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國梟色》第74章 一石三鳥
  第74章 一石三鳥

  朱雀大道與明玉大道交匯的十字路口。

  劉軒將寫著商貿司三個燙金大字的匾額掛在一間三層店鋪上。

  這個店鋪曾是前任景陽知府秦慶雲的家產。

  自被查封後便一直閑置,今日劉軒揭了封條,啟用此處。

  雖說他是工業司的主事,但因商貿司暫時無人,依照劉鈞的意思,在沒有選拔出合格的人選之前,他暫時兼任。

  對此,他自然不敢有任何異議。

  短短的時間內,先是他父親任景陽知府,接著又是他勝任一司主官。

  劉鈞給了他們家太過的恩寵。

  得知他當了官之後,他的父親劉讓連夜去王府叩謝,回來後,高興地喝了一壇子酒。

  大醉中告誡他,終其一生不得辜負王府的恩賜。

  他不愛說話,但內心卻是敏感的,即便他的父親不說,他也會這麽做。

  因為他感受的出來,劉鈞是真的信任他。

  “再往中間來一點,對。”

  認真校對了匾額,劉軒對身邊的差役道:“你速去通知商人前來商貿司,說殿下會在這裡同他們商洽貿易事宜。”

  差役應了聲是,轉身離去。

  劉軒又端詳了一會兒匾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紅色官服。

  昨天晚上,李然便派人將一套官服給他送來了。

  今日又派了六個差役供他驅使,現在他倒是真的有幾分官員的模樣。

  嘴角揚起一抹笑意,他在心裡對劉鈞又是一番感念。

  “你去一趟紡紗坊,拉一車紗線過來,這麽多商人過來,正可以讓他們品評一下,說不定還能賣出去些。”劉軒又對另外一個差役道。

  說罷,他進了商貿司,又讓剩下的差役整理了下屋子,備了些茶水。

  一個時辰後。

  得到消息的商賈駕著馬車先後抵達。

  薑季同先帶著一部分侍衛抵達,他們一一檢查商賈,防止他們攜帶利刃,圖謀不軌。

  隨後,劉鈞在侍衛的護衛下來到商貿司中。

  “參見靖王殿下。”

  見到劉鈞,坐在小板凳上的商賈紛紛起身。

  此次跋山涉水前來景州,他們就怕空手而回,因此擔憂了數日。

  劉鈞讓眾人坐下,讚賞了看了眼劉軒。

  這小子腦子轉的很快,提前將紗線送來了,倒是省的他提醒了。

  “諸位前來的用意本王已經知曉,不過在這之前,諸位不妨先看看景州的棉紗?”劉鈞說道。

  劉軒會意,立刻叫差役將棉紗取出,一一分發到商賈的手中。

  “咦,這棉紗真好。”一個商人拿到棉紗,驚呼一聲。

  他麾下的生意很多,其中也有棉紗。

  賣了這麽多年的棉紗,他還是頭一次見到粗細均勻的棉紗。

  和他一樣,不少懂行的商人也紛紛點頭。

  “好紗。”一個商人問道:“殿下,若是王府肯出售胭脂,這棉紗在下也一並要了,只是不知這棉紗多少錢一錠。”

  “兩錢五一錠。”劉鈞笑眯眯地說道。

  他昨日便打著注意趁機推銷棉紗。

  按照劉軒說的,紡紗坊的棉紗已經堆積成山了。

  “兩錢五一錠?”商人們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景州的棉紗基本上三錢一錠,這還是普通的棉紗。

  這上好的棉紗居然隻賣兩錢五一錠。

  “你們沒有聽錯,就是這個價。”劉鈞笑盈盈的。

  因為珍妮式紡紗機同時能夠紡八十個棉紗,所以相同的人力成本下,他們的效率是八十倍。

  一錠棉紗的成本自然是下來了。

  而他采取這個價格還有另外一層目的,那便是低價搶市場。

  在當代,對商家最重要的便是市場佔有率,放在古代也同樣適用。

  如果整個大榮朝都用景州的棉紗,利薄多銷下,利潤同樣驚人。

  而這樣一來,他便可以擴大紡紗坊,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為百姓提供賺錢的機會。

  “兩錢五,當真?”又一個商人驚呼道,“在下願意現在就和王府簽署契約,今後景州的棉紗產多少,在下就要多少。”

  “你想得美,憑什麽都給你……”其他商賈不樂意了,一個個指著那個商人罵。

  見屋裡喧鬧嘈雜起來,劉軒拍了拍桌子,“肅靜,肅靜。”

  “諸位不要著急,這種棉紗要多少有多少?”劉鈞說道,“其實今日本王過來不是為了賣胭脂和棉紗,而是要告訴諸位今後一應貿易直接來商貿司即可。”

  “這商貿司是做什麽的?”來時,商人們也看到匾額了,但不解其意。

  劉鈞來這最大的目的是為商貿司正名,他道:“商貿司直屬王府管轄,主事乃是六品官員,契約上蓋了商貿司的印,便等同於蓋了王府的印,今後王府出的貨物俱都通過商貿司出售。”

  “這便等於是官府了。”商人們竊竊私語,交談後算是安心了。

  清了清嗓子,劉鈞喝了口劉軒遞過來的茶水。

  “還有一點,本王建議諸位在景州留下個人,以便及時將景州新出貨物的信息傳回去,如此你們便不會錯過發財的機會了,比如這棉紗,你們不來,豈會知道?”

  “王府還有何新書的貨物?”有商人聽出了其中的關鍵信息。

  劉鈞微笑點頭,“這些貨物可一點不比胭脂差。”

  他讓商人留下的目的很簡單。

  古代交通十分不方便,信息的傳遞可謂是龜速。

  就拿胭脂來說,從造出來到試用,到傳播到其他州用了很長的時間。

  即便如此,現在還有距離遠的州不知道。

  所以他想讓這些商人和馬錫,西秦等國的商賈一樣,直接派人常駐景州。

  這樣王府可以及時召他們前來展示新的貨物,省的浪費大量的時間。

  而他們也能夠第一手拿到貨物。

  於此同時,一個城池的繁榮靠的就是外來人口。

  商賈的湧入必然會促進景州的消費,促進景州繁榮。

  如此一石三鳥之事,何樂而不為。

  “這的確要好好考慮。”有人開始躊躇。

  他們都極為精明。

  心知賺第一手的重要,在這點上,他們自然不甘落於人後,一個個的盤算起來。

  對他們來說,若是王府真的再能出幾個新奇的貨物,他們倒真要留人在這裡。

  不過他們也不敢全然相信,因為畢竟要耗費錢財。

  所以,一些商賈暗自決定先讓下人帶著貨物回去,自己在景陽城待一段日子瞧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