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當西遊被截胡後》第130章 大唐風起,後唐雲湧
  第130章 大唐風起,後唐雲湧

  時間荏苒,轉眼又是兩個春秋。妖僧還在閉關,李智雲也沒急著證道,而是繼續簽到。

  這兩年李智雲幾乎沒回過仙禁司,也沒去過幽冥血海。

  三界大佬以為李智雲在醞釀大事件,結果發現對方真的只是單純的四處看看。

  巔峰準聖都在打磨自身道行,隻待時機一到,一舉證道成聖。

  真正忙碌的是一些中低階修行者,他們要麽倒向後唐,要麽加入大唐。

  至於中間派已經越來越少,天庭依舊不作為,除卻紫微大帝之外。

  英招與商羊已經整合了南瞻部洲妖族勢力,時不時在大唐邊境挑撥一點事端。

  好在李建成一心想著東勝神洲的統一大業,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大唐,否則戰火早已燃燒起來。

  對於妖族的小動作,仙禁司也沒當回事,他們的目光還在盯著大唐。

  阿修羅!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唐出現了修羅族人。

  按照當年約定,阿修羅不可南下。但凡南下的阿修羅,需在仙禁司登記造冊。

  這是冥河老祖對楚王承諾。

  可是如今,他們不止南下了。非但沒有在仙禁司備案,反而在大唐境內行凶。

  初時殺的只是部分官員,之後就是修行者,再往後居然連仙禁司的人也敢開口。

  膽大妄為!

  仙禁司。

  “啟稟掌令使,我青雲門掌老昨日被修羅族殺害,求掌令使為我等作主。”

  說話的是一位仙風道骨的修行者,道行不過大羅金仙。在他身後還有幾位修士,看服飾他們同屬青雲門。

  此刻仙禁司正堂內聚集了上百人,青雲門只是其中之一。

  龍萱端坐主位,目光淡淡掃視這一群人。

  那清冷的氣息,預示著她的心情不是很美麗。

  青雲門不是第一個上門訴苦的,積累在白晶晶那裡的卷宗已經一籮筐了。

  各門派死於修羅族的高手不計其數,仙禁司忙都忙不過來。

  龍萱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修羅族南下,肯定是得了師傅首肯的。

  否則在諸聖不出的時代,借冥河老祖十個膽子,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搞暗殺這一套,也不是師傅的作風。

  很明顯,有人拿起雞毛當令箭了。

  如今三界中敢跟她放懟的,除了沙臨凡那家夥,沒別人。

  畢竟之前沙臨凡就不是一個喜歡接受約束的人。

  如果被殺者,皆是光明磊落之人,她可以完全不用給沙臨凡面子,直接剿滅就是。

  可那些被害之人的累累罪狀,在他們死之前就已經呈現到了白晶晶案頭。

  顯然沙臨凡是奉了師傅之命,清剿大唐境內的不法之徒。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這麽多的控訴,如果仙禁司不作處理,好不容易匯聚而成的民心,輕易就能潰散。

  一旦這些修行者倒向後唐,神朝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沙臨凡,你可真會找事兒!
  龍萱暗罵一聲,沙臨凡不當人子。

  只見青雲門那領頭的又道:“請掌令使發兵攻打幽冥血海,我等願身先士卒!”

  “請掌令使發兵!”

  現場已有逼宮之勢。

  龍萱很想一巴掌將這些人拍死,可惜她不能。

  拍死這些人容易,但是造成的後果,她不能承擔。

  若那些投奔神朝的修士,因此而一轟而散,皇帝當初的求賢詔令就成了一個笑話。

  這不是她師傅李智雲想要的結果!

  “安靜!”

  隨著龍萱一聲冷喝,大堂瞬間安靜下來。

  只見龍萱又道:“諸位隻知神朝有仙禁司,卻不知還有懸鏡司。神朝懸鏡司負有監察天下之責,不在仙禁司管轄之內。”

  “懸鏡司?”

  那青雲門人微微一愣,又道:“難不成那些阿修羅是懸鏡司之人?幽冥血海何時歸附了大唐?”

  你要拆我台,就別怪師姐給你捅刀子。

  龍萱看了眼北方,又道:“早在兩年前,家師便下令另設一司,監察天下,是為懸鏡司。懸鏡司大司命正是本座師弟沙臨凡。”

  左右為難的龍萱,直接把沙臨凡抖了出來。將這把懸在暗處的刀,擺在了明面上。

  “什麽?”

  眾人大驚失色,沙臨凡的名頭並不響量,但是能與龍萱平起平坐,肯定不是簡單角色。

  能以一人之力征服幽冥血海,其手段心機,也非常人能及。

  阿修羅族,西方佛門謀劃了億萬年也未見成效,冥河老祖的難纏可見一斑。

  這裡面或許有楚王的一些影響力,但是也不能忽視沙臨凡的能力。

  驚訝歸驚訝,但是自己人也不能白死。

  只見那青雲門人又道:“即便是修羅族已歸於懸鏡司,難不成懸鏡司就可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

  龍萱見話題已經轉移,即而冷笑一聲,對身旁秦懷玉說道:“去請白少司命。”

  “是。”

  秦懷玉領命而去,很快請來了白晶晶,隨便還帶來了幾箱卷宗。

  龍萱見白晶晶過來後,對青雲門人又道:“你家長老姓甚名誰?”

  “張雲山。”

  那青雲門人立即回道。

  “很好。”

  龍萱說著,給秦懷玉使了個眼色。

  秦懷玉會意,立即找到張雲山的卷宗,念道:“張雲山,青雲門執事長老。貞觀十四年八月,於紅家集強擄少女九十九名,作為爐鼎修煉邪功,事後將九十九名少女毀屍滅跡。同年九月……”

  秦懷玉一口氣念了七八十條罪狀,聽得眾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不可能!”

  未待秦懷玉念完,青雲門人怒道:“張師弟素來為人正派,豈能行那天怒之事?”

  “呵!”龍萱冷笑道:“這些罪證是懸鏡司送來的,我們仙禁司也已核實。之所以不公布出來,只是不想傷了大家顏面。不想因一人之過而損了神朝與諸位的情義。”

  “哼!”那青雲門人冷哼道:“人已經死無對證,還不是你們說什麽就是什麽?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龍萱懶得搭理這家夥,秦懷玉接話道:“張雲山雖然形神俱滅,然受害者尚在地府鳴怨,閣下若是不信,大可去地府對質。生死薄上,各人功過自有記載,想來張雲山尚未證道成聖吧?”

  三界眾生,皆入輪回,逃不過生死薄上一筆。

  青雲門人臉色一僵,他們也吃不準仙禁司是虛張聲勢,還是張雲山確實罪大惡極。

  盡管他們沒能力查閱地府生死薄,但是不代表仙禁司也查閱不到。畢竟地府是最先向大唐投誠的勢力。

  如果張雲山真的犯下那些罪行,一旦事情鬧大了,仙禁司要追查到底,他們青雲門怕是承擔不起。

  公道肯定是討不了了!
  青雲門人立即壯士斷腕,說道:“掌令使的話,貧道自然是信得過的。那張雲山死有余辜,是我等打擾了,告辭。”說完便帶領門人離開了仙禁司。

  秦懷玉見青雲門人走後,又對余下眾人說道:“諸位需要在下將這些卷宗全部讀上一遍麽?”

  “不用。”

  這時有人上前答話道:“既然是懸鏡司所為,我等自然信服,我等告辭。”

  數百修行者陸陸續續地離開,既然知道仙禁司早有準備,他們再行討要說法,只不過是自取其辱。

  逼宮之事就此瓦解,然而龍萱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如果沙臨凡不改變一下行事作風的話,這種事只會越來越多。

  眼下這些人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勢力,怕是再也不會留在大唐了。

  修行者向來不把凡人當回事,也只有師傅和沙臨凡將凡人當個寶。

  若這些人被有心人利用,將是神朝一大禍患,叛國投敵都是輕的。

  可是她又不能拿這些人怎麽辦,畢竟犯罪的只是個人,並不能代表對方一個整體。

  且不說大唐自從晉升神朝後,便廢棄了連座之罪。就影響而言,她也不能因對方一人犯罪,而誅殺對方滿門。

  真要這麽做了,天下修士如何看待神朝?誰還敢再對神朝郊力?
  誰敢保證自己宗門內,就沒有一個害群之馬?
  該死的沙臨凡!

  龍萱揉了揉眉頭,暗罵一聲。

  你要替師傅監察天下,我特麽管不著,但是你特麽能不能換個方式?能不能考慮下我的感受?
  你倒是殺得歡了,背鍋的卻是我!

  你要是把事情搞砸了,壞了師傅好事,你以為師傅能放過你?

  沙臨凡的一些騷操作,如同在大唐平靜的湖面上落下一顆巨石。

  雖然尚未激起千層浪,但是已經埋下禍端。

  神朝初立,修行者與凡人的階級矛盾,逐漸彰顯出來。

  花開兩枝,話分兩邊。

  且說後唐李建成,早在一年前便發動了統一戰爭。

  大唐東線一戰中,李建成雖然損失了千萬妖族的實力,同時也變相的鏟除了東勝神洲的妖患。

  為他的統一大業減輕了阻力,至少在民心上,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王與妖魔為伍。

  有了道門相助,再有波旬的情報,後唐的統一戰爭,幾乎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僅僅過去了一年,李建成已經拿下了大半個東勝神洲。

  若非兵力所限,他恐怕已經打下了整個東勝神洲。

  此時在李建成的行營中,各部皆在向李建成匯報戰績。

  李建成的軍隊就像開了掛一般,各線戰爭,幾乎沒有敗績,有的只是傷亡大小而已。

  可以說王師所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待眾將士匯報完軍情後,袁天罡出列說道:“陛下天命所歸,看樣子不出三年,便能一統東勝神洲。”

  此時波旬又道:“哪裡需要三年,依微臣看,今年年底,陛下的王旗便能插遍東勝神洲。”

  李建成微微皺眉,戰事過於順利,讓他心中有了不安。

  許多城池都只是象征性抵抗一下,有的城池甚至連象征性的抵抗都沒有,直接開城投降。

  後唐軍隊的戰力自是不用說,他也從不懷疑自己的作戰指揮能力。

  可是這場統一之戰太過順利了,順利得就像他打了一場假仗一樣。

  縱然有各路仙神相助,也不至於如此順利。

  感覺好像所有人都希望他統一東勝神洲一樣。

  他的確想一統東勝神洲,但是他不想被人推著走。

  他寧願一刀一槍地殺出一片天,哪怕只是一城一鎮。

  那也是他自己的王國!
  他不想成為一枚棋子,一枚諸天神佛對抗李智雲的棋子。

  他隻想作一名棋手,哪怕只能執掌方寸之間。

  許久之後,李建成徐徐說道:“各軍就地修整。”

  “什麽?”

  袁天罡微微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下意識說道:“眼下形勢大好,為何要就地修整?”

  疑惑不解的不止是袁天罡,就連波旬及至於一眾文臣武將,皆是一臉疑惑地看向李建成。

  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

  一鼓作氣拿下東勝神洲,再回頭重奪大唐江山,才是上策。

  若真讓李世民穩住了大唐局勢,即便統一了東勝神洲,也未必能與李世民一較高下。

  東勝神洲,是道門聖地,強的是道門,而非凡俗國度。

  拋卻修行者力量不論,兩個東勝神洲也未必及得上大唐。

  至於修行者力量,李建成縱有滿天神佛支持,然而大唐同樣有修行者。

  楚王李智雲蓋壓三界,僅他一人便可頂半邊天。

  何況楚王並非光杆司令,其門下幾位少司命各個神通蓋世,還有新加入的修行者。

  就修行者力量而言,如今的大唐同樣不輸於東勝神洲。

  李建成的這一道軍令著實讓人看不懂。

  怎麽看,都是戰爭越早越好。

  道理很簡單,東勝神洲道門的力量是不變的,一直就是那麽多,至少不短期內不會有明顯變化。

  而大唐不一樣,每一天都在變強。當大唐強盛到一定程度,即便是東勝神洲的道門,也只能徒歎奈何。

  除非諸聖降臨!

  可是諸聖降臨始終只是一種推測,諸聖到底要什麽時候才能降臨?
  十年?二十年?

  還是說等到李智雲證道後,等到李智雲幾位徒弟也證道後?
  李建成面向群臣,對於那此質疑的目光視若無睹,淡然道:“諸位或許神能蓋世,或許能征善戰,卻不知民生。”

  “東勝神洲需要統一,東勝神洲的百姓更需要生活。窮兵黷武只會令百姓生靈塗炭,屆時即便統一了東勝神洲,又能如何?”

  “一個山河破碎的東勝神洲,談何國力?拿什麽去攻打大唐?”

  “大國之戰,打的不是意氣,而是國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