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當西遊被截胡後》第121章 各方反應,封神再起
  第121章 各方反應,封神再起

  大唐晉升神朝後,有了氣運加持,朝野一片欣欣向榮。

  “恭喜宿主促使神朝建立,獎勵功德值一千萬。”

  聽著系統提示聲,李智雲心也是一掃陰霾,千萬功德可不是小數目。

  如今的功德累計起來,已超四千萬,該怎麽花?
  該怎麽花,是個大問題!
  當下還有個問題是,大唐雖然立下神朝,可要讓一幫凡人去管神仙,同樣是大問題。

  皇帝雖然下詔,三界修士究竟有多少人心動,也不好說。

  畢竟大唐神朝已經與三界徹底割裂,散修們與中小勢力現在所所面臨的是站隊問題。

  自己雖然力壓三界群雄,終究未成聖。在外人看來,只要諸聖降臨,大唐榮耀不過是曇花一現。

  天庭是聖人立下的,西方教同樣是聖人立下的。大唐確立神朝,便是與諸聖為敵。

  諸聖降臨的時代已經不遠,大唐只有挺過了諸聖降臨的時代,才能談複興之事。

  這一點,李智雲清楚,三界同樣清楚。

  只是有一點他們不清楚,大唐確立神朝,究竟是李智雲的意思,還是元始天尊的意思?
  這一點相當重要,關乎到他們的站隊,也關乎到他們的命運。

  有氣運加持,修行事半功倍。雖然如今靈氣複蘇,修行較之以往輕松不少,可是誰不想再快一點呢?

  靈氣複蘇,也就意味著大爭之世的到來。

  每逢大爭之世,多少豪傑異軍突起,又有多少人英雄埋骨荒塚。

  大唐還是很香的!
  西牛賀洲,靈山大雷音寺。

  “阿彌陀佛。”如來高宣佛號,說道:“大唐確立神朝,諸位有何看法?”

  “阿彌陀佛。”定光歡喜佛回道:“楚王倒行逆施,唆使唐皇不敬天神,當伐之。”

  如來暗暗皺眉,總覺得這家夥頭生反骨。且不說楚王於佛門有恩,就算楚王與佛門有仇,他拿什麽去討伐?

  “阿彌陀佛。”如來衝觀音菩薩問道:“大士有何想法?”

  觀音菩薩略作思量,回道:“稟佛祖,我佛門與楚王素有因果,與大唐亦有香火傳承。倒不如順應天命,入駐大唐受仙禁司節製。盡管少了些許氣運,亦可在劫數下,為佛門保下一份香火。”

  觀音菩薩雖然討厭李智雲,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並沒有因為個人好惡而影響判斷。

  至少目前來看,在一定程度上歸順李智雲,對佛門是有利的。

  一旦妖僧卷土重來,李智雲就算不與佛門保持統一戰線,最起碼也能保下大唐境內的佛門弟子,佛門不會就此斷去傳承。

  “阿彌陀佛,大士慈悲。”如來說道:“南瞻部洲戰亂不休,須有慈悲之心以度之。妖僧叛教,佛法東度之事,就由大士主持吧。”

  觀音菩薩……

  為什麽又是我?

  “阿彌陀佛,大士慈悲。”

  ……

  大雷音寺眾佛陀菩薩齊宣佛號。

  觀音菩薩覺著頭大,這些家夥分明是將她架在火上烤。

  為了佛門存亡,我忍!
  為了蒼生大義,我忍!
  “弟子領命!”

  觀音菩薩雙手合十道。

  北俱蘆洲,妖皇殿。

  妖師掃了一眼諸位妖聖,問道:“大唐立神朝,諸位有何高見?”

  計蒙回道:“高見談不上,妖帝曾言不可與大唐為敵,我等作壁上觀就是。”

  妖帥英招回道:“屬下認為作壁上觀並非良策,大唐立下神朝,與天庭乃至諸聖對立,與我北俱蘆洲已經形成天然盟友。我等何不趁機進駐大唐,一來可以與楚王示好,二來可以趁機剪除天庭爪牙。”

  妖師沒有回話,他曾經接觸過李智雲,李智雲並沒有英招所想象的那般好說話。

  此時妖帥商羊也說道:“吾也讚同英招的提議,吾雖未與楚王謀面。然西遊之時,楚王對妖族並無偏見。此前大唐妖患,我北俱蘆洲亦無參與。屬下認為,眼下可以與楚王略作接觸。”

  “也罷。”妖師點了點頭,回道:“此事就交付你二人吧,只是無論成敗與否,都不得與楚王交惡。”

  “是。”

  英招與商羊領命而去。

  東勝神洲,後唐新都。

  大唐確立神朝,如此大的動靜,李建成如何不知?
  李建成看向袁天罡,問道:“軍師真以為天命在朕這邊麽?”

  “當然!”袁天罡一臉肯定地回道:“帝星降臨,便是最好的佐證,陛下還有什麽可以懷疑的呢?”

  李建成又道:“世人都說五弟得元始天尊眷顧,不知軍師怎麽看?”

  “謠傳而已。”袁天罡回道:“以楚王之能,強取九龍沉香輦,不是不可能。闡教大師兄南極長生大帝深得元始天尊信重,也未被賜下九龍沉香輦。元始天尊怎麽可能將其賜於楚王?”

  “是嘛?若真是這樣,朕倒是放心了。”

  李建成口中如此說,心中卻是為李智雲擔心。李智雲仗著神通了得,謀劃了元始天尊的九龍沉香輦。

  一旦諸聖降臨,元始天尊第一個就要拿李智雲開刀。李智雲雖強,又豈能鬥得過元始天尊?
  大羅天,玉虛宮。

  薑子牙默默注視著大唐,神色看不出喜樂。

  李智雲沒有沿著他所預想的方向發展,他沒有想要滅法,所想不過是掌控修真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唐只不過是另一個天庭。只不過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薑子牙心中暗恨,出了洞府直接找到南極仙翁,說道:“楚王倒行逆施,擅立神朝,當再起封神,共伐之。”

  南極仙翁微微皺眉,楚王確實過分,若真要“共伐之”,必是一場浩劫。

  此等大事,他也作不了主。何況楚王還有九龍沉香輦,那是師尊的座駕,可以說是師尊的信物。

  萬一楚王真的是秉承師尊的意志行事呢?
  薑子牙見南極仙翁猶豫不決,又道:“楚王竅取九龍沉香輦,乃是對師尊,對聖人大不敬之重,教唆唐皇確立皇朝,更是罪不可恕。我等正道人士,豈能任由此等邪魔肆意妄為?”

  “師弟慎言。”

  對於薑子牙的說辭,南極仙翁是持有懷疑態度的。九龍沉香輦,哪是那麽容易竅取的?

  在這一點上,他和玉帝的想法不謀而合。都不認為楚王能竅取九龍沉香輦與封神榜。

  “大師兄也太過謹慎了,事情已經這般了,還在猶豫不決。若真讓楚王成了氣候,屆時想要對付也對付不了了。”

  薑子牙歎息道:“若師尊降臨時,發現三界盡皆落入楚王之手,屆時誰來給師尊一個交代?”

  南極仙翁看著薑子牙,知曉楚王曾為難於他,薑子牙對楚王心存恨意,也是人之常情。

  但若真要以舉教之力,為薑子牙出一口惡氣,南極仙翁也不可能那樣做。

  楚王太強了!
  強到整個闡教綁一塊兒,也不是他的對手。

  否則當初楚王來玉虛宮找事兒的時候,他們也不至於服軟。

  薑子牙又道:“楚王雖強,難道還能強得過三界諸天神佛?”

  “唐皇弑兄殺弟,其帝位本就得來不正。如今隱太子於東勝神洲臥薪嘗膽,時刻想著重返大唐。

  我等何不遂了他的心意,助他奪回大唐江山,斷了楚王根基。一旦楚王根基被毀,他還能無敵於三界?

  如此大唐立朝未穩,正是撥亂反正的最好時機。一旦大唐成了氣候,楚王羽翼豐滿,再想平定亂事,只怕是難了。即便是諸聖降臨,也隻得徒歎奈何。”

  南極仙翁聽薑子牙說了這麽多,也覺得有些道理。若楚王真是自己一意孤行,確實需要撥亂反正。若真是奉了師尊的法旨,又當如何?

  念及於此,南極仙翁回道:“茲事體大,為兄需稟明師尊,再作決議,爾等且稍安勿躁。”

  “也好。”

  薑子牙回道,雙眼微眯。

  他最不怕的就是南極仙翁向元始天尊告狀,就怕他什麽也不說。

  他百分百肯定,元始天尊既沒有把封神榜交給李智雲,更不會將九龍沉香輦也給他。

  這不是元始天尊的性格,也不是他的作風。

  一旦元始天尊得知李智雲拿了天庭的封神榜,又偷了他的九龍沉香輦,必然震怒。

  諸天伐唐,必成定局!

  聖人不出,李智雲之威,誰人能擋?
  大唐神朝初立,又豈是諸天對手!

  這一番較量,必定流血千裡。不敢說天下修士盡沒於一役,至少也得死傷過半。

  若在諸聖降臨前完成了滅法大業,降臨後的諸聖還是諸聖麽?

  薑子牙目送南極仙翁離開玉虛宮後,心滿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洞府。

  天庭,通明殿。

  玉帝一臉陰沉,準確地說,自從李智雲斬了奎木狼後,他就再也沒開心過。

  如今李智雲乾脆將大唐立為神朝,徹底脫離了天庭掌控,較之地府和佛門還要過分。

  地府雖有聖人坐鎮,好歹在名義上還歸天庭管,他這個玉帝也算是三界共主。

  佛門雖然勢大,甚至一度過於膨脹,好歹也還稱他一聲大天尊。

  這李智雲倒好,直接宣布大唐獨立,從此以後不再接受天庭約束。

  這特麽是連個名份都不給呀!

  欺負人也不帶這樣的!
  可是又能怎麽辦呢?

  打又打不過,罵又罵不贏。

  就在玉帝心中苦水泛濫時,李天王說道:“啟奏陛下,楚王目無天規,道行逆施,這次必須得嚴懲,必須得討伐。”

  楚王如此猖狂,居然敢直接硬懟滿天神佛,李天王相信,這一次玉帝絕對不會忍!

  嚴懲?

  我嚴你個der呀!

  玉帝差點被氣樂了,封神榜在人家手中,你曉得伐?

  你們的小命都拽在人家手中,你曉得伐?
  還嚴懲,還討伐?
  我特麽也想呀!

  三千萬天兵天將,都握在別人手心。我拿什麽去嚴懲,拿什麽去討伐?

  送人頭都是好的,不被反戈一擊,就算命好了!
  玉帝隻覺得一個頭三個大!
  “茲事體大,容後再議?”

  容後再議?

  李天王……

  天庭諸神……

  這特麽還怎麽“容後”?還需要議神馬!

  散修們以及中小勢力,還在觀望,有一部分人向著天庭,也有一部分人看好新崛起的大唐。

  看好大唐的人,也分兩部分。有人開始往大唐趕去,想要投奔大唐,畢竟氣運這個東西確實香。

  另一部分人也在觀望前一部分人,第一口湯未必就好喝。前些天神衛軍才殺得大唐修士人頭滾滾,轉眼間又傳出一道招安的聖旨。萬一是他們玩的一手請君入甕呢?

  三界修士動了起來,有的向天庭靠攏,有的看好大唐。

  楚王李智雲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動得最快的當屬五莊觀,早在李智雲清剿大唐妖患時,他們已經在準備遷徙事宜了。

  此時在仙禁司門口站著一位乞丐,那乞丐一臉風霜之色,像是經歷了長途跋涉。

  若是虯首仙在此,定會認出此人。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被貶後,法力被封,如今依舊如同凡人。

  此刻的文殊菩薩臉上雖有淒苦之色,看上去更顯慈悲。

  當李智雲攜同仙禁司歸來時,文殊迎了上去。

  “阿彌陀佛,貧僧文殊見過楚王殿下。”

  李智雲微微一愣,若非文殊菩薩自己提起,他都忘了這位菩薩。

  “多年未見,不知菩薩近來可好?”

  李智雲笑道,這位被自己貶退的菩薩,看上去怎麽也說不上好。

  “一切皆好。”文殊菩薩回道:“烏雞國三年因果已還,貧僧前來大唐,是特意向殿下致謝的。”

  “致謝?”

  李智雲再次一愣,不應該是求自己為其解除封印麽?

  怎麽還致謝了?

  “是的。”

  文殊菩薩回道:“若無楚王殿下點化,貧僧又如何能在三年內大徹大悟?”

  聽文殊菩薩如此說,李智雲下意識看向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雖然看上去沒有法力波動,如同凡人一般。

  可是他,可是他已經具備了佛心!

  圓滿無垢的佛心!
  文殊菩薩果真做到了,不愧是大智慧菩薩。

  李智雲心頭暗讚,說道:“本王這就為你解除封印。”

  “不。”

  文殊菩薩立即拒絕道:“貧僧並非想求殿下解除封印,而是有另一事相求。”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