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遂人意》第518章 眾叛親離(求月票)
  第518章 眾叛親離(求月票)

  池二郎如今都不敢再想,將來要三胎的事情了,夫人懷孕實在太過讓人上火呀。二胎就把他這個孕婦的丈夫給折騰夠了。

  當然了懷著二胎的夫人更加不好受。不過若是孕婦能夠稍微的配合一點那就真的稍微放心點了。若是夫人能夠在把智商恢復正常,那就是完美了,生孩子什麽的真的也不算是什麽負累。可惜呀,事事都沒有那麽多的若是。

  芳姐心情大好,自己的眼神這是多好,才能挑到這麽一個扛得住事的男人呀。不要太完美,不要太放心。

  卻也沒準備就這麽放過張家姐夫,特意盯著池二郎給通州去信,必須讓這位姐夫知道,她華晴芳是個什麽存在,你當告狀會管用嗎。別忘了如今她可是池家的媳婦,你同華府告狀,是不是舍近求遠了。

  信中大意就是說這位姐夫對她的感謝,既然都感謝到京城了,怎麽不見姐夫寫信來感謝她本人呢。這不是舍近求遠嗎,難道是姐夫太客氣了。

  然後表述他的感謝芳姐收到了,京城的華府已經把這位姐夫的感謝,給傳遞過來了,芳姐表示很不必如此費心。順便讓這位姐夫來點實在的,沒感覺到他感謝的誠意,難道通州張家都是嘴皮子上的把式嗎。

  當然了信是池二郎寫的,語氣肯定要委婉的多。不過芳姐還是致力於把意思表達清楚,不用太過修飾,這位姐夫實在讓人想要踹兩腳。

  池二郎在信的結尾,表達了作為池府目前的當家人,對於夫人的各種支持。幫助他們是應該的,姐夫不必客氣的同夫人的娘家在表達謝意了,兩口子一致對外,表達了對這位張家姐夫的各種鄙夷。相信張家姐夫看到信,會有自己的感受的。

  對於京城嗎,芳姐對於祖父那是真的不想再好了,一句話,你都不讓我跪華府的祖宗了,你還大老遠的管我池家如何。你不覺得管的寬嗎,就差問候一句,您老閑的蛋疼呀。她能把這話放在肚子裡面不問出去,那是給親爹面子。

  順便把華老尚書信件付給自家親爹過去,憑什麽呀,我還委屈呢。

  給親爹面子不等於,不跟親爹告狀不是,我可以把怨氣咽下去,不過該出的氣得討回來。

  華二老爺看到親爹的親筆書信,沒別的反應,含著眼淚,在書房給親爹跪了。

  怎麽能這麽對待他華家兒女呢,閨女做錯事,他這個當老子,願意一力承當,幫個芳姐認錯,順便人家華二老爺還要去祠堂跪著,替自家孩子懺悔呢。

  動靜弄出來的不是一般的大。華老尚書想要含糊過去都不成呀。

  華老尚書黑著臉,看著二兒子抽風作死。那真是心情太不美好了,心裡恨得咬牙切齒的,倒霉孫女乾得好事,竟敢把他的親筆信給寄回來。這不是誠心的想讓他華府父子不和嗎,家宅不寧嗎。

  想想糟心孫女,那真是從小就不是一個好鳥呀,就是他老人家想要收拾這丫頭都得慎重考慮一番,這丫頭還擊起來,從來都是驚天動地的,沒看到如今的段氏都會老家貓著去了嗎。沒看到馮老禦史如今都是禦史上大夫了,孫女還不是給他華府當繼夫人呢嗎。林林總總這些事,都是他家糟心孫女折騰出來呀。想想都心塞。

  當然了作為祖父還帶點心寒。這丫頭對這個祖父同對這些外人,可是看不出來有什麽區別呢。

  說起來也是他大意了,沒想到看著不錯的孫女女婿,竟然如此不濟,這麽重要的書信都給女人看到,書房那是擺設不成,齊家治國,這侯府小兒在東郡折騰出來的政則都是假的吧。他憑什麽治國呀。

  不容老尚書想的太多,這個糟心的兒子,華二老爺一把眼裡一把鼻涕的哭訴:“爹您怎麽能如此對待芳姐呢,那孩子如今還懷著身孕呢,看到這信該當多痛心呀,再說了那張家小兒也是個不知道禮數的,芳姐一片好心,給他研醫治病的,怎麽就能夠做出這種小人行徑的事情呢,簡直就是狼心狗肺,忘恩負義之徒。若他不是我華家的女婿,兒子定然第一個收拾了他。能容他至此,那是給大哥面子,不願意讓二娘為難。再說了二娘如今能夠一切順遂,不說都是芳姐的功勞,那也是芳姐這孩子對姐妹夠關心呀,您怎麽能如此對待芳姐呢,不說安慰她倒也罷了,竟然還罰他跪祠堂,還是跪的池家祠堂,您讓芳姐在夫家該當多為難呀。”

  聲聲入耳,字字啼血呀,自家兒子給聖人上書折子的時候,若是感情如此豐沛,該當多好呀,偏偏兒子這點功底,都用在倒霉的孫女身上了。

  華老尚書氣的鼻如今子冒煙:“他為難,她要是為難,這信就不會再你的手裡了,給我起開,放心你閨女過得好著呢。”

  人家在池府混的那是風生水起的,沒聽人說嗎,如今的池家二房可是把持在他這個孫女手裡呢。這話京城的人家都已經傳遍了,說他華府出來的娘子好本事呢。就差說他華府娘子霸道娶不得了。

  雖然有定國侯府的人在裡面興風作浪,可也有一定的事實在裡面不是。華老尚書那是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孫女在你夫家會難做。憋屈的看著自家兒子,難道這話兒子就一點都沒聽到過嗎,怎麽說得出口呀。

  華二老爺:“那是芳姐孝順長輩,得長輩喜歡,作為小輩讓長輩願意維護,作為婦人得夫君敬愛,兒子為了有芳姐這樣的娘子而驕傲,咱們作為長輩,作為外嫁娘子的娘家人,不說給孩子撐腰,好歹也不能給孩子拖累呀,您寫這封信,母親知道嗎。兒子自問沒有做過大逆不道的事情,兒子那麽多年就芳姐這一個孩子在身邊,就是芳姐對父親也是孝順,敬重的很。您這麽做,真的傷了兒子的心了。”

  華老尚書這次咬牙切齒的,合著逆子還敢威脅他不成,再說了五郎同六娘,那是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呀,合著在糟心兒子的眼睛裡面,還就芳姐一個閨女了,這是人話嗎,讓孩子聽了不得惹禍呀。

  老尚書都不想跟兒子掰扯這點道理,讓他自己將來糟心去吧:“老夫這信寫的如何,你有異議。”一言堂,就這麽定了的意思,威逼,全是威逼。

  華二老爺就不知道他爹還有如此不講理的時候,竟然直接來橫的,那麽霸道的不許給孩子講情:“兒子不敢有意義,兒子就是替芳姐不公。芳姐嫁給邵徳都有了胖哥了,還在為了咱們華府嫁出去的娘子操心費力呢,怎麽就不能得到父親的維護認可呀。白瞎了芳姐為了華府姐妹的一片心意。我兒委屈,為我兒不值。”

  華老尚書被兒子這話堵得臉色青白,一雙好牙口都要磨平了。不能跟混蛋的二兒子講道理,只能心裡暗罵大兒子做事不靠譜,你說京城華府這麽大的門戶,護不住你閨女呀,非得大老遠的去遼東那破地方,眼裡還有他這個祖父嗎。這不是誠心的給他添堵嗎。

  若是沒有遼東兩口子這麽插一竿子,他老人家能被兒子給問的這麽鬱悶嗎。

  可不都是大兒子不會辦事嗎。

  話說回來,若是二娘回了京城,他老人家這個身份擺在這裡,還真就不見得能夠有芳姐那孩子做出來的事漂亮,還解氣。

  老尚書被兒子堵了,面子上抹不過去,甩袖子走人了。

  華二老爺為了閨女那是一定要折騰的,然後抽風的每日都去跪祠堂了,人家就不起來,撒賴的行徑呀。父子兩人杠上了。

  華三老爺的不知道什麽事,去勸老尚書不要在罰二哥了,畢竟二哥都有姑爺的人了。

  連老妻都過來給二兒子說情,2說老尚書越老心越狠了,怎麽就不給一把年歲的兒子留點臉面呢,動不動就罰兒子跪祠堂呀。

  老尚書那個鬱悶呀,是我罰的嗎,是我老人家讓他去的嗎,能說倒霉兒子在撒賴嗎。能說糟心兒子自己個願意嗎。

  華二老爺跟老爹較勁,就是不起來,順便還把信給華三老爺的看了,對於侄女的行為,華三老爺的表示不能認同。對二侄女婿太擠兌了些。

  話說回來,若是自家三娘五娘碰上這事,遇上這麽一個侄女的話,那必須支持呀,有這麽一個姐妹在,他閨女還能多分保證呢。啥事都怕輪到自己頭上,侄女婿雖然可憐,可更可恨呀,換成親姑爺,華三老爺的肯定自己擼胳膊上,給閨女出氣,還用什麽侄女呀。

  這事吧大哥做的不地道,直接就把張家給乾趴下了,還讓四娘惹人做什麽呀。

  所以化三老爺對芳姐的態度就比較好了,跟二哥一起給侄女說情。

  老尚書一嘴的大火炮。兩個糟心兒子呀,跟那丫頭撇清關系還來不及呢,我管他什麽呀怎麽就沒人理解他老人家的一番心思呢。

  再次不講理:‘說什麽情呀,用你們說什麽情分,本就是他池府的事情,我華府還能怎麽著他不成。你們是看到我罰她了,還是說教她了。’這話太不負責任了。

  意思就是他老人家可沒有權利罰這個孫女。

  華二老爺那是一心維護閨女的,華府很重要,跟閨女比起來,在華二老爺心裡,那是很明顯的比不上,再說了他家芳姐在華二老爺眼裡那是驕傲,從來不是禍害,認識上那真跟華老尚書不一樣。

  慷慨激昂的為了閨女陳詞:“芳姐出自華府,自然是您這個祖父說話才算數的。您這麽說,不管是芳姐傷心,就是兒子也跟著傷心,兒子還替芳姐那孩子寒心,您怎麽能這麽對她呢,虧那還孩子那麽信任,孝順,尊崇您這個祖父。費心費力的為了咱們華府的姐妹,不顧禮法,沒有原則的維護,為了兄弟們費勁了心思。您竟然說出如此一番話,實在,實在讓兒子沒法面對芳姐那孩子呀。”

  想到芳姐對幾個華家兒郎的好,雖然是跟五郎沾光而已,可華三老爺也不得不點頭,承認他家二哥說的對。

  何況芳姐那孩子對他家五娘那是真好。他這個當爹的當三叔的都沒話可說。

  這時候若是不站在二哥身邊,給芳姐講清,華三老爺的覺得他就是二侄女婿一流的人物,所以面對老爹的惱火,一點都沒有退縮。跟著說道:‘父親,二哥說的是,怎麽能寒了孩子的心呢,芳姐是我華府的娘子,就是嫁人那也是我華府出去的娘子。’

  看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老尚書那都要腦梗了,還能在糟心點不,他這點苦心都是為了誰呀,能說子孫不濟嗎。

  再看那副二兒子你不認這個孫女是華家人,他就在祖宗面前不起來的樣子,那是沒法子在好了:“有你們後悔的時候。”

  這話說的雖然氣勢十足,可裡面的無奈同樣赤裸裸的:“隨你們的吧”

  芳姐那孩子就是個禍害,倒霉兒子不了解他老人家的苦心,非得把禍害往家裡收呀,就這麽推出去多好。可惜了呢。

  華三老爺抹鼻子,二哥不跪祖宗就好,其他的他不敢深攙和。

  華二老爺在書房同自家老爹交涉,至少往後芳姐惹事,他老人家這個祖父必須要回護,不能往外推。閨女必須護在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呀。他爹想不管那是不成的。

  老尚書瞪著眼,把這口氣給忍了。不然老妻怕是都要過來插手了。眾叛親離呀。

  華二老爺就是拿準了,這件事情大哥肯定不能站在祖父那邊,三弟對芳姐從來都是寬容的,才敢在祖宗面前作呀。

  無賴能耍到這個份上,仗著的也不過是老父親心軟。華二老爺心裡明明白白的。對於老父多少還是有點愧疚的,不管老父做的對不對,當兒子都不能為此威逼父親。當兒子的不孝順呀。

  可閨女同老夫站在一起比較的話,最好是能夠雙贏,不然他這個當人兒子的,當人老子的,也只能選一頭了,肯定是閨女。何況雖然選了閨女,也沒怎麽傷到自家老爹不是。華二老爺認為他這也算是把傷害最小化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