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崛起1646》第69章 詭計
  第69章 詭計
  “將軍,屬下已親自帶人查勘過了,盧溪確已基本乾涸,河中水流不足一丈寬。”柯永盛的一名心腹軍官拱手稟報。

  盧溪是信江一條主要支流,往常河面足有半裡多寬,今年竟罕見地接近斷流。極旱極澇交替,這也是明末小冰川氣候的顯著特征之一。

  “好!”柯永盛聞言呼地站了起來,撫掌大笑,“真是天助我也!此番定可一舉剿滅來犯明軍!”

  立於下首的一名黃臉留短須的中年人卻想起幾天前高進庫送來的那封求援信,面露遲疑之色道:“將軍,高參將信中曾提到這股明軍火器悍猛……”

  “火器?”柯永盛不屑地一笑,“高進庫這種只會死衝硬打的夯貨懂什麽火器?”

  撫州戰事的邸報他早就看過,高進庫是被兩萬明軍伏擊而敗,而這家夥奏報軍情時隻說敵軍人多勢大,求援時便道明軍是少數火器精良的精兵。

  柯永盛心中冷哼道,都是些不學無術的家夥,《火攻挈要》《西法神機》等書已寫成多少年了,就沒見誰認真讀過。高進庫至今還抱著十步開外就難傷人的三眼銃不放,稍微像樣點的鳥銃在他眼裡怕都是精良火器,難怪一看到明軍有大炮便說“火器悍猛”。

  “善學強記”的柯永盛熟讀明代各類最新的兵書著作,深知如今沙場交兵,火器精良才是取勝之道。

  為此,他將多年貪腐、劫掠來的白銀幾乎都投在了自己這數千私兵身上——三千八百人,鳥銃共裝備了一千三百支,清一色的私鑄嚕密銃!比大明工部造出來的質量好上數倍。

  此外他還有四百支從和蘭人手裡買來的重型鳥銃,這種銃發射的鉛彈重達一兩!無論什麽甲胄,百步之內無不輕松洞穿。

  而他最強的殺手鐧則是十二門千斤佛郎機重炮,速射極快,配合十五門稍小些的一號佛郎機,臨敵之時火力非常凶猛。

  他帶兵多年,曾屢屢大敗獻寇,進入江西之後更是掃蕩大明義軍十余次,從未嘗敗績。

  要比火器之精,他柯永盛還真沒怕過誰!
  但他也深諳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特別這這些明軍還帶有數門大炮。故而他並沒有選擇正面強攻,而是安排了必勝之策略。

  有高進庫那萬余大軍覆滅在先,此番他若能擊敗這支明軍,定會被金總兵高看一眼。

  此次為了迷惑明軍,他甚至還調動了駐守新城的千余清軍。如今盧溪乾涸,更是上天相助!

  柯永盛自信滿滿地看了一眼帳中軍官,按定計將各人的任務分派下去。

  最後他對幾名心腹家將命令道:“李士元、趙舉、諸陽化,令你們各整所部,士卒皆帶足十日口糧,拔營往盧溪備戰!”

  “遵令!”

  龍衛軍自從進入廣信境之後,所遇到的情況和建昌完全不同。

  一路上清軍節節抵抗,稍有些規模的城鎮都要守上一守。不過在龍衛軍強大的戰鬥力面前,這些抵抗無不被迅速瓦解。

  但自從到達弋陽之後,清軍的戰鬥意志開始明顯下降。

  弋陽城的清軍僅守城半日,當晚就趁陰天夜黑,幾乎全部棄城逃走。

  之後的興安城和鉛山城,抵抗更是越來越弱。鉛山守軍甚至僅聽到一聲炮響,便立刻蜂擁而逃。

  鉛山城縣衙裡,龍衛軍正在召開戰後總結會議。實際上剛才幾乎並未發生戰鬥,是以總結會幾乎變成了救濟城中百姓的規劃會。

  同之前幾個縣完全相同,鉛山也被清軍反覆劫掠了數次,城中僅剩不到三成的百姓,街上隨處都是餓死或被殺死的人。

  “此次繳獲的清軍糧草並不多,必須從建昌府被劫掠較輕的地方調糧過來。”朱琳渼如今總理贛北軍務,是以可以直接於各縣之間調撥糧草,“另外便是要盡快恢復這裡的行政管理,空缺的重要官員就地提拔……”

  待救濟事項安排得差不多了之後,話題重又轉回到作戰部署上。

  “我看經過這前後幾仗,建奴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李瑛一臉輕松的表情道,“剛才跑得那個快啊。”

  趙之壁立刻接道:“那是當然,打貴溪城的時候那些衝出來拚命的,幾排炮就給轟散了。之後再沒有建奴膽敢主動迎戰的。”

  “照這個情形,等打到上饒的時候估計連守城的都沒了,哈哈。”

  黃奇壽話音剛落,便聽到堂外急促的馬蹄聲,隨後一名驃騎兵跑了進來,敬禮道:“報告,屬下剛才探查上饒城,只見城門虛掩,城頭未見建虜守軍!”

  上饒正是廣信府府衙所在,若失了此地,清軍便會失去對廣信府的控制。

  “看,還真讓我給說中了!”

  “不對,柯永盛想搞什麽鬼?”

  “唱空城計?可惜龍衛軍裡沒有司馬懿。”

  朱琳渼最後吩咐道:“通令全軍加強戒備,到上饒之前斥候多加派一倍。”

  “是!”

  然而沒過多久,便又有負責探察敵情的驃騎兵回報,說上饒確實是空城一座。甚至有一名膽大的騎兵溜進了城裡,聽老百姓說清軍三天前便已匆忙逃離,城中丟下甚多軍器。

  次日,龍衛軍拔營啟程,不多時便已自東側繞過盧溪下遊,距離上饒城僅剩不到兩日路程。

  眼前地形頗似一個巨大的簸箕,兩側高中間低,從南至北一路下坡。

  當龍衛軍整齊的步兵縱列走入“簸箕”中間的窪地時,張家玉猛地催馬趕上了走在前面的朱琳渼,指著周圍地形急道:“指揮大人,屬下經過反覆思量,覺得此地有異!”

  朱琳渼駐馬四下查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此番來到廣信,清軍先是處處死守,而後逐漸裝作戰意渙散,最後還搞出一座空城上饒引誘我們,原來目的就在這裡。”

  張家玉可是搞伏擊的行家,立刻拱手道:“大人既已看出,當立刻令大軍撤出!此地中間低兩側高,若是清軍在這布下伏兵,我軍危矣!”

  “柯永盛費盡心思怕我不來,其實我更怕他跑了。”朱琳渼卻笑著搖頭道,“我們若不鑽他的全套,他定會跑回上饒。以他這數千人守城,憑我們的輕型野戰炮想要轟開城池,至少也得浪費大半個月時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指前方窪地,“既然柯永盛在此等我,那我便去會會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張家玉愣愣地咀嚼著他這句話,隻覺得其中一股衝天豪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