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龍遊大唐之貞元記事》第154章 卷三 
  第154章 卷三 
  苦笑著搖搖頭,當翰林承旨大人走出兵部衙門時,天色已是暮色四合時分,再看看手中的這一份備案名單,崔破總算覺得自己這一下午的時光沒有白費。

  自當日晉州軍圍攻門下侍郎張鎰府,第二日,崔破自劾統軍不嚴的折子到省,也正如李伯元所料一般,他這一本奏章給眾人留下了一個攻擊的口實。也正是緣於此,使李適名正言順的消解了他此次的大功,最終除了“讚皇縣子”這樣一個最低爵位的封賞外,竟是再沒有半分實質性的好處,不過此舉也使許多個紅眼睛的各部官吏們得到了一個難得的心理平衡。

  與對崔破的賞賜不同,對於生還的晉州軍士兵,朝廷確是展現了少見的大手筆。依照軍功高低,這一乾人等竟是人人皆有封賞,錢糧布帛之外,於軍職上,最低的也成了領軍五十人的隊正。而其中除留有五百人隨新任實授晉州參軍高崇文重建新軍外,其余的數百人竟是被全然打散,分配於江南四道,尤其是僅淮南道神策軍一部,安插的一線帶兵官就有近四百人,而那些能通達文墨之人更是多有被直接轉為吏部管轄,實授分管下縣治安緝盜縣尉的。

  而崔破這兩日糾纏於吏部、兵部之間,便是一個人一個人的磨著這手下軍士的出路去向。盡管他已被朝廷明詔解了晉州中鎮將的武職,徹底重轉為文臣,但是對生死袍澤兄弟的關心使他做起這件事來,直有無比的認真,而這兩日不厭瑣細的“分寸必爭”,也使崔大人護短的名聲遍傳長安,那些個即將遠行赴任的晉州軍士們固然是感激啼零,而許多六部沉淪下撩已久的小吏們,也深以不能為如此上官之屬下為愧恨。

  拖著疲倦的雙腿,回歸家中的崔破剛剛下馬,就見到府門處的那一張紅色招貼:
  本府主人近日概不見客,奉喻諸遠行晉州軍士:文官不貪錢,武將不怕死!庶幾,國必威遠強盛矣!切切勿忘為荷!

  扯動唇角笑了一笑,崔破心下暗讚菁若果然是處事麻利。原來,自兵、吏兩部行文陸續到達,這兩日來崔府辭行的前晉州軍士們可謂是絡繹不絕,攪擾府上倒也還罷了,這“陰結朋黨”四字卻實在是不得不防。不成想自己剛剛於中午時分隨意說出這句話,此時卻已是張貼了出來。

  隨著迎候出來的老郭頭緩步入府,崔破隨口問道:“李先生在做什麽?”

  “回孫姑爺,李先生在帳上支了銀錢,說是給各位軍爺們送行去了。說起這個事,帳房小六也正急著找您,想回一回這事。”老郭頭邊前行帶路,邊微微側轉半個身子賠笑說道。

  “噢!他又有什麽想頭要說?”打了一個哈欠,身體極是疲乏的崔破跟上問道。

  “這個,說起來孫姑爺早有吩咐,小的們本不該如此多事,只是這李先生支的帳目太大,櫃上稍有怠慢,他還要做臉子給人看,這……”

  不待面有委屈之色的老郭頭說完,早已正肅了臉色的崔破當即一句話給喝了回去:“公子我前言在耳,於這府中,李先生說話便是與我無異,別說是支領銀錢,就是他把這宅子賣了,你們也得盡依著他,倘若有人於此事上怠慢了,可就怪不得公子我不念舊情面!”

  眼見於府內素來對下人極是和氣的孫姑爺如此勃然做色,這老郭頭那裡還敢多話,也隻喏喏應是而已。

  進的正堂,一盞茶畢,恢復了許多精神的崔破遂向旁立侍侯的滌詩道:“去,把後園中的郭校尉請來!”

  也不過半柱香功夫,自至長安後便一直居於崔府的郭小四便緊隨滌詩之後到達。

  躬身一禮,道了聲:“參見大人”後,郭小四不發一言的於堂下胡凳坐定,只看他這一份鎮定功夫,那裡還有半日當日捕快頭的油滑?

  默默注視這個得力屬下良久,崔破方才自袖中掏出一紙文書遞過道:“自即日起,你這一部人馬脫離晉州軍中屬籍,轉入將作監作坊轄下,郭大人該做什麽事還照舊去做,尤其是河北魏博鎮那條線,一定要給本官盯緊了!”

  郭小四起身接過,見這卻是一紙實授自己為從七品上階工部主事的文書,那鮮紅的吏部司官司紋章,隻讓郭大人好一陣心旌搖動,只是他此時的鎮定功夫已遠非昔日可比,是以面上倒也不曾有半分變化,隻小心的將之收入懷中後,起身答道:“謹遵大人吩咐”

  “本官於延福坊購了一棟兩進的宅子,地段雖說不上太好,倒也還雅靜,這便一並送了給你,也算是賀升遷之喜了,郭大人得便兒便將家人接了過來,一家子嘛!終歸是要團聚著才好。”

  聞聽此話,郭小四心底感激伴隨著絲絲寒意一並升起,又是一個躬身謝禮後,方才開言道:“大人當日曾言,李伯元先生……”

  “此事你毋庸有疑,盡管按我當日吩咐便是”言至此處,崔破微微沉思片刻後,續言道:“至於這魏博田惜之事,你只需前來報我便是”

  “是”郭小四輕聲回話後,見崔破再無吩咐,便轉身出堂而去,只是剛剛行的堂門處,卻聽見身後悠悠一聲傳來道:“京中‘密子房’實力深不可測,爾等宜避其鋒芒才是”

  …… …… …… ……

  一月後 長安 宮城
  換過便服常袍、驅趕開一應從人的天子陛下,在霍仙鳴的陪同下,步履悠閑的向扶余宮中行去,邊行步之間,心情大好的李適猶自不忘打趣道:“霍伴伴如今也是日理萬機,還這樣陪著朕,倒也是委屈你了!”

  “大家此言可真個是折殺老奴了,能貼身侍奉陛下,這得是多大的福分!別的不說,光是宮裡的這幾千個奴才們,誰不是眼巴巴的瞅著、盼著,能攤上這份好機緣?”如麵團一般的霍公公,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盡量壓低尖利的嗓音說道。

  這話直引來李適一陣哈哈大笑,隨後,他方才漫不經心發問道:“近日密字房可有什麽特別的消息呈報?”

  “近日地方呈報的多是有關春稅之事,畢竟這是咱貞元朝改兩稅法後的第一次征稅,難免就亂了一些,至於河北四鎮嘛,倒也沒有什麽特別處,江南等四道也日漸安定,鬧事的人少了很多。說起來,老奴真個要恭喜陛下了,自安史亂起,這天下還不曾有象此時這般太平的,這還是大家登基的第一年,再往後,那還了得!”一口氣說道這裡,霍仙鳴竟真個是應聲拜伏於地,口呼聖君不已,隻將李適愈發逗的愈發大笑連連。

  原來,約在半月之前,最得陛下寵愛的竇文煬公公,不合在棲鳳閣伴駕之時,失手打碎了太宗陛下遺留的明黃鎮紙,被大發雷霆之怒的李適當即便要拖出斬首,幸得霍仙鳴求情,方才免了一死,被發配去了守皇陵。

  隨即,不出意外的便是霍仙鳴公公隨即接掌了密字房,一躍成為大唐內宦第一,這個驀然發生的人事變動除了使霍公公更上層樓以外,更意外的使整個宮禁之中風氣為之一變,倒也算的上是無心插柳了。

  說話之間,李適兩人已是距離扶余宮越來越近,早有眼睛尖利的宮女發現後,入內通報,不過片刻功夫,便見那韋賢妃領著一群鶯鶯燕燕的出宮迎接聖駕。

  免不了又是一番見禮後,韋妃見李適眉眼之間自有壓抑不住的喜意,乃湊趣一句問道:“今日個兒有什麽大喜之事?惹的陛下如此歡喜。”

  “這卻是賢妃有所不知了,今日江南諸道的稅薄已然傳抵京中,僅這春稅一項,竟是已經抵的上去歲全年收入了,朕如何能得不喜?愛妃念念不忘要為崇唐觀中太上玄元皇帝再塑金身,朕看倒也是能辦了!想不到,這楊炎不僅精通禮式,於財賦上竟也是個人才,能想到如此妙法,且不說……”被韋妃一言搔到癢處的李適還待要滔滔不絕的說下去,卻早被一支纖纖柔荑給輕輕堵住。

  “既來到臣妾這扶余宮中,便不再言朝堂之事。陛下莫非忘了當日約定不成?再說這為老君重塑金身之事,本講究的臣妾對祖宗的一點孝心,若是陛下自太府庫中撥了銀錢,那又算甚麽一回子事?大家的寵愛臣妾心領了,只是這銀錢卻是不要了,省下它們,那怕就是黜免了一縣的稅賦,不也是天子的一片雨露君恩?前日,李真人來宮中為臣妾解夢,還說陛下近日於朝政上能無為清淨、與民休息,臣妾聽在耳中,可真是高興的緊!”韋妃這樣絮絮叨叨說來,只聽得李適心下暖意頻生。

  攜手徐行之間,兩人已是入的殿來,李適目光流轉,卻是被花幾上一份做工精致淡雅的請柬給吸引過去,詫異之間,乃發聲問道:“愛妃,這是……”

  嫣然一笑,韋妃掩嘴道:“讚皇縣子崔大人領著翰苑的一幫才子們辦了個‘輕歌曼舞樓’,這事,陛下竟是不知曉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