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喜憂摻半
“到那時,我們一家三口應當已經回到渚州了。”簡六娘的話對寧仙兒來說,就是最大的驚喜,“娘,當真?!”
穆莨宸挽著衣袖,端著一籃子藥材從前院進來,“寧四,渚州運來的藥材,這是最後一批了。”
“製成之後,如果生意還是這樣興隆,新進藥材的事,是你操心還是我?”
見寧仙兒並不像往常一樣,即刻答話,這才看見簡六娘。
見她依舊坐在輪椅上,穆莨宸微蹙了眉,將籃子放在圓桌上,拱手道:“晚輩穆莨宸見過簡夫人。”
簡六娘輕笑回應,“穆大夫安好?”
穆莨宸接著就問:“簡夫人未曾按照方子內服外敷嗎?怎麽氣色見好,卻仍不能自如行走?”
簡六娘答道:“穆大夫醫術果然精湛,我已大好了。只是久未走路,我又不喜扶杖,故而如此。”
穆莨宸望著寧仙兒,“這便是你敬孝的時候,每日早晚多陪簡夫人走走,這氣血凝滯得久了,得慢慢舒通。”
“是,我照做就是。”寧仙兒回答得極其隨意,簡夫人等穆莨宸端著藥材回屋,示意她扶自己進屋,“仙兒,穆大夫畢竟是外男,你們同在一個院子住著,本就不妥,言語間更該注意才是。”
寧仙兒自幼在簡六娘面前就是從善如流,卻根本不改,“是,女兒謹記。”
這個院子不但住著穆莨宸,還有蘇無量他們,京城局勢不穩時,杜顯彰的親隨也曾在此搭鋪。
真要避嫌,她就得回到杜顯彰的宅子暫避,可是現在蓮辛堂每日事多,她也不想跑來跑去。
果然很快,蘇無量回來,見到簡六娘,雖然眼露詫異,卻未多問,隻恭敬行過禮,就和寧仙兒說道:“姑娘,今日貼了告示出來,那些謀逆的親王及同黨,過兩日就會開始行刑。”
“崇王府呢?”寧仙兒顯而異見的關懷,讓簡六娘眼神微變,蘇無量看了眼刻意出來聽消息的穆莨宸,“尚未貼出告示。”
穆莨宸雖然松了口氣,卻語帶埋怨,“這刀總架在頭上,還讓不讓人活了?”
“今日我們去城外大營送東西,世子未在,問也無人肯答。”
寧仙兒問道:“杜大人呢?仍在府中養傷嗎?”
她原本是不願意總驚動他的,可現在形勢明顯有變,攪得她心慌意亂。
蘇無量點了點頭,“詔獄的人說,杜大人傷又複發,需靜養。”
這時有人送來包袱,“姑娘,渚州這月的帳本。”
蘇無量見她又有事忙,“姑娘,我再去打聽。”
等院中人散盡,簡六娘這才開口,“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寧仙兒卻嘟起了嘴,“趕鴨子上架罷了,等爹出來,這些事仍舊歸他。”
簡六娘輕笑,“那你做什麽?”
“我嘛,自然是像以前一樣,鬥雞走馬,怎麽快活怎麽來啦!”
寧仙兒話雖說得暢快,眉眼間卻凝著憂色,簡六娘直接問她,“在擔憂趙世子?”
點頭之後,寧仙兒大方說道:“以前總覺得我苦,現在覺得,他更甚之。明明是個無可指摘的人,卻總踏在刀山之上,進退兩難。”
簡六娘想起在宮中所聞,“他在忠孝之間掙扎至今,現在若有機會讓他忠孝兩全,你說他會如何?”
寧仙兒想都未想,“那自然是心滿意足。”
簡六娘默默看她良久,卻都未看出端倪,懷疑她根本沒往那處想,提醒道:“何謂心滿意足?”
寧仙兒想起趙霽在城外大營說過的話,“他以前或許會在意名利,總想實現抱負,現在定然不會。”
“子不言父過,尤其他對母親至孝,如果能換父母家人余生平安,要他放棄所有名利,他都會願意。”
簡六娘說道:“若因此孤獨余生呢?”
寧仙兒愕然,她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準確的說,她從未有過太多的世俗之念,只是由己及人。
自己最盼望的就是父母平安歸來,一家團聚。
自然而然覺得趙霽最好的局面,就是無辜受了連累的家人,能逃過劫難。
再不必像她兩世遇見的他,不是被人算計追殺,就是為著一己之私,拖他入泥沼。
簡六娘耐心等著,等她的回答。
寧仙兒卻始終沉默,最後顧左右而言他,“經此一事,他不會輕易議親,日子長了,說不定一切都會不一樣呢?”
簡六娘對她的回避,並未追問,做為母親,趙霽現在已不是佳婿的人選。
寧仙兒想著小院仄逼,爹爹寧葉誠又不知何日才能歸來,就想陪著母親出去散散心,“娘,不如我陪你去簡氏故居那裡走走吧?”
“簡氏在京中已沒有故居。”簡六娘平淡答道。
寧仙兒心中不解,“娘,我那未曾謀面的外祖們,想必也葬在京郊。既然來了京城,總要去上柱香,才妥當吧?”
簡六娘依舊淡然,“他們都已葬歸祖籍,我是外嫁之女,沒這麽多講究。”
寧仙兒蹙眉,自記事起,娘親每逢外祖們忌日,總會提前半個月齋戒,之後沐浴焚香,去廣福寺誦經半月。
現在為何大變了,難道是因為這五年的經歷?
她素來不敢在簡六娘面前放肆,見她話已至此,不敢再問,隻盼著爹早日歸來,爹向來重禮,自然明白如何去做。
寧葉誠在三日後,由蘇無量陪著回了蓮辛堂,“姑娘,三爺一出營,我們就看到了。”
“他們向我衝來的時候,我還以為有人要打劫呢!”寧葉誠歡笑說道,“走近一說話,我才聽出來,是經常在行營外找人的幾個小子。”
蘇無量他們四個人,整日只要無事,就輪流守在城外行營附近,隔三差五送東西進去。
趙霽若在營內,自然無事,若他不在,就得費些口舌,拿銀子都不好使。
“最新的消息,崇王囚於京城。二子趙霂及姻親盧氏,是渚州前後二次兵禍的始做俑者,合族死罪。”
寧葉誠望著寧仙兒,“崇王世子趙霽,自願在渚州廣福寺帶發修行,以慰渚州無辜亡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