崔破方才開言說道。

  “恩!此言有理,只是卿家可有何良法一解此弊?”,李適沉吟半晌後,微微頷首問道。

  “舊製不改,則弊端難除,是以小臣赴任之初,乃是想請陛下準臣於禮部侍郎任上盡去舊製,重立朝廷取才之法。”,一言至此,崔破竟是再也顧不得面君之時的大不敬之罪,隻將一雙眼眸灼灼盯向李適面上。

  “改革!”李適聞言一愣,喃喃自語一句後,隨即面色一肅,跟上問道:“如何改法?”

  “臣意以為,除明道一科可予保留外,大可盡去諸科之別,而設通卷,即一卷之中,進士、明經及法、算諸科悉數包入,及至判卷之時,竟可糊名改之,並排舉薦之事,盡數以才取人,如此,定可力除弊端,而示之天下以公,庶幾可平天下眾言粥粥,未知陛下以為如何?”一番滔滔而言,崔破再無半分停頓。

  “進士與法、算諸科並卷?”聽得這一匪夷所思的建言,李適由不得又是一愣,滿眼不可思議的看著面前一本正經的崔破。

  “正是!自國朝科舉定製以來,進士一科獨自矜貴,遂令天下士子竟習是業,空荒廢得偌大年華;縱然一日高中,得以榮耀天下,其於朝廷政事,也實無長才。此輩人物或庸碌混同濁流;或自恃出身而輕慢同僚。如此種種,實大傷朝廷科舉取士之本意。反倒是那明法、明算諸雜科,以臣廣州任上經歷,正因其術有專攻,反是更為合用,實大有補於朝。因此,為更合朝廷設置科舉之本意、遴選適用之才,臣以為這科舉製式實已到了不可不改之地步。”

  “愛卿所說,誠然在理,若說本朝科舉之弊,也多有臣子上本章議論其事,只是似崔卿所言將進士一科與法、算並卷,這也委實太過於……太過於大膽了些。”,忍得幾忍,李適總算沒有將“荒謬”兩字說出口來。

  唐時雖號開明,也因此專設明法、明算等為後世鄙夷之學,然則崔破也知自己這想法於此時說出,實在是太過於超前了些,是以聞聽李適所言,他倒並不氣餒,沉吟片刻後,複又娓娓開言勸道:“皇朝科舉取士成定製於武後朝,一則是因其時國力強盛,朝廷需要文學侍臣歌舞升平;再則便是武後欲借此舉盡收天下寒門士子之心,以為帝位鞏固計。然時移事移,世風亦移,今日之大唐已非昔日之大唐,又如何能盡守祖宗成法不變?”,言至此處,崔破也無視李適驀然沉下的臉色,續又言道:“人有百等,才亦有百等,有天賦善為詩者,亦有天生能為算者!能做得幾首好詩便是有才,那善為算者又當如何?朝廷政事何其繁雜,且不說一地,便是一事也是牽涉百般,是故唯有設通卷以科試,才是正合朝廷因需取才之旨。亦能為陛下異日大治天下儲備足夠的人才。”

  “因需取才!”,負手繞室而行的李適喃喃自語著這般話語,沉吟良久之後,方才開言道:“愛卿所言實合朕心,然則此事實在乾系太大……也罷!崔卿可先行回府,此事容朕再思。”

  “陛下”,崔破聞言正欲再行進言,卻見那李適卻是輕輕擺手,無奈之下,他也只能一禮而退。

  …… …… …… ……

  “公子,此事萬萬不可。”,崔府書房,侍郎大人剛剛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見那李伯元頓時色變起身諫止道:“本朝科考之弊由來已久,知之者甚眾,然則其法從未變更,正是由於此試一則為廣大士子開了進身之門;再則也因那薦舉一事最合權貴、世家心思,公子這等改法,那可是要將兩邊廂都得罪殆盡,且不說其他,僅是將進士科與法、算諸科通卷,就足以激起士林大亂,這實實不可。”

  “禮部實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否則我一旦上任,實難免楊師故事!;再則,科考一事牽涉甚廣,某一旦此策得行,定然能一舉改變天下士子務虛棄實之學風,從而使諸舉子拔身詩賦經籍之道,多習經濟世用之學,如此,無論是對彼輩自身,還是對我大唐朝廷,皆有大裨益處。如此利國利民之善政,吾當行之!”,定睛看著眼前的李伯元,崔破幾乎是一字一句的緩緩說道。

  眼見這位公子又是犯了倔病,李伯元直覺實是無話可說,頓了半晌才聽他一歎開言道:“公子倒是一片拳拳忠心,只是一旦執意於此,某恐怕還不待公子推行開去,這禮部侍郎位子也該坐不住了,介時,身已不保,政令何行!”

  正在二人書房辯論之時,卻見那滌詩一溜小跑過來道:“公子,宮裡霍公公到了,現已被迎往前廳。”

  “噢,他來的這麽快!”聞言崔破一愣起身自語道,隨即對李伯元微一拱手後,便急急隨著滌詩往前院正堂而去。

  “自狀元公數載之前離京,咱家與崔大人便已久不曾親近了,今日得閑,少不得要叨擾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請崔大人笑納才是!”,崔破剛剛進得正堂,便見那霍仙鳴起身拱手見禮,隨即,他一個揮手之間,自有一個隨身小黃門奉了一個裝飾精美的盒子呈上前來。

  微笑著拱手還禮畢,崔破一聽他說話這般客套,又見真有禮物送到,當即幡然作色道:“老霍,你這是什麽意思。若入得我門,還要帶禮物來,這分明便是看不起我崔破,既如此,我也不敢高攀,滌詩來,替我送霍大公公!”

  “哎呀!崔大人息怒,咱家錯了還不行嘛!好你個崔狀元,怎麽都這般年紀了,還這麽大火氣。”,崔破的這一番做勢直讓霍公公心下大是受用,當即變化腔調語氣說道:“上次有個官兒送了我十套筆墨,論說,這本也不是什麽希罕玩意兒,不過這無心卓散筆及奚氏墨到底頂著個貢物的名頭,用著也著實趁手些,所以咱家也就轉個手借花獻佛。難得我老霍給人送禮,你收了就是,那裡有這多閑話。”

  “無心卓散筆及奚氏墨!噢,這倒是好東西,我倒也是正用得著,既如此,就卻之不恭了!”強忍住笑意,崔破囑滌詩收過禮物後道:“去後院大夫人處,將那三瓶‘金國香’取了來!另外,將那一盒林邑‘血珠’也取了來。”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滌詩已是手捧錦盒而歸,崔破轉手將三個色所緋、紫、橙的琉璃小瓶遞交霍仙鳴,這位公公一把接過,忍不住便當即打開小瓶細細端詳,只是那瓶口太小,實在也看不出什麽。然則僅那縷縷飄逸而出的淡雅馨香,已讓熟諳此道的霍公公暗歎此行不虛。

  “公公還請快掩住瓶子才是,此香比不得咱這香粉,是見不得風的。!”,微笑著看霍仙鳴鄭而重之的將之收回懷中,崔破以手輕拍身前錦盒道:“說起來那林邑地不及我大唐百一,偏生就生出來這等絕品珍物!數載不得歡敘,今次公公既然來我府上,萬沒有再藏拙的道理,小小心意,還請公公莫要嫌棄。”

  一邊用手再按了按懷中的三隻琉璃瓶,霍仙鳴定睛往幾上看去,冷香木的盒體、整塊的翡翠為飾,只看這錦盒,已知其間所盛之物大是不凡。

  伸出一支白皙嬌嫩如嬰孩的手輕輕揭開盒蓋兒,一道淡淡的暈紅頓時映入霍公公的眼簾,純白的蜀錦襯墊上那三粒大如鴿卵的珍珠,散發著一種別樣惑人的光輝。

  “此物名血珠,乃南海之南林邑國所出珍寶,不僅色澤特異瀏亮,更隱有異香,佩之於身,有定神靜心之效!最為神效處卻是……”,言至此處,崔破將話一頓,卻是賣起了關子。

  “是什麽?”,那霍仙鳴頭也不抬的跟上一句問道。

  “最為神效處便是若將此物碾磨成粉,敷用手、面,最有嬌膚之功。”隋唐承襲六朝余風,貴族少年多有施朱塗粉者,是以崔破此言絕不為譏諷。

  “這等寶物碾磨成粉!”,若是霍仙鳴識見寶物無數,一旦聽聞此話,也是忍不住如牙疼般“嘶”了下嘴。

  “來呀!把此物給公公包上,傳令擺宴,我要與公公好生歡飲!”大是豪氣的將那錦盒一推,崔破高聲吩咐道。

  “哎!小心著些,小兔崽子,若是磕著一點兒,咱家廢了你的手。”小心吩咐隨行的小宦官收好了錦盒,那霍公公才轉身過來,笑成一臉花兒道:“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呀!”

  菜過五味、酒盡三盞,霍仙鳴驀然一笑問道:“崔大人今日所奏之事不曾先行稟知令伯父吧!”

  聞言,崔破那持著的手猛的一頓,隨即詫異問道:“正是,只是公公如何得知?”

  因堂內無人侍侯,嘿嘿一笑的霍仙鳴自斟了一盞溫酒,才緩緩答道:“自大家登基以來,禮部便為楊大人掌控,近五載以來,朝廷科試最為得利者不過崔、楊二門,今公子複又主掌其事,令伯父雖難免擔心楊大人舊事重演,但是於這制度變更一事上,想來定然是不同意狀元公這等改法的。人都說朝中無人難為官,只是若官們沒了附庸羽翼,這官當起來也就不那麽穩當了。而若說羽翼之事,更有何事比科試來的更為便捷及光明正大?”,面帶笑意的看了崔破一眼,霍公公自拈了一顆胡豆兒,在一片“咯嘣”聲中續道:“再者,若言及新進士們的舉薦,狀元公可是忘了自己當年的進士是如何中得的?一科得中二十人,其三一之數多是經升平公主及郭駙馬之門而出。如此作為,果真便是因為‘愛才’之故嗎?這其中的道理也就無須咱家再來多嘴了。崔大人哪!你此番這諫言自傷其身,實在是大欠思量啊!”

  等了片刻,見崔破猶自沉吟並不開言,霍仙鳴自飲了一盞,微微一歎道:“咱家十三歲進宮,這幾十年間先後經見了四代皇帝,更見忠的、奸的、昏庸的、有才的無數大臣們,跑馬似的在朝廷中你來我往,可是能得榮寵始終的又有幾人?忠的吧!總是不招皇上老爺子的喜歡,難免就是個外放,終老地方;奸的呢!雖能得逞一時,卻也是免不得一朝身死權滅,禍及親族;有才的卻又是遭人嫉恨。;至於昏庸的,這朝堂之上又是站不穩當,哎!若想榮寵始終,也實在是難!”

  “那以公公之見又將如何?”

  “好酒,好烈的酒呀!咱家分明就是醉了!”,再進了一盞隻堪做飲品之用的葡萄釀,霍公公頭也不抬的似是自言道:“該忠的時候忠、該奸的時候奸、該露才的時候自當露才、只是該昏庸的時候那也是容不得半點遲疑。做人難,做官更難,要想做一個榮寵始終的官兒更是難上加難!狀元公才已露的盡多,也是到該昏庸昏庸的時候了……”

  …… …… …… ……

  大明宮 棲鳳閣

  須發盡白、風姿古雅的真人李泌跨步邁進閣中,時值冷冬,隻著一身單衣葛袍的他越發顯的飄逸如仙。

  “陛下急命霍仙鳴傳召貧道來此,不知更有何吩咐?”淺淺一個揖手禮後,李泌清朗的聲音淡淡發問道。

  “來呀!請真人坐,上茶!”,待其坐定,李適也更無客套,徑直將崔破適才建言細細分說了一遍。

  “噢,科試改革!”,靜靜聽完此話,李泌自言出聲道。良久之後,才複又聽他問道:“此子可曾力諫陛下停息山南用兵一事!”。

  看著李泌那淡的深不見底的眼眸,李適大是感到不自在,蓋因當日得知自己要出兵山南時,眼前這道人亦是堅決反對者之一,頓得片刻,才聽他將“不曾”兩字吐出口來。

  “噢!他不曾力諫此事,卻又提出要改革科試!此子行事當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難以捉摸呀!”,想了許久,依然無甚頭緒的李真人歎道。

  “真人此話何解?”心中隱隱會心的李適跟上一句問道。

  “當日提議陛下先行經營東南,再圖北地的是他。而此次出兵山南明顯與之相悖,若此子真是重國事而不惜身,他必然是要苦言諫止才是!可是他卻無此舉動。若說他是愛家惜身、揣摩上意之臣,偏生這改革科試一事又是不惜自捆手腳、示人以無私,如此矛盾之事盡出此子一人身上,實難理解,實難理解呀!”,淡淡的茶霧飄搖中,李泌的話語幽幽傳至。

  ……傳說中的分割線…… …… ……

  前天兩緊急外出,耽誤了更新,更跳了大家的票,實在是抱歉了,諸位書友都是老朋友了,想來大家定能諒我!!!
  另:推薦一本好友浪蕩邪少的新書,寫的挺認真的,歡迎大家有空去看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