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崛起1646》第628章 頭一天當皇帝
  第628章 頭一天當皇帝
  眼下建虜雖接連吃敗仗,但他們依舊佔據著長江以北以及塞外大片土地,實力依舊強勁。

  尤其是江北這幾省,對來自關外的建虜來說都是“意外之財”。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局勢不利,定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些地方最後一絲人力、物力壓榨出來。就算搞得盡為焦土,他們也絲毫不會覺得心疼——大不了回遼東老家,就當是來中原進行了一場劫掠。

  根據北鎮近來的情報,多爾袞也確實正在搜刮江北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準備對大明進行拚死反撲。

  朱琳渼很清楚,對此絕對不可掉以輕心!中國歷史上自北向南的征伐勝率極高,而南方地區北伐卻僅有朱元璋驅元建明的一次勝跡,這其中也是有著深層客觀規律的。

  例如北方極易獲取戰馬;北方地勢平坦利於調兵、運糧;北方人體格較南方人高大且民風也更彪悍等等。甚至北方人很容易適應南方溫暖氣候,而南方人則對寒冷的抵禦力較差,導致因風雪造成戰鬥力下降,非戰鬥減員情況嚴重。

  是以,等明軍收復了長江流域的土地,開始進兵北伐黃河流域之後,所面臨的困難將會比之前大上數倍。

  因此,朱琳渼眼下最核心的工作,便是要盡快夯實大明的基礎,革除各類積弊,推廣新政和工業化,令大明從軍力、科技、經濟、後勤等各領域全面碾壓滿清。而後以絕對優勢的力量北伐,畢其功於一役。

  畢竟戰事是在大明的土地上進行的,一旦陷入膠著,大量死傷、流離失所的可都是漢人。

  此外,他作為一個後世之人,眼光遠不止放在收復故土上。若隻盯著東亞附近這一畝三分地,二百多年之後西方列強便會乘巨艦大炮而來來,給華夏民族留下深重的災難。他早已暗下決心,要留給後世子孫一個雄於世界之端的盛世!而除弊布新,完善大明的根基就是第一步。

  朱琳渼走入養心殿,先在各處大致看了看,當真雕梁畫棟、金瓦玉牆,各式器具無一不是最為名貴、精製的,就連擺放位置都是極盡考究。雖然東暖閣還沒完全修複,但這居住條件已比應天府衙要好太多了,天子到底是天子啊!
  他邊走邊在心中規劃著大明方方面面的事宜,自己先前雖也是大權在握,但難免要受到朝臣的諸多掣肘,而如今皇權在握,很多以前無法或不易推行的事情,已經可以啟動實施了。

  這首要之事便是改革吏治。大明官員結構臃腫,冗員極多,效率低下,且數百年來貪腐極為嚴重,這些都是他立刻就要整頓的。

  而且可以在改革吏治的同時,將格致學人才大量安插進朝廷,改變大明一直以來“文科生”當道的局面。此外,科舉出身與格致出身的朝臣還可以形成相互製約,這對鞏固他的統治有極大的益處。

  僅次於吏治改革的便是稅改。荒唐的稅制也是大明的身上的一顆毒瘤——越窮的人交稅越多,富的反而不交稅!如此下去,不但國家財政日益凋敝,還會使底層百姓在生計無著的情況下暴起造反。

  排在這兩項之後的還有農業改革、土改、戶籍改革、工商業改革、經濟金融改革等等諸多事宜,無一不是對國力影響極大的當務之急。

  好在朱琳渼已在《發展綱要》中設計好了革新的內容,此時只要考慮如何一步步推行下去即可。

  沒等他捋完吏治改革的施行細節,朝臣們如山般的賀表便將他淹沒了。

  他翻看了前面幾份,發現內容都大致相同,無外乎對他吹捧一番順帶表表忠心,於是乾脆將後面的數百封賀表交給馮康處理。

  朱琳渼這邊剛騰出手來,還沒過得片刻,又有尚膳監來稟,說筵宴已經備好。

  新帝登基當日要大設筵宴,便請群臣,這也是跑不了的儀式之一。他無奈隻得放下手頭工作,帶了馬文晟等一應太監宮女往乾清宮而去。

  這一趟宴會下來,他又去西宮太極殿向自己母親,也就是新晉太后殿下問安,之後還有個簡單的交璽儀式。

  等登基的所有事情忙完,天色已有些暗了。朱琳渼回到養心殿,就見有內閣送來的奏章擺在案上。

  他心說這工作效率還挺高,於是上前打開來看,卻差點兒一口老血噴了出來——竟是請旨給他修建陵寢的奏疏!

  陋習!這陋習真要不得。朱琳渼心知這是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的事兒,但眼下哪兒有功夫忙這個?而且此事勞民傷財,他還琢磨是否就跟前朝哪個皇帝擠擠湊合一下算了。

  他將那奏章扔到一旁,先寫了道密令讓人給羅明受送去,而後吩咐馬文晟上了一杯濃茶,開始提筆規劃今後的改革細節。

  直到了醜時,他想起明天還有重要安排,這才活動著疲憊的關節,往西暖閣睡下了。

  次日,朱琳渼先接到了黃道周的辭表,言說自己年紀大了,已不堪繁重的朝務,請辭回福京養老。

  黃道周看得明白,昨日大典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被晾在一邊,由楊廷麟宣讀朝中人事變動,這便是天子要重用楊廷麟的意思。那自己若還賴著不動豈非太不識趣了。

  其實朱琳渼對這個忠心大明的老臣還是頗有好感的,自己龍南練兵那會兒黃道周還多有資助。但黃閣老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腐儒,觀念守舊,能力也比較有限,讓他繼續統領內閣,很難成為自己改革的助力,甚至很多地方還會產生阻礙。例如前一陣閩黨抵製遷都,黃道周便因自己是福京籍,對他們所為姑息遷就,正是舊式明臣的壞毛病。

  而楊廷麟此人雖也是個舊式官吏,但他相對來說比較能接受新事物,之前給他看過《發展綱要》,他也大致表示讚同。

  同時朱琳渼在江西和此人一起打過仗,自己出任輔政王和登上帝位都有其出力,算是自己嫡系。畢竟朝中舊式官員還有不小的勢力,用楊廷麟的人望和政治手段來約束這些人,也是當下所必須的。

  於是他專門捧高楊廷麟,就是給朝堂表明態度——楊閣部是往後的內閣核心。只是沒想到黃道周如此上道,立刻便上表辭官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