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國梟色》第89章 灰口鐵炮
  第89章 灰口鐵炮
  朱雀大道。

  劉鈞騎著馬正往匠造司方向去。

  迎面而來的百姓自覺退到道路兩邊,一個個面向他躬身行禮。

  以前見到靖王出行,他們恨不得躲的遠遠的,但現在他們不害怕了,相反還都帶著由衷的崇敬。

  坐在馬上,劉鈞不斷向百姓點頭致意,這樣的情況他已司空見慣了。

  在王家村的百姓到王府門前向他謝恩後,之後的幾天陸陸續續有百姓自發趕來向他謝恩。

  而且不僅是景陽城的百姓,其他四府也有百姓前來,王府門口可謂一天到晚人流不息。

  據下面的官員說,分田後,一些地方的百姓甚至將他這段時間除掉高鴻允,逼豪紳捐田的事編成了歌謠到處傳唱。

  對此,他自然十分高興。

  身為靖王,還有什麽比百姓的擁戴更讓人鼓舞的。

  畢竟自今以後,景州上下便真的如臂使指了。

  不多時,一行人抵達了匠造司,劉鈞下馬來到院中。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如今景州內部的隱患已經全部被他根除,發展的道路上再也沒了絆腳石。

  騰出手來,他自然要一心一意壯大自己,攜全民之力一致對外,收回外四府。

  景州這一半的土地就像是孩子離開了母親,時間上已經太久了。

  自然是全力發展一致對外。

  “殿下。”

  得知劉鈞前來,龔鳴風塵仆仆出來迎接。

  劉鈞徑直向院內走去,問道:“這些日子高爐建的怎麽樣了,又燒製了多少黏土乾鍋鐵?”

  自掌握了新式煉鐵煉鋼技術後,龔銘便按照劉鈞的吩咐在匠造司大興土木。

  他道:“回殿下,目前為止,匠造司院子中已經建了五十座高爐,粘土坩堝也燒製了三千余個,直到匠造司內再也沒有地方了,下官才停下。”

  劉鈞點了點頭,鋼鐵是一切工業的基礎。

  現在他不敢說景州的鋼鐵技術世界最高,但一定是景州最高的。

  此法生產出來的鋼鐵無論質量還是數量絕對吊打榮朝其他地方。

  擁有這樣優勢技術,他自然要轉化為軍事實力。

  之後他便會讓匠造司全力爆鋼鐵產能,為農耕用具至火槍火炮提供基礎材料。

  畢竟分了土地,農耕工具定然缺乏很多,而景州的邊軍則一直嗷嗷叫著要裝備。

  二人說著話,走了不到百米便來到了匠造司內的臨時鋼鐵坊中。

  此時,五十座高爐一字排開,延綿一百多米。

  和王府院落中的高爐一樣,這五十個高爐旁邊俱都建有一個風熱爐。

  在高爐前面還有一個個池子,這是將生鐵變成熟鐵的地方。

  此時匠造司的匠人正在忙碌著,滾滾鐵水蒸騰,讓本就炎熱的天氣顯得更熱了。

  煉鐵的匠人身上更是出汗如油,一個個的臉上沾著炭黑。

  “這五十個高爐,現在一半用來生產生鐵,一半用來生產熟鐵,已經生產出來的鐵料都堆在庫房中,煉鋼時只需取出來放入乾鍋中即可。”龔鳴指著高爐對過的一個棚子說道。

  劉鈞轉頭看去,見裡面一些匠人正在忙碌。

  他走了過去,只見棚子裡面都是縮小版的高爐和風熱爐,差不多一米高。

  不過和高爐不一樣的是,這些爐子裡不填料,而是坐著一個個黏土坩堝。

  下面,匠人利用鼓風機燒火,上面匠人則將生鐵和熟鐵放入乾鍋中。

  因為利用高爐的原理,坩堝內的溫度足以融化生鐵和熟鐵。

  兩者融化後,匠人便將上面的雜質瓢出來,最後將坩堝從爐子上架起來,把裡面鋼水沿著一個瓷土燒紙的斜坡倒入下面的模具中。

  凝固後,一個個成型的鋼錠出現了。

  親眼目睹了完整的煉鐵煉鋼過程,劉鈞十分滿意。

  雖說坩堝煉鋼技術的產量低,但這是相對於現代來說的。

  放在榮朝,比起百煉鋼來,簡直等於巨量了。

  再說,他這些鋼不過用於農具和軍事方面,既不鋪鐵路,也不造鋼鐵巨艦,用起來那是綽綽有余了。

  “本王這次來有件極為重要的事要交給你。”劉鈞亮了亮手中的圖紙,“造火炮。”

  “火炮?”

  龔銘又驚又喜,火繩槍的鍛造之法已經讓他開了眼界。

  他沒想到靖王還掌握著火炮的鑄造之法。

  雖然困惑靖王是如何擁有這些技術圖紙的,但他又不敢問。

  再者,這定然是個機密,問不如不問。

  “扶余人佔領外四府後,下一步定然會進攻內四府,留給景州的時間不多了,在他們進攻之前,匠造司必須為景山塞提供至少三百門火炮。”劉鈞神色嚴肅。

  奪不回外四府,景州永遠談不上真正的崛起。

  “下官就是不吃不喝,也會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務。”提到扶余人,龔銘露出和劉鈞相似的表情。

  對景州來說,扶余國便是抵在胸口的一隻劍。

  劉鈞點了點,走到棚子裡面的一張石桌上,將圖紙鋪開,問道:“翻砂鑄造工藝你知道嗎?”

  “這個下官倒是知道。”龔銘得意的笑了笑。

  在劉鈞面前他總算是沒有一問三不知。

  “這就好。”劉鈞松了口氣。

  據記載,翻砂鑄造工藝最早的來自宋代,當代歐洲在十五世紀才掌握翻砂鑄造。

  這是一種采用黏土和砂子混合製造模具的方法,應用十分普遍。

  即便是現代,很多模具依舊采取這種倒模方法,比如鐵鍋之類。

  現在他要教給龔銘的鑄炮方法便是翻砂模鑄炮法。

  本來,在鑄炮的技術中,他首先看到了鐵模鑄炮,但衡量之下,他還是決定棄用這種一模多用的造炮之法。

  因為鐵模鑄炮法雖然可以一模多用,但卻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缺點。

  那便是造出來的火炮是白口鐵構成的。

  但對於生鐵炮而言,最理想的材質卻是灰口鐵。

  雖說白口鐵和灰口鐵都是生鐵。

  但是白口鐵是含碳百分之二點五,含矽百分之一以下的生鐵。

  而灰口鐵含碳量約百分之三,含矽約約百分之二的生鐵。

  因含鐵低,含矽高,所以灰口鐵的延展性更好,且吸震性也和冷卻速度也比白口鐵強很多。

  這便造成白口鐵火炮和灰口鐵火炮性能上差異巨大。

  歷史記載,清英鴉片戰爭中,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為了加強虎門的防禦,新鑄造了六十門大炮,但試放時便當場炸裂十門。

  這便是因為六十門火炮的材質皆是白口鐵。

  因為更易炸膛,清軍火炮的火藥填裝量只能減少,這又造成相同口徑的火炮,清軍的火炮威力更小。

  加之白口鐵冷卻的慢,大大延緩了重新裝填的速度,導致戰爭中往往英軍發射了十炮,清軍往往只能發射五六炮。

  鑄造工藝導致的劣勢可見一般。

  正基於此,他決定寧願麻煩一點,也要鑄造出灰口鐵火炮。

  而不是讓他的士兵死在頻繁的炸膛上。

  PS:今晚一章,明天補回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