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50章 卷三 
  第150章 卷三 
  “父親大人哪!父親大人……”這邊廂諸王親並百官們剛剛禮拜完畢,就見一年在三旬開外的中年緋衣官員疾步排眾而出,跪倒在那具碩大的棺槨前放聲悲呼。

  這一幕隻讓正扶棺緩行的崔破大是一楞,所幸有旁側站立,剛剛唱禮完畢的楊炎輕聲提醒道:“此人乃王卿正長子,大歷六年進士及第,現任門下省轄下弘文館給事中之職。”

  這寥寥數語解釋,於崔破而言當真是雪中送炭,當下轉身吩咐了一句:“上孝衣”後,讚皇縣子崔大人即俯身攙扶住王給事中,面帶戚色道:“卿正大人寧死不肯從賊,可謂是忠義昭日月、碧血映丹青。如今老大人求仁得仁,王年兄也莫要太過傷悲才是!”一言即畢,他竟是無法掩飾心中巨大的傷悲一般,自有點點淚珠潸然滑落。

  那王樸自小聰慧,當年也是有名的少進士,只是此人實在太癡迷於詩書,竟是於旁事上少有分心,後來謀得弘文館的職事後,便真個是得其所哉,不問窗外之事了!也正是得益於他這與人無害的性子,所以此次並不曾因為其父觸怒聖君而貶官遠謫,只是此人雖是有些迂,但畢竟還是個明事理的,自知此地斷然不是哭靈的所在,收了悲聲,於棺槨前三叩之後,王給事中起身,邊手腳顫抖的穿著孝衣,邊語聲哽咽問道:“未知家父是如何……”一語未畢,竟是又因大悲慟而失聲。

  “年兄還請節哀才是!”面上同樣是淚珠宛然的讚皇縣子,邊伸手輕叩王樸背部,邊自懷中掏出了那一紙洋洋千余言的“遺命書”遞過。

  “……仆固笑矣!……彼雖有刑刀之利,豈不聞先聖孟夫子有舍生取義之教也!……”看到這幾句,已然明白其中原委的王樸捧著父親的手跡,再也壓抑不住的又發悲聲,待這一急起的傷慟過去之後,這個素來被同僚稱之為“書癡”的弘文館給事中驀然抬頭瞪住崔破,眼帶血紅喝道:“李靈濯這叛賊現在何處,吾要食其肉,寢其皮!”說這句話時,只看他那鋼牙緊咬、怒目圓睜的模樣,崔大人心中忍不住的一陣驚悸陡生。

  低頭長長籲出一口氣,崔破略一揮手,頓時便有一名同樣身著麻衣的的晉州軍士手捧漆盒而上。

  “十日之前,愚弟將要動身起行之時,這奸賊李靈濯眼見授首之期不遠,狗急跳牆之下竟是意圖聯絡舊部謀叛,本官誠恐變亂再起,乃將其兄弟主謀一十三口,當街斬殺於汴州節帥府前,然此舉使我兄不得手刃仇敵,愚弟深為愧恨!!!”解說完畢,語聲愈發悲戚的崔破躬身向王樸三禮,以為致歉之意,只是他每一個身形起伏之間,總是忍不住的向身後李伯元處悄然瞥望。

  見到漆盒之中的李靈濯首級,滿腔恨火的王樸直如瀉了氣的皮球一般,臉色幾個急變後,軟軟癱倒於地,放聲慟哭不已。

  眼見這個插曲結束,隨著楊炎的展眉示意,自有旁邊站立、負責關防事宜的禁軍軍士上前將王樸扶向道側,而後,隨著禮部尚書大人的長聲朗吟:“赤膽報國,英靈不遠。國殤忠魂,起駕還朝了……”,在一片素白的引領下,浩浩蕩蕩的隊伍起步動身向長安城明德門而去。

  隨後,同樣的一幕再次在朱雀大街上演,無數興高采烈前來迎接凱旋將士歸朝的長安百姓,都被這大出意料的一幕給驚的說不出話來,早已準備好的歡呼聲在最後關頭又生生給憋了回去,一時間,從來都是車水馬龍、喧鬧不堪的朱雀大街竟是在瞬間失聲,由素來的極動,化為一片無邊的寂靜。

  只有車馬的轔轔之聲,在闊達一百五十五米的空曠大街上回蕩不休,歡迎的百姓中,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向那碩大的棺槨擲出了第一支早已經備好的鮮花,只是瞬時之間,兩側道上便有無數繁花,如雨一般向著棺槨及身著麻衣的晉州軍士傾灑而下,這些精挑細選出的豔麗花朵落在一大片雪也似的肅白之上,加之整個長街上那悲傷的氣氛渲染,更反襯出一股別樣的淒婉與哀傷。

  似崔破等人也還罷了,其他隨後而行的一千三百余晉州將士多是招募於河東道鄉野草澤,今日來到長安,已是為這雄城的氣勢所震,心下早已浮動不已,此番再經歷如此陣仗,心中真個是有無窮滋味湧上心頭,驕傲、自豪一時間滿滿的充盈了這些勇士們的心,只是當他們的目光移注於前方馬車上拖曳的手足遺骸之時,在這個特殊的地點、特殊的時刻,更有一股濃濃的酸楚之意驀然湧上心頭。

  “昨日長相聚,今朝死別離!”隨著拋擲的鮮花愈多,軍士們心中的哀傷悲慟之意愈濃,也不知是誰第一個哽咽出聲,這無邊雜亂的情緒磅礴衝出的啜泣之聲,瞬間便全數覆蓋了整個晉州軍士們整齊的軍陣,這聲聲勇士的嗚咽,在這靜默的長街上越傳越遠……

  “誰言男兒無眼淚,隻緣未到傷心時!”經歷生死的勇士們那強自抑製的悲傷最是動人心弦,便是素來冷心冷面的高崇文,亦是再也控制不住的潸然淚下,下一刻,這個心比石堅的漢子發現了自己的軟弱,猛然揮手拭過眼角,轉身一個暴喝道:“致禮!”

  隨著這一聲喝叫,只聽“啪”的一聲響過,一千三百七十六名晉州軍士整齊劃一的完成了一個最具震撼力的軍禮,以為他們對道側百姓的答謝。

  自天寶末年以來,由於戰事頻仍,長安百姓接待過的凱旋之師也不再少數,只是歷來看到的都是勇士們的驕傲與歡顏,又何曾遇到過這樣一支哭泣著踏上朱雀大街的軍陣?看著棺槨之後,長達數十輛裝有陣亡將士遺骸的車駕,再看看那無邊的素白、累累的傷痕、壓抑的傷悲、勇士的淚水,所有觀者的情緒似乎都被這一個雄壯的軍禮給徹底擊發,應和著勇士們小聲的嗚咽,道側先是有感情教為細膩的婦孺老弱忍不住的泣聲相和,隨即便由一人哭化為一路哭。

  相跟這個場景的出現,更有無數的鮮花連輟而來,在這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花雨之後,隨著一聲嘶啞的“晉州軍”的叫喊響起,頓時響起一片如雷般的響應聲。

  “晉州軍、晉州軍……”在越來越高亢、也越來越整齊的同聲齊呼聲中,曲臂致禮的白衣軍陣在花如海、聲如潮的背景中,一路灑淚向承天門而去。

  橫街敞禦樓,萬人朝天門。

  宮城承天門,因其宏大的氣勢,及前邊特有的闊大廣場,自大唐立國以來,便成為皇帝接見叩闕百姓及凱旋之師的最佳所在。

  此時的承天樓頭,登基尚不滿一載的大唐天子,正負手肅容注目著那一支在山呼聲中遠遠走來的白色軍陣。全套的朝服披掛,使本就身形長大的他,更多了幾分撫有四海的威儀,愜意的吸入了一口仲春微帶花香的氣息,李適感到自己早早上來城樓的決定真是無比的英明,盡管他後面跟隨的霍仙鳴公公一直在碎嘴念叨著:“那有讓陛下等這些軍漢們的道理,這實在是太失了體統……”

  “等等他們又怎麽了?昔日太宗陛下不也曾親為戰陣軍士裹藥喂食嘛!朕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看看,朕不是一個不關心士卒疾苦的皇帝,朕也不是為圖一時天平、自甘受辱的皇帝,朕要的是威加四海,萬邦來朝;朕要的是高祖、太宗開創之偉業!”許是下面傳來的陣陣呼喝聲使這位自有壯志的皇帝有感;也或許是登高臨遠使他自然的雄心勃發;更或許是受貞元朝第一次用兵大勝的刺激,總之,此時的這位天下共主心中直有無盡神思揣飛,而他身上的那九條極品刺繡的五爪金龍也在日光的照射下,流轉不休的似要凌空飛動一般,隻襯的緊握雙手的李適愈發神武不凡。

  近了,近了,在長安百姓連片的呼喝聲中,那一具碩大的棺槨和一片素白的軍陣緩緩進入皇城朱雀門,正在崔破欲要下令軍士側行,以免衝撞禦道之時,卻見那白白胖胖的霍仙鳴公公氣喘籲籲的跑來,還在遠遠的,他已是拉長了尖利的嗓音叫道:“傳陛下口諭,為國者大,欽準棺槨亡靈並晉州勇士經禦道而行!!!所有皇城部司留守官吏出衙行三拜致敬之禮!”

  他這一道口詔傳出,晉州軍士在主將崔破的引領下宏聲謝禮,這千余人的謝恩聲在這四面圍牆的皇城中流轉不休,當真是氣勢驚人,而那些五品以下的各部司留守小吏們,則是忙不迭的出衙,整齊排列於禦道兩側,一待車駕抵達,便在臨時推舉出的唱禮官的吟唱聲中,三拜致意,其場面之隆重,可謂是自大歷八年郭子儀率朔方軍還朝以來,再未有也!!!
  當隊列行經大理寺時,場面又是引起了一片小小的混亂,這王清堂執掌這專司天下重案審理的衙門幾近二十年,其人又是官聲極佳,自然就引來許多故舊下屬望靈而哭,這場面卻又是別樣的一番唏噓哀愁了。

  眼見隊列離承天門越來越近,不知是那一根弦突然崩發的天子李適,竟是用右手猛力一撩龍袍襟服,抬腳便向承天門下行去,他這一個突然動作,隻將身後那些為他執著禮器的內宦宮娥們弄了個措手不及,隨著一聲急促的尖利唱禮:“陛下起駕……”後面的一乾宮人們急急手忙腳亂的緊跟隨行。

  在隊伍最前列的崔破,第一個看到了走下承天門的皇帝陛下,甚至,他還與之有了一個直接的對視,隨後,讚皇縣子大人才猛然反應過來的俯身拜倒在地上,與隨後拜倒的眾人,口中齊聲山呼萬歲不提。

  肅穆的面容、凝重的步伐,赫赫威儀的李適緩緩行至車駕之前後,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駭莫名的舉動,毫無前兆的,這位撫有萬邦的君王,竟是微微躬身向那碩大的棺槨及數十車晉州軍士遺骸行了一個屈身禮。

  他這一禮固然是讓群臣大驚聳動,也更惹來晉州軍隊列中的一片啜泣之聲,其中更有一軍士控制不住號啕哭道:“阿弟呀!阿弟,你在天有靈,可看清楚了嘛!有陛下這一禮,你死的值了!”

  尚不待禦史大夫杜佑出言諫止天子這僭越君臣大防的行為,一禮過後的李適早徑直邁步入了素白的軍陣之中,一行行的掃視而過,隻讓每一個拜服於地的晉州軍士卒,於一瞬間不約而同的冒出個念頭:“陛下在看我,陛下在看我……”下一刻,一種莫名的感動與自豪不可遏止的狂湧而出。

  這一番細致的校閱持續了約兩柱香的功夫,其間天子陛下更曾經親手拍過三十四個人的臂膀。可憐見的!這些個招募自山野草澤之間的良家子,參軍以前便是見到一個小小的縣令也要聞聲拜倒避讓,更遑論神一般存在的天子陛下了。以至於當李適離開軍陣,重回承天樓頭之時,適才還是悲戚之色的晉州軍將士們,陡然間如同換了個人一般,滿臉都是醉酒般的暈紅,全身更是似乎有無窮的力量想要噴薄而出一般。

  隨後的儀式也就乏善可陳了,自然是由崔破代表晉州軍獻上汴宋軍旗幟及一十三顆叛將的首級,而天子在象征性的看過這些東西後,也少不得說幾句:“卿等浴血殺敵,實乃國之乾城……”之類的官樣話語,隨後便是宣布封賞,在眾將士再次叩謝聖恩後,承天樓頭的儀式正式結束,隨後,便是天子帶領重臣及崔破這等建功的主將,一並捧著戰利品前往宗廟、皇陵告祭,其間的種種繁瑣儀式,委實難以盡述。

  至此,貞元朝的第一次攸關生死之戰正式結束……

  …… …… …… ……

  通告:明天由於全天有課,葉子手上也沒有一個字的存稿,是以更新恐難保證,如有不便處,敬請諸位書友原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