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崛起1646》第73章 救義軍
  第73章 救義軍

  只見戰利品清單的第一頁:此役繳獲軍馬四百一十匹,其中波斯駿馬二十六匹。十一錢鳥銃三百九十二支。嚕密銃一千二百六十支。狼筅一千一百四十支。

  朱琳渼知道,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中東仍是全世界最好的馬匹產地之一。很多歐洲的良馬都是引進中東馬培育出來的。

  在眼下這個交通極不便利的時代,從波斯進口軍馬價錢絕對貴得離譜。

  此外他昨日已經看過清軍使用的火銃,所謂的十一錢鳥銃應該就是歐洲大名鼎鼎的西班牙穆什卡特重型火槍。

  這種槍最初是為了射穿歐洲大量使用的騎兵板甲而產生的,雖然分量沉重且使用麻煩,但火力絕對強得沒話說。

  還有清軍裝備的嚕密銃,做工精良,用料實在。大明工部造的嚕密銃和它相比簡直就是個渣。

  他翻開清單第二頁,上面寫著千斤佛郎機炮十二門,配套子銃七十隻。一號佛郎機十五門,配套子銃八十隻……

  這些炮倒是有點雞肋了。朱琳渼微微搖頭,佛朗機炮是從一種歐式艦用速射舷炮發展來的,主要的特點就是射速高。

  其采用一種獨特的後裝彈藥的方式,火炮炮管末端膨大,留有一個狹長的缺口。而所謂子銃相當於一個沒有炮管的火炮尾部,裡面預先裝好火藥和炮彈。

  使用的時候將子銃對接在火炮末端固定,就等於給子銃接上了炮管。發射之後只需替換另一個子銃就能再次開炮,省去了大量裝填火藥和炮彈的時間。

  理論上雖然很美好,但由於這個時代的加工技術限制,子銃和火炮主體之間很難對接得非常緊密,開炮時會造成漏氣。加之子銃要嵌套在火炮內部,所以銃壁不可能做得太厚,導致裝藥量非常低,否則會炸膛。

  結果就是裝不了多少火藥卻還漏氣,致使射程非常低。千斤佛郎機發射的大概是四磅鐵球,有效射程不過半裡多而已,而彈丸一磅多的一號佛郎機射程就更只有兩百步。

  另外由於炮管散熱技術的限制,即使不用裝填彈藥,發射幾次之後由於炮管過熱,仍得停止發射等待冷卻。實際算下來大概也就平均十到二十秒一發炮彈。

  這個射速比起二十秒一發的前裝三磅加農炮並沒有太大優勢,但射程上的劣勢就非常明顯,三磅炮能輕松打到一裡之外的目標,六磅炮更有接近一裡半的射程。

  所以龍衛軍那兩門四號佛郎機現在已撥給了後備營用於訓練,戰場上還是加農炮更為實用。

  朱琳渼差點兒想把這些佛郎機就扔在上饒算了,後來又想到有被清軍奪去的風險,這才隨軍帶走。後來的事情證明,帶上這些炮的決定非常正確,正所謂彼之贅物,我之寶物,它們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用途。

  待消滅了柯永盛之後,整個江西北部已無清軍主力部隊。

  饒州、南康、九江三府雖然有些小股清軍活動,但這三地有不少義軍,人數加起來足有上萬,對付清軍應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龍衛軍幾乎可以一路直接走到南昌城下,距離朱琳渼的南昌戰略成功已僅剩一步之遙。

  事實也確是如此,龍衛軍自離開上饒一直行至饒州府萬陽縣附近,沿途一場戰鬥也未發生。

  朱琳渼騎著剛繳獲的高大波斯種馬沿官道而行,這馬肩部近一人高,看起來極為威風。

  他正與張家玉、余新等人議論圍攻南昌的戰術計劃,忽聽到不遠處一陣銃響,隱約還有喊殺聲。

  片刻之後,便有負責周圍警戒的驃騎兵飛馬稟報,說北側山口處有一隊人馬正與六七百名清軍交戰,清軍節節進逼,那隊人已有招架不住的跡象。

  “傳令,立刻前去增援。”朱琳渼命令道,“讓驃騎兵擴大偵查范圍。留下步兵一營和炮兵一營原地戒備,以防有詐。”

  “是!”

  鄧山和數百名手下呆望著眼前的一幕,連額頭上不斷淌落的鮮血都忘了去擦。

  就在一刻鍾前,他還以為今天定會死在這胡家村外,家中的老妻,一雙兒女以後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不料側後方突然一陣炮響,對面清軍陣地頓時便掀起一片血雨。

  隨後有上千人手持前端帶著短劍的鳥銃,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清兵原本還想抵抗,結果這些人隻齊齊地放了兩輪銃,便將敵軍打得稀裡嘩啦,掉頭便逃。

  這還沒完,隨後又有一隊上半身包裹著鋥亮鋼甲的騎兵,排成整齊的隊列,手持長劍衝入潰軍之中,連刺帶踏,僅片刻工夫就在地上留下了幾百具清兵屍體。

  整個過程簡直比貓攆耗子還利索。

  “將軍,這是玉修羅的隊伍嗎?”好半天之後,才有個手持已經卷刃的砍刀之人喃喃地問道。

  “應該是吧。”鄧山下意識地點了點頭,旋即又搖頭,“好像又不是。玉修羅的人怎會如此厲害,連大炮都有了?”

  很快,龍衛軍已將百余名俘虜押走,開始打掃戰場。

  余新和幾名侍衛來到鄧山等人的面前,見他們都是大明裝束且未剃發留辮,就知道他們便是剛才和清軍交戰之人。

  他拱手道:“敢問諸位是哪路大軍?”

  鄧山抹了把臉上的血跡,忙恭敬施禮道:“我們是鐵山營義軍。剛才多謝大人您領兵相救,否則我等此刻怕已是死人了。”

  他話音剛落,周圍的數百鐵山營軍士們也都紛紛施禮,道謝聲響成一片。

  余新忙擺手道:“不必謝我,是我們指揮……是陳州王殿下命我等前來相助,你要謝也該謝他。”

  朱琳渼見已消滅了小股清軍,正要下令收軍,便見一名額頭綁了繃帶的高大男子,帶著幾個手下向這邊走來。

  幾人離得還遠,便跪倒行禮,“草民鄧山及一營兄弟蒙陳州王殿下仗義相救,感激不盡,請受我等一拜!”

  朱琳渼忙上前扶他起來。一旁余新敬禮道:“指揮大人,他們是萬陽附近的義軍,名曰鐵山營。”

   因為在下想多和大家交流,特建了個書友群,希望大家加入!
    群號:683142639。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