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崛起1646》第405章 朱以海的抉擇
  第405章 朱以海的抉擇
  眾將聞言立刻齊向這邊望來。

  朱琳渼隨即道:“眼下形勢,我軍最大的優勢便是行軍速度快。”他指向地圖,“破虜營主力從西側桐廬進兵,同時龍衛軍出仙霞關北上,至處州府之後兵分兩路。

  “一路向東經台州直抵紹興,另一路繼續向北,過東陽、金華,停於諸暨駐防。

  “此外調防守衢州的破虜營新兵營向東北方向行進,由蘭溪抵達浦江,若未遇虜軍,則至紹興與破虜營主力匯合。”

  他說話期間,已有參謀軍官同步在地圖上標注了進軍路線和箭頭。只見從桐廬起,蘭溪、金華、東陽、諸暨、紹興幾處重鎮自西向東,正將青山嶺一帶圍在中間,而北側便只有濤濤錢塘江可去。

  朱琳渼望向諸將,“如此,只要我們動作夠快,便能將馬得功所有去路堵死。

  “同時我相信,雖然我們將人馬分為四路,但任何一路都有獨自對付那三萬虜軍的實力。

  “即便是衢州的破虜營七千新兵,就算無法擊潰清軍,但與其保持均勢當不難。一旦與敵接戰,其他幾路當能在半日之內趕往增援,最終對馬得功部形成合圍!”

  焦璉是首次參加龍衛軍的軍事會議,卻很快便融入進來,拱手道:“殿下……哦,大人,若調空衢州守軍,萬一浙藩有所異動……”

  朱琳渼明白他的意思,衢州乃是浙江州府,魯王一直派了兩三千人在衢州東側戒備,若破虜營新兵剛離開他們便來攻城,確實非常危險。

  他笑而搖頭道:“無妨,據錢肅樂所說,魯王已調浙地所有人馬北上,當無心顧及衢州。

  “退一步說,若他真敢不顧大局,等他取下衢州,我大軍已是雲集紹興四周。我便入紹興擒了這個不顧大明社稷的藩王,衢州浙軍自退。”

  張家玉又一旁獻策道:“大人,另有陳邦彥所率西路軍近日已抵開化,亦可令其所部緩攻徽州,就在開化暫駐。萬一有變,自開化東去,兩日即可回援衢州。”

  “可行,便讓令斌晚兩日再西進。”朱琳渼點了點頭,見眾人已無異議,又吩咐道,“此番我四路共進圍攻馬得功,勝負之關鍵就在速度!若虜軍在我軍未抵達幾處重鎮之前便深入浙地,我們就只能被動追在他後面了。

  “是以此次進兵,炮營隻帶六磅炮,炮車加倍套馬。輜重及重炮交由重騎兵營護持北上,暫不參戰。”

  與人們習慣的想法不同,在步兵完成騾馬化之後,重騎兵便是全軍行軍速度最慢的兵種,甚至慢過騎炮兵。故而在趕時間的情況下,重騎兵只能和輜重一起緩慢而行了。

  他又繼續道:“龍衛軍其他各部人馬隻帶三天口糧,破虜營帶五日口糧,糧車亦不同行。”

  余新下意識便道:“大人,這點糧草恐怕……”

  朱琳渼抬手打斷了他,“創之怕是忘了水師繳獲的二十船糧草。紹興一點水路密集,諸暨等地也有浦陽江直達,皆可由水師分船運糧補給。

  “是以,各部僅需帶足趕赴目的地的口糧即可。”

  隨著眾將又議定了一些細節之處,便有快馬將出兵的調令送往衢州,而龍衛軍的動作更快,僅不到一個時辰之後,朱琳渼便已親率近萬人馬輕裝馳離仙霞關,直朝浙江最南側的處州府趕去。

  ……

  “殿下,不能再猶豫了!”錢肅樂捧著一條二尺多長的錦緞,神情急切道,“我主力已盡潰於青山嶺,臣昨日征調了紹興附近所有府役、鄉勇也僅得千余人,憑此斷難抵禦三萬東虜……”

  他見朱以海低頭不語,又跪著向前蹭了幾步,將那錦緞舉過頭頂,高聲道:“這是臣鬥膽與八十七名朝臣同署,望殿下請援福建,唯此方可保浙地數百萬黎民,殿下!”

  一旁朱以海的秉筆太監立刻指著他尖聲道:“錢閣部,你這是要逼宮嗎?!”

  “臣不敢……”錢肅樂忙俯下身去,“臣也是為殿下安危著想,若紹興失……”

  圍跪在四周的官員中立刻有人附和,“方國安誤國,眼下只有此法可行了!”

  “殿下,福建那位亦是大明宗親,總……總強過淪落建奴之手……”

  “馬得功就在青山嶺,與此不過數日之遙,還請殿下速決……”

  朱以海抬頭掃視眾臣,眼中盡是血絲,“去年我便欲歸藩,是你們非要逼我繼續監國,如今又要逼我退位……”

  他用力拍著椅子扶手,一字一頓地說:“你們以為坐上來容易,下來也同樣容易嗎?!”

  下面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低頭跪著,卻沒有妥協之意。

  好半天,朱以海終於頹然站起身來,正準備躲回后宮去,便有太監慌忙跑了來,高呼:“稟殿下,有福建禮部朱繼祚、司禮監白大戚等人攜詔書前來。”

  讓禮部尚書親自來宣詔,可見朱琳渼對此事之重視。

  朱以海愣了愣,隻得又換了正式袞龍袍,朝乾清宮而去。

  朱繼祚見魯王上來也不跪,倒是不以為忤,隻簡單說了來意,便展開黃綢念道:“詔曰。朕纘承大統,日日殫精竭慮,思我社稷未複……

  “及魯王鎮浙地,屢拒東虜,守我江南門戶,逾一年有多,實為國之大功……

  “初,王兄於賊亂之時暫監國事,扶國濟危,為朕之臂膀。今江南即定,繼如此則政出兩門,為世所不趨……

  “王兄已功成,自可由此身退,固昭天下大義……”

  朱繼祚洋洋灑灑宣讀已畢,朱以海心中倒是略松了口氣。聽這詔書的意思,大段例數他鎮守浙江,退建虜之功績,卻隻字未提他自立之罪,隻讓他“從大義”退位,仍能作為親王安享余生。

  他正反覆躊躇間,錢肅樂已攜幾名朝臣上前跪於朱以海面前,“殿下,此詔足見朝廷之心,殿下還有何慮?”

  朱以海望了眼朱繼祚等人,束手道:“汝焉知福建是否誠意,若隻用巧言使我獻出浙地,來日只需言官上書彈劾,立時重翻舊帳!我卻不若攜監國名分再出海……”

  他說到這裡忽而一愣,浙江水師已殆,又如何逃亡海上?

   感謝:十一月的smile給我的慷慨打賞,多謝你長久以來的大力支持,在下感激不盡!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創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書友群,群號683142639。歡迎各位書友的加入。在下還會不定時在群裡發放紅包,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在下新人一枚,因為寫作之路艱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書友的厚愛與支持。請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薦票、收藏、點讚、書評、章評及五星好評,在下不勝感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