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45章 賀壽<三>
  第45章 賀壽
  正堂極其闊大,崔破入內,見堂中依古製在左右兩廂各置了三列木幾,采單人獨席製,已經有許多人就坐其間,左手側多是各色蕃人;而崔佑甫的席位卻是在右側第二排的首位。

  崔破延堂後後繞道來到崔佑甫席前,見是他到來,中書大人停止了與身側一人的交談對他道:“適才你去那裡了?”卻不等他回答又續道:“好在尚不算晚,現在太子殿下入了內裡,問候老令公的飲食起居,此時事急,宴後再為你引見,此時需你盡快擔當起太子殿下為老令公賀壽事宜”

  “賀壽!這有什麽好擔當的?”崔破心下疑惑,面上自然也就顯露出來,中書大人一見那裡還不明白,又為他急急解釋道:“今日不僅是朝中六部、九寺的首官會到齊;便是這天下四十余道的節度使也都有使節到會,更有那些邊遠諸蕃的使節到達;自安史亂後,可說天下再無如此聚會,如今陛下龍體違和,太子殿下正是四方矚目之時,若是此次賀壽辦的砸了,不免威望大跌,更為那些個蕃人所輕,所以切不可等閑視之”

  外交無小事,尤其如今藩鎮跋扈,諸蕃離心的時候,一個處理不好,後果堪虞,這個道理崔破還是明白的,只是愈是如此,反而愈是不解,驚問道:“如此重大之事,為何會找我?”

  “說起來,這是楊公南的主意,噢!他已經官複原職了,此前我等在一起合計出一些主意,但是適才得到消息,我等商量的方法已經為四叛鎮所知,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有太宗之志,歷來為四鎮所忌,今日他們定然會從中攪局,以借此打擊太子威望,所以舊法難行,時間又是急迫,還是公南舉薦,言說你少年才名,再看你所製之詞,體式雖然怪異,卻天下稱道,可知不是拘泥之人,時間緊急之下,用你可收奇兵之效,太子早知你名,事態又是如此,也就同意了”崔佑甫說話之間,怒氣勃勃的看向同排排尾坐著的四人。

  循著他的眼光看去,崔破見到四個武官裝束之人,正聚坐一隅,旁側之人都不理會他們,他們也渾然不在意,只是相互攀談。

  “他們是…?”崔破好奇問到

  “他們便是魏博、盧龍、淄青、成德四叛鎮節度使的心腹”崔佑甫略略解說了一句,隨後急道:“現在時間緊急,這等事以後再說,此次事關重大,你若是辦的好,定然大得太子賞識,此次科試及以後仕路通達自在意中,若是辦的砸了……哎!今日程式煩瑣,想來還有近兩個時辰供你準備,諸物需要,可去找他料理”崔佑甫急急把話說完,看向崔破的目光中,有鼓勵,更多的卻是深深的憂慮。

  崔破見他所指之人是一個正站在中堂門口的黃衣中年,知道事情緊急,崔破也不再多問,急急一禮,出殿而去。

  出殿後,崔破與那黃衣人略一交談,知他本是郭家旁支,以其精明幹練深受老令公賞識,做了大管家之職。隨後,崔破也無吩咐,只是要了一間靜室,自入內靜思,見他毫無動作,也是知道事情原委的郭管家隻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兩柱香後,崔破滿臉輕松的出了房門,開言問道:“府中可有經過沙場戰陣的老兵?可有胡笳、羌笛、戰鼓、鳴羅,若是再有那等會口技之術的伶人就更好了”

  “以上諸物都有,今日京中便是連同宮中教坊司的百工伶人也都齊聚於此,至於那諸般樂器,我家老令公本是戰陣出身,那也是不缺的,只是這老兵嗎……”

  “怎麽?沒有老兵,那可就麻煩了”崔破滿臉緊皺眉頭問道

  “有是盡有的,只是這些老兵都是老令公當年的親兵,歷經多年撕殺,幾乎都是傷殘之身,也沒了家室,也正是緣於此,老令公怕他們歸鄉之後難以過活,方才收留府中,養了起來,公子若是要用他們,只怕是有礙觀瞻,要不我這便去神策軍中找王將軍借些軍士來”管家熱心建議道
  “天助我也!如此正好,快去,都將他們召了過來,其他諸物也一並備齊,找一個僻靜的小院安置了,我隨後就到”見那管家忙忙而去,崔破不忘跟上一句:“讓那些個老兵都把當年戰陣上的家什,都全套給披掛起來”

  ……  ……  ……

  正在崔破等人這邊鑼鼓家夥一通喧鬧的時候,福壽堂中也是一片擾攘,闊大的庭院中早擺起了無數的莛席,四散各處的賓客紛紛就坐,連同正堂中的王孫親貴、武將蕃使,竟然是將一個足可安置千人的堂院擠的是座無虛席。

  眼見眾賓客都已落座,吉時已到,隨著三聲清脆的靜殿鞭聲,今天的老壽星,當朝太尉、汾陽郭子儀在太子的虛扶之下自後殿後堂緩緩行出,自有堂前階下兩名禮部讚禮官高聲唱讚:“太子雍王適殿下到;當朝太尉、同平章事郭老令公到,王孫親貴,文武百官,並諸蕃使者及各色賓客見禮了”

  隨著讚禮官洪亮的聲音在堂院中回蕩,各色人等紛紛起立,除了少數王孫親貴、外蕃使者,其他人皆是叩拜於地,高聲見禮。

  隨後又有宮廷內宦手捧詔書,一通駢四驪六的聖旨念將下來,無非是歷數郭老令公一生功績等等,隻到諸事已畢,太子及老令公就坐,三盞水酒告拜天、地、宗廟後,隨著郭老令公手舉酒盞,邀眾共飲,這宴會方才正式開始。

  酒過三巡之後,便是上壽之時,此番上壽卻是由內及外,先由至親再至王孫親貴、朝中文武、外蕃諸使。

  心中忐忑的崔佑甫見到第一個上壽的是郭老令公後納的正妻,當朝一品誥命夫人,只見這位年在四旬的婦人緩步上前,施禮參拜後,手舉酒觴,脆生說道:
  福壽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隨後自有旁側的讚禮官高聲將此祝詞,廣布堂中內外,她這新奇的祝詞少不得換來眾賓客的嘖嘖稱讚,便是坐於堂右首排首坐的太子殿下也忍不住向後略靠了靠,看向崔佑甫
  “這等祝詞以為臣看來,似是十才子中李瑞所作,此人才思敏捷,最有急才”崔佑甫深知這位太子殿下素愛辭章,略一沉思之後,給出了自己的估判,太子略一尋思後,倒也是頷首讚同。

  隨後依照輩分,各房依序上前祝壽,諸般美詞華章層出不窮,也不知是請誰所製,再經讚禮官公之於外,自有堂中內外賓客相與品評,列下高低。

  隻到最後一位上前,堂中眾人不免哄笑,原來這是一個身著百衲衣、長的晶瑩可愛年隻三歲的孩童,因他是老令公嫡親曾孫輩第一人,是故未隨父母,單獨上前祝壽。

  公卿之家出身,年紀雖小,畢竟也經見過一些世面,再加之隻為今天這一刻,也不知他的父母演練了多久,是以這幼童並不怕生,只見他獨自一人,手捧一個大壽桃,搖搖擺擺的走上前,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就開始磕頭,想來是忘了記數,也就不計多少,一陣猛磕,估計是見著差不多了,方才站起,奶聲奶氣說道:“祖宗爺爺,恩……恩…”估計是適才頭磕的急了,竟是一時忘了賀詞,“恩“了半天,方才憋出一句:“那個…南山松樹…恩……還有那個仙鶴”說完似乎他自己也感到不滿意,似與母親所教差的很遠,少兒急智的舉起手中鮮桃說道:“祖宗爺爺,那個…我給你吃這桃…甜的很,可好吃了!”說完就手舉鮮桃,蹶起屁股,搖搖擺擺向居於堂中高位的老令公爬去。

  堂中人至此那裡還忍得住,齊齊哄笑出聲,就連滿懷心事,老成持重如崔佑甫者也忍不住將一口酒噴將出去,一時間堂中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只是苦壞了兩個讚禮官,相視片刻後,其中一個方才強忍笑意。高聲唱讚道:“郭門第五代長子郭冀賀祝老令公‘壽比南山、松鶴延年’”

  這一番喧鬧擾攘良久,堂中方才靜了下來,複聽讚禮官高聲叫道:“內親已畢,請太子雍王適殿下為老令公賀壽……”頓時滿殿數百道目光刷的一聲集中到首坐的太子殿下身上,崔佑甫的額間更是沁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