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內閣
傳言說謝大人的侍妾其實是太子鍾愛之女,皇宮大變那夜幽王因謝大人而亡,皇帝震怒之下謝大人險些有性命之危,但正因此女,謝大人方毫發無損。
至於那女子為何不在豫章王府,則是因為那女子本就是謝氏所獻,太子沉心於政務,唯恐照顧不周,或者見到之後情不自禁妨礙公務,但不管怎麽樣,皇帝和太子對那孩兒的寵愛閉著眼睛都知道。
百姓們傳言什麽無妨,氏族當成茶余飯後就是不想好好過日子了。
畢竟大象不會管螻蟻天天想什麽,可若是虎豹在議論,大象就會當成挑釁。
太子在江州留了整整一月,離開前的帶走的畫像直接入了宮中,沒多久皇帝下旨又是賜東西,那應該叫謝玨的數月嬰孩被封縣伯,正四品。
且在太子從江州往京都回轉時,太子又如雷霆之般的處理了一些地方的官員,並抓獲歹人數十。
某些人心知肚明,被抓的那些個多少都和攔截太子的家夥有關。
待太子回到京都,朝中安穩。
皇上也身體矍鑠,太醫都想不到皇上竟又堅持了幾個月。
過了年沒多久,也就是剛出正月,皇帝下發新政,京都意欲舉行科考,所謂科考為朝廷選拔人才,一考經史子集,二考歌賦,三考策論,四考六部事務。不論氏族富戶寒門均可報名參報。
有氏族不滿不讚同,有氏族高興雙手雙腳都舉起來。
這一年各地方作亂,又有因為各有緣由貶斥的官員太多,朝中也確是缺少官員。有些氏族本就勢弱,即便自家裡有自以為的麒麟兒也沒法子為官為政,這是皇帝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家的子弟有成名的機會。寒門子弟更是簇擁,何為出人頭地,這就是機緣。
“江州觀察使曾上過一封折子,內閣的幾位大臣看過了,你們也應當有所耳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道理,你們懂,朕也懂,可人都有私心,除卻朝廷,除卻大炎,你們想的還是自家的氏族前途,朕也是,所以朕才要廣召天下萬民,讓他們都站到這裡來,看看他們有沒有私心,也看看他們是如何為自家謀福。”
皇帝的一番話,就讓下面想要反對的人沒得再說。
皇帝都說自己有私心了,所作所為也是為了自己。
得,就這樣吧~
即便是給了那些小商戶寒門一些名額,也不過爾爾。
“事情總要一點一點的來,每年都有科考,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二百年總能見到結果。”薑晟說。
科考是謝玉提的,薑晟陪她坐了月子,月子裡頭的江州的事務也大都是薑晟幫著她,投桃報李,謝玉就把她所知道的一些能說的東西說了出來,比如科考,比如啟蒙,比如明智,比如開海。
七七八八林林總總也有幾十條。
科考是最容易開始的,也是最能延伸出後面的一系列舉動的開端。
又過了一個月,皇帝終於撐不住,薨逝。
消息傳到江州,謝氏府邸內外一片素白。
剛過了四個月的謝玨一身白衣麻布,在牌位下趴在蒲團上抓著謝玉的手,咿呀咿呀的說著只有他自己聽得懂的話。
別人家的孩童三歲之內不必於陰地,但謝玨是那位逝去的老人的親孫子,應當守孝。
當初謝玉知道自己肚子裡多了個小家夥,各種想法念頭自然的冒出來。
薑晟要她入宮如何,她不入宮又如何?
薑晟到了江州,小家夥出生時又是這麽多的吉兆祥瑞,不入宮委實說不過去。可種種情形又是沒法子入宮。
小家夥入宮,就要言明他的生母,薑晟不想以別人替之,謝玉也不願意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喚別人當娘,所以小家夥入宮,她也得入宮。
可她是江州謝氏的家主,按照氏族女子不可為家主的規矩,她要把家主之位傳給謝留,江州這邊的局勢剛穩下來,她這一走,江州還要再反覆折騰不說,更還有些人說不定還會想把江州謝氏收入囊中。
太子往江州一行,都有人暗中有所作為,若是再有她這一出,怕是大炎會再亂。
為百姓計,謝玉和薑晟決定徐徐圖之。
在民間傳言肆意時,自也有謝氏等人問到謝玉這邊,謝玉沒有解釋,隻說讓各家的傑出好學子弟多看看書,多體察民情民意,不管當時謝玉提醒的時候各家想什麽,待數月後皇帝要科考的消息傳出,各家歡喜不已。
再有皇帝太子朝中宮中的偏愛,江州謝氏多有友盟。
尋常的交情都是因為先有了利,然後再有利可圖。
是以這幾個月不止是朝中,江州也多有安穩。
老人家盡力了。
為了薑氏,也是為了孩子。
謝玨該行孝禮。
她身為臣子,身為玨兒的娘,更應叩拜。
那位老皇帝,這位皇帝,她皆敬重。
放心吧。
大炎會越來越好,大炎的江山也會越來越穩固。
新帝繼位,第一個聖旨就是先皇曾言的科考七月二十五日開考。
是先皇在時定下的吉時吉日,也是謝玨正好九個月。
九,乃吉。
**
轉眼,七月到。
沒有旱事,沒有災荒,沒有洪澇,沒有疫病,這一年的大炎格外的風調雨順。
麥田裡隨處可見要成熟的麥苗,農人的臉上也笑逐顏開,京都的官員臉色就不是太好了。
皇帝下令謝玉為主考官,不惜路途遙遠的令謝玉入京,謝玉尊旨而來,還帶著那個才幾個月的小家夥,話說不是假公濟私,而是聖旨上就是明白了皇帝想要見一見那個小家夥。
京都謝氏最熱鬧,謝玉進到慣常住著的院子裡,謝氏眾人幾乎都擁了過來。
自家也不是沒有小孩子,可這位還不到一歲已經是正四品的謝氏新貴,誰都好奇。
但不見也就是不見了,當真看到都覺得這小家夥圓嘟嘟漂亮的像是畫上的童子。
“難怪皇上喜歡,這是我謝家的麒麟兒啊!”格外長壽的謝老爺子不得不說。
謝老夫人道:“這眉眼跟謝大人一樣一樣的。”
“嘴巴和耳朵像那位吧。”謝憑道。
謝玉點頭:“是。”
要麽說還是嬤嬤厲害,她還什麽都沒看出來呢,嬤嬤就看出來哪裡像誰,哪裡像誰,隨著現在這小家夥的長成,嬤嬤簡直金口玉言,嘴巴和耳朵,還有下巴都像薑晟。
薑晟也是想念呢,不管多忙,每三日一封信,從不曾斷,即便每個月都能收到這個小家夥的畫像,薑晟還是不滿意。
嗯,換做她,她也不滿意。
“大兄,將來我的孩子也能這麽漂亮嗎?”謝留嘴巴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謝玉道:“可以想一想。”
“哈哈,那太好了。”謝留拉著小謝玨的手,搖頭晃腦,“小玨玨,喊叔叔,叔叔,叔叔……”
謝憑搖著頭,低聲:“我怎麽覺得是說小謝留不可能的意思呢?”
謝什點了點頭,歎道:“要麽說是小謝留呢。”
孩子還是小啊,聽不出來。
謝玉聽到了謝憑謝什的對話,笑而不語。
謝什悄然靠近謝玉,問:“怎麽不把那位帶來?”
謝玉道:“暫且不得告知,待日後便可知曉。”
謝什謝憑也沒有追問下去,因為還不等謝氏的眾人看過謝玨,皇帝到了。
謝氏眾人迎接聖駕,皇帝說了幾句場面話,就說有要事和謝玉商談。
謝氏眾人知趣的沒有跟上去,皇帝當時沒說什麽,轉身就給了謝氏封賞。
皇帝來看謝玉的心思昭然若揭。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來看那個小家夥的……
沒一會兒,就聽到裡面小孩子笑的咯咯的聲音。
呵呵。
謝玉院中,屋內。
咯咯笑著的小謝玨被薑晟抱在懷裡,或許是父子之間血脈親情的奧妙,小謝玨看到薑晟只是愣了愣,就笑的咧開了小嘴,露出了小牙,坐在床上揮舞著小手要抱抱。
薑晟喜不自勝,抱著小謝玨就像是抱著稀世的珍寶。
書房中的畫像無數,最近的是三日前所畫,可即便隻過了三日,這孩子就和三日前不同。
這邊像他,那邊也像他。
就是他的孩兒。
怎麽看也看不夠。
薑晟抱著謝玨,攬著謝玉,低眉看著謝玉頭上的桃花木簪,隻覺得心滿意足。
“原來父親說有妻有子才是圓滿,我總覺得誇誕了些,現在才知父親所言不虛。”薑晟道,“若長久以往,江山亦可不要。”
“嗯,江山還是要的。”謝玉道。
薑晟笑:“對,江山還是要的,不然又怎麽能長久以往。”
薑晟攬緊了謝玉的腰身,謝玉抬眸對上。
兩人四目之間只有彼此明白的情愫在流轉。
“我等不及了。”薑晟道。
“我知道。”謝玉道。
“你可準備好了?”薑晟問。
謝玉看了眼正摟著薑晟脖子的小謝玨,道:“總不能讓他沒有爹。”
薑晟沉下臉:“他有。”
“是,有。”謝玉道。
薑晟哼聲,在小謝玨的鼻頭上蹭了蹭:“為父定要看著你抓周。”
薑晟立下壯語。
皇帝不能輕易離京,既說要看謝玨抓周,也就是說謝玨一周歲的時候,皇帝還在謝玨跟前。
還有三個月,不是太容易啊!
只是很快,謝玉就覺得或許也不是太難。
半個時辰之後,內閣大臣來了。
說是今日皇帝說了會出此次科考的題目,可到現在皇帝還沒有出,他們來這裡是想詢問,順帶質問謝玉是何圖謀,年紀輕輕又可以說是三位皇帝跟前很是看重的人物,怎麽一來就讓皇上誤了正事,這其中有多少的緣由是因為想要看一看那個據說剛出生就帶著祥瑞的小謝玨,就不為人知了。
但內閣的幾位大臣看到薑晟像是老爹爹一樣顯擺小謝玨的時候,不得不吃驚。
謝家的小嬰孩長得真是漂亮。
這眉眼跟謝大人幾乎一樣。
可唇角耳朵下巴都像皇帝啊!
尤其皇帝抱著,簡直就是縮小版的皇帝。
內閣幾位大臣的眼珠子都差點兒蹦出來。
這孩子長得既像謝大人,又像皇帝!
沒聽說謝大人家裡頭還有妹妹!
“既是天降祥瑞,此科考考題就由小玨兒抽吧!”皇帝道。
然後幾個盒子擺在桌上,盒子上標著號順,同樣號順的小紙條擺在小謝玨跟前,由著小謝玨自己去抓。
謝玉嘴角抖了下。
這不是抓周吧~
小謝玨也不怕,小手動了動,還真抓中了其中一個盒子。
**
大炎國朝的第一次科考開始了。
誰也不知道考什麽,但大都知道考題是怎麽來的。
江州觀察使大人家的祥瑞小子抓的。
有些玩笑,但又似乎別有深意。
不過這些都是那些官老爺去想的,既邁入考場,就是想要出人頭地。
謝玉為考官,考場是謝玉仿照聽說的科舉而為,不同的是每名考生面前都有一名兵士盯著。每一刻鍾,兵士換一波。
既盯著有木有作弊,更還能防止偷偷賄賂。
考試之後七天發出成績。
前十名的經史子集,歌賦,策論,六部考核等案卷大大公告。
高中者歡呼鼓舞,身上布袍變官衣,不能高中者也知道了差距在哪裡。
雖有人憂慮,然更多的是歡呼,京都之內鞭炮煙花齊鳴。
六大氏族各富戶寒門的主意都在這次錄取各氏族的比例是多少,然後各自所為何官職之上,也就沒有幾個人在意有幾道旨意悄悄的下發了出去,其中有旨言女子可為官,各地方可設置女子官署,專供各氏族自覺才學敏銳之女,還有說氏族之主可為族中才學敏佳之輩,不再有嫡庶之別。
女子的事情和科考相比又算什麽,至於氏族家主如何任命都是各個氏族默認之事,自當是氏族中的佼佼者,只是這次聖旨上說明了。
很快,各人自有吏部任命,各個州府都有新官上任,包括江州。
早先謝玉大肆裁撤了官員,即便後來謝玉補充上了,也還是不夠,這次隻江州就有十名官員入場。
第一次科考錄取八十九名,一州之地十名官員為最多。
謝玉不再任江州觀察使,以從一品之位,入內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