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崛起1646》第788章 對建虜最後一戰
  第788章 對建虜最後一戰

  數名建虜軍官還想湊近了看個究竟,忽聞旁側一陣慘叫之聲,轉頭去正見十多名驍騎兵被炮彈掀飛了出去,鮮血濺了後面的人一身。

  幾人立刻面面相覷,眼神裡都是相同的意思——不用看了,將旗都被炸成筷子般大小,巴圖魯大人必然十死無生。

  一名千總撥轉馬頭道:“先回返中軍,重整陣型再說!”

  “好!”

  隨著他們軍令傳出,近兩千建虜驍騎開始掉頭。

  然而就在此時,明軍側翼卻突然殺出一隊人馬,足有三千多人,分為三排交替向前。每一排前進二十步便停下來進行一次齊射,而後原地裝彈,身後另一排士兵則接著壓上二十步……

  清軍驍騎營正轉到一半,身側驟遇如此迅猛的突襲,當即便亂了陣腳。一時間也沒人顧得上保持陣型了,各自催馬亂哄哄地向南逃避。

  明軍步兵線列後方一直在待命的槍騎兵指揮官甘輝,在望遠鏡中看到虜騎陣型突然出現混亂,頓時現出笑意。

  這種良機怎能錯過?他提槍上馬,率部從步兵身側奔出,帶著一千多槍騎兵閃電般從建虜驍騎的側後方突入。

  在更靠北的一處山林旁,朱琳渼也是手持望遠鏡,滿臉疑惑地看著突然衝上去的那隊人馬,正要派人去詢問是誰的隊伍,便見鄧山的傳令官驅馬而來,敬禮高聲道:“報!鄧將軍已擊潰乳峰山之敵,俘斃近四千,十二營李營總正帶倭兵和澳洲兵清剿剩余潰敵。”

  朱琳渼指著主戰場方向沒好氣道:“不用問了,衝上去的肯定是鄧山部。這個鄧山,打仗雖是夠勇猛,卻有些冒失……”

  旁側,張家玉忽而放下望遠鏡道:“陛下,左翼的敵騎已被衝散……”

  朱琳渼一滯,搖頭道:“算他運氣好。”想了想又覺不放心,令石霖帶著一千五百禦營士兵填補鄧山身後的位置,以防後者遭到建虜的猛烈反擊時會挺不住。

  鄧山正殺得興起,卻見自家槍騎兵呼嘯著攻入敵陣,面前的虜騎頓時更加混亂,逃散的速度也比方才快了數倍。

  他指揮的步兵線列追敵效率自然遠比不上槍騎兵,不由有些懊惱,轉頭間正看到西南側不遠處大隊清軍步卒正在重新結陣,立刻又樂了起來。

  三千破虜營步兵隨即重複著指揮官的命令,高聲齊呼,“緊湊陣型!”“轉換為橫隊!”“向右轉!”同時極為熟練地將步兵線列聚攏在一起,也就一炷香工夫,已轉為正對著建虜索海部。

  指揮明軍正面龍衛軍步兵的黃奇壽見一隊自己人招呼也沒打,就從敵人右翼攻了上去,連忙下令停止開炮。

  隨後他又見禦營竟過來增援,一問才知,前面的是鄧山所部。

  預案做了五六種,卻壓根沒有考慮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黃奇壽皺眉思忖片刻,只怕鄧山會寡不敵眾,於是下令步兵主力也壓上去,增援鄧山部。

  事實證明,他還是太過高估建虜了。

  索海那邊剛約束住被開花彈嚇得膽戰心驚的士卒,冷不防西面一陣猛烈的火銃齊射襲來,他側翼頓時又亂作一團。

  索海沒料到明軍竟會放棄大炮的優勢主動上來接戰,當下也是一陣手忙腳亂。等他好容易將左翼的步甲調至右翼,正要下令反擊,正面又傳來密集的嘭啪巨響,顯然是比西側更多的火銃正在射擊……

  清軍後陣,豪格死死攥著馬韁,臉色鐵青,額頭不斷滲出冷汗,前後不到一個時辰,自己的騎、步兵便先後潰敗,眼見勢頭已無可逆轉。

  這些可都是正經的滿、漢八旗軍啊!他的心在顫抖,曾幾何時,這些精銳之師便是面對四五倍的明軍也能兵不血刃地克敵製勝。

  而今時今日,在雙方人數接近的情況下,以往強大不可一世的八旗大軍卻被打得幾無還手之力。

  難道大清的氣數真的已盡了……

  他正恍惚間,便聞身旁有人大喊道:“快!護著監國快走!”

  豪格睜開眼睛,看是渾身是血,盔歪甲斜的索海,不由大怒,“混帳!誰讓你退下來的?!”

  “監國!”索海聲淚俱下,“根本頂不住!大勢已去了。我在此阻住敵軍,監國留有用之軀快走,以圖重振大清啊!”

  “重振?”豪格雙目失神,呆望向遠處正在到處奔逃的清軍士卒,“還有機會嗎……”

  “有!一定可以!”索海拉過一旁的巴牙喇軍官,又招呼蒙古軍官昆都倫,“你們護著監國先走,我殿後!”

  豪格渾渾噩噩地被人架著,先向南走出一段,又轉向東去,正準備從松山東側逃回興京,卻聽到身後傳來隆隆馬蹄聲響……

  黃昏。

  乳峰山東麓。

  張家玉進了天子臨時行營,先敬了個禮,道:“啟稟陛下,戰場已大致清掃完畢。”

  朱琳渼點頭,“先說傷亡情況。”

  “是。我野戰軍共傷亡一百七十人,其中大半都是槍騎兵及鄧山所部。倭兵傷亡七百七十余,澳洲兵六十余。”

  雙方加起來近五萬人的大戰,明軍的傷亡還不到二百,這足以說明兩邊實力的巨大差距。

  “這個鄧山啊……”朱琳渼歎了口氣,“不過這一仗他也立功不小。”

  張家玉接道:“誠如陛下所言,鄧將軍所部共俘斃虜賊七千余,冠絕全軍。”

  “豪格找到了嗎?”

  “回陛下,已俘斃的賊軍之中還未搜出豪格。有一千多虜賊逃入松山山中,馬德正率部清剿。另有近千虜騎往東去了,應是打算從松山東側轉向北上,李將軍率迅捷營追在後面。”

  “好,有消息立刻稟予我知。”朱琳渼吩咐道,“傳令全軍,原地修整兩日,而後隨我增援沈陽衛。”

  其實今天這一仗除了仆從軍和鄧山部,其他明軍將士體力消耗並不算大,修整兩天綽綽有余。

  ……

  再說余新那邊,率領一萬五千大軍疾速趕往沈陽。

  隊伍最後面的朝鮮兵一路甚是辛苦,行軍時要手持綁了草鞋的木棍偽造腳印,扎營之後又要挖坑、生火,偽裝軍灶。正是他們夜以繼日的付出,才使建虜探馬始終摸不清北上明軍的數量。

  余新所部離開錦州僅七天之後便追上了前方援救盛京的清軍。

  這隊清軍雖有兩萬多人,但其中九成半都是近半年才“招募”的漢人、朝鮮人奴隸,故而裝備、經驗、士氣等各方面都相當一般。

  直到兩軍相距只剩六七裡遠,他們才終於發現身後有大隊人馬追至,慌忙轉身結陣迎戰。不過整整花費了近兩個時辰,這兩萬三千綠營兵才堪堪在遼河西岸擺出防禦陣勢。

  而此時,余新已依附近地形,分出重騎兵和三千步兵繞至敵軍右翼,正面一萬步兵組成的步兵線列也完全展開。

  余新正要下令炮兵開始轟擊——野戰軍大半的輕型加農炮和所有的佛郎機炮都被他帶來了,一共一百二十多門炮,火力極為可觀。

  然而他這邊炮營剛完成填裝,卻見清軍後隊開始出現混亂。

  余新大為詫異,立刻發信號彈詢問是哪部人馬擅自攻擊敵軍,得到的回復竟是所有人都在原地待命。

  過了好一會,北面終於升起連串各色信號彈回應。傳令官辨識一番,忙轉向余新道:“稟將軍,好像是野戰軍三營正在伏擊虜賊,距此約莫四五裡外。”

  余新愣了愣,不由笑道:“秦翼明倒是敢想敢乾,奔襲這麽遠在沈陽以南設伏!我們時機湊得正好,傳令,主力即刻向前,與白杆軍夾擊虜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