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崛起1646》第244章 湯若望的山寨之作
  第244章 湯若望的山寨之作
  多爾袞不禁眉頭緊鎖。他也是內行,心中已大致估算出,用這麽重的鉛彈射人,便是在五六十步開外,恐怕也能貫穿兩層棉甲。

  以往清軍精銳步甲和驍騎兵對面明軍時,往往能憑借盔甲精良而無視鳥銃射擊。而若是遇到持這六錢鳥銃的明軍,怎能不吃大虧?!
  他幾乎已經能想象得到,博洛麾下人馬仍按以往經驗正面強攻福建明軍,卻在猛烈的鳥銃攢射之下人仰馬翻的慘狀。

  七萬大軍,就折在這區區鳥銃之下。多爾袞的心在滴血,卻又不得不承認,南人發明的這銃頗為精巧,兼具威力驚人,端的是戰陣利器。

  他轉手將火銃交給蔡士英,“蔡禦史統管大清火器,這銃便由你負責仿製,務必盡快大量打造出來。需要多少銀錢我盡撥發予你。”

  “下官遵命。”

  多爾袞又對王應式道:“閣下此番可是立大功了。”

  王應式忙躬身拱手道:“草民還有一物要贈與殿下。”

  “哦,還有寶物?”

  “軍伍作戰,僅有軍器之利還不夠,另需相配的陣法戰術才可發揮威力。”王應式道,“實則草民所知這些都仗一位高人指點。此人對軍伍戰陣極為諳熟,對明軍戰法也知之甚詳。”

  “誰?他人在何處?”

  “此人乃是原江西柯永盛部的百總,名叫高翔,之前恰因犯事被削為小旗官,倒是在柯永盛敗績之時因官職低微而保住性命。”王應式道,“草民見到他時,其正被派至南平做苦力。若殿下能調動手中力量將他救出,其必舍生忘死已報您大恩。”

  多爾袞點頭道:“如此大才,我定想會辦法救他。”

  他又望向王應式,“你所獻兩件實乃至寶,想要些什麽盡管說吧。”

  王應式極恭敬道:“不敢居功。但求天軍大破福建,將那朱琳渼千刀萬剮以報我大仇!”

  原來這王應式也是走了霉運,不止大哥王應華因牽扯唐王政變獲罪,正巧他老丈人,當朝國子監司業畢治庚因通虜被下獄。後來他又聽聞包括他堂叔以及數名至交皆因投敵被斬於市。

  他本來隻想投清保命,不料途中在一農戶家中看到龍衛軍所持火銃,逼問之下得知原是這村民在建寧戰場附近撿到的。

  王應式大喜,立刻拿百兩銀子買下這銃,帶至北京以做投名狀。

  他既已決定投虜,心中便盡為新主子打算,又將泰征朝中一應大小事務對多爾袞講述了一遍,最後道:“那陳王主政之後便開始鏟除異己,隨便尋了個名頭,在天興府,哦,就是福州大殺朝臣。前後共有一百七十多名官員被斬,朝野上下膽戰心驚。

  “南明朝廷因此事大為震動,方國安又趁機擁魯王主浙,殿下正可趁此良機發大軍南征,必得一戰抵定天下!”

  ……

  二十天后。

  北京豐台清軍大營的校場上,以多爾袞為首的數十名核心朝臣正笑逐顏開地看著不遠處正在進行操演的兩隊清兵。

  左側的十多名士卒手上拿的皆是一種新型鳥銃,蔡士英和神聖羅馬國傳教士湯若望正手把手地為他們做最後的培訓。

  右側同樣是十多名士卒,但拿的卻是清軍普遍裝備的兵丁鳥銃,也就是三錢銃。

  片刻之後,蔡士英一聲令下,兩隊清兵同時舉銃朝對面的木靶上射去,頓時劈啪之聲響成一片。

  左側那隊士卒手中的銃雖有一半未能打響,但他們面前那些包了鐵皮的木靶被轟得木屑亂飛,有超過四成都被鉛彈射穿。

  反觀右側持兵丁鳥銃的士卒,也就勉強擊破了木靶外的鐵皮,不仔細看都很難發現靶上留下了彈孔。

  濟爾哈朗、譚拜、范文程等人皆是不住點頭,但他們還未及出言讚歎,就見兩側的士卒已同時開始裝彈。

  這次差距更加明顯,持兵丁鳥銃那邊才剛開始杵火藥,用新銃的士卒已再次舉銃發射。

  片刻之後,新銃已發過了五次,而兵丁鳥銃才剛第三次舉銃瞄準。

  “這新銃著實厲害!”范文程第一個挑指讚道,“若以萬人持新銃發射,其威力當抵兩萬舊銃。”

  譚拜點頭接道:“我說南人怎麽突然會打仗了一般,原來只是仗著有了新式火器。隻待我們也造出這種銃,定教他們知道厲害!”

  他說這話也是有底氣的,想當年滿人根本不知道大炮為何物,被明軍用炮轟得鬼哭狼嚎。但他們肯沉下心來鑽研,十來年時間,他們的大炮鑄造技術和產量便已將大明遠遠甩在了身後。

  到了南明時期,明軍甚至已經很少擁有重炮了,反倒是整日被清軍用大炮欺負。

  譚拜相信,這種新型火銃也會是同樣,用不了多久,清軍就會在數量和質量上全面超過明軍。

  說話間蔡士英和湯若望也走了過來。譚拜立刻拍著蔡士英的肩膀笑道:“隻消蔡大人帶領工匠日夜趕製,我天軍攜上萬支這種新銃南下,必攻無不克!”

  濟爾哈朗卻在一旁道:“蔡禦史,方才我觀這銃啞火頗多,卻是為何?”

  蔡士英忙望向身邊的湯若望,此次仿製工作基本都是由這個傳教士負責的。後者忙拱手道:“大人,這些銃結構精妙,下官短時間內僅能仿到此種程度。這發火率往後必會提高。”

  多爾袞又道:“要製出一萬支此種火銃,需時多久?”

  蔡士英想了想,道:“回攝政王,兩京軍器局一齊開動,至多三個月足矣。”

  “好!吩咐戶部和工部全力配合,隻待新銃改進完成,立刻大量打製。”多爾袞又轉對范文程道,“那個王應式推薦的軍官也要抓緊救出來。”

  ……

  朱琳渼正在兵部和一眾官員安排改製的細則,就有屬官通稟,說戶部尚書楊廷麟楊閣部等人已返回天興府,人已至午門。

  朱琳渼微笑點頭道:“待他見過了皇上和太后,便請他來這兒吧。兵部很多事情也需要他來交接。”

  “下官遵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