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遂人意》第350章 被坑的定國候(求月票)
  第350章 被坑的定國候(求月票)
  你說因為多大點事呀,竟然在朝堂上鬧騰了一上午,這滿朝官員沒事幹了吧。抓著點事情就不放手了。

  而圍繞這件事情中心的關鍵人物,穆府小郎君,如今在府上同他親娘撒嬌呢。一聲聲的哎呦著。嘴巴裡面早把池家的列祖列宗叫過來招呼幾百遍了。

  再說另外一個主要人物,人家做的事情就比較上檔次了,至少比那罵人的穆家小郎君上檔次的多。

  華晴芳昨夜忙了大半夜,如今在府上補眠呢,不過睡覺之前吩咐過,讓魯二叔等人盯著昨夜在鳳仙閣裡面的尋歡客,誰家府上只要敢弄出來點讓人膈應的閑話,就大張旗鼓的把錦旗給送過去。

  特別交代,逢人就說這家府上的郎君,對教坊司這等去處很是擁護,捧場的常客。是繼穆府小郎君之後,又一人才,另類報國。

  不到中午錦旗已經送出去十幾面了。要知道能上朝的官員才多點呀,大多數的官員,別看是京官,一樣不能每天看到他家神聖的聖人陛下。

  上班時間吹吹牛很正常嗎,談資就是昨日驚心動魄的場面。多好呀。親眼所見呀。跟著屬下,同僚說的那個活靈活現。

  可以說是他在外面吹,府裡就有人給他夫人送錦旗。順便人家芳姐還讓魯二叔調查的清清楚楚的,他家郎君捧的是哪位藝妓的場子,同時跟這位官員,或者才子一樣看重這位藝妓,堪稱有連襟之宜的官員,才子有幾位。

  基本上就是人家能挖到的黑歷史都在送錦旗的時候給抖落了一遍。順便說吐露的來一句,他家郎君是捐精報國的表率中的表率。

  別說魯二叔效率高。一夜之間這些全搞定。誰讓他家主子是個內宅婦人,輕易用不到咱們魯二叔這個外院管事呢,再加上魯二叔本就是市井出身,在京城這幾年沒事的時候光收集這些花邊新聞了,結交的更是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閑來無事的魯二叔沒事都是跟這群人一起吹吹小牛皮的主。

  就不知道還有能用上的一天。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呀。

  造成的效果就是總有幾個忍不住的,總有幾個娘家比較有底氣的,總有那麽幾個憋不住火的內宅夫人做出了讓人很側目的反應,

  鳳仙閣一個上午被人砸了好幾場了。從開業大概就沒有如此熱鬧過。

  **子哭的一張臉花了又花,拍著大腿坐在外面叫喚:‘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呀,這是不給人留活路了呀。’

  裡面的一群姑娘反應就什麽樣的都有了,這種營生還真就沒有幾個是特別有歸屬感的,大多數趴在二樓的欄杆上看熱鬧。

  別看人家華晴芳在補眠,外面想傳她閑話的人,定然比她還不好過。

  只有池二郎,這個在宮裡面當差的,雖然不是跟著那些大臣們一起上朝議事的,可他是在外面保護宮安危的。

  作為一個四品武官二等侍衛,朝堂裡面發生的事情當真是明明白白的。

  鬧到最後,池二都有點懵了,真沒想整這麽大呀。世界在他眼前詭異的扭開了一個大洞呢。

  一同當值的同僚看著池二更是各種心思都有,眼光相當的詭異,一起同僚這麽長時間了,竟然不知道這池二還有這等本事,能讓整個朝堂都沸騰起來。

  沒看到嗎,都要午時了,裡面的人還沒有出來一個呢。這還真是一個惹不起的主,能說這池二厚道,往日裡從來沒有跟他們這幫兄弟一般見識嗎。

  池二郎雙手摩挲一把臉,都不知道自己此刻算是什麽心情,也不知道當初老嶽父娶如今的小繼母的時候,是不是跟他一樣的心情木然。

  至於這件事情怎麽收尾,池二郎真的就不敢想了。能不能收,那都不是他說了算的,話說他真的不過是跟個四品的禦史通融一番而已呀,沒辦啥大事呀。

  裡面的大臣跪了大小十幾個,沒法子馮老禦史這個官職實在是得罪人的很,如今能有十幾個站出來求情的,已經是意料之外了。

  要知道馮老禦史最後那句話,聖人別說是把他拖出去,就是直接砍了那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皇權時代,就這麽不說理,為國為民的時候那也是要把皇權放在眾人利益之上的。

  老禦史從接過那張紙就知道自己肯定有今天。意料之中的結果,倒也不太意外。

  只是可歎這份見識,這份認知,不是他老人家自己悟出來的,是個小丫頭一語道破的。

  聖人含怒的看向下面的一眾大臣,對於昨夜鳳仙樓裡面發生那點浪花都激不起來的小事,能讓他的朝堂亂成這樣相當的震驚。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就這樣發作了馮老禦史,史書上將來不好看 ,若是不發作了這匹夫,實在是有損自己的威嚴,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挑釁呀。挑釁的不光是他這個聖人,還有他的祖宗,還有前朝的當權者們。這老禦史簡直就是再跟殷商以後所有的陛下作對呀。

  頭一遭。歷史上頭一遭。怎就讓他給碰上了呢,聖人都覺得糟心,有這麽一個禦史糟心,碰上這麽一個事情糟心。那麽多的聖人都收過這個銀子,怎麽就到了他這裡收不得呢。想不通的很。最糟心的是滿朝的文武反對的一點都沒到點子上。愣是沒壓過那老禦史。他大梁朝還是卻人才呀。

  一身的王八之氣散發出來,下面的朝臣一個大氣都不敢出。

  外面的池二同當值的同僚,正在焦急什麽時候才能散朝的時候,看到京城此刻應該賑災在外面當值的巡城二等侍衛吳興,滿腦袋大漢的隨著他的上官京九門巡查使進宮了。

  人家吳興還捎帶驚恐的看了一眼池二。弄得池二二郎一腦門子霧水,這又怎麽了。池二就不知道吳興看到他如今就雙腿發抖。這池二惹不得呢。

  小太監傳給大太監,大太監看看沉默中的朝堂,在冷凝的陛下耳邊低語幾聲。

  可惜滿朝文武沒人敢抬頭窺探陛下的天顏,不然定然會覺得事情更精彩了,陛下那臉上震驚,震怒,難以置信,夾雜一起,讓老太監腿都軟了,陛下您這是個什麽意思呀。

  聖人摸摸額頭:‘這事容後再議。好了先下朝吧,馮老禦史也先退下。’意思就是饒了這個老匹夫。

  老禦史叩謝皇恩,真的是天威難測,今日裡竟然還能全須全尾的回府去。

  杜老丞相也算是個清流,是跪在地上給老禦史求情一派的,雖然不認為老禦史對這種事情有什麽可小題大做的,可作為丞相,他就得給老禦史求情。

  華二老爺上前幾步,扶起自家老爹,他都有點吃不消呢,別說了跪了小半天的老父親了,就是站上小半天也夠自家老父親受的。

  老尚書起身,斜眼看到自家兒子,糟心,很糟心,若不是實在有點身體不爭氣,老尚書都想現在就把兒子的手給甩開。

  華二老爺不等老尚書甩人呢,直接放開手,去攙扶自家夫人的祖父了。這時候老尚書還真就不能說什麽,畢竟方才這老禦史為了兒子的閨女多賣力呀,老命差點搭上。兒子孝順點也沒什麽。

  老禦史看到華二,說實話也不順眼,那就不是糟心能形容的,人家生的閨女頂多要銀子,搭點陪嫁。

  他華二本事呀,生的小娘子要命呢,往後對於這華家,老禦史肯定有多遠躲多遠。

  好在這華二扶起老禦史還知道去扶邊上的杜丞相,沒讓老禦史惡心多久。

  眾人拱拱手,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明白,老禦史對於這些求情的大臣,也沒有什麽可客氣的,有的時候在那個位子上,就得做這個位子上的事情。無所謂交好與黨派。

  比如杜老丞相,今日他若是看著聖人當庭斬殺禦史不阻攔,明日他的丞相肯定就做不下去了。

  至於華府的人,老禦史就跟糾結了,沒有他們哪裡有今日的是非呀。

  人家活動活動腿腳就走人了。禦史嗎本就是孤臣。

  剩下的大臣到都是客客氣氣的。就連那穆老國公也能同老尚書皮笑肉不笑的客氣兩句,維持表面那點面子。

  只有一人,那定國侯,竟然是沒有一人搭理的。

  華老尚書這邊就罷了,這定國候不護著他家孫女婿,理他作甚。

  至於另外穆老國公一派,人家不理定國候倒也正常,畢竟是定國侯府同穆國公府之間的矛盾嗎,
  還有一些跟著些官員,本事就攙和不到這裡,比如武將們,自始至終人家就沒怎麽說話,他們是保家衛國的。

  穆國公老頭的孫子教導的不好,用著等方式侮辱他們這些康強打仗的,有文人在那裡口誅筆伐呢,不缺他們這點力量。

  至於定國候 在武將看來這人搭理不得,沒有尿性,那池二就再怎麽地,再怎麽不承認,作為你池家子孫,你定國候也要護上一護。

  定國候沒有這麽做呀。所以武將們看不起他。
  至於那些文臣,理還不如不搭理呢,一句話人家能說出來三四個意思,所以說一場大朝會下來,定國候灰溜溜的回府了。

  他定國候什麽時候在京城竟然如此不濟了。混的是一日不如一日。

  再有就是今日朝堂上的眾人,誰不知道那定國候府的池二郎呀。比那定國候可是有擔當多了。至少這池二如今在朝堂上的名聲要比定國候響亮的多。

  這個池二還連面都沒有露一下,不過是腳踹那穆老國公的孫子幾腳。所以說踩著人上位,那真是比走 尋常路容易多了。

  池二如今在京城火呀,這些大臣們有的還沒有出宮門呢就知道外面的熱鬧了,聽說此刻的定國候裡面等著給池二送禮的人多了。就怕池二郎一個高興,給他們府上也送面錦旗過去,後院失火這種事情,誰也預料不太好不是。

  華老尚書知道以後,撓著腦門,跺著腳丫子,指著華二老爺:“孽子,孽子,你個孽子。”

  華二老爺一聲都不敢哼,愣是頂著壓力聽著華老上書發脾氣,天知道跟他真沒有什麽關系,他才下朝,還什麽都沒有做呢,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自家閨女被嚇成啥樣了呢:‘父親息怒,兒子這就去定國候府看看芳姐。兒子定然要好生的教導與她。’

  華老尚書:‘啊呸,你還敢去定國侯府,你還嫌外面的傳言太好聽是吧。還有呀,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那心思怎麽轉的,你還教育她,她別來繞繞你就不錯了,我華府怎麽就出了這麽一個禍害。’

  華二老爺那是相當不願意聽的:“父親,您怎麽能如此說,芳姐自幼喪母,兒子難免偏疼了些,可那孩子孝順懂事,從來不讓兒子操心。您如此說,讓孩子聽了會難受的。在說了芳姐多大的孩子,還不抗事呢,現在不定怎麽擔心受怕呢。”

  華老尚書再次有失水準,聽著兒子這話都有點抓狂,這些詞就沒有一個能用來形容他的倒霉孫女:“啊呸,你給我歇著吧,她因為這點事難受,她會擔心受怕,你有多認識你閨女呀,你個蠢貨呀,好生的在府上給我呆著,還有弄好你那園子,讓人看好了,一直到聖人讓人過來驗證以後,你都不許給我離開那裡半步。”

  說完直接讓老管事把兒子給壓到後院去了。真心的懶得搭理這個連自家閨女是什麽人都不知道的兒子。

  華老尚書想的不錯呀,他們華府如何,這件事情到底如何發展,聖人對華府,對那倒霉孫女,孫女婿怎麽處理還是要看自家兒子後院的那片田地呀。

  現在想來自家兒子先在聖人面前邀功的行為也沒有錯,至少給華府,給倒霉孫女留了一絲憑仗。不然今日絕對不是如此容易收場的。

  話呢說回來,後院的田地到底如何,還是要看看才算數呀。

  一個府裡住著,華老尚書從來沒去過自家那不顧正業的兒子果園去過去過呢,想到這裡華老尚書抬腳就往外走。必須的親眼看看呀,不然睡覺都合不上眼。

  別說聖人激動,若是真有如此高產的稻谷,華老尚書同樣激動,民生,民生,靠的就是糧食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