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之林家庶女》第168章 大結局
  第168章 大結局
  皇上心裡煩,便整日叫陳瑞文進宮說話,說起陳瑞文的兩個兒子,皇上也是羨慕的不得了:“我要是有兩個兒子,哪裡還愁這些,本想趁著年前理理江南鹽道的事情,這麽一鬧,只怕得推到年後了。”

  陳瑞文有些驚訝:“皇上是想從鹽政下手?”

  年輕的皇上躊躇滿志:“我雖沒那個本事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可也想除宿弊,為百姓做幾件實事。”

  陳瑞文若有所思,回家後卻問林宛如江南鹽政的事情,林如海去世前就是揚州的巡鹽禦史,林宛如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她隻道:“如果把鹽政這一塊整頓好,國庫每年至少能進兩千萬兩銀子。”

  陳瑞文訝然,這可是國庫兩年的收益呢。

  林宛如笑道:“江南富商,腰纏萬貫,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再加上鹽政一向牽連甚廣,十分複雜,皇上有此志向是好的,卻不怎麽容易。”

  重陽節後,林宛如就依依不舍的送林黛玉諸人回了金陵,一直進了十一月,選秀的事情才定了下來,要在明年開春廣選妃嬪,充實后宮,同時皇上也提出了整改江南鹽政的事情,這件事比選秀的事情還要大,引起了朝堂的又一番軒然大波。

  自古以來,江南富庶之地,人傑地靈,朝中官員十之七八都是江南人氏,也是因為這樣,朝中上下都不約而同的維護江南的利益,於鹽政一塊更是官商勾結。

  林宛如雖然不清楚裡頭的門道,可當年父親林如海為巡鹽禦史,整個揚州的富商都競相巴結,是為了什麽?
  林家清貴出身,書香世家,若是只靠俸祿,又怎麽能積累下那麽大的家業?

  水至清則無魚,林宛如清楚,也清楚皇上此舉勢必舉步維艱,除非真的狠下心來,不然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到最後不了了之。

  入秋以後,一場秋雨一場寒,下過雨更顯得冷,陳瑞文下朝回來,饒是坐轎子,衣裳也濕了薄薄的一層,林宛如忙叫人拿衣裳服侍他換上,又捧了熱熱的薑茶給他。

  陳瑞文一飲而盡,這才道:“皇上讓我推舉一個人負責這件事,我推薦了光珠。”

  林宛如訝然,石光珠雖是皇親國戚,身上也有官職,可那些都是恩職,沒有實權的。

  陳瑞文道:“自從被史湘雲拒親,光珠就老實了許多,我想借這次機會讓他去江南見見世面,他又是皇上的表弟,說話比等閑官員更能代表皇上,皇上卻擔心光珠鎮不住人,忠順王府的世子毛遂自薦,皇上有些猶豫,還沒定呢。”

  林宛如更是驚訝,道:“忠順王府怎麽攙和進來了?他們不是一向與世無爭的麽?”

  陳瑞文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初忠順王建功立業,先皇都是看在眼裡的,自然百般容忍,可如今皇上登基,他身邊的人也要一一提拔,忠順王是怕自己佔了位置,與其到時候被趕走,不如自己做點實事博取皇上的歡心,畢竟於皇上來說,他還不如一個貼身侍衛來的有感情。”

  林宛如想起了許久沒聯系的妙玉,想了想,下帖子給忠順王府的三少奶奶,誰知三少奶奶竟冒雨親自過來一趟,神色頗為怨憤,當著林宛如竟說起了忠順王的不是:“雖說也有貪新鮮的,可那樣的不懂規矩也是少有,又是把府裡的奇珍異寶搜羅來給她賞玩,又是建了佛堂供她禮佛,又開了庫房裡頭的東西任她挑,婆婆氣的要命,又不能說,家裡真是亂套了,上上下下的小廝丫頭巴望著聽那邊的吩咐,真真是……”

  三少奶奶歎了口氣,林宛如卻目瞪口呆,她沒想到妙玉手段如此了得,居然能將忠順王牢牢握在手裡,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三少奶奶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了,林宛如坐著發了半天呆,有些迷茫,不知道該做些什麽,陳瑞文從外頭回來,便看到林宛如怔怔的,疑惑道:“出了什麽事?”

  林宛如搖頭,問陳瑞文:“忠順王府世子爺會不會跟著石光珠下江南?”

  陳瑞文笑道:“皇上已經答應了,他說忠順王爺畢竟是皇上留下的老臣,要是太不給面子也會惹人非議的,於是應允了。”

  林宛如點頭,依著妙玉的性子,她會趕在世子離開前動手的,說起江南鹽政,林宛如和妙玉相比自愧不如,妙玉的父親可是揚州一方父母官,這裡頭的彎彎繞繞想來比其他人都明白,如今忠順王府忽然改了內斂的性子,要去淌這個渾水,只怕妙玉吹了不少枕頭風。

  只是不知道妙玉會如何動作,林宛如心裡擔憂,叫人悄悄盯著忠順王府,若是出了事好早些報給她知道。

  石光珠和忠順王世子離京的前一天,妙玉叫人送了幾大箱東西給林宛如,上頭貼了封條,打開一看,竟是忠順王昧下的林家的東西。

  林宛如訝然,她沒想到妙玉會幫自己這個忙,一時間覺得有些不妙,一邊叫人收了東西,一邊叫人去喊陳瑞文,等夫妻倆坐著馬車到忠順王府的時候,那封信已經送了出去。

  妙玉借送東西為由送了一封信給都察院的石大人,石大人接到信就進宮面聖,於是,呈在皇上面前的一封信上,便歷數了忠順王做下的惡事,罪行累累,令人發指,皇上看後居然有些不敢置信,利眼看向了石大人:“你怎麽得來的?”

  石大人忙跪下,將整件事情娓娓道來。

  石大人和妙玉的父親莊大人是同窗,當初一個到了揚州,一個留在了京城,雖然不經常聯系,但情分還在,後來莊家家破人亡,妙玉出家,石大人雖有所耳聞,卻人小力微,不能和忠順王府相抗衡,只能暗中搜集證據。

  而妙玉卻在賈家被抄時,故意被忠順王看到,成功入府,獲得了忠順王的寵愛,也因此知曉了一些忠順王府的私密事和罪證,直到今日,妙玉得知皇上要整頓鹽政,必定要槍打出頭鳥,遂揭發了忠順王在江南鹽政上的所作所為,由石大人代為呈貢。

  皇上幾乎是像聽故事一樣聽完了石大人的敘述,石大人已經聲音哽咽,泣不成聲:“……世侄女為一介弱女子,自身難保,如今又親入虎穴狼窟,這才搜集了這些罪證,還請皇上明察,還莊家一個公道!”

  皇上畢竟還是冷靜的:“石愛卿所言可有什麽依據,有何人為證?”

  石大人一怔,想起了妙玉的吩咐,妙玉說,必要時可以請齊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作證,他猶豫再三,還是說出了林宛如的名字。

  皇上這才變了臉色,召陳瑞文和林宛如進宮。

  夫妻倆還在從忠順王府回來的路上,還沒到家就遇到了傳旨的內侍,忙跟著進了宮,待到林宛如聽了石大人的話時,也是又驚愕,又心酸,妙玉這是打算玉石俱焚呢。

  既然如此,自己又有什麽好推辭的,遂跪下道:“皇上明鑒,石大人句句屬實,莊家的確是被忠順王陷害的,忠順王貪戀妙玉美色,意圖得之,遂威逼利誘,妙玉性子堅貞,寧死不屈,出家為尼,帶發修行,後來莊家敗落,又一路流落到京城,寄居在賈家,賈家抄家之時,忠順王又借職務之便擄走了妙玉。”

  不光如此,她還說了忠順王私扣林黛玉嫁妝的事:“當初妾身姐姐的嫁妝是在順天府上了檔的,賈家抄家之時,我姐姐的東西原該悉數歸還,忠順王卻從中謀取私利,扣下了好幾口箱子,幸而妙玉周旋,才讓林家的東西不至於落入他人之手”

  皇上看看林宛如,又看看陳瑞文,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你怎麽對莊家的事如此清楚?”

  林宛如看看陳瑞文,咬牙道:“妙玉出家前曾有一位閨中密友,乃是揚州首富林松城的獨女,也叫林宛如,和妾身不光同名同姓,容貌也頗為相似,妙玉在賈家見到妾身後十分驚訝,勾起了思鄉之情,遂和妾身格外親厚,更把出家前的事情告訴妾身。”

  陳瑞文沒想到林宛如會如此為妙玉說話,正驚訝呢,聽了林宛如的話忙道:“皇上,這件事臣也是知道的。”又朝皇上使了個眼色。

  皇上心下明了,知道這中間定有什麽故事,也就沒再追問,只看著手上這篇類似駢文的狀紙,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若是處置了忠順王府,拔出蘿卜帶出泥,不知道還要牽扯多少人,或許還會打草驚蛇,於鹽政一事不利,若是不處置,天理昭昭,自己知曉冤情卻視而不見,豈不成了昏君?

  皇上皺著眉頭把陳瑞文叫進了書房討主意,陳瑞文到沒有隱瞞,也沒有添油加醋,很是誠懇道:“莊家確實冤枉,可多半是下頭的人為了巴結王爺擅做主張,若王爺真的看中了妙玉,只怕當初直接搶了來,哪裡還會叫她帶發修行呢。”

  皇上蹙著眉頭很是無奈:“這可如何是好。”

  陳瑞文笑道:“依我說,冤有頭債有主,皇上就事論事,處置了忠順王也就罷了,如今為著忠順王專寵妙玉的事,王府上下都頗有微詞,只怕不光王妃,就是世子也不會反對,世子是個明理的,到時候接管了忠順王府,慢慢的也就好了。”

  皇上點頭,等明白後便是愕然,和陳瑞文面面相覷,妙玉真是狠毒,先是讓忠順王眾叛親離,又把罪證呈上,皇上為了表示能辨忠奸,必會有所懲處,忠順王世子對王爺心存怨言,只怕也不會阻攔了。

  妙玉這是替皇上搬開了處置忠順王的絆腳石,就是皇上不處置,也沒有更好的法子了。

  皇上沉默半響,才來了一句:“可千萬別得罪女人。”

  陳瑞文忍不住一笑,拱手稱是。

  皇上很快下了旨意,以陷害忠臣良將為由將忠順王爺拘禁起來,正直忠順王世子下江南為皇上辦差事,不管是王妃還是世子甚至家裡的上下,都十分惶恐不安,生怕忠順王的事會連累了自身,可知道皇上隻拘禁了忠順王爺後,便都松了一口氣,該出門的出門,該打點行裝的打點行裝,都跟沒事人一樣,至於妙玉,則被林宛如接回了陳家。

  在忠順王世子離京後,皇上才下旨處置忠順王爺,以他草菅人命論罪,本該問斬,看在他的功勞上,改為終身監禁。

  一般這樣的事家裡人都會派人上下打點,可忠順王妃卻以世子爺不在家,不好擅做主張為由,閉門不出,於是,忠順王就被大內侍衛鎖去了宗人府監禁起來。

  忠順王入獄的那日,妙玉便要告辭,林宛如急道:“你如今還能去哪裡呢?不如留在這兒,總有人作伴。”

  妙玉笑道:“我想回揚州了,那兒畢竟是我的故鄉,你可有什麽話要我帶麽?”

  林宛如想讓她看看家中父母可否安好,可又說不出來——無緣無故的,她為什麽要去關心兩個不相乾的人呢?
  妙玉卻道:“你不說,我也明白,你放心,我會幫你帶聲好的。”

  林宛如驚異的望著妙玉,難道她竟看透了自己的秘密?
  妙玉卻笑而不語,帶著隨身服侍的兩個老媽媽和兩個丫鬟坐船回了揚州,林宛如要派人護送她也沒答應。

  兩個月後,林宛如收到了揚州送來的信兒,說妙玉回揚州後先去拜祭了父母,又去看望了老鄰居林松城和林太太,繼而在在揚州瘦西湖邊跳湖而亡。

  林宛如拿著信大哭了一場,她早該看出來,妙玉早已心存死志,父母之仇已報,她早已沒了什麽心思,自然不甘繼續活下去。

  陳瑞文見林宛如一連幾日都神色怏然,心裡焦急,卻又不知道該勸什麽,恰巧光珠來信,說江南鹽政甚為麻煩,請他相助,他便商議了皇上,決定帶著林宛如和兩個孩子去一趟江南,去看一看林宛如曾生活過的江南,生活過的揚州。

  大船漸漸駛開,遠離了碼頭,林宛如站在窗邊,一時間竟有些恍惚,仿佛還是初來京城時的模樣。

  那時候,她,姨娘,姐姐都沒有分開,抱著開始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悅來到了京城。

  如今,她又離開了這個地方,她知道,有一天她依舊會回來,只不過,陪在她身邊的換了個人罷了……

   終於寫完了,接下來便是《徐氏》的更新,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同時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