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68章 卷四 龍騰四海 海事〈一〉
  第168章 卷四 龍騰四海 海事〈一〉

  大唐廣州府衙
  因是一府牧守之所在,是以這府衙佔地極是廣大,奈何年深日久之下,其地又是刑獄監判之地,未免多顯蕭殺森寒之氣,縱然是在這日日溫暖如春的嶺南地方,依然無法掩飾其官司衙門獨有的陰寒氣息。

  然則,新任廣州刺史崔破大人履新後的第一次宴客,竟是選擇在這樣一個大大出人意料之所在。

  憑借盞盞宮燈及無數鮮花裝點,宴客正日的府衙前院,總算有了些些喜意,雖則仍然不免顯的怪異,但畢竟也算的上是差強人意了。

  午時前一時辰,獲邀之佳客便已陸續持柬書到達此地,而於府衙處迎客的卻是近日他們多所交往的廣州別駕林闊,林遼遠大人,在他身後,一字排開負責引導事宜的卻多是年紀甚輕的弱冠少年,想來必是那海關寺中諸人。

  “二哥,刺史大人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麽藥?在府衙宴客,還真虧他想的出來,新鮮倒是新鮮,只是也未免太晦氣了些!”府衙門前,一個身著輕容團衫的四旬男子於拱手見禮之間,悄悄向林闊問道。

  “定遠,休得胡言!”林闊低聲輕喝了一句後,微微扭頭間,見那幾個海關寺中少年俱都迎客去遠,方才更壓低聲音道:“四弟,今日非比尋常,你且管好那張嘴,萬萬閑話不得。當牢記‘多聽少言’四字;再者,無論席間刺史大人提何要求,縱然是要將你的全部身家沒官,你也斷然不可說一個‘不’字,否則,若有殺身禍事臨頭,為兄即便近在咫尺,也是護不得你周全了。”原來,這輕容團衫男子乃是別駕大人的同族堂弟,其人亦是以海事為生,專做的便是往來近海新羅間的瓷器生意,因有林別駕多方照拂,更兼其人心思靈動、為人四海,是以短短數年之間,生意竟是越做越大,成了這廣州城中近海貿易的佼佼者,唐商中的頭面人物,似今日這等場面,自然是少不得他的。

  那林定遠見二哥說的鄭重,遂收起笑鬧心思,微一拱手之後,正肅了面容,緩步入的衙內而去。

  “林叔,您老也來了,請往這邊行。”,林定遠循聲看去,隨即展顏一笑道:“喊聲林叔就是,什麽老不老的。昨日犬子言文廣賢侄入了海關寺,我還道是這小兔崽子誑我,沒想到竟是真的,只看賢侄這番作為,吳老兄當的上‘教子有方’四字!”

  “林叔謬讚了!這邊請,說起來如今這廣州城中,誰不知道林府大公子景文兄是有名的‘神算’,做起生意來,心思之靈動,頗有林叔當年之風,我們這等閑人是萬萬不敢比的。”邊領路前行,吳文廣邊奉承言道,其人雖只是入這海關寺僅月余時間,但於人情練達之上,倒是著實長進不少。

  詫異的看了這昔日常於章台冶遊的吳文廣,林定遠哈哈一笑後道:“賢侄投了這海關寺僅月余時光,真讓你林叔刮目相看了。”誇讚了一句後,他乃略壓低聲音問道:“賢侄可知今日宴會之中,崔大人有何章程?”

  “這個,林叔,您確實是為難小侄了,使君大人前些時候北上潮、漳、泉、福諸州,回轉也不過短短兩日時光,小侄也是隨眾人參見過一回,那裡就能知道大人的心思?”吳文廣面上微帶苦笑說道。

  “那賢侄所供職的海關寺又是幹什麽職司的?”,林定遠對這回答倒是並不吃驚,乃跟上一句問道。

  “照這月余使君大人安排的事體看來,這海關寺想來是朝廷統一管理東南諸州海外貿易之所在,大約就是檢查‘違禁’及征收‘海稅’諸事了。”吳文廣隨意的一句話卻是引得林定遠全身一震,隨即更續問道:“這海稅如何個征法,賢侄可知嗎?”

  搖搖頭,吳文廣答道:“這個使君大人倒是不曾提及,只是聽說此次是東南四道沿海十一州同時開征。”

  “好大的手筆!”林定遠心下暗暗嘀咕了一句後,無言前行兩步,眼見已是到得席次正位,他遂定住腳步對吳文廣微笑道:“賢侄,你們這海關寺可還在招募新人嗎?若是有機會,你把景武也引薦進去,此子雖是愚苯,但於這新羅語上,倒也是堪稱嫻熟,此事若成,林叔足承其情了。”

  眼見素來以紈絝子弟視己的林定遠這般軟語相求,吳文廣心下實是受用,一番連稱不敢的謙讓後,直說自己當鼎力而為,隨即將他引領至席位後,自告退去別處幫手。

  午時前一刻,懷著各種異樣心情的佳客皆已悉數到達,各依所屬的分席坐定,邊打量著四周情景,邊相互交耳竊談。而在這滿院佳客中,赫然竟是以白袍長須的大食及膚色黝黑的獅子國人居多,其他如新羅及林邑諸國蕃商也不在少數,反是那唐廷商賈卻不過只有寥寥十余之數,隻由此情形亦可得知,這大唐海事貿易,實以蕃人佔優。

  在眾人交相揣測的言談中,時光飛快流逝,午時正至,只聽一聲長長朗笑,在滿院矚目之中,一個年紀剛過弱冠的年青官員自衙中官廳走出,緩步於那“勤政務本”的匾額下站定,頎長的身形襯托著那俊秀的儀容,眾人一時都覺眼前大是一亮,忍不住心底暫上一句道:“真個是好風儀!”,若非是此人身上那一身標記其身份的緋紅官服,只怕是從不曾與之相見的眾人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眼前此人便是新任的廣州刺史大人。

  其實以崔破的四品官階,他本是穿不得三品緋衣的,只是自玄宗朝天寶年間,為彰地方州府主官之威儀,遂有了“借緋”之說,意即四品官吏可借三品緋衣為服,待任滿回京敘職時,再行繳還。這一身緋衣官袍用料考究、做工細膩,憑空又為崔使君添了三分官威。

  “本官自履新以來,因忙於雜事,以至於遷延兩月方才得與諸位相會,實在是失禮的緊了,現借此飲宴之機,自罰三盞,以贖怠慢之罪。”,面帶笑容說完,隨著他一聲高呼“酒來”,早與衙內等候的滌詩隨即捧盤奉盞而上,崔破連飲三盞後,乃將手一揮,高聲喝道:“開宴,上酒!”

  隨後的半個時辰,崔使君便如同穿花蝴蝶一般,盤旋與各個席次之間,早已掌握今日賓客資料的他,一一寒暄勸飲,尤其是面對那許多蕃邦商賈,刺史大人更是依據近幾日學來的異族母語問候,這一番心思畢竟沒有白費,直使滿院賓客都是心下大是受用,也將適才院中的不安與猜疑氣氛消解不少,一時看去倒也是賓主融融。

  “崔大人果然是國朝棟梁,更難得的是如此美風儀,老令公大人得孫婿如此,實是慧眼如炬,不由得不讓人大是欽佩呀!只可惜崔使君大婚及加冠禮時,本使俱因皇差在身,不能躬身到賀,還望使君大量,務以此罪我才是。”尖利的嗓音、保養的如同嬰兒般的皮膚,不消說,現下開言之人必是內廷廣州供奉使黃斯文,黃公公無疑了。

  “不敢當公公如此!”崔破心下既已決定拿此人開刀,面上便絕少客套,隻微一拱手,對這黃公公的邀飲直如視而不見一般,擦身向別席而去。

  這黃公公打著內廷的招牌,任意搜檢船舶。於這廣州期間可謂是聲威赫赫,歷任刺史固然是對其禮敬有加,那一乾被他捏在手心的往來商賈們,更是對其半點不敢得罪,他又何曾受過如此冷遇,況且又是在這大廳廣眾之下,一時間,面色由紅變白,複又由白轉青,待這一輪變幻完畢,眾目睽睽之下的黃公公實在是忍不下這口氣去,重重將手中僵執的酒盞重重頓於幾上,起身尖聲喝叫道:“走!”

  滿院寂靜中,眼見黃公公由兩個小宦簇擁著已是行至府衙門前,卻見適才尚是滿臉和煦的刺史大人冷冷一聲道:“走?今日本官尚有借重黃公公處,還請公公稍留為宜,來呀!請黃供奉使歸坐。”

  “崔破,你究竟意欲何為,本使乃是有內府寺發票赴任的,你一個小小廣州刺史還管不得我!現下你放本使回衙,看在公主、駙馬面上,我自可不與你計較,否則,宋公公及皇上面前,本使自有與你……”,不待又驚又怒的黃公公將話說完,早有隨行而來的四衛之一,在崔破的眼色下,上前驅開兩個嚇的發抖的小宦,將一塊絲絛緊緊將其嘴堵住,看定。

  這一個驀然而來的變化直使院中愈發落針可聞,適才溶溶蕩蕩的氣氛消弭無形,所有人都將目光灼灼緊盯向已然重上衙前高階的刺史大人。

  “小小一點家醜,倒讓眾佳客見笑了,還請諸位勿驚”,哈哈一笑後,崔破溫言說道,不過只看眾人依然是一幅緊張的模樣,想來他這番安慰話語收效實在有限。

  “傳正兄,怎麽樣!愚弟說的不錯吧!這崔大人出手實在大是不凡,依刺史大人慣例,這黃老賊此番怕是報應臨頭了。”院中背牆僻處,滿臉興奮的吳文廣對范傳正小聲言道。

  “黃老賊,你也有今日”眼見老氣死老父的大仇這般模樣,心下跌宕不休的范傳正那裡還說的出話來,隻用一雙噴火的眼眸緊緊盯住那黃公公,恨不得一個跨步上前手刃此賊。

  “今日與宴的都是我廣州一地海事商家的頭面人物,本官將大家請了來並無別意,一則是想與大家見上一見,也免得日後對面不識,失了禮數;這其次嘛!卻是想借此時機,宣布我大唐海關寺正式成立。”

  聽到“海關寺”三字,適才落針可聞的院落中頓時微泛波瀾,眾商賈愈發凝神聽去。

  “只是在說道這海關寺之前,本官卻是不得不提一提這位黃公公”一言即畢,崔破陰沉了臉色扭頭向黃供奉使道:“黃斯文,你這閹狗,假內廷供奉之名,行貪賄盤剝之實,竟敢肆意察拿索要往來海事商船,稍有逆爾之意者,動輒以供奉內廷之名強扣船隻,爾之所為,不僅愧對天子,更大傷我朝體面,其罪之大,不誅難容朝廷法度,更難平廣州士庶民憤。來呀!將此民賊推出府門,斬!!!”

  這一聲厲喝出口,早有等候已久的衙役擁上,在滿院人驚駭的目光中,將聞言軟癱在地的黃斯文拖出衙外,隨著三聲金鑼鳴響,隨即便有一個腰纏紅巾的衙役用托盤捧回一個大好頭顱交令。

  淡淡將那首級瞅了一眼後,崔破微微一笑,對滿院色作煞白的賓客道:“海關寺,顧名思義,乃我大唐管理往來海事之所在,具體到貿易上,便是負責查驗進出海船、收取商船海稅及促進海外貿易三事上了。自即日始,往來東南沿海諸州商船事宜,一體由海關寺接手,其他任何人等,不再乾予其事,換言之,只要進出之商船經過本寺查驗並足額交納海稅後,便可於我大唐近海諸州通行無阻!”

  其時,唐廷海事因無統一管理,是以往來海客多受重重盤剝,而不同州府之間,更是索錢多少更有不同,實是往來貿易之商賈們最為撓頭之事,此時聽聞崔破這般說法,心下大覺此實為善政無疑。

  “刺史大人,卻不知道這海稅是怎麽個收法?”,急性子的大食商人撒馬爾罕問出了一個眾人都是大為關心的問題。

  “絲綢及瓷器等貴重貨物取十稅一,而其他一應雜貨循十五稅一”,滿面和煦的崔破淡淡答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