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生的都是倒霉兒子
白夭夭這邊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闖了大禍,驚動了家裡的那幾位大佬,正樂滋滋地檢查著那些藥商捐來的藥材呢。
“藥材不錯啊,閔州發了大水,還能有保存得這麽好的藥材,實屬不易啊!”白夭夭摸著乾乾的藥材很是滿意。
說著,又看著月玄墨笑道:“你那主意不錯,這兩日來捐糧捐藥的商人不少。”
那些商人是用了心思保存這些藥材的,若非月玄墨用了利誘的法子,只怕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將藥材捐出來。
法子也確實有效,才兩日而已,驛站的庫房就堆滿了,就快要放不下去了。
白夭夭話音剛落,月政宏便走了進來,冷笑一聲:“本皇子勸你們,還是別高興地太早好,父皇那邊可是還沒消息,若是父皇不想親筆題什麽字,本皇子看你們到時候如何跟閔州這些商家交待。”
月玄墨抬眸涼涼看他一眼:“揣測聖意可不是我們該做的事,事情已經報上去了,想不想親筆題字,皇叔會做決定,四皇兄操得著這個心嗎?”
“你……”月政宏瞬間被月玄墨氣得暴跳如雷。
不等他炸起來,白夭夭也皮笑肉不笑地道:“看樣子四皇兄是不想盡快治理好水患啊,難道四皇兄打算在閔州養老啊!”
……月政宏再次黑下臉,他什麽時候要在這裡養老了。
“本皇子……”
月政宏剛要張口說話,可是白夭夭卻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如果真是那樣,那其他幾位皇兄可就高興了,尤其是三皇兄,若是他知道你要在閔州養老,估計能高興地給你買下半座城,不,如果你要整個閔州城,或許三皇兄都願意給你!”
白夭夭這話算是徹底讓月政宏開裂了,怒道:“本皇子想要什麽,還需要他給?再說了,誰說本皇子要在這裡養老了!”
他在閔州養老,那不得便宜死老三啊!
白夭夭冷笑,湊近月政宏:“所以四皇兄還是消停點吧,您和我家王爺現在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這船要是沉了,一隻螞蚱也上不了岸。”
又是這樣的話,月政宏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可他又不得不承認他們說的這話是對的。
月政宏憤怒地暗瞪了月玄墨一眼,便走了。
等人一走,月玄墨便暗暗朝白夭夭豎了豎大拇指。
白夭夭得意地一飛眉毛,對付月政宏這種人還不是妥妥地拿捏。
“既然藥材已經捐來了,那就讓軍醫開始熬藥吧,早些讓百姓們喝了湯藥,才能有效防疫。”白夭夭看著月玄墨提議道。
“好。”月玄墨應了一聲,便立刻讓竹清他們去找軍醫了。
……
京都。
月宗蘅剛起身,便收到了月玄墨傳回來的信。
看完信,月宗蘅的臉色瞬間便有些難看。
倒不是覺得月玄墨的處理方式不好,而是過於好,好得將他的兒子襯得蠢笨如豬。
明明老四比月玄墨早去了閔州一個月,可竟然每一項有用的措施都是月玄墨去做的,他不蠢,還有誰蠢!
這個老四,實在太讓他失望了!
月宗蘅心情鬱悶地去上朝,剛到門口便聽到了正殿裡大臣們的議論聲。
“你們聽說了嗎?熠王在閔州治水就快成功了!”
“早就聽說了,好像熠王一過去就讓閔州太守給百姓放糧了,還想到了治理河道的辦法。”
“熠王好像讓全閔州的百姓都去挖支流了,聽說那些工人的工錢還是熠王妃捐的呢!”
“這熠王妃到底是什麽來歷,在京都又捐糧又捐藥的,跑閔州還去捐工錢,可真是有錢!”
月宗蘅聽到那些聲音,再次氣得臉色黝黑。
這一個兩個都是蠢的,一個將功勞拱手相讓,一個巴巴給人家送銀子,好處都讓這夫妻倆佔去了,他怎麽就生了這麽些個蠢貨!
“皇上駕到!”外頭,宮侍一聲唱報,裡頭的大臣們立刻全都規矩地各歸各位了。
月宗蘅帶著祝德喜進了大殿。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立刻跪地行禮。
“眾卿平身!”
“謝皇上!”
月宗蘅掃了眼眾人道:“熠王在閔州治水的事,大家都聽說了吧!”
月宗蘅剛說一句,便有大臣站了出來。
“聽說熠王提議多開支流引水,臣以為此舉可行!”
“開源節流,先開源,再節流,臣也以為此舉必能解水患。”
“熠王找了很多工人開河道挖支流,相信要不了多久,閔州水患便能解除。”
聽到大臣們都對月玄墨讚譽有加,月宗蘅的臉色再次黑了黑。
這下好了,老四這趟閔州白去了,不但平白給月玄墨抬了轎子,只怕所有人都會拿跟他月玄墨比較,更是成了月玄墨的踏腳石。
月宗蘅扯了扯唇:“墨兒的確是聰慧,也難為他這般身子還在閔州操勞。朕剛剛接到墨兒的信,他為了讓閔州商人捐藥捐糧,便允諾他們誰捐的糧食和藥材最多,便能得到朕的親筆題字。所有捐糧捐藥的商人們都能上榜文公示到全藍月所有的城鎮,眾卿以為此法如何?其他受災的確,比如金州可否效仿啊!”
聽到月玄墨的這法子,眾大臣立刻便又熱議起來。
“這辦法好啊,不費什麽力氣就能讓那些商人捐藥捐糧,熠王真是聰明啊!”
“是啊,能上榜文告知天下,還能得到皇上的親筆題字,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那些商人應該願意捐藥捐糧了!”
“商人都是無奸不商,王爺能想到這種法子讓他們捐藥捐糧,實屬不易啊!”
又有大臣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熠王此法可行,商人重利,若不能給他們一些好處,他們必定不肯捐藥捐糧,如今只需要讓他們上榜文,他們便願意捐獻藥材和糧食,這法子實在是妙,臣建議金州可效仿此法!”
“如今四處鬧災,難民越來越多,國庫存糧告急,臣以為熠王此舉便是最好的解決如今饑荒的辦法。”
“臣也以為熠王此舉甚妙,金州也可效仿此法。”
越來越多的大臣站出來,月宗蘅的臉色卻是越發難看起來。
終於,丞相張正德站了出來:“皇上,老臣有異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