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58章 屈突通歸降
  第158章 屈突通歸降

  就在桑顯和親自指揮人馬往劉文靜殺過去,以求予以陷入窮途末路的劉文靜以最後一擊之時,忽然後方傳來萬馬奔騰之聲,接著桑顯和便見一個身穿黑色盔甲的英武將領,帶著大隊騎兵向他所部衝殺過來,桑顯和頓時驚得肝膽欲裂。

  這個身穿黑色盔甲的將領,便是李隱。他帶著五萬大軍這天本就已到了離永豐倉不足十裡的地方,但因天色已暗了下來,不便繼續行軍,便原地扎營,打算翌日一早再去永豐倉與劉文靜會合。

  但誰知到了半月,忽見永豐倉方向火光明亮,由於視野開闊,故而即使遠在十裡之外,亦能看到。

  李隱知道事情不妙,立即點齊所屬的七千騎兵,飛速馳援永豐倉。

  劉文靜這時也看出了來援之軍是李隱所部,頓時精神大震,與段志玄指揮著軍隊配合李隱對桑顯和軍前後夾擊。

  桑顯和軍在李隱騎兵的背後突襲下,早已是士氣大跌,陣型散亂,所以劉文靜軍這一反攻,立即便無法再戰,軍隊紛紛投降的投降,逃散的逃散。

  是役之後,桑顯和僅帶著數十人馬逃回屈突通處,屈突通損兵折將之下,處境愈加的窘迫了。

  桑顯和敗退後,劉文靜先讓部下收編俘虜,然後再與段志玄熱情的迎接了李隱。

  李隱與劉文靜兩人算是老交情了,所以也沒怎麽客套,坐下之後,便開始討論時局與屈突通、河東郡等事。

  “晉公打算如何對付屈突通?”欲定河東郡,必先決絕掉佔據潼關的屈突通,劉文靜與之對峙多時,深知此人的難纏,故而首先便向李隱如此問到。

  李隱自信的笑道:“這點我已有定計策,屈突通軍此時士氣低迷,進退維谷,相信其軍中想投降我軍的人不在少數,只要聯絡到其中之人,屈突通軍定能不戰而勝!”

  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戰爭手段,在宋正本與房玄齡的指點下,李隱已漸漸品得其中三味。

  就在李隱打算讓傅鷹前去潼關探明情形,尋找有意投靠自己的人之時,潼關那邊卻有人主動向他送信投誠了,而且第一個給他送信投誠的,竟然便是不久前才被他大敗的那個屈突通副將桑顯和。

  屈突通自覺時局不利於自己,常常摸著自己的脖子向身邊之人道:“我應當為國家挨上一刀,以報國恩!”他又時常慰勞勉勵將士時,沒有不痛哭流涕的,眾將對此也很感動。

  但無奈諸將的親人都在關中,而屈突通又顯然不能帶他們與家人團聚,所以感動雖感動,給李隱的投誠信卻沒少寫。

  這一天,桑顯和與潼關諸將一起忽然齊勸屈突通向李隱投降,有幾個將領神色十分不善,似乎如果屈突通不答應的話,便要動手殺人一般。

  屈突通哭道:“我侍奉過兩個主上,皇帝對我的恩寵照顧非常優厚,拿著朝廷的俸祿而在困難時背叛,我不能做這樣的事!”

  桑顯和等諸將聽後,都默然不語,有人這時說了一句:“屈既然要做忠臣,何不去洛陽?恕我等不能追隨你了。”

  屈突通無奈,隻得留下桑顯和鎮守潼關,率軍東去,準備奔往洛陽。屈突通剛走,桑顯和就獻出潼關投降了李隱,李隱就這樣兵不血刃的帶領大軍進駐潼關。

  隨後,李隱派段志玄帶著剛剛歸降的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以及桑顯和等人,率領輕騎與桑顯和去追阻屈突通,在稠桑縣追上了他。

  屈突通擺陣勢以自衛,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去勸說他,屈突通罵道:“這個賊人來幹什麽?過去我和你是父子,現在我和你是仇敵!”

  他命令身邊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壽。桑顯和對屈突通的部眾說:“如今京城已經失陷,你們都是關中人,打算去什麽地方?”

  屈突通身邊的士兵聽後,都紛紛扔掉手中的兵器投降,屈突通知道自己已無法逃脫,就下馬向東南方向再三跪拜號哭道:“陛下,臣力屈至此,非敢負國!”

  士兵於是抓住了屈突通,李隱將他押送到長安,李淵任命屈突通為兵部尚書,賜他蔣國公的爵位,兼任秦公李世民的元帥府長史,但仍派他到李隱帳下,助李隱平定河東。

  李隱派屈突通到河東郡的郡治招降守將堯君素,堯君素看到屈突通,唏噓不止,悲不自勝。

  屈突通也流淚沾濕了衣襟。他對堯君素道:“我軍已經失敗,唐王義旗所指之處,無不響應,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您還是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道:“你身為國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衛關中的重任,代王將社稷都托付給您了,你為什麽背棄國家而投降呢?還替國反賊李淵作說客呀!你所乘之馬,就是代王賞賜的,你還有什麽臉騎著這匹馬呢!”

  屈突通道:“唉!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來的。“堯君素道:“我現在力量還未用盡,哪裡用得著你多嘴!”屈突通慚愧退走。

  對於無功而返的屈突通,李隱並未責怪,他也知堯君素不是輕易能勸降的人,派屈突通去也只是略盡人事罷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唐為定這河東郡,可是整整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才完全平定下來的,堯君素在那期間一直堅守城池,最後糧食全無,都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仍是不肯投降,可見其守城的意志有多堅定。

  十一月初,李隱與劉文靜合兵九萬,駐扎在了安邑城外,然後留兵四萬,分兵攻取河東郡的其他縣、城,以剪除安邑的羽翼。

  堯君素將兵力主要集中在安邑和安邑東北的夏縣兩地,其中安邑有兵兩萬,夏縣則有士兵八千余人,兩城互相守望,以抗李隱大軍。

  李隱自然是不願花個三年多的時間,來平定這河東郡的,於是召集眾將,商議破城之策。

  眾將踴躍獻策,挖地道、找內應什麽辦法都有,但李隱卻覺得不怎麽靠譜。史載堯君素“性嚴明,善禦眾,下莫敢叛。”找內應裡應外合應該是行不通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