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59章 卷三
  第159章 卷三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然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儀立。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始也!’”

  ————《禮記•冠義》

  七月初九日,黃道大吉,宜行彌尊加冠之禮!隨著太常寺這一批語給定,這一日的長安翰林承旨崔破府,可謂是門庭若市、冠蓋雲集。作為崔破的同族伯父,近來風頭日盛的政事堂崔佑甫相公,及坐師禮部尚書楊炎自然是要當場觀禮的。而這楊炎更因為兩稅法功效大好而甚得天子愛重,近日皇城中不絕余耳的都在紛紛傳說這位鐵杆的崔派馬上就要加同平章事銜,正式入政事堂中做第四位宰輔相公了。

  文臣固然是如此,素日與崔破交道頗少的一乾武將們在聽說數年來少有出府的郭老令公,也將蒞臨孫婿成年的加冠禮後,也紛紛周備禮物,前往崔府,希望見一見這位前主帥,大唐軍神一般存在的尚父汾陽王。

  至於說其他六部及各部司監的官吏們、及郭家旁支別族、崔破的一乾同僚屬下,這也就無須多說了,總之這一日崔府之喧鬧,若是不知內情之人見到,定會以為是那家王爺在辦喜事,隻說來賓的車馬,已是全然將坊間道路全數堵住,更向朱雀大街延伸了數十米之多。

  所幸主管賓客招待事宜的菁若早有準備,除本府全然開放外,更將臨近左右兩家的後花園一並借了過來,方才勉強將賓客們全數安置,也因為此次崔府辦事,直接導致長安以美食著稱的四大名樓因主廚外聘不得不歇業一天,而輕歌曼舞樓更是早早準備,要為自己的這位“大老板”好好效勞一番。

  此時,今天冠禮的主人公翰林承旨崔大人正由郭曖陪伴,立於府門兩側迎侯正絡繹不絕趕來的嘉客,忙裡偷閑之間,崔破見為老不尊的駙馬都尉一直盯著自己竊笑,除了狠狠瞅上他一眼外,也只能無奈的苦笑不已。

  說起來,崔破身上的這一身衣衫實在是今日府門處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菁若原為他準備的禮服,在族長崔知禮昨日抵達閱看後,一聲令下全然廢棄不用,而是自顧自搬出《禮記》,令人連夜趕製了這三身新衫及頂冠。

  博陵及清河崔氏號為當世世家第一,素來打的招牌便是禮儀傳家,於這冠禮之事上如何肯有半點馬虎以至惹人笑話?是以這些衣衫皆是嚴格的複原上古周朝儀製,時隔千年,這些煩瑣不堪的禮服自然與尚簡約大氣的唐人服飾差異良多,也就難怪駙馬都尉郭曖會忍不住的一再竊笑不已。

  “十一郎,今日個兒這陣仗可不是一般的大!整整個多時辰了,見禮、寒暄可是一下都沒歇著,嘿!我這臉現在都酸麻的不會動了,無論如何,你得好好補償才是。”隨著吉時將近,客人也是漸漸稀少,郭曖趁此時機一邊揉著面龐、手腕,一邊抱怨說道。

  “誰讓駙馬爺四海通吃,人緣好!”崔破同樣活動著全身,邊一句調笑著給頂了回去道:“再說,今日個兒這些人是衝著誰來的,你還能不知?要是老爺子提前放句話說不來,這人立馬就得減下一半兒去!”

  “就今年三月間,老五家的小兔崽子大婚,老爺子也只是寫了個條幅過去,那象這次,久不出府的人了,還來參加你這毛孩子的冠禮!說起來,老爺子對你還真是別樣關愛。哎!趁現在清淨,好生說說,當日你離京往晉州上任時,老爺子給你的錦盒裡到底裝的是什麽好寶貝?”似在玩笑之間,郭駙馬問出了這個早已疑惑已久的問題。

  “既不是黃金珠玉、也不是房產地契,至於到底是什麽嗎?這得問你那好侄女兒去,老爺子可是有交代不讓多嘴的。”隨口打了個哈哈後,崔破續問道:“你這駙馬爺可是京中有數的富翁,難得會向我這窮翰林開口,說吧!看中什麽了,只要我能給,總不讓你失望就是”

  聞聽是老爺子有話交代,郭曖也再不追問,微微一笑後,這個素來不拘小節的人物道:“我知道輕歌曼舞樓中你留得還有雅閣,不說多,給我三個就成!否則這天天的還真是支應不過來。”

  “哎,祝老大人……您也來了,這讓晚生如何敢當,蓬蓽生輝、真是蓬璧生輝呀!滌詩,還不扶王老大人進府,小心侍侯著!”見禮寒暄的將太仆寺卿正祝老大人禮送入府後,崔破扭過頭來道:“三個!駙馬爺您乾脆直接殺了我得了!宮裡面也隻給留了四個閣子,您這一張口就是仨,還讓不讓我活了,再說,樓裡早就給了公主二位專用閣子,這都尉也好意思開口!一個,最多一個!多了沒有!”因素知郭曖脾性,是以崔大人與他說話也就少了許多顧忌,難得用這樣一副腔調半真半假的玩笑說話,倒也很是輕松愜意。

  一邊迎候著斷斷續續後來的賓客,一邊調侃著討價還價,最終以兩個閣位成交。因輕歌曼舞樓歌舞詞三絕,於其間表演的又都是宮中梨園教坊、翰林供奉這等頂尖級人物,再加上天子賜匾,這重重光環疊加,直使這一新近躍起的長安名樓身價倍增,偏偏那些雅閣太少,又被崔破定人派出,是以愈發成為身份的象征,現如今,能否坐在樓中雅閣裡聽歌觀舞,已經成為長安人衡量身份地位的重要標準。據說,就連樓中那些散坐,也已經有愈來愈多的人開始申請“長包”,以免緊急宴客時,攤不上位次。

  說說笑笑間,離吉時已是僅隻半個時辰,崔破與郭曖招呼了一聲後,當即轉身入內直奔後院,在伯父崔知禮的親自指導下,脫下身上適才的迎賓禮服,複又換上一套有白鹿皮所製頂冠的服飾,外出見客。

  因來客太多,崔破隻匆匆一番周遍見禮,也是化掉了許多時光。當下更不敢有半分耽擱,再回後院,一邊抱怨著:“行個冠禮怎麽跟走時裝秀一樣”,一邊再次換裝,直到這一身玄麻禮服上身,崔大人方才重重籲出一口氣去,心下道“總算不用再換了!”

  周人行冠禮,講究的是“三加彌尊,逾其志也!”,是以禮儀之間需三次更換不同顏色和材質的頂冠,與之配套的也自然有三套不同的禮服,只是換上這第三套服飾後,卻是不予帶冠,而是有書童滌詩捧了,緊隨著崔知禮往正堂設立香案處行去。

  黑發飄飄的崔破來到正堂,先拜天地、再面北拜過君王,複又三拜列位先祖後,方才端坐堂中胡凳,任由手持剃刀的崔知禮為其去掉額間、面上及頸後茸發。待這最後一刀落定,只聽入門處驀然響起九響靜殿鞭聲,隨即便是一聲尖利的唱禮聲:“皇帝陛下到!文武百官並一應人等拜迎!”

  一聲唱禮剛畢,在滿堂賓客山崩海嘯般的萬歲聲中,便裝九龍常服打扮的天子李適虛扶著須發皆白的郭老令公緩緩入內。

  扶定汾陽王坐定之後,李適方才哈哈一笑道:“眾卿平身!今日朕也是同來觀禮的,眾卿無須拘禮”

  眾人重新落座,案上燃香亦盡,直見那禮部專任讚禮官悠長平和的朗聲唱禮道:“吉時已到,行冠禮!”

  眾目睽睽之下,一身玄色古服打扮的崔知禮緩緩上前,先拈香三拜,口中長吟出一串駢四驪六的文字後,方才沉步行至拜伏於地的崔破身後,緩緩將他那披散的黑發挽起,隨後為之帶上滌詩手捧托盤中的遠遊冠。

  隨後,崔破複又重拜天地、君王、及列祖牌位,再拜過伯父崔知禮及滿眼盈淚的母親崔盧氏後,方才更向眾賓客拱手為禮,而一應來賓除天子及諸位長輩外,也皆是起身拱手對禮,至此,於禮儀之上,早已是五品官職的翰林承旨大人方才正式“成人”。

  冠禮之後,當請觀禮賓客中名望最尊者為行禮人賜字,這滿堂賓客更有何人能更尊於天子陛下?李適雖一再謙讓郭老令公,但是素重進退之道的太尉大人又豈會如此僭越?

  古人取字當與其名之用字有相關或相反之意,當日崔破生時,正值安史亂中,其父因感於刀兵四起、山河破碎,遂為其取名為“破”,李適既決定前來觀禮之時,便早已思量的妥當,推讓一番後,微微一笑道:“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崔卿家這字就取‘複立’二字如何?”

  “崔破崔複立,好字啊!真是好字,陛下真不愧有魁星天子之名,實至名歸,端的是實至名歸!”皇帝金口一開,滿堂自然是嘖嘖稱讚不絕,崔破也是再拜謝過,至此,崔複立大人的加冠之禮才算正式結束。

  隨後,自然是諸般水陸珍饈如流水般奉上,而輕歌曼舞樓中的眾伶人們也是或調弦、或輕歌的於三處高台上買力表演,以娛賓客。天子及郭老令公等身份尊貴之人,自然是被延至別側布置一新的偏廳接待,崔破先至此處敬酒過後,複又出外一番巡行禮敬。

  這一番熱鬧自不需細表,直到弦月初升,擾攘了一天的崔府方才漸歸於寂靜,崔破因自幼喪父,是以此時陪他同於府門處送客的卻是伯父崔知禮了。

  “既帶上了‘遠遊冠’,崔卿可有遠遊之意?”崔破邊在心中細細尋思適才恭送天子時,李適這句話中的真意,邊手中行禮不絕的與眾作別。

  “今日實是是太過於勞碌伯父了,現賓客盡去,且由侄兒送伯父回房休憩如何?”安然送走最後一位賓客,崔破向身側的崔知禮道。

  孰知崔知禮聞言卻並不接話,只是轉身向內行去,渾然不知他如何這般模樣的崔破也只能隨後跟隨相送。

  眼見將至崔知禮宿處,卻聽這位素來不苟言笑的一族之長黯然長歎後,轉身遞過一物於崔破後道:“爾師葉法持真人與老夫同日抵京,因不堪吵鬧是以並不曾到此,現居於崇唐觀中。”言說至此,他複又抬腳向房中行去,只是堪堪走到門口時,方才驀然頓住腳步,背身幽幽道:“思容也隨了觀主一並抵京,這苦命的孩子,此事……哎!……”下一刻,不知更該如何言說的崔知禮又是一聲長歎,徑自入房而去。

  而此時的崔破,恍然傻了一般,只是借著淡淡的的月色,看著手中那一支散發著淡淡幽香的烏木花簪,一時間,往日定州舊事如這無所不至的白月光般,帶著淡淡的朦朧流瀉而來,就連院中樹上那淒厲的秋蟬鳴叫,似乎也化為了一個明眸皓齒的少女聲聲:“表哥、表哥”的呢喃!

  “如此星辰如此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也不知時光過了多久,隻到滌詩那一聲緊過一聲的呼喚傳來,方才驚醒了無聲佇立的崔破,小心的將手中花簪納入懷中後,他才微微抽動著嘴角應聲而去,而在他身後房中,更隱隱傳出一聲蒼老悠長的歎息……

  …… …… …… ……

  哎!避也避不過去,葉子又要寫感情了,只是不知道這次又將換回多少書友的批評!筆力不夠,體驗不夠,徒喚奈何!!!
  今天這一章於冠禮上描寫太多,並非葉子想要湊字數騙錢,花了許多時間找這些資料,總是希望能介紹給大家,如果有書友對此很感興趣,葉子也算功夫沒有白費;如果書友不喜歡,那葉子只能是十二分抱歉了!

  另:關於古代冠禮的具體程序,現在學界有很多種說法,葉子乃擇其一,不能保證一定正確,在此一並說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