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遂人意》第585章 高消費(求月票)
  第585章 高消費(求月票)
  華家大老爺看著引起了京城一撥新風尚還無所覺得兄弟,心真的特別的累得慌,這到底是多不著邊的事情呀。

  怎麽這股子風就吹得京城大半人家聞風而動呢。

  華家大老爺再次確定:“真的不知道侄女買那麽一大片山林,做什麽用途嗎。”

  華二老爺非常的誠實:“這個,芳姐那孩子沒說呀。”

  華家大老爺暗自咬牙,不知道她做什麽用,你就這麽費心的跟著周轉,也太慣著孩子了。

  難怪每次自家老爹聽到二房父女兩的事情,總是那麽一臉的苦大仇深:“二弟呀、、”

  華二老爺清風朗月的站在那裡,很是儒雅的等著他家大哥開口:‘兄長請講。’

  華家大老爺真心的不知道說什麽能表達他此刻無力的心境了,揮揮手:“算了,既然都說是你買的,就算在你頭上好了,那麽大的山林,咱們尚書府到沒什麽,一個武將別讓人說藏私兵什麽的就好。”

  其實華家大老爺更想說,要是沒什麽特別的用處,就不要在繼續買賣了。沒看到連私藏兵丁都點出來了嗎,可惜華二老爺一點都沒有領會其中的深意。

  華二老爺對這位兄長那是非常的福氣的:“兄長言之有理。回頭就把山林放在我的名下。”

  華家大老爺抬頭,糾結的看著自家兄弟,那可不是一筆小的開銷,不然也不會弄得滿城風雨,可自家兄弟一句話,說放在他的名下,就放在他的名下了,這父女之間當真是太不見外了,就不知道侄女婿是個什麽意見。

  畢竟都有兒子的人,誰沒有私心呀。老二想的不錯,怕是人家未必同意。

  這麽一向華家大老爺就暫時把事情放下了,出了差錯才好呢。

  讓華家大老爺側目的是,池二郎竟然大氣至此,真金白銀的掏出去,買回來的林地山場竟然真的落在了自家二弟的名下。

  而他這個華府當家人,還被請去一同做了個見證什麽的。看到侄女婿掏銀票,自家二弟簽字畫押的時候,華家大老爺覺得自己有點狹隘了,難道人心已經到了這樣寬廣的地步了嗎。

  還是要歎一聲二弟好本事,這女婿到底怎麽養出來的呀。親兒子真的也不過如此了。

  不過側面的還能看出來這位侄女婿不光是位高權重,怕是經濟實力也不俗呢,聽說從侯府出來可是沒帶什麽家產的。

  在遼東這位侄女婿的風評也是不錯的,不是一個斂財的主,可這銀子從哪來的呀。

  華家大老爺覺得有必要好生的琢磨一下這個問題,不管什麽年代,經濟問題也是不能有的。

  有些事情經不住琢磨的,華家大老爺再次憂慮了。為何總有操不完的心呢。

  在老尚書那裡,華大老爺委婉的表示自己的擔憂:“兒子在外多年,對京城裡面的事情到底生疏了許多。畢竟那也是一大筆銀子呢。二弟是個不佔俗物的,怕是不知道其中的關聯,所以兒子想著父親這裡或許知道些什麽。”

  說白了,就是想知道人家的銀子怎麽來的。

  華老尚書口氣略微不那麽愉快:“這個你不用擔心,老二雖然不佔俗物,他那個閨女摟錢本事高著呢,你二弟運氣一向不錯,當初四娘出嫁的時候,你二弟給四娘的陪嫁是陪嫁,連五郎在二房的那份私產都給了四娘那孩子運作了,哼都是撞了大運了。蒙對了。”

  可見老尚書對此那是非常的不以為然的。

  華家大老爺皺眉一個內宅娘子,本事能大到哪去:“侄女婿畢竟做過一方大員的,兒子實在不放心的很,要不要讓人去查一查,若是有個萬一,咱們也好補救一下。”

  老尚書眼皮子一挑:‘不用,銀子來路正當著呢,人家在遼東的時候,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不差錢。你隻管放心銀子的事情,看好他們別作死就成。’

  好吧老尚書他到底暴躁了。這麽大的手筆,折騰出來肯定不是小事。怎麽就不能消停那麽幾天呢。

  池二郎官聲不錯,有想用銀子同這位疏通關系的,當初可是都被芳姐用一句,我家老爺過來當官的,不差錢。這話給打發了呢。在遼東的一些場合,這話是不公開的秘密。誰不讚一聲,侯府底蘊悠呀。白白的便宜了定國候府的名聲。

  有了地方,芳姐就忙了,每天帶著孩子還有池二老爺上山下地的折騰,那麽的山場林地,差不多走了個變。隻當是帶著丫頭們換了個場地鍛煉了。

  池二老爺都要讚一聲兒媳婦好體力,比他這個老頭子還精神呢,同胖哥就是想作妖都沒有那個精力了。

  芳姐挑出來一塊有山有水,林密樹高不那麽險峻的地方開始了規劃。

  等芳姐把計劃書做出來的時候,驚呆了書房裡面的兩個三品二品官。專門讓人在裡面打架鬥毆,還可以打群架的會所。這個東西可以公開存在嗎。

  池二郎怎舌,手筆這麽大,就是為了給兒子弄個遊戲場所,往後再也不說夫人對兒子不上心了:“就給孩子弄個玩意,不值當如此費心吧。”

  華二老爺也不看好:“專門打鬥的地方,這個怕是朝廷要插手的吧,會準許嗎。還是要慎重一些的。”

  芳姐:‘不過弄個大點的擂台而已,也沒見到朝廷禁止比武招親呀。’

  池二郎覺得腦袋有點大,你見過弄幾個山頭比武招親的呀,概念不是這麽偷換的:“這個好像也不能那麽說。不然咱們給胖哥再找幾個師傅好了。總能把孩子給教導好的。”

  芳姐:“教育是那麽隨便的事情嗎,我就想了,這是最適合咱們胖哥的方式。既然胖哥有這方面的特長,咱們就該好好地開發他,這麽大的孩子,送到軍隊裡面去,你我都不放心,索性就給他弄個地方折騰。這孩子將來總要走你這個武將之路的,闖出來名堂,將來咱們當父母的多少也放心一些。爹爹在府裡沒什麽正經事,正好給爹用來消遣,弄好了還是個進項。”華二老爺看了一眼邊上的女婿:“親家老爺呀,這個不大好吧,會不會累到了親家老爺。”

  池二郎黑臉,自家嶽父還知道給自己留客氣了,明著說自家爹爹沒做過正經事不就得了嘛:“爹散漫慣了,怕是有心無力。”

  芳姐:‘不會,爹爹管理這個最合適不過了。要相信他老人家。’問題被華二老爺給帶遠了,不是再說可行性嗎,怎麽就到了管理層的問題了呢。

  華二老爺有點不是滋味,自家閨女怎麽就隨便相信別人的爹呢,自己這個爹不是還在呢嗎。當然了他還是要上朝的也沒什麽賦閑的時間就是了。不然閨女肯定第一個相信他。

  池二郎:“還是不太妥當。怕到時候要傷和氣的。而且離京城太近了。”

  芳姐:“不過是休閑會所,面積稍微大了點而已,裡面還能真的放大刀長矛呀,都是綁了棉花頭的木頭棍子,能有什麽危險。競爭也有良性的,讓我京城的大梁男兒都過來激發激發二郎的血氣,有什麽弊端不成。不然先探探聖人的口風好了。”

  華二老爺同池二郎跟看西洋鏡一樣的看著芳姐,這口氣太不一般了,您當聖人是你親爹呀,他老人家的口氣是說探就探的嗎。

  池二郎對自己的斤兩還是明白的,嶽父在夫人心中地為你一直都是首屈一指的,直接扭頭同夫人一樣殷切的看著嶽父大人,池二郎的意思是打消夫人這麽不切實際的想法。

  華二老爺看看閨女,在看看姑爺,很糾結的開口:“如此這般的話,為父探探聖人的口風好了。”池二郎差點直接跪了,您老人家的底線到底在哪呀。聖人的口風那是說探就探的嗎,再說了夫人折騰的事情要多不靠譜有多不靠譜,將來若是一幫幫的世家子弟結伴群毆,有個好歹的,別說池府就是加上尚書府,那也兜不住呀。還不得見天的讓人往門口扔爛菜葉子呀。芳姐用看親爹的眼神看著華二老爺:“那我這裡先準備著,把裡面的設施在弄得周全一些,就聽您的好消息了。”

  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嗎。華二老爺覺得任重道遠。頭一次覺得有點對不住姑爺,往後怕是麻煩無窮的吧。

  池二郎覺得有點為難嶽父,那畢竟是聖人:“四娘呀,也不用這麽著急,聖心難測,還是等等口風好了。”芳姐洗白的嫩手一揮:“沒關系,大不了讓咱們胖哥自己折騰用。”

  池二郎:“太慣著孩子了。”

  芳姐:“咱們家孩子多,也沒多大事。”池二郎想想自己那點俸祿,在花銀子上,自己沒有話語權的

  華二老爺立刻跟著點頭:“孟母三遷,教導孩子就該這麽用心,多大的心裡都是應該的。”

  池二郎不準備在開口了,自家嶽父在夫人跟前從來沒有過自己的立場,可以說得上是昏聵了。

  也就是嶽父大人能把夫人同孟子的母親放在一起說話,怕是老尚書大人知道以後,又要哆嗦半天的。

  華二老爺在京城就是以擺弄田地果樹而聞名的,他弄了一片大山場林地,在有心人看來就是華二又倒騰出來新玩意了,肯定虧不了,

  在華二老爺畫押買下林地的第一時間,就有人跟著在跟風,競相購買。

  沒法同華二的大手筆相比,買塊小的還是都有能力的。就等著華二在山頭上怎麽折騰,他們就怎麽折騰呢。

  所以這事不用華二老爺糾結怎麽同聖人開口探口風,上面的聖人就做不住了。

  動靜太大,影響面積太廣,聽說不光是京郊附近的山場林地,就是挨著京郊的地方山場林地價格都上去了,不重視都不成,什麽時候無主的荒山也成了香餑餑了。

  禦書房裡面,聖人坐在上方閉眼品茶,下面華二老爺捧著聖人賜下的茶水慢慢的回味。

  聖人:‘愛卿,這茶怎麽樣,同愛卿府上的如何。’

  華二老爺:“聖人這裡的茶,自然是最好的,下臣府上的茶嗎,那是四娘那孩子在親手抄出來孝順下臣的,下臣慚愧沒法比呀。”

  聖人朗聲而笑:“怕是仙露都不能同愛卿的茶比了吧。”

  華二老爺:“讓聖人笑話了,茶如何不說,都是孩子的心意,下臣每次品味都跟喝了仙露一樣,飄飄的,哪裡還能品味出來什麽味道。是下臣私心過重。”

  意思就是讓他說的話,肯定是他家閨女弄出來的好。

  聖人:“呵呵,每次同愛卿說話,都讓朕好生羨慕。愛卿府上佳兒佳女當這是孝順。也就是府上的娘子能為了愛卿時時刻刻都這麽費心了。”

  華二老爺喜形於色,知己呀:“孩子們確實孝順,下臣確實覺得心滿意足。皇子公主們都是孝順的,不過沒有下臣的子女那麽奔放明顯而已。需要細細品味的。您即是父又是君,為了大梁,兒女親情都要合乎這麽含蓄隱忍,當人父母不容易,您更不容易。”

  好吧這話說的讓聖人開心不少,他是聖人嗎,兒子閨女對他好,也得有分寸,這個不怨孩子們,再說了沒人願意被人可憐兒女不孝順。打落牙齒還得往肚子裡面咽呢。

  何況聖人一點也不認為自家兒女比別人家的兒女差不是,一時間感觸良多,看這華二老爺那真是從心裡喜歡了:“滿朝文武,唯獨愛卿知己呀。”

  真愛了。聖人同華二老爺之間絕逼的真愛了。

  華二老爺覺得聖人這話說在點上了,他也是把聖人當知己的,可這話不敢說:“下臣惶恐。”

  聖人的時間是寶貴的,感動不了多長時間,就開始進入真正的話題了:“聽說愛卿置辦了些家私。可是愛卿又琢磨出來什麽作物了。若是沒有地方用,朕賜你幾個莊子就是了。”

  華二老爺:‘聖人明鑒,下臣的確在京郊置辦了些家私,不過不是為了公事,是給兒孫折騰著消閑的。您也知道下臣外孫從東郡回來,還不適應京城的風土人情,那孩子本事是有的,下臣實在不忍拘束了孩子的天性,所以才多置辦了點地方隨著孩子折騰。不敢讓聖人費心。’

  聖人以為華二老爺要把外孫給關起來呢:‘這個,把孩子圈在山頭上,是不是不太好呀。孩子還小,懂什麽呀。有華愛卿教導,想差也難。’

  這份信任讓華二老爺銘感五內,士為知己者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