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762章 “大風刮來的銀子”
  第762章 “大風刮來的銀子”

  光陰如箭,幾個月時間眨眼即逝。

  已是漢興元年十一月初二。

  南京紫禁城乾清宮中,正傳出一陣激烈的爭論之聲。

  “宋閣部,你是最清楚的,”說話的乃是當朝內閣首輔楊廷麟,“重修京杭運河工程浩大,要做到張部堂所說的程度,至少須銀三四百萬兩之巨,耗時數年。

  “而眼下往遼東去的木軌道已過山海關,大軍不日即將出關北伐。萬一戰局稍有膠著,所需糧餉難以估量,此時還是應存些銀子為宜,以備不時之需。”

  他說著看了眼黃宗羲,對天子揖道:“陛下,依臣所見,便是龍江船廠那幾條巨艦也可先緩一緩,待剿滅東虜再建不遲。”

  張滄海忙道:“閣老,疏通運河雖花費不小,卻也無需一下拿出數百萬兩來。府庫可先撥出三四十萬兩,緊著開工,足夠明年上半年之用。這點兒錢,絕不至影響了北伐大計。”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戶部早無隆武朝時到處“討飯”補窟窿的窘態,他這個戶部尚書說話時腰杆也硬了不少。

  由於大明全國鋪開推廣土豆和番薯,大量原先不長莊稼的貧瘠土地都有了不小的產出。加上這兩種作物比較“皮實”,更易適應小冰河時期的惡劣氣候,故而今年秋天除了陝、晉、北直隸等幾個沒來得及種植土豆、番薯的地方,其余十多省盡皆大獲豐收!

  其實如果隻算稻米和小麥,由於戰亂的影響,收成甚至比去年還要低了一些,但由於土豆、番薯的恐怖產量,全國收獲的糧食總數竟超過去年近一倍之多!
  大明暫時還是個農業國家,糧食豐收就意味著稅收激增,百姓安居樂業。

  此外,經過朱琳渼先前的變革,士紳開始交稅。僅此一項,就讓戶部在這半年期間多收了一百七八十萬兩的稅銀。

  還有皇莊承包製,使底層農民的積極性大增,土地出產效率也提高甚多。

  綜合這些利好,張滄海對今秋的稅收非常有信心。雖然眼下滇、桂、川、陝、粵等地的稅銀還沒報上來,但他估算,今年下半年戶部應該能收入二百四十萬兩以上!除掉各種必要支出後,至少還能結余六十多萬兩。

  這就是大明的底蘊!

  只要制度合理,沒有匪寇為禍,國家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絕對令人瞠目。這還是戰亂初止,百廢待興之際,等來年各地百姓安定了下來,這個數字肯定還會飛速上漲。

  這還僅僅是傳統的稅收項目而已。

  果然,聽說要暫緩修建海船,黃宗羲立刻急了,站出來道:“楊閣老,那些船乃是急需,斷不可停下啊。

  “至於銀錢您大可不必擔心,昨日下官已收到消息,上月中旬遠洋商隊已過馬六甲,估摸著不日即將抵達寧波港。”

  大明時下在東南亞有大量船隻往來,應該是商隊在馬六甲附近遇到了自家的飛剪船,後者提前返回通報了消息。

  楊廷麟也是顯出喜色,忙問道:“可是往歐羅巴去的那隊商船?”

  “正是。”黃宗羲點頭道,“據報所有所有大小七條船已全部安全返回。”

  遠洋商隊半年多前離開月港出發前往歐洲,由於是第一次走這麽遠的海路,為穩妥起見,用的都是普通蓋倫商船,並雇傭了不少西班牙、葡萄牙海員做向導。沒想到此行倒也頗為順利,七個月時間,便安然回到了大明。

  自擊敗台灣的荷蘭艦隊之後,大明海上貿易繁盛,朝臣們早已知曉其中獲利之豐。頓時,包括楊廷麟在內,幾乎所有在場之人都朝商部尚書大人望去,紛紛出言詢問,“不知收益如何?”

  “往這麽遠的地方去,定然獲利頗豐吧?”

  “此去數六七萬裡之遙,便是當年鄭公公也多有不及啊。”

  黃宗羲微微一笑,揖道:“具體數目還未知曉,不過總在二百三四十萬兩上下。”

  他此言一出,乾清宮中一陣倒吸涼氣之聲。

  出海一趟就能賺二百多萬兩?!這銀子簡直就像大風刮來的一般!
  便是朱琳渼也有些動容。

  他倒不是驚訝利潤之高,他自是知道十七世紀從東亞到歐洲的黃金航線的利潤。

  他最為在意的,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大航海時代總算有了中國人濃墨重彩的一筆!有了這次成功的遠航,以後亞歐之間的商道就將會源源不斷地給大明帶來財富。

  等航道熟悉之後,更可以換用飛剪船運貨。以此船的速度,相信很快就能用成本優勢擊敗所有的歐洲商船,甚至有可能壟斷亞歐貿易線!
  屆時什麽海上馬車夫恐怕也只能在歐洲附近跑跑短途運輸了。

  黃宗羲看著四周一張張驚訝的面孔,又道:“實則因為擔心海寇襲擾,遠洋商隊此次皆以戰船載貨,所帶貨物並不算多。若拆去大炮減重,獲益還能再多出百萬兩不止。”

  諸臣吸涼氣都吸到嘴抽筋了。半年時間就能賺三百多萬兩?!

  當即有人情不自禁道:“這、這也太厲害了吧?”

  “若如此,往後朝廷哪兒還用愁銀子的事情?”

  “下官方才以為二百萬兩便夠多了,不想這還是沒敞開了裝貨……”

  黃宗羲為眾人解釋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往歐羅巴去路途極為遙遠,船員長期漂於海上,極易患上膿毒血病。

  “歐羅巴夷人遠道來大明一趟,來回至少要病死四成水手。如此之大的代價,其所販回的貨物賣價又怎能不高?”

  他提及的膿毒血病便是後世所說的敗血症。

  其他朝臣紛紛歎息,“難怪獲益極大,原來要死這麽多人。”

  “這海上生意簡直就是用人命填出來的……”

  “如此傷人性命,去往歐羅巴的商船日後還是少些為宜……”

  黃宗羲卻擺手笑道:“諸位大人誤會了。那歐羅巴人出海多患膿毒血病,然我大明的商隊有陛下所賜良方,卻未因此死傷一人。”

  “原來是有良藥。”眾人頓時了然,紛紛讚頌天子一番,又有人提醒黃部堂,要謹防船上的夷人偷竊藥方。

  “無妨。”黃宗羲胸有成竹道,“那秘方便是擺在夷人面前他們也不知道,便是知道了也學不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