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帝國梟色》第230章 登基
  第230章 登基
  登基大典在一個秋季的晴日舉行。

  當日,景陽城被蜂擁而來的百姓擠得像塞滿了鯽魚的木桶。

  每個人都想要目睹這位帝王披上龍袍時風光。

  在心裡,他們也由衷希望這位帝王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按照李然的安排,劉鈞早上起來便穿上了精心訂製的龍袍。

  八點的時候,他在眾多官員的陪同下祭祀了太廟。

  這裡供奉著歷代靖王的牌位。

  當然,以前也沒有資格稱之為太廟。

  只是因為劉鈞登基為帝,這裡才改稱為太廟。

  祭祀了先祖,劉鈞按照規程登上了景陽臣的北城門。

  在城門上與百姓見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也一直在等待著劉鈞。

  見到一身龍袍的劉鈞出現在城門山,眾人高呼。

  聲浪浩大,直衝雲霄。

  見匍匐了一地的百姓,劉鈞道:“吾之子民,請起,今日,朕榮登大寶,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廢除天下百姓對官員,對朕的跪拜之禮,朕之子民,可流血,可犧牲,但絕不能做卑微屈膝之人。”

  “吾皇萬歲!”

  百姓們聞言又是高呼一聲。

  這時候,一個原本跪下的百姓站了起來。

  見狀,越來越多的百姓站了起來。

  只是依舊向劉鈞作揖,作為行禮之態。

  劉鈞點了點頭。

  經歷這些年,景州的科技依舊超然於世界。

  但是封建王朝統治下培植的奴性還尚未褪去。

  他這麽做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來自當代的思想。

  而是為了給百姓們留下一份精神財產。

  在以後的年代中,每當學生們讀到歷史上這一頁。

  能夠明白,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在寧朝建立的第一天便站立起來了。

  李然等官員面露微笑,他們早就和劉鈞通過氣。

  知道劉鈞會這麽做。

  而且因為受到劉鈞的影響,他們也漸漸明白。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的那一套已經不適合新王朝。

  他們要建立的這一個新王朝,將要充分在尊重百姓的基礎上,發揮百姓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僅僅是魚肉百姓。

  在城牆上逗留了一會兒,劉鈞在儀仗隊的護送下回到王府。

  不過,這裡已經不是王府,而是皇宮了。

  對劉鈞來說,他不需要再單獨在景陽城建立一個皇宮。

  這樣太過耗費人力財力。

  有這個王府就挺不錯。

  再說,這個國家的封建時代結束了。

  他身為從封建時代過度到近代的人帝王來說,不需要再那麽遵守舊時的規製。

  進了王府,他在王府後院中同眾官員將領見面,接受了他們的恭賀。

  同時,宣布了新朝的機構制度。

  比如,李然負責的府衙更名為國事院,總理新朝大大小小的政務。

  國事院設置宰相,副宰相。

  當前,李然為宰相,劉讓為副宰,共同治理新朝。

  國事院下有工業司,商務司,農業司,財政司,外事司,新聞司,建設司等一眾部門。

  另外,司法方面建立了監察司,獨立於國事院,直接對劉鈞負責。

  湯舟的飛狐衛正式更名為國安司,負責內外的情報收集與穩定事務。

  至於軍隊方面則沒有多大的變動,畢竟因為軍事先行。

  當前軍隊的制度已經全面借鑒了當代的經驗。

  除此之外就是胡為負責的內務司。

  主要功能就是為照顧劉鈞的衣食住行,以及傳遞命令。

  第一天完成了登基的主要事項後。

  第二天,新朝發布了年號——寧朝,承平元年,正式昭告天下。

  自此,喧鬧的登基大典終於告一段落。

  一個新的王朝,寧朝正式誕生。

  劉鈞登基的消息很快隨著商人的流動在東洲大地上傳開。

  扶余國皇帝拓跋勝第一時間上表恭賀。

  如今,攝取了明王和漢王的土地後。

  寧朝已經是一個擁有十三個州,人口五千余萬的龐大王朝。

  加之寧朝恐怖的工業能力,扶余國只能在這樣的新王朝面前瑟瑟發抖。

  不過對於拓跋勝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壞消息。

  因為劉鈞越強大,他的地位就越穩固。

  然而,對於中原苟延殘喘的其他勢力來說這就是不同了。

  劉鈞稱帝,意味著平衡被徹底打破了。

  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毀滅。

  宣州。

  蕭玉山得知劉鈞登基後,整個人瞬間蒼老了十歲一般。

  劇烈地咳嗽了數聲,他道:“東瀛二十萬大軍須臾間飛灰湮滅,足以看出劉鈞軍隊的實力,這些年,他的軍隊不但沒有衰弱,反而越來越強了。”

  蕭谷一臉頹然,他道:“當下,劉鈞佔據十三州之地,實力最為雄厚,我們是萬萬敵不過他的,父皇,這可如何是好?”

  蕭玉山沉默半晌,道:“明王這個蠢貨,招來了東瀛人,給了劉鈞出兵的借口。”

  想了想,他道:“登基後,劉鈞定然要一統中原,只是我們也不能這麽坐以待斃,你立刻差人前往晉州,當前,唯有聯手方可與劉鈞一戰。”

  蕭谷點了點頭。

  以前,他們與晉王水火不容。

  但現在,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

  於此同時,晉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同樣派人前往宣州,聯絡蕭玉山。

  他們兩人聯手,便擁有半壁江山,加上多斯國的幫助,未必不能與劉鈞一戰。

  劉鈞登基帶來的蝴蝶效應,在中原大地上蔓延著。

  各色消息不斷飄入景陽城,被送到劉鈞的府邸中。

  “陛下,蕭玉山和晉王欲聯手欲我們相抗,當前應集中兵力一舉滅掉他們,中原之地便盡可得也。”

  劉鈞登基後,蘇縉和薛常青都回來了。

  按照劉鈞的命令中止了征戰的步伐。

  為的便是看看各方反應。

  劉鈞點了點頭,東瀛人被消滅後,在南方他們基本上沒有多少軍事壓力。

  留下一個軍就足夠了。

  於是他對薛常青道:“既然如此,你們合兵一處,用八個軍滅掉他們。”

  按照劉鈞的想法,南方留下一個軍就足夠了,景州再留下一個軍負責保衛。

  剩下的八個軍盡可出擊,他相信三十二萬人的大軍,對蕭玉山和晉王足以形成摧枯拉朽的優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